「突然醒悟」在佛教裡叫頓悟,即「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要有慧根!學生學習就是一場艱苦的修行,這個過程,就是發現自我,認識自我,開發潛力,力練心性的過程!
突然醒悟,這樣的人比較少,在禪宗歷史上,慧能正是此人,他的詩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直指佛心根本,別人修行千年,而他悟道只在一瞬,因此被傳衣缽,成為禪宗六祖,留傳幹古!
而普通的學生,只能走神秀的漸悟:「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只有不斷的努力和積累,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思想與提升境界,才能達到豁然開朗的地步,從而自覺自律地學習!
不僅是學生,我們周圍無數的成人都在走著漸悟之路,孔子曾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是一代聖人,儒家鼻祖,然而他的人生之路也是漸進的過程,正如他所說:
我十五歲立志於大學之道;三十歲能夠自立於道;四十歲才不迷惑;五十歲才懂得天道自然之根本規律;六十歲才所聞皆通達;到七十歲時,才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聖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凡夫俗子?因此,想孩子一夜之間頓悟,拼命學習,有些異想天開,不合實際,更有推脫父母平時不進行耐心細緻教育之責任!
孩子是否愛學習,是否能做到自覺自律和和家長的言傳身教,以及平時教育的方式有密切的關係。
一個成天只是打麻將,玩手機,從不閱讀和學習的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幡然醒悟,丟掉手機,努力學習,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胖子不是一口吃出來的,而是一口口吃出來的!孩子的醒悟也是家長平時一點點的教育、說服與積澱,達到臨界點後蹦出來的!
因此,千萬別奢望孩子在一夜之間突然醒悟,家長持續不斷的努力與言傳身教才是功夫!
你好,我是思路生活,加關注持續為你提供教育好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