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天體2009PQ1來了,NASA監測器響起警報,潛在威脅隨之而來
隨著人類認知能力的提高,給地球生命帶來威脅的不再只局限於地球上的自然事件,來自外太空外的威脅不容小覷,早已被專家們確認為是一種潛在威脅,如若以地球作為中心點,你會發現周圍數億公裡範圍內存在無數小白點,它們就是被陽光照亮的近地小天體,以極高相對速度在地球附近飛行,相當於一枚枚「超級飛彈」,而地球卻在它們當中快速速度穿行。
-
3月22日,兩個小行星將先後飛掠地球,最快速度12.92公裡每秒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相信大家也知道,在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天體,有一些天體可能比較大,有一些天體的尺寸可能相對較小。和巨大無比的行星、恆星相比,小天體的數量可能會更多,如小行星。當這些小行星在太空中飛行時,時常會從大星球附近飛過,這有點像我們的探測器飛掠外星球那樣。當然,這個過程一般都是安全飛過,小行星撞擊大星球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
-
直徑200米大石頭來了,每秒與地球拉近8公裡,潛在威脅出現
在太陽系中,除了八大行星外,還飛行著大量其它天體,矮行星和大石頭,尤其是大石頭,數量多得不計其數,只怕要以百萬來作為基本單位,但由於太陽系直徑過大,至少有一百多億公裡,所以空間看起來極其空曠,極少見到其它天體。
-
直徑200米大石頭來了,每秒與地球拉近8公裡,潛在威脅出現
在太陽系中,除了八大行星外,還飛行著大量其它天體,矮行星和大石頭,尤其是大石頭,數量多得不計其數,只怕要以百萬來作為基本單位,但由於太陽系直徑過大,至少有一百多億公裡,所以空間看起來極其空曠,極少見到其它天體。但不知道因何緣故,幾乎每天都有大石頭造訪地球近地軌道,這也許是受到地球強大引力的牽引,也許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的召喚。
-
以每秒24000公裡速度圍著人馬座A★旋轉繞黑洞公轉迄今最快的恆星...
原標題:以每秒24000公裡速度圍著人馬座A★旋轉繞黑洞公轉迄今最快的恆星驚現14日,科隆大學發布公告稱,其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運動最快的恆星,以每秒24000公裡的速度繞著黑洞人馬座A★旋轉。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
相對速度每秒14.7公裡,兩顆衛星或將碰撞,概率約為十分之一
1月29日碰撞,它們現在正以相對速度每秒14.7公裡彼此接近,發生碰撞概率約為十分之一。據了解,這兩顆衛星分別是1983年發射的紅外天文衛星(IRAS)和1967年發射的美國實驗有效載荷GGSE-4衛星,是兩顆廢棄舊衛星,目前它們都飛行在距離地面約900公裡太空中。最初LeoLabs公司預計,這兩個衛星將以彼此相對速度每秒14.7公裡速度飛行,在距離美國匹茲堡上空約900公裡太空碰面,最近距離約為15至30米,估計發生碰撞概率為十分之一。
-
距超大質量黑洞比以前近2000光年,每秒快7公裡
為了更好地測量地球的位置,日本國家天文臺的研究團隊透過「VERA」進行了15年的觀測,然後藉助天體測量法,重新繪製了地圖並弄清楚了地球相對於黑洞位置的數據,發現地球距離人馬座A*大約為25800光年,比1985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公布的數值還近2000光年。
-
每秒13.5公裡!66億公裡外太空船飛掠小天體,還攜帶11公斤核電池
不過一艘太空船以每秒13.5公裡速度飛掠這裡的一個小天體。其飛掠過程可能精彩異常,因為距離只有3500公裡。說不定能和好萊塢科幻大片場景相媲美,但可惜的是這一過程我們無緣以見,因為這艘太空船還沒有來得及將這段飛掠視頻傳回地面。
-
距超大質量黑洞比以前要近2000光年,每秒快了7公裡!
為了更好地測量地球的位置,日本國家天文臺的研究團隊透過「VERA」進行了15年的觀測,然後藉助天體測量法除此之外,團隊還發現,地球正以227公裡/秒的速度繞著黑洞所在的銀河系中心運行,這比官方規定的220公裡/秒的速度要快一些。
-
離地球181億公裡!太空飛船已遠離太陽系,以每秒15公裡飛向宇宙
距離地球181億公裡!這艘太空飛船已經遠離太陽系,以每秒15公裡飛向宇宙在寂靜的宇宙空間中,一眼望不到頭的黑暗空間裡,閃爍著無數繁星,有一艘人造宇宙飛船在這樣一個寂靜的世界中閃爍,面向銀河系的中心及其背後的太陽系。
-
日本科學家:地球正在接近一個超大黑洞
近日,來自日本國家天文臺的科學家稱,地球正在接近一個超大的黑洞,那就是我們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天體,並且,靠近速度比之前人們認為的還要快上7公裡每秒。日本科學家通過分析VLBI射電項目近20年的觀測數據,重繪空間三維速度圖,認為地球正以220公裡每秒朝著銀河中心的黑洞行進,先前認為是227公裡每秒。按照理論,越靠近黑洞,行進速度會越快,會從200多公裡加速到數千公裡每秒,靠近奇點時,甚至能超越光速。因此這將會比太陽死亡給地球帶來的末日時期要提前。
-
避讓迎面駛來中巴 推土機栽下山坎(圖)
時間:22日11時49分 地點:甕安縣 金黔在線訊22日中午,甕安縣城至草塘鎮的西坡路段5公裡處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推土機司機為避讓迎面駛來的中巴車,應急措施操作不當翻下山坎
-
有網友公開NASA錄像,顯示一環狀物向太陽系駛來,直徑達1000公裡
所以,當人類航天科技達到某個高度後,太空探索自然而然就成為世界人類最重視的領域之一。自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對太空探索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美國宇航局(NASA),中國航天局(CN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歐洲航天局(E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kosmos),印度航天研究組織 ( ISRO ) 等多個航天機構已成功發射多艘太空探測器,對多顆星球進行過「近距離探測」,總耗資超過數萬億美元,然而換來的結果卻很不盡人意,沒有找到以任何形式存在的外星生命
-
望遠鏡捕捉到神秘天體,速度達每秒26公裡,外形極似星際飛船
在2017年的10月19日,科學家利用天文望遠鏡首次捕捉到了一顆系外行星,而這顆突然出現在太陽系內的小行星也迅速成為天文界的焦點,不少學者認為,這顆有著赤紅色固態外表的小行星其實是一艘星際飛船。不少科學家感到惋惜,因為這顆「小行星」的意外出現,可能是人類距離地外文明最近的一次,雖然還缺乏證據,但不少人仍然支持,奧陌陌可能是一艘人造天體。在人們剛發現奧陌陌的存在時,這顆天體正在以每秒26公裡的高速從天琴座的方向衝進太陽系,像是故意引起人們的注意一般,這顆天體在高調出現後又離奇地消失了。
-
以每秒590公裡速度穿越宇宙,我們每天換一個位置,為何察覺不到
如果將我們視野範圍擴大到數萬光年,你會發現太陽帶著地球以數百公裡每秒速度在穿越宇宙。如果將我們置於數千萬公裡外太空,你會發現地球不僅以465.2米每秒速度在自轉,還在以每秒29.78公裡圍繞太陽公轉,如果一天以24小時來計算,那麼一天地球能飛行2572992公裡,所以坐地日行八萬裡算少的,應坐地日行250萬裡才對。
-
首個星際天體到訪太陽系,速度每秒70公裡,專家:疑似外星飛船
俗話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句話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被體現得淋漓盡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我們在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場景一一出現在我們面前,不由得感嘆時代真的是發展神速,而除此之外,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也一直沒有停下過腳步,也得益於科學技術發展神速,我們可以運用很多的先進儀器來觀察宇宙
-
小隕石以高達每秒16944米的速度撞擊月球!
西班牙天文學家現在認為,這塊太空巖石以每小時6.1萬公裡(約每秒16944米)的速度與月球相撞,形成了一個直徑10至15米的隕石坑。Huelva大學的Jose Maria Madiedo教授和安達盧西亞天體物理研究所的Jose L. Ortiz博士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
編號2020ND天體即將造訪近地軌道,天體跟蹤警報響起,JPL確定了
不知道是受到地球引力吸引,還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牽引,幾乎每天都有小天體造訪地球軌道,讓本來就很擁擠的近地軌道變得更加繁忙,因為近地軌道上人造物實在是太多了,正常運行人造衛星接近2000顆,廢棄衛星約在5000至8000顆,而人造碎片可能要用百萬這個數字來統計,然而這只是開始,因為在未來幾年人類計劃發射數萬顆人造衛星。
-
天體跟蹤警報響起,編號2020ND天體將造訪近地軌道,JPL確定了
有人將近地軌道比喻成是一個熱鬧的「菜市場」,人造衛星是川流不息的常客,而從外太空而來的小天體是是稀客,從某個角度而言,這個比喻很是恰當,因為有的小天體幾年才造訪一次,有的需要幾十年,但由於地球附近閒逛的小天體實在是太多了,估計多達千萬,所以幾乎每天都有小行星到訪近地軌道,有的小行星還給地球人類製造潛在威脅。
-
快速飛離太陽系,速度26公裡每秒,「奧陌陌」會是外星飛船嗎
我們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已經有數百萬年的歷史,如果按照我們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時間來算,社會發展的時間可能只有數千年。在短短數千年的歲月裡,我們人類的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縱觀宇宙的廣度、宇宙的年齡長度,在這麼大的宇宙深處,是否也存在類似我們地球這樣的生命星球,所釋放存在類似我們人類的智慧生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外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