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體2009PQ1來了,NASA監測器響起警報,潛在威脅隨之而來

2020-08-04 趣味探索

隨著人類認知能力的提高,給地球生命帶來威脅的不再只局限於地球上的自然事件,來自外太空外的威脅不容小覷,早已被專家們確認為是一種潛在威脅,如若以地球作為中心點,你會發現周圍數億公裡範圍內存在無數小白點,它們就是被陽光照亮的近地小天體,以極高相對速度在地球附近飛行,相當於一枚枚「超級飛彈」,而地球卻在它們當中快速速度穿行。

小天體2009PQ1來了,NASA監測器響起警報,潛在威脅隨之而來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提供數據顯示,每隔十幾個小時就會有一顆小天體訪問近地軌道,例如2020年8月3日23:36,一顆編號為2018 BD的小行星以每秒9.41公裡速度造訪近地軌道,與地球距離只有144.768萬公裡,不過它的到來並未影響到軌道衛星,也沒有對地球生命造成潛在威脅,因為NASA預估它直徑在2.5米至5.7米之間,還沒有達到潛在威脅的標準,140米。

在2020年8月4日也有兩顆小天體造訪了近地軌道,編號分別為2020 OA6和2020 OG3,分別在20:13和22:27來到近地點,和2018 BD小行星一樣,直徑沒達到標準,不會給地球帶來威脅,所以不論它與地球距離有多近,科學家也不會擔心。不過現在有一顆直徑較大天體來了,由於它尺寸已經超過了140米標準,所以成為了一顆潛在威脅小行星,備受NASA科學家關注。

小天體2009PQ1來了,NASA監測器響起警報,潛在威脅隨之而來

據了解,這顆大尺寸天體估計直徑在84米至190米,編號為2009 PQ1,我們從編號上可以看得出這是一顆已經被發現了有11年之久的小天體,NASA公開數據顯示,2009 PQ1於2009年8月14日首次被發現,它以一個與黃道面夾角5度的橢圓軌道圍繞著太陽公轉,近日點在水星軌道附近,遠日點在火星軌道之外,與地球公轉軌道存在一個交接點,軌道周期為22個月。

2009 PQ1什麼時候來?最新數據顯示,它將在2020年8月5日16:35分造訪近地軌道,它將以13.47公裡每秒速度從322.56萬公裡的近地點掠過,潛在威脅也隨之而來,小天體監測器也響起了警報,不過大家不用擔心,美國宇航局已經算準了,它不會與地球碰撞的可能性,不過讓科學家擔心的是:2009 PQ1每隔22個月通過一次地球公轉軌道,次數多了,與地球相撞概率自然就多了。

小天體2009PQ1來了,NASA監測器響起警報,潛在威脅隨之而來

美國宇航局是世界上跟蹤觀測近地天體最長久的航天機構,從1979年起就開始記錄近地小天體數據,截止到2020年8月1日,共記錄了23199顆小天體,其中有9213顆小天體直徑超過140米,屬於潛在威脅類別,而9213顆當中又有901顆小天體直徑超過1公裡,它們才地球生命的真正威脅,與地球相撞的後果可與歷史上的物種大滅絕相比,所以太空威脅一直存在。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編號2020ND天體即將造訪近地軌道,天體跟蹤警報響起,JPL確定了
    不知道是受到地球引力吸引,還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牽引,幾乎每天都有小天體造訪地球軌道,讓本來就很擁擠的近地軌道變得更加繁忙,因為近地軌道上人造物實在是太多了,正常運行人造衛星接近2000顆,廢棄衛星約在5000至8000顆,而人造碎片可能要用百萬這個數字來統計,然而這只是開始,因為在未來幾年人類計劃發射數萬顆人造衛星。
  • 天體跟蹤警報響起,編號2020ND天體將造訪近地軌道,JPL確定了
    不知道是受到地球引力吸引,還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牽引,幾乎每天都有小天體造訪地球軌道,讓本來就很擁擠的近地軌道變得更加繁忙,因為近地軌道上人造物實在是太多了,正常運行人造衛星接近2000顆,廢棄衛星約在5000至8000顆,而人造碎片可能要用百萬這個數字來統計,然而這只是開始,因為在未來幾年人類計劃發射數萬顆人造衛星
  • 什麼是「潛在威脅天體」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多年前,有一部名為《絕世天劫》的經典科幻災難電影,描繪了小天體撞擊地球時的災難情景,當時一度引發轟動。如果在現實中,也有小行星這樣的小天體撞擊地球,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就在不久前,「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等話題上熱搜,這讓不少人捏了一把冷汗。
  • 11月1日防空警報在長沙上空響起 你知道為什麼定在這一天嗎?
    今日上午9點30分,長鳴的預先警報在長沙城區範圍內準時響起,街上市民不由地駐足聆聽。 每年今日都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湖南防空警報試鳴日。之所以定在今天,是因為湖南有幾次與防空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11月份。
  • 當防空警報響起時,我們該做什麼?
    日期:[2018年09月19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4] 當防空警報響起時   防空警報種類有哪些,聽到警報大家應該怎麼做呢?對此,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昨日進行了採訪。  警報響起,眾多市民不知做什麼   「菏澤市2018年度防空警報試鳴活動準備完畢,請下達試鳴指令。」   「我宣布,防空警報試鳴,開始!」   9月18日10時,伴隨著「嗚嗚嗚……」的警報聲,我市防空警報正式拉響。
  • 安慶城區凌晨響起防空警報
    2012年05月24日 09:26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分享到:   昨天凌晨1點55分,安慶城區上空突然響起刺耳的防空警報聲,持續近20分鐘之久。
  • 新太空威脅來了,超大小天體迎面駛來,速度每秒15.19公裡
    在地球之外空曠太空,每一天有多個小天體靠近地球,根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檢測數據顯示,2月4日有6個小天體接近了地球,2月5日有4個小天體接近了地球,2月6日有2個小天體,2月7日有1個小天體,2月8日有2個小天體。雖然其中最大直徑只有77米,但至少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地球並非絕對安全,從外太空而來的威脅時刻存在。
  • 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小天體蘊藏的大奧秘
    我們太陽系最小的天體——小行星,彗星和流星——蘊藏著大驚喜。小行星,彗星以及一些從它們發出的彗星是我們的太陽系在46億年前形成的遺留產物。當行星和衛星在數千萬年間經歷了變化,但許多這些「小個子」的冰、巖石和金屬並沒有。它們很像記錄著行星演化的化石記錄。目前有 791,384顆已知小行星和3,559顆已知彗星。
  • 警報響起?400萬噸「海上垃圾」靠近我國,美國衛星拍下照片
    而今天跟大家說的則是,警報響起?如果這些垃圾真的進入我國之後,一定會給我們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影響,並且還能威脅人類的生存。這些垃圾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處理,那麼對人類來說將是一場「災難」。據悉,這些垃圾將近有400萬噸,這樣龐大的數字讓人觸目驚心。
  • 今天上午10∶30,全市將響起防空警報
    人民防空主要通過「走、藏、消、裝、療」五大手段來減輕戰爭帶來的危害和損傷。「走」,即疏散,將戰時不宜留城的居民和對支援戰爭有重要作用的廠礦企業疏散搬遷到相對安全的地區。「藏」,即掩藏,將戰鬥人員和重要戰備物資轉入地下,利用人防工程進行掩蔽。
  • 直徑200米大石頭來了,每秒與地球拉近8公裡,潛在威脅出現
    在太陽系中,除了八大行星外,還飛行著大量其它天體,矮行星和大石頭,尤其是大石頭,數量多得不計其數,只怕要以百萬來作為基本單位,但由於太陽系直徑過大,至少有一百多億公裡,所以空間看起來極其空曠,極少見到其它天體。
  • 直徑200米大石頭來了,每秒與地球拉近8公裡,潛在威脅出現
    在太陽系中,除了八大行星外,還飛行著大量其它天體,矮行星和大石頭,尤其是大石頭,數量多得不計其數,只怕要以百萬來作為基本單位,但由於太陽系直徑過大,至少有一百多億公裡,所以空間看起來極其空曠,極少見到其它天體。但不知道因何緣故,幾乎每天都有大石頭造訪地球近地軌道,這也許是受到地球強大引力的牽引,也許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的召喚。
  • 帶視頻評論的Angelcare嬰兒呼吸監測器確保孩子睡眠安全的簡便方法
    其新的嬰兒呼吸監測器(型號AC337)強調了原因。它提供有關孩子睡眠狀態的可靠,實時反饋,並且即使是最討厭的新生兒父母也可以輕鬆安裝和操作。AC337具有三個組件:手持顯示器,攝像機和呼吸傳感器墊。顯示器或上級設備具有4.3英寸LCD,解析度為480 x 272像素。屏幕兩側的按鈕可控制對講,平移和縮放,音量和菜單導航。
  • 高樓般大小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身而過 專家:嚴密監視預防潛在威脅
    其中,有些行星的尺寸不斷加大,把所在軌道的絕大多數天體吸附在自己身上,比如太陽系八大行星;但也有一些天體因為所處區域的溫度等因素,沒能成長到足以集聚和清空軌道附近的所有天體,遺留下大量的小天體,形成小行星群,它們在偶然的引力擾動下離開軌道去往其他區域;還有一些天體在互相碰撞中產生新的碎片,這些碎片也大小不一,自然個頭也就不盡相同。
  • 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空間科學衛星
    中國日報12月10日電(記者 張之豪)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潛在危險!NASA:今天兩顆小行星飛過地球,最大的比籃球場寬
    美國宇航局表示,一顆比籃球場還寬的小行星預計於周二飛過地球,但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這顆太空巖石也被歸為近地天體(NEO)。根據NASA的定義,「潛在危險」的近地天體是指距離在美國宇航局在2018年公布了一份20頁的計劃,詳細說明了美國應該採取哪些步驟來更好地應對近地天體
  • 太空警報再次響起,美軍衛星失控高速逼近,國際空間站險象環生
    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在9月14日,太空警報再次響起,一顆失控的美國軍用衛星正在高速向國際空間站逼近,為此國際空間站進行了緊急的軌道調整以避免與這顆失控的軍用衛星相撞,對國際空間站來說,面對失控的軍用衛星是險象環生,因為一旦與軍用衛星相撞,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國際空間站是以27743.千米/小時速度在太空高速飛行,在如此的高速飛行之下,只要一個小物件與其碰撞,都是會對國際空間站造成嚴重的傷害。
  • 別慌,看看NASA是如何應對的
    圖源:[2]這顆小行星近日點在地球軌道以內(0.7 AU),遠日點在火星軌道以外(2.1 AU),是典型的阿波羅型近地小行星,也是對地球可能有威脅的一類小行星。這次小行星1997 XF11迷惑事件也告訴我們:在公布給大眾之前,先明確掌握近地小天體的軌道有多麼重要和必要。1998年的美國國會也提出了類似的需求。為此,NASA噴氣動力實驗室在1998年7月建立了「近地天體觀測項目辦公室」,用於協調近地小行星的探測工作,目標是在接下來的10年裡探清90%以上直徑大於1公裡的近地天體並製作完善的目錄。
  • 未來36小時,將有三顆隕石飛過地球,NASA並未拉響警報
    近地天體(NEO)偶爾會「接近」地球,但它們不會對地球構成任何威脅,只是距離地球不到0.05au(750萬公裡),所以NASA並未拉響警報。第一個小行星將在今晚出現,被稱為2020 KY。小行星2020 KY比一輛雙層巴士還要大,將在距離地球410萬英裡的地方安全掠過。
  • 潛在威脅接近:天外不速之客2020 DM4小行星將於4月29日再次探訪
    同時,美國宇航局(NASA)下屬機構噴氣推進實驗室(JPL),也表示這是一顆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據相關科學數據顯示:這顆小行星軌道半徑約為1.88-4.1之間天文單位,偏心率為0.45,軌道周期為2.55年,絕對星等為21.7等,現正以每秒8.7的速度靠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