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反對中國建大對撞機,也有科學家支持建,到底該不該建

2020-12-04 華箋流香

盲人的悲哀,就在於無法看清楚前進的道路。

沒有統帥的軍隊是烏合之眾,沒有人指揮的勞動沒辦法創造價值。

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就如同盲人在陸地漫無目的的行走,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任何意義。

》萬物運動的規律藏在哪裡?

萬有引力定律F=G×m×M/R^2。

這個公式裡質量m和距離R是基本可測物理量,是可以用肉眼觀察到的。

然而代表背後規律的是距離2次方的倒數關係,這個數字2是用任何儀器都無法直接看到的。

●1919年,愛丁頓爵士利用日全食的機會,測量了恆星的光線通過太陽引力場的彎曲角度。驗證了廣義相對論的推論:引力可以扭曲空間。

後來人們發現,愛丁頓的測量數據有偽造的嫌疑。

但是廣義相對論並沒有因此而被否定。

科學實驗的準確與否,不能決定科學理論的正確性,只能驗證科學理論的推論。

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量子力學的崛起以及電氣化時代的到來,並且在集成電路問世以後計算機處理數據能力大幅度增強,人類興建了大量的科學儀器。

》但是,現在的科學儀器,驗證的都是幾十年乃至100年前的理論。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強子對撞機LHC在歐洲。

●LHC周長27公裡,深埋在阿爾卑斯山下100米,耗資37.6億歐元,歷時10年才建設完畢。

目的是為了尋找幾十年前量子力學標準模型預言的各種粒子。

把一個又長又直的管道抽成真空,在管道的兩頭放上兩面鏡子,讓雷射束在兩面鏡子之間來回反射,如果有微小的振動,那麼就會引起相位差,讓光線產生幹涉效應。

這個裝置花了科學家們十幾年的時間和幾十億美元,如果只是為了測量震動而測量震動,那就是吃飽了撐的。

在美國新澤西州和華盛頓州就有兩個這樣的裝置,被稱作引力波天文臺。用來測量黑洞或者是中子星合併時產生的引力波。

●引力波是廣義相對論的推論,廣義相對論誕生於1915年。

沒有廣義相對論,引力波天文臺毫無價值,因為根本就沒辦法弄清楚到底是什麼造成了振動。

》1954年,楊米爾斯理論問世。

●Yang Mills場的規範對稱原理為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提供了堅實的數學基礎。

為了給夸克和輕子以質量,必須有一個玻色子產生自發的對稱性破缺,這個粒子被稱為西格斯玻色子。

歐洲強子對撞機在2012年取得了一個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發現了標準模型預言的希格斯玻色子。

●對稱性破缺產生質量的希格斯機制,是50年前提出的理論。

人類的科技進步之所以能在工業革命以後如此迅速的發展,就是因為理論遠遠走在了前面。

》目光落在腳步前面才有意義。

對稱性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意義,以上世紀初諾特定理作為源頭。

●諾特定律把對稱性和守恆性關聯在一起。

諾特還用對稱性變換的方法,直接從狹義相對論推導出了廣義相對論,這被稱為廣義相對論的數學證明。

這一方法啟發了楊振寧,把麥克斯韋方程做了一個對稱性變換,推導出了楊米爾斯方程。

●歐洲強子對撞機的背後,是艾米諾特、楊振寧等理論物理學家的慧眼。

》科學已經走到了世界的本質底層,前面是無盡的黑暗。

宇宙的95%由暗物質和暗能量組成。根據已經進行的實驗探測,已知的所有理論模型全是錯的。

用微波背景輻射計算出來的哈勃常數是68公裡每秒/百萬秒差距。

用測量恆星紅移計算出來的哈勃常數是72公裡每秒/百萬秒差距。

如此巨大的誤差,說明我們關於宇宙的模型可能根本就不對。

●CEPC是由中科院高能所主推的北京大電子對撞機項目。

CEPC想作為Higgs工廠製造大量的希格斯玻色子,對其性質進行精確地測量,順便看看能否發現新的物理現象。

即使這個項目建成了,並且如願以償,對科學進步也沒有任何推動作用。

如果進一步證實了希格斯機制的正確性,只不過重複了歐洲對撞機的工作。如果否定了希格斯機制,也不會產生新的理論。

即使發現了全新的物理現象,僅僅是在未解之謎之上,又增加了一項未解之謎。

●因為楊振寧的反對,這個項目被無限期推遲了。

只有在一種情況下,建設新的對撞機才有意義: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理論,能夠解釋以前解釋不了的現象,並且新的理論能夠推導出以前從未被觀測到的物理現象。

然後我們才需要一件新的儀器去驗證新理論的推論,就像用引力波天文臺去驗證廣義相對論的推論一樣。

科學發展最需要有智慧的人,而不是一架科學儀器。

相關焦點

  • 楊振寧還在和別人爭論建不建對撞機,吃瓜群眾該支持誰?
    建還是不建的討論當時還局限在小範圍內,雖然涉及到的人物包括王貽芳、丘成桐、愛德華·威騰等大科學家,在民間並沒有多少人知道有這回事隨著丘成桐、威騰等人的活動,尤其是2016年楊振寧反對中國建造超大型對撞機的態度公開後,人們才慢慢知道了有這樣一個爭論的存在。
  • 王貽芳與楊振寧之爭:中國該不該花360億建大型對撞機
    為了幫助科學家揭示粒子物理學上這些關鍵性的未解之謎,需要大量實驗數據支持,大型對撞機便擔負起「數據提供者」的角色,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大型對撞機能夠將兩束質子加速到空前的能量狀態而後發生相撞,此時的撞擊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絕對是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的。
  • 王貽芳敢和楊振寧爭論建不建對撞機,他到底有什麼科學成就?
    關於中國要不要建造對撞機的討論聲已經持續了數年,公眾比較熟知的楊振寧對建造對撞機一直持反對意見,和楊振寧意見相反認為中國應該建造對撞機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王貽芳。2016年,楊振寧反對中國建造對撞機的意見經《知識分子》發布後,王貽芳第二天也在《知識分子》上發文和楊振寧針鋒相對。
  • 大型對撞機該不該建,一場楊振寧和王貽芳之間的千億論戰
    最近關於中國該不該建造對撞機這件事情由火了起了,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整件事情的始末。對撞機是什麼大型對撞機是粒子物理科學家為了探索新的粒子,和微觀量化粒子的『新物理』機制設備,是一種將質子加速對撞的高能物理設備。
  • 中國要不要建大型對撞機,你支持楊振寧還是王貽芳?
    自2012年中國科學院士王貽芳提出一個建造費用可能超千億的超級對撞機項目以來,就引起了激烈的爭議,支持與反對的正反兩方均為華人中的科學巨頭。西方國家,無論是科學家,或是政府,為了了解大自然的奧秘,都願意無條件的付出大量的精力!(這是原話)3.今日的中國,已非吳下阿蒙,難道不需要為這個人類最崇高的理想做點貢獻?
  • 楊振寧公開反對建造大型對撞機,而王怡芳贊成,到底該不該建造?
    楊振寧,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是繼愛因斯坦後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一位科學家,也是高能物理界的一個代表,但他卻公開反對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  楊振寧為什麼反對建造大型對撞機?  大型粒子對撞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高尖端的科學設備,在全世界範圍內,很少有國家能建造得出來。而楊振寧之所以反對是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建造的成本非常大,回報低,保守估計,建立這樣一個設備大概要4000億的資金,在楊振寧看來,該項目所需的費用過於龐大,而且在短期內很難趕上那些發達國家現有水平。
  • 要不要建大型對撞機?楊振寧:盛宴已過,王貽芳:正當其時
    2016年,楊振寧通過媒體透露,他反對中國現在建造CEPC。他主要提出了7點理由。隨即,王貽芳針對楊振寧的7點理由,也通過媒體發表了逐條的反駁。例如,楊振寧反對的第1條理由中提到:「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
  • 楊振寧:中國燒錢建大型對撞機,其實是為他國做嫁衣!
    楊振寧:中國燒錢建大型對撞機,其實是為他國做嫁衣!中國的科學研究長期落後於西方,雖然建國後我們做了很大努力,也出了不少成果,但是我們跟西方的差距依然很大。在高能物理學領域,也不例外,我們依然跟在西方的後面。
  • 楊振寧pk王貽芳:到底要不要建大型粒子對撞機?各有道理
    在2019年的騰訊科學WE大會上又一次公開表示中國現在應該建設楊振宇先生一直反對的大型粒子對撞機了。難以挑戰的粒子對撞機說到這裡,一定很多人不明白什麼是大型粒子對撞機。在前幾年,王貽芳就提出要建大型粒子對撞機,但是楊振寧就不同意,認為現在中國還沒有必要,也沒有真正的實力去建造。因為我國現在的力量不夠,沒錢沒技術還沒人。
  • 楊振寧老了,中國應該建對撞機
    我曾經在前年瑞士旅遊時寄宿在一個山東女孩的租房套間,這女孩就是讀高能物理的博士,說這裡有對撞機,方便搞科研。現在看到中國還在爭論有無必要花一千億建一個比歐洲大7倍的全球最大正負電子對撞機,實在覺得不必要,還有人說後期維護要很多錢,哪種設備不要錢維護?
  • 大型對撞機到底建不建?丁肇中說了這樣一句話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關於中國到底要不要建大型對撞機的爭論,這些年不但沒有平息,反而有升溫的態勢。11月7日,在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國際戰略研討會上,83歲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沒有直接談中國要不要建大對撞機,但卻圍繞對撞機建設,講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 反對建大型對撞機?先了解一下高能物理
    早在 2016 年 8 月,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希望在中國秦皇島市山海關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這篇報導不僅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還掀起了一場物理界的爭辯。9 月,理論物理學家楊振寧發布文章,反對中國建設大型對撞機。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實驗高能物理學家王貽芳也撰文,列舉中國今天應該建造大型對撞機的理由。
  • 中國該不該建設大型對撞機?楊振寧與王貽芳多次論爭
    隨著王貽芳和楊振寧對該不該建大型粒子對撞機的論爭,已經引起全國範圍內的討論,一位是中國高能物理界領軍人物,一位是世界範圍內物理領域權威泰鬥。什麼是粒子對撞機粒子對撞機是在高能同步加速器基礎大型粒子對撞機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裝置。
  • 王貽芳:對撞機必須要建!花360億怎麼了?楊振寧:你考慮的太少
    關於我國對撞機是否要建的問題,兩位學術上的大牛對此爭論不休,甚至引發了一場關於粒子對撞機領域的學術爭論,被人津津樂道。他們甚至隔著太平洋,通過媒體喊話,不斷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學術上的見解。這兩位學術大能便是王貽芳和楊振寧。
  • 楊振寧公開反對,美國也放棄建造,中國為什麼堅持建大型對撞機?
    儘管CEPC的建設已經提上了日程,但大型對撞機的討論熱度一直都不減!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楊振寧反對建設大型對撞機的態度一直都沒有改變過,1990年代美國下馬了SSC(超導超級對撞機),世界輿論一片譁然,而此時中國上馬大型對撞機的建設,直接引發了大討論!
  • 中國將成為世界科研中心?中科院院士主張,花1400億建大型對撞機
    關於中國到底要不要建大型對撞機的爭論,這些年不但沒有平息,反而有升溫的態勢。當中科院院士王貽芳主張,花1400億建大型對撞機時。楊振寧堅決反對,寧願與中科院作對,也堅決不同意中國建大型對撞機!原因:1400億不是小數目,美國已經失敗,200億美元打水漂。建造這樣一個對撞機的成本大概是二百億美元。相當於一個半珠港澳大橋,三個上海迪士尼樂園,性價比極低。。
  • 楊振寧為何反對中國建粒子對撞機?真的是不合時宜嗎?
    楊振寧,可以說是當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是繼愛因斯坦後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不久前,著名的科學家霍金離世,讓全世界都陷入了悲痛之中。但你知道麼,如果單論科學成就,楊振寧完全不弱於霍金,只不過楊振寧的名聲不顯罷了。
  • 反對建大型對撞機?先了解高能物理好吧
    一篇《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又讓大型對撞機之爭呈現在公眾輿論場。早在 2016 年 8 月,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希望在中國秦皇島市山海關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這篇報導不僅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還掀起了一場物理界的爭辯。
  • 中國該不該建對撞機?一個對撞機要花200億美元,楊振寧強烈反對
    01一個國家要想快速發展,就一定離不開科學家堅持不懈的努力,在科學研究上,科學家的一致意見能夠有效促進科技進步,但在一些花費巨大的研究領域當中,科學家們則會有不同考量,因而產生不同的意見,我國的關於粒子對撞機領域的研究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初期,就有科學家設想過用「對撞束」來獲取更高質心系能量。
  • 中國到底要不要建粒子對撞機
    粒子對撞機大概需要兩百億美元,建或不建,在科學圈,主要分成兩隊。一隊是楊振寧,他主張不建。另一隊是數學家丘成桐、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主張建的理由,一是中國不差這點錢,建成之後,中國將成為一個世界科研中心,吸引全世界將近五千多名物理研究者來中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