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星際穿越》:看到黑洞的沒法活著回來

2020-11-23 人民網

原標題:專家解讀《星際穿越》:看到黑洞的沒法活著回來

  美國「燒腦大片」《星際穿越》正在熱映,這部電影的情節講述的是一個瀕臨毀滅的地球,絕望中的人類派出他們最後一批太空人,試圖通過穿越時空中的隧道(蟲洞),找到一個適合生命生存的新的家園。但在欣賞精彩的科幻鏡頭的時候,一系列專業名詞卻讓很多觀影者「跪了」,更有人直呼「不好好學習以後連電影都看不懂了」。這些「傻傻分不清楚」的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電影裡所描述的場景是否能實現?記者採訪了遠在大洋彼岸的江蘇省天文學會秘書長、天體物理學家李旻,他在看完電影後表示,這只是一部電影,內容所涉及的蟲洞、高維空間等,都是物理理論,是否真的存在,目前人類還沒能證明。

  科學點讚

  有史以來最精準的黑洞模型

  可看到的人都沒法「活著回來」

  作為宇宙中最黑暗質量最密集的物質,黑洞點燃了不少人的想像力,為眾多科幻小說和電影提供了精彩的素材和設定。在這部電影裡,黑洞其實是一個有史以來最精準的黑洞模型。這可是30個人,數千臺計算機用一年的時間,製造了一個有史以來對黑洞面貌的最準確的模型。

  黑洞簡單的說,就是空間一個引力非常強,強到光都無法逃出來的一個點。從廣義相對論的角度,黑洞是個時空「奇點」,你可以認為在黑洞內時空凝固了。但是,物體進入黑洞是非常複雜的一件事,因為黑洞的引力太強了,所以物體才到它附近,就被吸在了一個巨大的繞著黑洞旋轉的盤上,這個盤叫吸積盤。我們都知道物質能轉化為能量,世界上能量轉換率最高的地方就是黑洞附近的吸積盤了。它的轉換模式就是初中學過的釋放引力勢能。以0.1克的水為例子,進入黑洞放出的能量可以殺死18億人。因此吸積盤上是幾百萬高溫的等離子體,放出大量的高能射線,比如X射線,伽馬射線。天文學家發現的第一個黑洞——天鵝座X-1就是一個強烈的X射線源,這個工作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獎。

  如果真的有黑洞,那麼人類能夠在裡面存活嗎?「不能。黑洞的引力場非常劇烈並且快速變化。任何掉進黑洞的物體都會像義大利麵一樣被黑洞的巨大引力拉伸,被撕扯成細細的一條物質。也就是說,任何物質或者任何人都無法在黑洞中倖存,通訊更是成為一種不可能。」天文專家說。

  不過,今年年初,著名宇宙學家霍金,曾通過論文指出在經典理論中黑洞是不存在的,他承認自己最初有關視界的認識是有缺陷的,並提出了新的「灰洞」理論,認為物質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時間以後,又會被重新釋放到宇宙中。因為對它所有的認識都只是理論,所以黑洞裡面是什麼樣子,物理學上尚無說法。

  天上一小時,地上已N年

  物理學家已證明「逆生長」可能!

  影片中這樣一個情節引起大家廣泛「吐槽」:永續號先到達米勒,在米勒上每度過一小時等於地球七年。庫珀、艾美莉亞和道爾一行三人乘坐飛艇降落星球,而另外一位科學家羅米尼於永續號上留守。庫珀等人發現米勒只有一片海洋且因加間塞亞的引力牽引而經常出現巨型海潚。艾美莉亞因欲取回飛行記錄儀導致道爾未能趕及返回飛艇而被海嘯吞噬,飛艇亦因進水而需耗費約一小時排水才能起飛,眾人返回永續號後發現對羅米尼而言已渡過了超過23年,他連鬍子都白了。影片的最後,當已離開地球91年、技術上而言已是124歲的庫珀出現的時候,還是當年離開的容貌。而他的女兒已經是耄耋老人。為什麼會出現天上一小時,地上已N年的情況?「去那邊簡直就是天然逆生長啊。」周圍影迷笑著說。

  專家說,其實這種現象符合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當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動時,時間便會變慢。在地球上,科學家已經通過實驗證明了這種理論。這種現象已經得到驗證。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以不同速度移動的物體經歷的時間存在差異。例如,登上月球的太空人移動速度超過地球上的任何人,他們的衰老速度略慢於地球上的任何人,但還沒有達到顯而易見的程度。除非,你的速度接近光速,但從這點上說很難實現。當物體快速在宇宙中移動,我們也能看到這種現象。

  「夢幻般的」高維空間

  對時空扭曲和時空隧道想像已到極致

  在電影的最高潮部分,庫珀掉進了一個夢幻般的高維空間。就像打開了高能模式,這段精彩內容也讓所有觀影者對於該片的想像力「跪拜」。

  據李旻介紹,這部分內容,已經把這麼多年來我們對時空隧道,時空扭曲的視覺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故事本身的描述,從物理上來說完全是科幻,即從一個時空向另一個時空傳遞信息。而且男主角自己所處的時空,按照劇中所述是第五維,而我們的時空結構是四維的。事實上電影在黑洞以及這個超時空的描述上,非常複雜。影片中用了一個詞Tesseract,中文翻譯為四維超正方體。從幾何的角度講,它就是三維世界中的立方體在四維世界中的表現,就像立方體相對於正方形。男主角在陷入這個時空結構的時候,他肆意地看著自己的過去,努力找到一個可以跟過去交流的方式。

  理論「挑刺」

  都快被影視片「玩壞了」

  其實蟲洞到現在仍沒被證實

  在電影中,男主人公、前NASA太空人庫珀和他的隊友,利用土星軌道附近的一個蟲洞進入另一個行星系統。蟲洞彎曲了空間,讓超遠距離旅行可以在瞬間完成。

  而在進入蟲洞的時候,周圍五顏六色的光讓這個聽上去很酷炫的「科幻產物」,更像是個色彩斑斕的迪斯科燈。「蟲洞真的存在嗎?」在觀影的時候,記者身邊的一位女觀眾疑惑起來。

  說到「蟲洞」,相信很多女讀者都不會陌生。之前熱映的韓國電視劇《來自星星的你》中,帥到沒朋友的都教授就是利用它,來來回回地到地球與千頌伊約會。「蟲洞」就是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暗物質維持著蟲洞出口的敞開。

  蟲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嬰兒宇宙連接起來,並提供時間旅行的可能性。蟲洞也可能是連接黑洞和白洞的時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如果舉例子的話,可以將一張紙條視作通常的空間,那麼從位於紙條一端的一點到位於另一端的一點需要跨過一段距離;然而如果我們把紙條兩端接在一起,那麼兩點間的距離就很短了。蟲洞就類似這種「接起來」的兩端。

  蟲洞實際上是個很早就誕生的概念,在1916年就從愛因斯坦場方程的解中發現了它,並由美國物理學家惠勒在20世紀50年代正式提出這一概念。蟲洞的科幻意義巨大,因為,假設我們有個蟲洞,那麼星際探索就有成果了。但遺憾的是,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說,至今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蟲洞的存在。

  化學推動「不夠」,離子推動太慢

  空間站燃料怎麼解決的

  不過,李旻也認為影片有不少小地方可以商榷,比如空間站為提供引力,應該轉多快?比如如此遙遠的太空飛行,空間站的燃料怎麼解決?用什麼做推動?如果化學推動,那顯然10個空間站都不一定夠,如果用離子推進器,速度又太慢。作為不同時空的「溝通」,表到底是怎麼「動」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科幻與人文巧妙的結合,藉助複雜的物理學概念,完成時間交疊與倒置,能橫跨這麼多領域來拍攝這本電影,實屬傑作。」

  隱藏劇情

  「迎著太陽」飛離星球

  暗示了一個「雙星系統」

  此外,這部電影裡還有很多「腦洞大開」的情節。比如,他們進入一個全是水的星球,為了逃避如山川般的巨浪,他們迎著「太陽」飛離了星球。「這段在天文上非常有意思。因為它暗示著它們搜尋的生命系統是由雙星系統所組成。其中一顆已經演化成黑洞,另一顆是矮星。雙星系統的引力要比我們太陽系太陽提供的引力巨大的多,因此才有了滔天巨浪。」李旻說。

相關焦點

  • 人能活著穿越蟲洞嗎?-星際穿越,蟲洞,黑洞, ——快科技(驅動之家旗...
    科幻太空史詩《星際穿越》正在熱映,劇中人類文明正面臨毀滅的危險,但是太空人們看到了一絲希望:因為土星附近神秘地出現了一個蟲洞。這條穿越時空的隧道通向一個遙遠的星系,人類可以穿過這條隧道,找尋一個可以殖民的星球,以延續我們的文明。電影中的蟲洞是基於真實的物理學理論的,由天體物理學先驅基普·索恩(Kip Thorne)建立。
  • 《星際穿越》:太空人能活著穿過蟲洞嗎?
    索恩曾經是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不過現在已經退休在家。除了學術上的貢獻外,他還曾經幫助卡爾·薩根(Carl Sagan)設計著名科幻小說《接觸》(Contact)中的蟲洞。《星際穿越》電影中的視覺效果非常震撼,很多人都認為電影中對蟲洞與黑洞描繪的準確性可能在整個電影史上數一數二。當然,在電影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沒有提及:你如何在這樣的一次星際穿越中活下來?
  • 從物理學角度分析《星際穿越》:逃離黑洞用到了哪些天文學知識?
    最近《流浪地球》大火,很多網友便拿來跟好萊塢的一些科幻片作對比,其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同時逃生系列的電影《星際穿越》,說到《星際穿越》這部電影,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子。它在繼承發揚《2001太空漫遊》電影的基礎上,又增添了一些人類的情感,使得這部電影有血有肉,十分好看。
  • 科幻片《星際穿越》裡的黑洞,與實際黑洞圖片為什麼有點不一樣?
    黑洞長這樣: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有關黑洞的情節中,超大質量黑洞「卡岡圖亞」長這樣:影片主要講述的是,由於地球環境惡化,已不適宜人類生存,NASA在土星附近發現了一個蟲洞,派出尋找人類新家園的太空人進入蟲洞,利用蟲洞大大縮短了航行距離,穿越到了太陽系外,進入銀河系星際空間,尋找有信號反饋的三顆星球。
  • 《星際穿越》科學顧問:黑洞照片為什麼「糊」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郭爽)不少人腦海中關於黑洞的形象來源於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清楚明亮的圖像,而最新發布的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卻有點「糊」。對此,《星際穿越》科學顧問、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1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對兩個黑洞圖像的異同給出獨家解析。
  • 《星際穿越》:第一個真正的電影黑洞
    新上映的科幻大片《星際穿越》吸引了無數影迷的目光,片中對近距離觀察時黑洞呈現的景象進行的準確描述讓影迷們津津樂道。拍攝過程中,《星際穿越》創作人員向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基普-索恩取經。在視效小組的齊心努力下,《星際穿越》成為科幻片史上對黑洞的呈現最具有科學準確性的影片。
  • 黑洞穿越體驗報告|附送《星際穿越》同款黑洞
    黑洞周圍,物質的離心力強到可以抵抗引力,形成一個圓周軌道,物之間的粘滯力導致能量耗散,以電磁輻射出去,這就是吸積盤。吸積盤發出的光子,在能層外可以在準圓軌道中逃逸。由於引力透鏡(時空彎曲,光的測地線彎曲了),我們看到的是兩個圓亮盤,而實際上只有一個。
  • 專家解讀蟲洞理論 「星際穿越」真的可行嗎
    ■俞陶然正在熱映的美國影片《星際穿越》,引發公眾對理論物理學的興趣。除了人們耳熟能詳的黑洞,蟲洞、五維時空這兩個概念對許多人來說仍較陌生。為此,記者採訪了著名科普作家、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客座研究員卞毓麟。
  • 集蟲洞、黑洞穿越大全的《星際穿越》,9.2高分的開悟神作
    在9.2高分的美國電影《星際穿越》中,我們可以看出導演所要表達的,關於穿越的幾個觀點。而這些觀點、劇情,是導演在整個拍攝過程中,聘請資深科學家做全程指導而產生的,並不是完全憑空想像之作。第一,想要實現穿越,必須進入更高的維度空間。
  • 揭秘星際穿越7大科學硬傷:人無法在黑洞中存活
    為了幫助影迷從科學的角度了解《星際穿越》,英國媒體採訪了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教授馬丁-巴斯託、太空科學作家和《50億年的孤獨》作者李-比林斯以及行星學會的馬特-卡普蘭,讓這些專業人士解讀影片存在的科學硬傷以及所呈現的科學事實。
  • 解讀《星際穿越》:黑洞內部是生機勃勃還是死寂之地,關鍵是溫度
    雖然黑洞被包裹在事件視界內,用任何已知的方法都無法直接觀測內部,但是無法阻擋人類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的男主角主動脫離飛船,進入黑洞內部就是為了一窺究竟。這並不是男主角自殺的行為,在電影的一開始就介紹了,科學家們已經計算出在黑洞內可能有另外的時空,只是參數不確定。最開始提出這種觀點的是霍金。
  • 科普講座「星際穿越」的科學問題——黑洞、白洞和蟲洞
  • 備戰《星際穿越》,科普黑洞和蟲洞,有劇透,慎入!
  • 《星際穿越》與《奧德賽》的隱秘關聯
    我們只看到猿人洞穴旁邊的黑色石碑、月球上的黑色石碑,還有土衛2那邊的黑色石碑,是一個象徵。黑石碑也像一個黑洞,代表著智慧,代表著它裡面有無窮深的內容,我們作為人形進去之後可以獲得更高的智慧,這跟《星際》的過程是一樣的。《2001太空漫遊》和《星際》講的是人作為一個跟我們現在一樣的形體,它是一個近未來的科幻概念。《超體》是通過大腦開發改變人,最後獲得了整個宇宙的智慧。
  • 《星際穿越》在重慶火了 普通小學生和專家各有見解
    重慶晨報記者許恢毅 攝《星際穿越》故事簡介>未來的地球氣候環境急劇惡化,人類難以生存,主人公庫珀等人被選中參與一項拯救人類的計劃,以在星際間尋找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而在這個沒有歸期的穿越時空的旅程中,庫珀始終割捨不下與兒女之間的親情。昨天,市民顧先生在朋友圈中感嘆:「看個片花就死了那麼多腦細胞,作罷。」
  • 《星際穿越》在大銀幕首現蟲洞與黑洞震撼畫面
    電影《星際穿越》劇照由好萊塢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諾蘭聯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首次以最科學的方式在銀幕呈現宇宙蟲洞與黑洞奇觀,造就了影片令人嘆為觀止的震撼視效。記者獲悉,此次發布的「宇宙奇觀」版製作特輯講述了《星際穿越》中令人嘆為觀止的蟲洞及黑洞奇觀,從構思到最終展現的整個過程。
  • 星際穿越電影片段解說
    電影《星際穿越》的結局中,布蘭德和庫珀得知了曼恩欺騙他們的事實,而曼恩在逃跑時還是由於魯莽行為導致人船共亡,庫珀和布蘭德成功與空間站對接成功
  • 為什麼《星際穿越》的黑洞跟真實的黑洞圖像不一樣
    2019年04月10日之前,還沒有人知道黑洞到底長什麼樣。當然了,感謝電影《星際穿越》向觀眾們展示了模擬黑洞,現在不光這個黑洞聲名遠揚,我們也因此以為自己知道黑洞的模樣。
  • 電影《星際穿越》中的科學問題——黑洞、白洞和蟲洞(下)
    穿越蟲洞非常危險,因為目前我們對蟲洞的性質還不太理解,甚至在現實宇宙中有沒有這種可穿越的蟲洞還不知道,即便有的話,現在看來它們也是很不穩定的。如圖3所示,以兩維空間為例,在兩維空間的底部放一個黑洞。我們知道因為黑洞附近的引力場更強,所以下面的表比上面的表慢。如果你從上面出發到下面去,必須要注意調整你的表。然後在如圖3所示位置放一個蟲洞。
  • 《星際穿越》是一部科幻電影?別急,我有不一樣的解讀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由諾蘭執導,電影在攝製過程中得到諾貝爾科學家基普.索恩的大力支持。拍攝場景、畫面製作非常精美,得過第87屆奧斯卡最佳視覺獎。電影非常精彩,但是我想說,這不僅僅是科幻電影,諾蘭通過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那就是愛!愛地球,愛家人!愛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