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今年30歲,因精神分裂症入住邵陽市精神病院,至今已有一個多月。此前他在貴州打工,沒日沒夜地在廠裡做喇叭,終於有一天,他倒在廠裡的流水線上。
他在廠裡掙的錢很快被填入醫院的醫療費中,家人四處借錢,依然不能緩解周平的病情。父母為他急煞,但是周平卻一點兒也不擔心自己。他始終認為「他們搞錯了,我沒有病」。他一再重複道「等出院後,再去貴州打工,掙錢、買房、娶老婆」。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普通公眾鮮少有人記得這個日子。近年來,有關正常人「被精神病」、精神病人因無法醫治突然發病傷及無辜的事件屢屢出現,讓這個群體和這個行業受到一些不客觀的對待。
為了還原精神疾病患者和精神病醫院的真實現狀,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身體周刊記者日前走進湖南邵陽市精神病院,用影像和文字記錄下13位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點滴。
在一些專業人士看來,人們的日常調侃、部分影視劇等過度消費了精神病患者。他們呼籲社會各界能客觀地反映精神疾病患者的真實面貌,讓精神疾病患者得以擺脫「病恥感」。
精神病患者「慢慢多了」目前,每日堅持服用醫生發放的藥物治療「沒有的病」,或許是周平渴望儘快從邵陽市精神病院出院、再度外出打工掙錢的一個動力。
每天三頓藥是他時刻惦記的事,除此之外,就是清醒地睡去,再昏沉沉地醒來。偶爾,他會想起「最喜歡吃媽媽做的菜」。
湖南邵陽市精神病院位於城鄉結合部,早幾年的時候老遠便能望見醫院的幾幢高樓,隨著這幾年房地產市場的火爆,馬路對面剛竣工的商品樓一下子就超越了醫院的大樓高度。再往下,部分樓盤像爛尾樓一樣缺少生機。當地的計程車司機說,「房子造得太快了,都賣不掉」。
按照當地人均月收入2000-3000元、房價每平方米均價3500元計,周平需要掙到近30萬元,才能購買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如今,這場突發而至的精神疾病,令他發病前的買房計劃成為泡影,並連累至整個家庭。澎湃新聞記者見到他的當天,他在病房吃的是炒蘿蔔片。
周平所住的邵陽市精神病院1號樓為全封閉式病房,醫護人員進出必須隨手帶門,否則按照醫院規定,每次罰款10元。
近十多年來,住院的精神病患者明顯增多。在湖南邵陽市精神病院,光一層樓面就有76個病人,主要是老年慢性長住的精神病患者,他們大多數因患病時間長,處於精神衰退狀態,社會和家庭支持不夠,需長期住院。
周平就住在一樓,2-4樓入住的病患也都接近76人。整棟1號樓收治300多名像周平這樣的病人。
邵陽市精神病院工會主席徐小燕說,對麵條件相對好一些的3號樓為開放式病房(有家屬陪護),收治了約100名左右的精神病患者。3號樓由國家財政撥款2500萬元加上醫院自籌資金2000萬元,於2013年投入使用。該院隸屬於當地衛生系統下的一所非營利性醫院。
該院住院部一樓老年精神科主任屈佳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麼多病人也不是突然冒出來,原來都散落在鄉村甚至野外。隨著國家加大對精神病的醫療救治力度,這些病人就慢慢集中到醫院。
農村地區精神病不少來自家族遺傳在邵陽市精神病院,病人以妄想、幻聽為主,很多病人在這裡住了好多年,甚至有的住院時間超過20年。
在中國,精神病醫院接納的患者85%屬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疾病。大多數病人都是在局面失控後才被送進醫院治療,他們一旦入院,往往會反反覆覆再也離不開醫院。
重型精神疾病致病因至今眾說紛紜,基於幾個不同學科的理論基礎,醫學研究者給出了相關假說。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正常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為1%,這個比例在父母中有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孩子中被預估為10%,而對於父母雙方都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家庭而言,孩子患病概率大約高達50%。
對於重視社會環境的研究者而言,他們主張社會環境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誘發因素。例如,有些患者因為吸食毒品,而使其精神分裂症在30歲就提前發作。社會環境因素,也包括自身重大事件的刺激,以及生活環境的巨變。
目前,醫學界關於精神分裂症的主流假說認為,幻覺、妄想的產生源於人大腦中多巴胺亢進引起,這種神經傳導物質在大腦內積聚,水平偏高導致了精神疾病病症的產生。雖然有一定實驗基礎,但這種假說尚未被證實。
屈佳強認為,這種疾病的病因一般由兩方面原因構成:遺傳和社會心理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包括生活節奏加快,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環境發生改變等等原因,導致病人數量增長。
據邵陽市腦科醫院住院部醫師張佳介紹,
農村地區的精神疾病有個特點——家族遺傳史,農村人有根深蒂固的繁衍下一代的傳統思維,娶妻生子,不管對方是不是精神有疾病。從優生優育角度,這個觀念要改變。保障不足致部分精神病患者放棄治療邵陽市轄區的牛馬司鎮康樂醫院屬於新落成的民營醫院,條件相對簡陋。今年,湖南省給了130個救助名額,每個病患者可獲得5000元的救助費,該院分配到80個名額,另外50個歸邵陽市腦科醫院。
該院副院長王漢成說,「粥多僧少,有些病人家中原本還有電視機,結果讓病人砸了,甚至房子也燒掉,真的是因病致貧」。
在當地農村地區,經濟條件好的精神病患者一般先被帶去城裡大醫院看病,隨著病人情況越來越差,財力、精力雙雙不濟,往往被逐漸放棄治療。
王漢成介紹說,家人只能把他們送到當地醫院,要不然在家裡被關在鐵籠子裡,像狗一樣地關著,還有的病人則流浪街頭,自生自滅。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
精神病患者中,五保戶可以全部報銷醫療費,低保為88%,普通病人70%。即便如此,很多病人家庭的經濟狀況仍舊難以負擔長期治療所產生的費用。院方要求病人在醫院每天交付12元的餐費,個別病家依舊錶示困難。王漢成分析當下農村精神病現狀為,首先是一些病人家屬將病人送來後就不管了,甚至發生送到醫院不收也要收的強迫地步;其次,國家報銷比例低;第三,精神科醫護人員數量不足,後續人才乏力;最後,醫療設備欠缺。
澎湃新聞記者從該院眾多的精神疾病患者中隨機抽取了13名患者,與他們進行了簡單的訪談,並結合他們的主治醫師對這些病人病情的分析,希望能給公眾提供一個更全面的精神疾病認識。
「一些影視作品妖魔化精神病患者」在這些精神病患者的自述中,他們往往都提到「自己沒病」,是家人把自己送進來的。
中南大學長沙湘雅二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張燕表示,這些患者的精神到底正常還是不正常,只能由精神科醫生對其精神症狀、一段時間的軀體症狀的觀察來做判斷。
澎湃新聞記者採訪當天,有位病人的丈夫要求出院,其實,他的妻子沒有達到可出院的條件,但是丈夫說家裡沒有錢繼續給她治病了。這個病人已經在精神病院住了320多天,恢復效果越來越差,病情衰退、沒意志。丈夫說讓她回去照顧3個孩子,自己出去掙錢,如果不掙錢,生活來源就成問題。
「你說她能照顧誰?這是中國現實的反映。」謝婧霏醫師坦言,「她回去之後村幹部會定期上門關心、隨訪嗎?我表示懷疑,除非出現她犯事打人。」
目前,中國醫療保障體系尚不夠完善,跟國外有相當大的差距。而跟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相比,邵陽地區經濟欠發達,一旦家庭中不幸有這樣的病人,在經濟上承受能力低,貧困很快伴隨,整個家庭很容易被拖垮,導致因病致貧。
據曾昭敏醫師介紹,治療精神疾病需要全社會、家庭良好的支持。精神疾病患者跟正常人一樣有心理活動、交往需求,但是,這類疾病心理治療需要更長時間,更棘手。
醫療條件較好的中南大學長沙湘雅二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張燕有些反感地說:「一些影視中的精神病患者被妖魔化了。」她認為,那是在消費精神病患者。她希望通過媒體,呼籲讀者能正確、正常、客觀地看待精神疾病患者。
近5年來,中國精神病患者的救治不斷得到改善。國家出臺《精神疾病四級防控體系》,要求到達社區和街道這一層面,而邵陽地區僅停留在鄉鎮一級。治療病患者需要良好的家庭、社會體系來支持,而不是僅僅將病人扔到醫院。
邵陽市精神病院的張宏亮醫師認為,
在得到一定的治療後,80%病人可以達到生活自理,50%恢復社會功能,並可從事一般難易不一的工作。但是,張宏亮強調,前提是治療病患者需要良好的家庭、社會體系來支持,而不是僅僅將病人扔到醫院。
為了提高精神科醫生的業務水平,邵陽市精神病院經常請外地的專家給醫生們做培訓,但是外來的東西在邵陽難展開,因為這裡醫療設備不足、條件差。在邵陽市精神病院三樓有84個病人,一個醫生差不多需要面對20個病人,遠遠大於國外的標準,這讓醫生們壓力倍增。
(文中病人姓名均為化名)
【
邵陽精神病院13位患者的現狀和分析】
1.周平,30歲,精神分裂症,入院一個多月我沒有病。我是爸爸送我進來的。我22歲去貴州打工,打了一年工,做喇叭。我最喜歡吃媽媽做的飯,媽媽還沒有來看我。我還沒有結婚,我要打工娶老婆。我出去最想打工,還是去貴州。
醫師分析:這位病人十幾歲就發病了,這次入院他的病情處於剛發展期,他一再對我們說自己沒有病,表達強烈要求出去打工的願望,這其實是一種假象,以此矇騙我們認為他是正常人,放他出去工作。
他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的症狀是孤僻、懶散,封閉自己,對生活沒有意志要求。
他對藥物依從性差,回家就不吃藥,打人、罵人。
2.孫戰,44歲,精神分裂症,入院8年我進來8年了,之前也進來幾次出去過幾次。我媽媽做生意,賣飯賣粉。我把親戚打死了,他們把我關在鐵籠子裡,關在籠子裡一年半,沒給洗澡。2005年離婚,老婆喝農藥死了。
有一天,太陽光突然照射到我的腦殼上,不舒服。我出去要去國土局做事。
醫師分析:他屬於精神分裂症,偏執型。他以前打死的是他的爸爸,但是在妄想的症狀支配下以為打死的不是他爸爸,應該是對他有仇恨的人,是妄想、幻覺這種思維障礙導致錯誤行為,才會做出極端的舉動。
他力氣很大,能把鐵籠子舉起來,在村裡放火,村民怕他。他的這種病對社會危害性很大。一個跟他平時要好的病人出院託人帶給他3包香菸,但是他卻說這是人家欠他的。
3.勇凱,60歲,精神分裂症,入院14年我腰疼,去醫院檢查,醫生不給我藥吃,我天天問他們要藥吃,不給我吃也不讓我出院。我想出去上班,我還沒有退休。
我是有點精神病,但是好久不發了。我有三個孩子,1994年離婚了。
醫師分析:這位病人出現軀體化症狀,表現在腰疼,吃飯總是靠著牆吃,一直喊帶他治療。他的家人,我們醫院都先後帶他做軀體疾病的排查,沒有異常。
精神病患者可以出現精神官能症的症狀,表現軀體不適感。
大部分精神分裂的病人到了老年以後精神衰退,沒有意志要求,思維貧乏。現在他年紀大了,沒有像以前那樣衝動。
以前他在家裡打人,衝動得很,很多人被他打,他家裡幾個兄弟都被他打過,他家裡有一個在公安局工作的弟弟也被他打過。他還常常外出不歸。
4.小林,40多歲,精神發育遲滯,輕度至中度,入院4個月我30歲,過端午的時候進來的,也不知道怎麼進來。我沒有打過人,別人逗我,我掐死他。
我沒有病,吃多了藥才有得病。我要回家過年。
醫師分析:他屬於有一定的思維、語言能力,有一定的溝通、理解、判斷能力,但是他不認字,不能做十之內的加減乘除。喜歡到處亂走,別人講的話他不能理解。以前他罵人,打小孩子。
他屬於先天性精神發育遲滯。這個病跟精神分裂不一樣,他存在心境障礙,容易被激怒。一段時間安靜,一段時間躁狂。腦電波波動幅度大,遠遠大於常人,精力活潑。
5.寇小蔥,精神分裂,60多歲,入院10多年我住了九次院,1979年的時候知青返城,這是第一次。我是1960年國家困難時期下放子弟。我在廠裡做維修工,自動機知道嗎?我申請專利,但是沒有錢申請,列印申請那個紙,要1.6元一張,我那時候錢不多,一個月才90元。申請自動機專利價值幾千萬元,單位領導說我吹牛皮。
自動機就是永動機,永動機就是自動機,用9伏電池做啟動,發電量可觀。後來我幫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盧靜搞自動機,搞了27年了。
我出去以後什麼都不做了,幫帶孫子。我有個女兒,她要我成為中國最富,要有房子,不然她不來接我出去。醫生說我精神分裂。
醫師分析:這個病人挺有意思,他以前在我們這裡的二紡機廠工作,搞技術的。他有誇大妄想的病症,認為自己可以研究操控永動機賺很多錢。鑽進去之後,出不來了。你想想,永動機是那麼容易搞的東西嗎?但是,他的病情對社會沒有什麼大的危害,他就想著出去做他的永動機,賣專利。但是對家庭和社會功能造成影響。
這已經是他第四次進來了。結過婚,有孩子,後來也離婚了。他不明白孩子為什麼把他送進來。我們跟他說,他也不聽。
6.黃晨,46歲,精神分裂症,入院一個多月頭暈,身體不好,左肢小兒麻痺。我頭敲破了,起床沒站穩,摔倒在地上。 我不喜歡醫院。
醫師分析:他得了精分之後又中風導致中風後遺症,左側肢體肌力下降,站立行走穩定性差。之前他也來我們醫院住過。
他有被害妄想症,總是覺得有人在監控他,用無線電監控。不進行藥物來控制的話,存在對人傷害的可能。
目前他的狀態不好,治療時間不足。
7.高正,60多歲,精神發育遲滯伴發行為障礙已經喪失交流能力
醫師分析:他屬於精神發育遲滯,俗稱智障。這種病人一樣存在社會危險,他無法預知其行為後果及其嚴重性。
他在鄉間打罵小孩。正常人被不懂事的小孩罵也不會生氣,最多呵斥一下,但是他們被激怒會傷害孩子。
8.揚宜,58歲,精神分裂症,入院一個月我沒有病,有時有一點點神經錯亂,慢慢自然會好起來。以前在懷化住過院,30歲發病。
我在家做農活,種田,也看書,經濟學、軍事學、政治學,晚上我起來看星星,觀星宿。
我也喜歡唱歌,八十年代的歌,聽幾次就會唱了。八十年代在武漢打工,我買了很多磁帶,比你這個包還多的磁帶。
我有一個孩子,女孩,在讀大二。
醫師分析:他是喝酒太多,屬於使用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他的家屬說他曾在村裡打人,家裡人很怕。剛來時候自言自語,妄想有人加害他,常常幻覺有人在他腦子裡說話。
9.泉義,40多歲,雙相情感障礙,入院5年我是因為打架進來,打贏了。 我不想出院。
醫師分析:這位病人是典型的雙相情感障礙,屬於重性精神疾病,治療難度大,護理難度大。我們醫護人員被他攻擊過。主要他認為別人是壞人,偽裝成好人的樣子。
本病的特點是反覆(至少兩次)出現心境和活動水平明顯紊亂的發作,紊亂有時表現為心境高漲、精力和活動增加(躁狂或者輕躁狂),有時表現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動減少(抑鬱)。發作期間通常以完全緩解為特徵。
對其病情我們需要從藥物、心理、軀體(他患有ll糖尿病)綜合治療,一般這種病一年中有8至9個月是處於不正常狀態,對社會財政壓力很大。目前經過治療,他這半年情況比較好。
10.蔣景,36歲,精神分裂症,入院4天這裡難受,老公把泥土變到我肚子裡,他想找另外的女人,那個女人個子很高,還帶著一個孩子。
在家裡老公掐我脖子,我不敢打他,我個子矮。
醫師分析:她屬於精神分裂,嚴重的妄想症。
老公如果外面確實有女人,不能算嫉妒妄想,但說她老公什麼泥土變到她肚子裡則是典型的妄想,屬於內臟性幻覺。
如感到某一內臟在扭轉、斷裂、穿孔或感到昆蟲在器官內爬行等。這類幻覺常與疑病妄想、虛無妄想結合在一起。該症狀多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病和抑鬱症。
11.賈男,39歲,精神分裂症,入院25天我在銀行取錢,取2000元給孩子讀書用,他們就把我抓起來了,是我老公叫警察一起把我送進來的。
我沒有病,就是心臟不好。他們老是把我送到這裡,我都不好意思了,出去怎麼見人。
我老公晚上回家也不敲門,就睡在我邊上,這個多嚇人啊。你說是嗎?
這個醫院條件太差了,這幢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房子,那邊牆都裂開了。我要出去,在這裡根本沒有自由,要解手還有經過醫生同意,你看鐵門都關著。
醫師分析:她屬於精神分裂症,可能在極度妄想之下對老公有意見,潛意識中認為老公外面有人了。我們通過她的症狀來分析、判斷,目前在這個領域不能獲得客觀數據來檢查,相對來說主觀性多一些,所以社會上容易出現一些被誤診的例子。美國電影中不是也有類似的故事嘛。但是在我從業十年中,我們醫院沒有發生這種誤判的情況,其他地方不好講,我沒有經歷過,沒有發言權。
今年6月南京發生寶馬車肇事司機後來被診斷為患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這件事,我有聽說,醫學書上有這個病情,但是事件具體情況我不清楚。
12.程溪,24歲,雙相障礙,入院2個星期我罵我的孩子,他打老虎機花去4000元,我辛苦賺來的,心疼那個錢就進來了。這些錢是我和老公做粉刷牆賺來的。
我是他們7個人把我抓進來的。我沒有精神病。
醫師分析:病人目前是處於雙向障礙中的躁狂症。雙相障礙的臨床表現按照發作特點可以分為抑鬱發作、躁狂發作或混合發作。當處於躁狂發作,患者心情高漲、思維活躍、意志活動增強、興奮、講大話、愛吹牛,覺得自己很有能力;當處於抑鬱時,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有想死的念頭。
現在人生活節奏快,環境變化大,一般人都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但這不屬於疾病。這其中分心因性的精神障礙和生物性的精神障礙,前者是有原因的,後者就是沒有原因的情況下心情不好。我認為,心因性的心情不好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症狀,是一組由心理社會因素所造成的精神障礙。比如,股市下跌、被領導罵,都可能誘發。
13.潘華,34歲,精神分裂症,入院8年我喜歡睡在地上,光腳在外面跑,打了我女兒被家裡人送進來。我力氣比較大,四五個人把我弄進來。
我有產後抑鬱症。我生了女兒後,發現有老鼠咬我的衛生巾,婆婆拿個竹板東敲敲西敲敲,要把鬼魂趕走,我很怕。
父母離婚了,繼父誘惑我,給我錢。有個老頭子,給我吃肉丸子,說如果喜歡我,就把他嘴裡的丸子吃掉,我就吃了。吃下去我像吃了一個定心丸。
我現在想出去,出去成立一個幸福的家。女兒13歲了,三年沒有來看我。
醫師分析:這個病人是第四次入院治療,屬於精神分裂症。她的症狀是精神分裂中以陰性症狀為主,表現在少語、少動,生活懶散、須家人督促。其思維結構凌亂,沒有邏輯性。這種病有幾種分型,每一種型愈後病情恢復效果不一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