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進口壟斷,氦氣實現國產化,預計年產量達到20噸

2020-12-05 行跡在旅途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就一直在飛速發展,我國的科學產業也在不斷提升,如今,我國又一項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再次打破進口壟斷,那就是我國首座氦氣廠建設完成,國內氦氣實現國產化。

01 國內資源

隨著現在人類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資源被人類開發利用,有些資源在特定的方面有著十分重大的作用,就比如說我國的含量最多的稀土資源,如今在軍事裝備製作、冶金、石油化工等領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與稀土不同,有很多資源都是我國十分缺少的,就比如說石油以及天然氣這些不可再生資源,由於國內儲存這些資源的地形都比較複雜,開採難度以及成本都很高,所以我國這些資源主要依靠的就是從其他國家進口,氦氣資源也是我國這些年主要進口的資源之一。

02 我國首座大型氦氣廠完成建設

但是我國最近卻傳來一個好消息,7月28日我國媒體報導稱我國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建立了我們國家第一座大型氦氣廠,這個工廠預計每年可以生產20噸液態氦,再一次實現氦氣生產的突破。不過這些產量還遠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因為我國每年液態氦的消耗量高達4300噸。

不過萬事開頭難,我國現在已經成功建設出了第一座氦氣廠,之後國內的相關技術也會變得越來越成熟,所以這個氦氣廠的成功建設還是很具有意義的,這也很有可能會改變我國之後氦氣一直依賴外來進口的局面。

03 美國是我國氦氣的主要供應國

氦氣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也是現在國防軍工以及高科技產業中必不可少的資源,現在國內的醫療、光電子產品、金屬製造等產業都離不開氦氣的使用。不我國之前在氦氣供應這方面一直都十分依賴美國,因為美國的含氦天然氣的儲量佔現在全球含量的三分之一,而且美國在提取氦氣的技術上也要比我們國家強很多。

結語

不過我國現在也有了屬於自己的氦氣廠,在氦氣供應這方面也不是說完全依賴進口了,雖然現在這20噸的年產量看上去有些不夠塞牙縫,但是我們已經邁出第一步了,有了這個基礎我國之後的氦氣提取技術也會越來越成熟,國內的氦氣產量也勢必會一路高升。

相關焦點

  • 中國在氦氣上95%都依賴進口,技術上再次打破美國的壟斷
    2017年中國進口氦氣為3587噸,而2018年進口量就達到了4126噸增長了15%,不僅進口需求在增加,進口的價格整體也在不斷上升,2018年上半年中國進口氦氣均價為48.9
  • 中國傳來一好消息:打破進口局面,這一「黃金氣體」實現國產化
    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一個資源問題,中國傳來一好消息:打破進口局面,這一「稀有資源」實現國產化。雖然我們存儲的資源非常多,但由於我國人口數量多,導致我們自己的資源並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所以為了緩解這樣的情況,我們只能依靠進口才能滿足。
  • 「氣體稀土」氦氣,一直受美國壟斷,如今中國實現突破
    中國首次在寧夏鹽池縣開設了大型氦氣工廠,實現了我國氦氣製備從0到1的突破。而氦氣製造上,美國更是天下第一,是全球最大的氦氣生產國,控制壟斷了氦氣市場。在20世紀70年代,氦氣就是對華禁運物資之一。即使在目前,美國仍舊在出口合同上註明氦氣必須用於非軍事目的。而隨著我國的發展,對氦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主要的氦氣都進口於美國。受到貿易戰的影響,氦氣的價格也是暴漲。氦氣始終是懸在中國頭上的一把利劍,是美國卡我們脖子的「氣體稀土」。
  • 「現場制氣及氦氣充裝」項目籤約落戶,將打破壟斷提升集成電路產業...
    」項目籤約落戶新站,將打破國外工業氣體壟斷,提升集成電路產業鏈國產供給率。項目達產後,其氮氣生產線可滿足合肥綜保區內集成電路產業用氣需求,氦氣生產線將為開發區「芯屏器合」產業發展及合肥市其他集成電路企業氣體需求提供穩定保障。該項目建成後,將打破國外企業對我國大宗工業氣體供應的壟斷,進一步提升集成電路產業鏈國產供給率。
  • 被譽為「氣體稀土」的氦氣,一直受美國壟斷,如今中國實現突破
    而氦氣製造上,美國更是天下第一,是全球最大的氦氣生產國,控制壟斷了氦氣市場。從1917年,美國就開始重視了氦氣資源保護,2007年將氦氣定為戰略儲備資源,2018年將其列入在20世紀70年代,氦氣就是對華禁運物資之一。即使在目前,美國仍舊在出口合同上註明氦氣必須用於非軍事目的。而隨著我國的發展,對氦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主要的氦氣都進口於美國。受到貿易戰的影響,氦氣的價格也是暴漲。氦氣始終是懸在中國頭上的一把利劍,是美國卡我們脖子的「氣體稀土」。
  • 中國氦氣生產將實現獨立自主,此前完全依賴美國進口
    本文包含1134字,預計閱讀完需要3分鐘根據中國科學院發出了一份聲明表示,由中科院理化研究所與中能北汽合作建立,位於寧夏省鹽池縣一個天然氣加工廠內的研究所,成為中國首個可商業化生產氦氣的工廠。根據該項目的科學家預計,該工廠液氦的年產量將達到20噸。相比中國每年超過4300噸的使用量相比,這個數字不算多,但是這個工廠的成本很低,只有3000萬到5000萬元人民幣。這意味著中國可能會建造數百座類似的設施,從而實現氦氣的獨立自主。
  • 打破「洋種子」壟斷,西蘭花品種加快「國產化」進程
    新華社杭州1月7日電(記者許舜達、方問禹)記者6日從浙江省台州市舉辦的第三屆浙江西蘭花新品種大會上獲悉,通過科研聯合攻關,西蘭花品種加快「國產化」進程。中國自主育成西蘭花品種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由2017年的不足5%,現已提升至20%左右。
  • 己二腈技術國產化破冰 搶灘2023
    公告顯示,齊翔騰達參與設立的天辰齊翔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天辰齊翔」),分兩期投資建設年產100萬噸的尼龍66新材料產業基地,其中首期包括20萬噸/年己二腈裝置。  目前,國內並無己二腈生產廠家,天辰齊翔將藉此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首次實現擁有自主產權技術的己二腈國產化。公開信息顯示,上述首期項目計劃工期為3年,自第4年正式投產運營。
  • 國產耐高溫新材料有望打破壟斷 國產氧化鋁連續纖維完成中試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國產耐高溫新材料有望打破壟斷上海榕融宣布國產氧化鋁連續纖維完成中試,明年在臨港量產正在舉行的2020中國工博會上傳來好消息,上海榕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昨天宣布,國產氧化鋁連續纖維完成中試,預計明年一季度將在臨港實現量產,一舉打破國內耐高溫新材料長期被國外巨頭壟斷的局面。
  • 半導體製造端PVD設備:打破壟斷 進口替代進行時
    摘要 【半導體製造端PVD設備:打破壟斷 進口替代進行時】上市公司來說數量較少,主要集中在中微公司(688012)、北方華創(002371)。
  • 打破國外壟斷 中核集團醫用同位素國產化取得新突破
    打破國外壟斷 中核集團醫用同位素國產化取得新突破 2020-12-26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2萬瓦光纖雷射器將實現國產化 打破國外壟斷
    據科技日報報導,記者22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四院獲悉,該院所屬武漢銳科光纖雷射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正在研發國內首臺2萬瓦光纖雷射器,有望於2018年上半年問世並投入使用。光纖雷射器是繼二氧化碳和半導體雷射器之後的第三代產品,它由細如髮絲的光纖來釋放雷射能量,可廣泛應用於工業造船、飛機和汽車製造、航空航天以及3D列印等領域。
  • 將打破國外工業氣體壟斷,「現場制氣及氦氣充裝」項目籤約落戶合肥...
    集微網消息,據合肥新站高新區官方消息,1月6日,廣鋼氣體「現場制氣及氦氣充裝」項目籤約落戶合肥新站高新區。圖片來源:合肥新站區據悉,廣鋼氣體項目總投資4.5億元,擬建設5萬立方米/時現場制氣(氮氣)和年產100萬立方米氦氣充裝生產線。
  • 打破國外壟斷,矽微粉龍頭聯瑞新材即將登陸科創板
    多年深耕矽微粉,打破國外壟斷隨著網絡化和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和微電子產業迎來歷史性高光時刻。在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封裝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據統計,全球集成電路封裝中97%採用環氧塑料封裝作為外殼材料,而其中的70%-90%為矽微粉。
  • RV減速器打破日企30年壟斷 「中國智造」機器人重塑成本優勢
    工業機器人核心傳動部件——RV減速器關鍵核心技術一直由日企掌握,經過4年多校企合作攻關,我國RV減速器設計製造和批量生產取得重大突破,其精度、剛性、壽命等指標均達到或超過日企水平,打破日企30年的壟斷。
  • 半導體PVD設備龍頭打破壟斷 未來國產化有望進一步提升
    該系統主要由大氣平臺、真空傳輸平臺、兩個去氣腔室和兩個工藝腔室組成,並可以實現自動生產。該設備系統的研發和量產實現了我國高端集成電路PVD設備零的突破和技術跨越。該機臺也成為國內首臺28nm工藝後段金屬布線硬掩膜標準製程機臺,並進入國際供應鏈體系,同時通過了半導體行業SEMIS2及F47 認證。
  • 蘇州:敢與「巨人」比拼的「小年輕」 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化
    王莉莉 圖電子級正矽酸乙酯(TEOS)的生產技術此前為國外企業掌握,中國大陸市場上的TEOS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為了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化,積累了十餘年電子特氣研究開發經驗的蘇州金宏氣體股份有限公司,與天津大學合作研發了電子級正矽酸乙酯生產技術。這是金宏氣體產學研合作的新成果,為我國提升半導體產業整體競爭力提供了保障。建強平臺,打造產學研示範標杆金宏氣體1999年成立,科技創新始終是企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 綠的諧波衝擊科創板,打破諧波減速器海外壟斷 加速國產化進程
    公司預計2020年1-9月營業收入為1.53億至1.63億元,同比增長16.31%至23.90%,實現歸母淨利潤為6205萬至7405萬元,同比增長71.36%至104.50%;實現扣非歸母利潤為4001萬至5201萬元,同比增長73.10%至125.01%。
  • 齊翔騰達攜手中國化學集團 破題己二腈技術國產化
    公告中特別提到,己二腈的生產技術長期由國外企業所壟斷,中國天辰經過多年科研攻關,已全面掌握了己二腈到尼龍66生產參數和工藝指標,並通過實驗裝置順利產出合格產品。「天辰齊翔將首次實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己二腈國產化,項目的成功將有利於打破國外廠商的定價權,對我國尼龍產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對齊翔騰達業績也有多重的正向推動。」一家大型券商化工分析師表示。
  • 中國建成首座大型氦氣場,擺脫美國壟斷地位,廢料中就能無限獲取
    目前,中國所使用的氦氣幾乎都來自外國,主要是美國或是那些設備所有權歸屬於美國的國家。目前,美國擁有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的氦儲量,也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之一,同時,大多數氦氣又是作為天然氣的副產品被提取的,美國則擁有全球最大的富氦天然氣田。因此我國一直在研究建立屬於自己的氦氣場,從而徹底擺脫美國的壟斷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