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業農村廳發布春季水產養殖技術操作指南:

2020-11-23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對水產養殖和市場供應帶來一定影響。同時,春季氣溫逐漸升高,晝夜溫差大,天氣變化頻繁,是水產動物防病促長、提高成活率和品質的關鍵時期。為加強養殖管理,確保各地水產養殖穩定和市場供應充足,我省農業農村廳有關水產專家編寫了水產養殖技術指南,供養殖戶參考使用。

  種苗生產

  (一)做好親本培育

  春季是水產苗種需求量較大的季節,為滿足春季有足夠的優質種苗用於養殖生產,尤其是保障種苗的質量,近期需要進一步強化優質親本的選擇和培育,主要是親本的營養強化工作。繁殖群體因生殖腺發育的需要,對一些營養素的需求會不同,應該根據不同品種的親本營養需求,投餵相應的飼料,適當增加維生素E、維生素C在飼料中的添加量。特別要預防親本飼料黴變,打開包裝袋的飼料要及時用完,未用完的要密封保存。

  環境調控方面,需要注意水溫、水質和水位控制。

  (二)做好苗種繁殖

  苗種的繁殖是保障春季生產的重點,春季是大多數水產品種的繁殖季節,及時掌握季節變化,合理安排生產非常重要。根據春季水溫等環境條件變化情況制定精準的親本「水溫+流水+營養」綜合促熟措施,誘導親魚性腺發育成熟自然產卵或利用激素誘導產卵。繁殖季節要注意溫度變化,春季常見時冷時熱,容易發生水黴病和魚卵凍死現象,要注意保溫。此外,魚苗孵化用水要經過70~80目的尼龍篩絹過濾。

  (三)做好苗種、魚種培育

  1.及時規劃苗種生產計劃。按照苗種需求訂單制定生產計劃,不要盲目擴大或縮減苗種生產數量,保障養殖生產苗種供給。

  2.精心培育。苗種培育過程中,制定適宜的培育密度、精準的餌料投餵策略,同時加大換水量,可添加微生態製劑調控水環境,促進苗種健康生長,提高苗種成活率。

  3.嚴格防控疫病發生。做好育苗場工作人員的安全檢測工作,進出車間需消毒,不將病原帶入育苗系統。

  養殖生產

  (一)做好「水」質調控

  「水」指的是養魚的池塘環境條件,包括水源、水質、池塘面積、水深、土質、周圍環境等,必須適合魚類正常生活和生長的要求,達到健康養殖。在開春季節,外界環境相對不穩定,天氣變化頻繁,晝夜溫差大,水溫變化較大,這個時候水質調控非常關鍵。

  及時調水。隨著天氣漸暖,溫度回升,池塘要不斷加水、提高水位。冬閒農田要做好曬田消毒工作。

  及時增氧。高密度魚塘需要較早架設增氧機,適時開增氧機增氧。

  及時施肥。有機肥料必須充分發酵和消毒,做到少施、勻施、勤施。晴天上午施肥好,不在陰天、雨天施肥。

  (二)做好種苗放養

  放養種苗要求數量充足、規格大小合適、體質健壯、無病無傷,且是符合養殖要求的優良種苗,這是春節生產的關鍵所在。

  適時放種。稻田、池塘、水庫養殖條件下,應根據不同魚種的生物學和環境適應特性,在水溫適宜、稻田插秧後進行苗种放養。

  選擇良種。選擇健康活潑的優質苗种放養,稻田、池塘、水庫養殖儘量選擇大規格苗種。池塘放養苗種時,特別注意塘內生物餌料的培養,注意有機肥的用量,避免浪費。

  控制密度。不同養殖系統放苗密度要控制,避免發生因密度引發的脅迫性疾病。不同品種苗種投放密度不同,但總的原則是儘量降低養殖密度,稻田一般每畝投放規格為(20至30尾/斤)200至300尾。

  (三)做好飼料投餵

  選擇優質的人工配合飼料,及時觀察魚蝦蟹攝食情況,根據氣候條件、水質、魚蝦蟹養殖階段及健康狀況及時調整每天飼料投餵量,低溫期和高溫期不宜投餵過多的飼料,防止水質發生變化,及時檢測池底水質指標。

  由于越冬期間大部分魚塘沒有投喂,養殖魚類的體質較差,越冬後儘早啟動投喂,溫度合適時可逐漸增加投餵量。越冬後的初期,由於魚類體質較弱,可適當使用一些優質飼料,如魚粉、魚油含量稍高一點,可適當提高投餵頻率。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期很多養殖企業缺乏水產飼料,可能會造成投餵受限或者水生動物飢餓。對這種情況,可以使用一些飼料原料,如魚粉、餅粕類等,利用小型飼料機或者絞肉機做適當加工後直接投喂,避免因缺乏營養對魚體健康造成影響。疫情後,應儘快補救,通過使用高品質飼料提高魚類生長速度。在春季氣候急劇變化導致應激時,可適度降低20%~50%投餵量。

  疫病防控

  (一)不同生產階段採取針對性措施

  在水產育苗過程中要做好相關消毒工作。一是使用含碘、氯消毒劑或臭氧對魚類受精卵進行消毒處理,二是對養殖器材等進行消毒,三是對養殖水體進行消毒,防止外源病原生物進入生產區。採取養殖用外源水大型生物隔離、一級消毒沉澱、二級消毒沉澱、紫外消毒、去除有機物、蓄水等措施淨化養殖用水,保障親本和種苗養殖用水不攜帶病原和減少有機物,對進入生產區之前的蓄水進行病原和水質檢測,含病原生物、水質不達標的蓄水不能進入生產區。

  養殖期間,一是增加溶氧。底層水體上翻會產生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應增加增氧機開啟頻次,避免因水質惡化引起的缺氧問題。二是降低密度。適時通過分塘轉移成魚、增加商品魚加工量或採用冷凍保鮮等措施,減少成魚存塘量,降低池塘養殖密度。操作過程中應注意避免魚體受傷或引起應激反應。三是合理投喂。對於養殖密度較高的成魚,適當減少餌料的投喂,在飼料中添加適量增加免疫力的正規添加劑。

  (二)科學合理用藥

  使用外用藥物,注意藥物適用對象、用量和配伍禁忌。例如:生石灰為鹼性藥物,不宜與含氯藥物、含碘藥物、硫酸銅和敵百蟲同用,蝦蟹、鱖魚養殖塘禁用敵百蟲,大口黑鱸、烏鱧和大口鯰養殖塘慎用敵百蟲。

  嚴禁抗生素濫用。避免盲目增加藥物使用量,不得以預防為目的全池潑灑抗生素。

  嚴禁使用禁藥和「三無」產品。不使用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以及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292號中停止使用的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4種藥品。不盲目聽信某種藥物效果,不使用假劣獸藥、人用藥品以及所謂「非藥品」「動保產品」等國家未批准藥品(無獸藥產品批准文號)。

  (三)加強重要種類疫病防控

  水黴病、爛身爛鰓和白皮等細菌病。水黴病由真菌引起,往往在病灶部位形成肉眼可見的絮狀物,常在水溫10℃–20℃暴發,一般感染受傷後的魚體。因此,應減少捕撈或轉塘等操作,避免魚體受傷。天氣晴好時對養殖水體進行消毒,同時投餵優質飼料以增強魚體抗病能力。爛身病、爛鰓病和白皮病等細菌病通常由假單胞菌、柱狀黃桿菌等細菌引起,在病灶部位引起腐爛症狀,常在水溫15℃左右時開始發病。為避免這幾類細菌病發生,可在苗種下塘前使用消毒類藥品消毒,使用正規魚藥廠生產的硫醚沙星、HPV碘等魚藥開展預防和治療。

  寄生類纖毛蟲病,多由車輪蟲、斜管蟲、累枝蟲和小瓜蟲等纖毛蟲寄生而引起,肉眼往往無法直接觀察到病原體,常在水溫15℃以上開始暴發。車輪蟲、斜管蟲和累枝蟲病多暴發於水質較差的養殖塘,因此養殖戶更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水質調節等工作,合理調控水體中浮遊生物種類與生物量,抑制水體中有害物種的大量繁殖,增加有益種類的生物量和種群量。疾病暴發時,可使用殺蟲藥品進行防治。小瓜蟲病(刺激隱核蟲病)發生速度快、致死率高,早期預防和檢測是防控的關鍵。發現蟲體時,可多次使用驅蟲藥品驅離蟲體。已經嚴重感染的,要保證水體環境的適宜與穩定,以增強養殖魚類的體質和免疫力,合理使用藥物刺激蟲體脫離魚體,利用小瓜蟲生活史特徵控制其生存、繁殖和侵染宿主,從而減少患病魚的死亡,減少損失。

  投入品及養殖成品運輸

  (一)做好苗種運輸

  苗種生產企業儘量與物流企業對接,建立穩定的運輸線路,保障苗種運輸至養殖企業。不論採用何種運輸方法、使用何種交通工具,都必須嚴格注意以下事項:一是苗種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二是苗種在運前要停食鍛鍊;三是注意調好水溫和水質,在苗种放養前確保養殖池(池塘、網箱)水體與運輸水體水溫相差2℃以內,儘量降低苗種脅迫;四是保持溶氧充足,不添加麻醉劑;五是蝦蟹苗種運輸過程注意防止相互擠壓。

  (二)做好商品魚運輸

  積極對接國家和地方層面行業協會,建立魚類養殖企業與物流運輸企業、消費市場的有機銜接機制,特別加強冷鏈物流的引入,保障商品魚能及時運輸至消費終端。

  水產品裝車中使用的器具(魚筐、漁網等)、包裝材料(塑料筒袋、儲運水槽等)、防水衣褲等應提前清洗乾淨,並採用相應濃度消毒劑流動衝洗或浸泡消毒。

  根據品種不同設定合理運輸溫度,在氣溫升高時適當降低運輸密度。疫情期間可能運輸過程更為漫長,應每隔1~2小時檢查魚體狀況一次,確保水體氧氣、溫度適宜,不添加麻醉劑。在運輸途中需要換水時,每次的換水量一般不超過容器裝水量的1/2,最多不超過2/3。

  (三)做好飼料等漁需物資運輸

  做好水產養殖投入品計劃和運輸安排,多預留出1~2周的使用期限進行採購。運輸前適當消毒,保障人員安全。在疫情防控期,事先向主管部門申領通行證。申領通行證時,要填報車輛和駕駛人相關信息,並經縣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公安機關確認後,由行業主管部門發放。飼料運輸時,裝車完畢後要馬上蓋好篷布,以遮擋烈日曝曬和防止天氣突變。春季雨水較多,運輸途中要注意防水、防溼,司勤人員要戴口罩、勤洗手,必要時選用84消毒液對飼料和肥料的外包裝、漁業機械、網具和車輛進行噴霧消毒,對特殊動保產品外包裝選用75%酒精進行擦抹清潔消毒。

責任編輯:王靖

相關焦點

  • 省農業農村廳調研組來新調研農村集體經濟工作
    省農業農村廳調研組來新調研農村集體經濟工作 2020-09-10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同戰疫】農業農村部:春耕農資有保障 夏糧豐收有基礎
    春播糧食麵積約9萬畝 夏糧豐收有基礎  3月2日,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了《當前春耕的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今年春播糧食麵積大約在9億畝左右,佔全年糧食麵積一半以上,按時保質地完成春播任務,對全年糧食生產至關重要。
  • 上海發布《水產養殖尾水新型汙染物末端處置可行技術指南(試行)》
    前言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上海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防治環境汙染,推進水產養殖尾水治理,保障水環境生態安全,指導和規範水產養殖業新型汙染物治理工作,制定本指南。
  • 農業農村部公開徵求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標準
    近期,為推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對防控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汙染環境提供技術支撐,我局提出並組織對現行的《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和《海水養殖水排放要求》(SC/T9103
  • 這個水產大省池塘養殖或將迎來新...
    參加此次會議的有安徽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合肥綜合試驗站站長李海洋研究員、安徽省農業農村廳漁業局王永東總工、合肥工業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陸劍鋒教授、安徽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魏澤能科長、奚業文科長&nbsp、安徽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李正榮副研究員&nbsp、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水產局程文平副局長、黃山市黃山區水產局周美君局長、黃山市黃山區水產站彭慶龍站長、黃山太平湖生態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仲鵬副總經理
  • 省農業農村廳領導到靖安縣調研產業扶貧工作
    省農業農村廳領導到靖安縣調研產業扶貧工作 發布時間:2020-03-31 10:33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3月27日,省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黨委書記江枝英到靖安縣羅灣鄉哨前村調研產業扶貧工作。
  • 2019年廣東珠海市「領頭雁」農村青年人才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
    2019年廣東珠海市「領頭雁」農村青年人才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2019-09-12 11:2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珠海市鬥門區人民政府        瀏覽量: 3482 次 我要評論
  • 上海市《水產養殖尾水新型汙染物末端處置可行技術指南(試行)》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發布《水產養殖尾水新型汙染物處理可行技術指南(試行)》。本指南提出了淡水池塘養殖尾水末端處理模式下,排放尾水中抗生素類新型汙染物處理過程工程設計、參數配置、運行維護、生態淨化效果、排放水質等技術要求。
  • 疫情防控期間技術指導手冊-大宗淡水魚類養殖技術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對水產養殖和市場供應帶來一定影響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強化「菜籃子」產品生產保供工作的部署,根據農業農村部印發的《春季水產養殖技術操作指南》和做好當前水產養殖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提出的三點具體要求,並結合我省的實際,針對春季氣溫開始逐漸升高、天氣變化頻繁的特點,特提出如下指導性意見。
  • 農業農村部回應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熱點問題
    新華網北京2月15日電(汪亞)為解決好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農業農村部等10部委近日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國新辦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就水產養殖業發展相關熱點進行回應。
  • ...農業機械工程和水產工程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材料的通知...
    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通州灣示範區社管局: 根據省農業農村廳和市職稱辦對今年職稱評審工作的部署,現就做好2020年農業技術系列、農業機械工程和水產工程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材料的報送工作通知如下: 一、農業技術系列、農業機械工程和水產工程中級申報要求 申報原則
  •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養殖蛙類產業分會成立大會在江蘇海安隆重...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孟智斌、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行業發展處研究員王雪光&nbsp、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局局長張金保、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代表主任科員劉小維、江蘇中洋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錢曉明、江蘇中洋生態魚類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大勇以及廣東、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領導和來自全國十幾個省市的行政主管部門、科研院所、推广部門、企業和媒體代表100
  • 2015河南洛陽市水產十大熱詞發布
    2015河南洛陽市水產十大熱詞發布2016-01-06 11: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2015年,洛陽漁業養殖面積達45.9萬畝,預計2015年水產品產量達5.3萬噸。這一年,洛陽水產發生了十件大事,都有哪些值得點讚的事兒呢?來看看:  第一個:地理標誌  2015年12月8日,洛陽市孟津黃河鯉魚、伊水大鯢、伊河魴魚等3個水產品順利通過農業部組織的全國第五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進入公示、發證程序。
  • ...農村電商規模將達16860億元;日本生態農業的四種模式;中國農業...
    農業農村部4日消息,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於維護畜牧業正常產銷秩序保障肉蛋奶市場供應的緊急通知:一、不得攔截仔畜雛禽及種畜禽運輸車輛。各地要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儘快安排飼料、屠宰、種畜禽、畜產品加工包裝材料等生產加工企業復工,增加市場供應,保障養殖企業和畜產品加工企業正常運行。
  •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19年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
    (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等參與)(三)保障飲用水源安全。依法依規科學優化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按要求完成縣級及以上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立、治」工作,依時序依法清理整治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排汙口、違法建設項目、違法網箱養殖等問題。(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等參與)(四)全力消除黑臭水體。
  • 農業農村部:中華鱉、烏龜和牛蛙等可養殖食用
    中國網財經3月5日訊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日(3月5日)15時在北京國二招賓館(北京市西直門南大街6號)東樓三層中會議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情況。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種業管理司司長張延秋回答媒體提問。
  • 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2007年度專題課題申請指南
    發展綱要》,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緊緊圍繞著新階段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業高技術的重大需求,以「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態」為目標,重點發展以農業生物技術、農業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農業高技術,加強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力爭在動植物功能基因、動植物分子育種、數字農業、農業智能化裝備、現代食品生物工程、農業生物藥物、海水健康養殖、農業生物質轉化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大幅度提升我國農業高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與國際競爭力
  • 水產養殖抓住兩個關鍵字,尾水處理、以漁淨水都不是問題
    出處:日談環境監測        瀏覽量: 238 次 我要評論 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發布《水產養殖尾水新型汙染物處理可行技術指南(試行)》。無獨有偶,2020年3月,《湖南省水產養殖尾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發布,自2021年2月27日起實施。據悉,這是我國首次發布的強制性水產養殖尾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其規定了湖南省淡水養殖尾水的控制要求、檢測方法、結果判定和實施與監督等內容,分類設置了不同的控制要求。更值得注意的是,該標準在尾水汙染物排放限值方面,總氮和總磷限值均嚴於《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的相關要求。
  • 關於報送2019年農業技術系列、農機工程和水產工程高、中級專業...
    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通州灣示範區社管局: 根據省農業農村廳和市職稱辦對今年職稱評審工作的部署,現就做好2019年農業技術系列、農機工程和水產工程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材料的報送工作通知如下: 一、農業技術(畜牧獸醫、農機、水產)系列中級申報要求 申報原則、
  •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等5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
    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具體負責本轄區內實驗室的備案登記管理工作,縣級農業農村部門指導督促轄區內實驗室做好備案工作。對於新建、改建和擴建生物安全一級、二級實驗室,應當在實驗室建成後30日內向所在地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備案。實驗室負責人、生物安全負責人、場地等主要備案項目發生變更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30日內向原備案機關重新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