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年將上演最可怕的洪災,將有3億人受影響,人類該怎麼辦?

2020-08-20 宇宙行者

前段時間我國個別地區出現特大洪災的情況,讓不少生於95年之前的朋友聯想到了98年的那次特大洪災。洪災來襲時兇猛如同巨獸,毫不留情地衝垮公共建築、淹沒農田、衝擊居民建築造成人類被困或者傷亡事件。不少地區的人現在已經是談「洪」色變,但我們還是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未來地球上將可能出現更多的洪災。



根據外媒報導,前段時間《科學報告》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未來全球洪災研究的論文。該論文指出地球將會在80年後遭遇更頻繁的洪災,這些洪災大概會導致全球20%以上的生產總值流失,3億多人會受到洪災的影響。對此有不少人感到擔憂,想知道人類應該如何防患於未然。也有人想知道這些數據是如何得出來的,是什麼原因導致洪災更頻繁了。



在開始研究之前,研究人員專門收集了過去五百年地球的洪災情況,並且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分析。他們通過分析發現,歐洲的洪災在過去30年裡有明顯的增加,全球的洪災發生次數也在不斷地提高。為了預測未來洪災發生的趨勢,研究人員利用所收集的大數據建立起了一套模型,該模型的模擬結果顯示2100年後地球將會出現最高的海平面。


圖片上傳處理中...


除此之外,他們還建立了一個全球生產總值的資料庫,同樣通過模擬發現2100年全球生產總值受到洪災影響會損失20%以上,這對發達國家來說已經是不小的打擊,對發展中和發展落後國家來說更是沉重一擊。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未來的洪災可能更加頻繁地發生呢?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經存在關於洪災的歷史記錄,其中中國在4000多年前就開始記錄洪災,歐洲也在大約3500年前開始記錄洪災。由於人類文明必須依靠河流、湖泊等水體,因此洪災自古以來一直都困擾著人類,這才有了「大禹治水」的傳說。現代環境研究發現,古人所遇到的洪災多由自然因素引起,與人類活動的關係不大。



但是近500年來人類打開了工業革命的大門,並且不斷通過技術革新對自然資源和環境造成越來越多的負擔,比如人口增長導致人類需要種植更多的糧食,將自然綠地轉化為耕地,最終導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又比如氣候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導致湧入平原的水量更大,全球海平面上升更快。



那麼哪些國家和地區會受到明顯的影響呢?研究論文明確指出中國、法國、德國、印度等國家最容易受到影響,因為這些國家過去洪災發生的次數在全球名列前茅。可以預見的是,如果人類在接下來八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無法想出有效應對洪災的辦法,那麼人類文明將可能接受洪水的「洗禮」,屆時是否會有一艘諾亞方舟帶著人類文明的種子航行下去就不好說了。

相關焦點

  • 近年洪災頻發預示什麼?2100年洪災更兇猛,3億人將受影響
    遭遇過地震的朋友可能會說是地震,遭遇過颱風的朋友可能會說是颱風,遭遇過洪災的朋友會說是洪災,不管是哪種自然災害,達到一定規模後會對人類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前段時間國內不少地方都出現了洪災,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不少人懷疑近些年來洪災出現的頻率是不是變得更加頻繁了?
  • 泰國南部洪災對橡膠造成的影響將持續至3月份
    自2020年11月25日以來,泰國灣及泰國南部地區受強東北季風影響以及馬來西亞受低壓氣團控制,泰國南部下端部分地區特別是洛坤、博他倫、素叻他尼、董裡、北大年、宋卡、陶公、也拉和甲米普降大雨導致洪水泛濫
  • 科學家警告:2100年全球一半沙灘將消失 澳大利亞或是受災最嚴重的...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的研究員Michalis Vousdoukas告訴法新社。「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一些國家,如美國,已經在計劃廣泛的防禦系統,但在大多數國家,這種大規模的工程計劃將是不可行的,負擔不起的,或兩者兼而有之。
  • 2100年海平面或抬高3.6米,NOAA保守預測,6座美國城市可能淹沒
    趣味探索訊 到了2100年,人類世界會變成個什麼樣子呢?我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期待,地球是否看起來更綠,人類居住環境是否更優美,空氣品質是否變得更清新,畢竟那時的人類科技上升到一個新水平,不過氣候專家在擔憂:或許到了本世紀末,地球環境反而變得更糟糕,因為氣候變暖正影響著南北極融化。
  • 這是一個可怕的消息!全球海平面將上升40釐米,上億人無家可歸
    ,在報告中,研究者指出,雖然進入到20世紀以來,工業革命對於全球氣候的影響已經開始出現,而且20世紀中後期,南極洲西部和格陵蘭島的冰蓋,都已經出現了融化,但是在2000年前後,由於持續的降雪,融化的冰蓋已經恢復如初,不過沒想到的是,僅僅20年的時間,這種重現構建好的平衡又被徹底打破。
  • 這是一個可怕的消息!全球海平面將上升40釐米,上億人無家可歸
    根據法新社巴黎的報導,通過研究,科學家們做出了預測,在本世紀末(2100年之前),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融化,將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40釐米,這項研究結果也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
  • 到2100年,4.8億人家園受海平面影響,而美國卻宣布退出巴黎協定
    在21世紀的今天,世界真的改變了很多,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高科技產品不斷湧現,人類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然而地球森林面積越來越少,南北極冰川融化速度越來越快,全球海平面也越來越高。有科學家警告說,從現在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3.5米。
  • 聯合國預測2100年人口:世界人口將突破110億,中國數字令人擔憂
    2015年10月,我國正式開始施行「二孩政策」,對於許多獨生子女家庭來說,該政策簡直是喜從天降,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發出了自己的擔憂,因為在2014年末,我國總人口已達到13.68億人,而且早在2006年,全球人口就已經突破了65億人,並且以平均每年8000萬人的速度迅速增長。
  • 颶風「艾瑪」逼近美國佛州 1700萬人將受影響
    颶風「艾瑪」逼近美國佛州 1700萬人將受影響 2017-09-該颶風預計於當地時間9日晚8時登陸佛羅裡達州群島Keys西南部。  該中心指出,「艾瑪」將以201公裡/小時的風速登陸Keys群島西南部島嶼,並沿著佛羅裡達州西海岸向北移動。颶風預計將經過那不勒斯、麥爾斯堡、坦帕等城鎮,並給這些地區帶去10至20英寸的降雨,極有可能引發洪災。  目前,「艾瑪」仍在古巴境內釋放能量。
  • 受海平面上升影響 世界多地未來或將失去部分土地
    這一現象是氣候變化帶來的最顯著影響之一。北極冰川因氣候變暖而融化,與此同時,地球上許多地區出現了不受控制的城市化。一些城市和地區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以免被洪水吞噬。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9月15日報導,2012年伴隨颶風「桑迪」而來的洪水暴露出了摩天大樓之都紐約最脆弱的環節。當年3月,紐約當局提出了一項城市規劃,以保護曼哈頓下城地區免受洪水侵害。
  • 2100年世界將遭遇人口危機!23國人口減半中國降至7.3億,老齡人口將...
    77億增加到97億,世界總人口將在本世紀末前後達到近110億人的峰值。 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的報告指出,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出現負增長。世界人口在2064年將達到峰值97億,然後到2100年會逐漸下降到88億。
  • 專家預測:2100年,全球海平面或將上升40釐米
    外媒援引研究人員的話稱,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正按照聯合國預測的海平面上升的最壞情況發展,這凸顯了當前氣候變化模型的缺陷。這兩處冰蓋完全消融後的融水量,足以使海平面上升65米。據法新社巴黎8月31日報導,從2007年至2017年,由於冰川消融崩塌所造成的冰蓋大規模減少幾乎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作出的最極端的預測結果完全一致。該委員會預測,到2100年,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40釐米。他們在《自然·氣候變化》月刊上發表了其預測結果。
  • 《柳葉刀》:預計到2100年中國人口將降至7.3億
    據外媒報導,一項最新研究估計,全球人口到2064年將達到峰值——約97億,之後開始下降,到2100年將降至88億,這一數字比聯合國預期的少20億。根據刊登在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這份研究報告,這將是現代歷史上全球人口第一次停止增長。這項研究的作者說,節育手段的獲得和婦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將有助於將生育率降低到維持現有人口所需的水平以下。
  • 專家預測2100年世界將遭受人口重大變化
    根據UNPD的最新預測結果,2100年全球人口將到達100.88億,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人口將達到37.8億。為了不斷適應新的全球人口變化特徵,UNPD報告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對出生率以及死亡率的統計模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儘管如此,UNPD報告在對於「長期遷徙」這一對人口變化同樣具有顯著影響的因素卻仍保持較大的不確定性。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若不重視人類將滅絕
    有報導稱,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
  • 聯合國大膽預測,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110億,我國數字卻讓人擔心
    如果國家人口急劇減少,那必然會對整個國家的勞動力產生影響,從而對其經濟發展產生影響。現在日本、俄羅斯等國家都出現國內勞動力人口短缺加劇的問題,主要還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使這些國家國內男丁的數量大幅降低。
  • 2021年海水將淹沒哪些海岸?科學家:中國、印度和整個歐洲
    80年後,也就是2100年,由於氣候變化,全球沿海地區的海平面將上升50%,危及數百萬人的生活。在未來80年內,全球受洪水影響的土地面積將增加250000平方公裡,相當於英國的面積。這意味著將有大約有7700萬人首次面臨洪災的危險,使得全球受洪水威脅的總人數達到2.25億。肆虐的洪災可能使全球經濟損失達到14.2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20%。
  • 北極熊將或在2100年滅絕?
    據BBC的7月20日報導,專家警告:若不採取更多措施,北極熊將在2100年前滅絕。全球變暖導致大量海冰破裂消亡,北極熊難以覓食和餵養幼仔。科學家Amstrup說,全人類要團結起來應對氣候問題,拯救北極熊也是拯救人類自己。
  • 科學家研究稱,到2100年,世界一半的沙灘將消失
    研究人員周一警告說,到2100年,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可能會毀滅世界上一半的海灘。他們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報導說,即使人類減少了導致全球變暖的化石燃料的汙染,到那時地球上超過三分之一的沙質海岸線可能會消失,從而削弱大小國家的沿海旅遊業。
  • 《柳葉刀》發文稱:210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88億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近日在英國《柳葉刀》雜誌發表文章稱,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88億,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20億,而且,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會塑造新的全球力量格局。研究人員稱,到本世紀末,除非有大量移民湧入,否則195個國家中有183個將跌破保持人口水平的替代率臨界值。此外,包括日本、西班牙、義大利、泰國、葡萄牙、韓國和波蘭在內的20多個國家的人數將至少減少一半;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人口將增加2倍,達到約3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