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國個別地區出現特大洪災的情況,讓不少生於95年之前的朋友聯想到了98年的那次特大洪災。洪災來襲時兇猛如同巨獸,毫不留情地衝垮公共建築、淹沒農田、衝擊居民建築造成人類被困或者傷亡事件。不少地區的人現在已經是談「洪」色變,但我們還是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未來地球上將可能出現更多的洪災。
根據外媒報導,前段時間《科學報告》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未來全球洪災研究的論文。該論文指出地球將會在80年後遭遇更頻繁的洪災,這些洪災大概會導致全球20%以上的生產總值流失,3億多人會受到洪災的影響。對此有不少人感到擔憂,想知道人類應該如何防患於未然。也有人想知道這些數據是如何得出來的,是什麼原因導致洪災更頻繁了。
在開始研究之前,研究人員專門收集了過去五百年地球的洪災情況,並且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分析。他們通過分析發現,歐洲的洪災在過去30年裡有明顯的增加,全球的洪災發生次數也在不斷地提高。為了預測未來洪災發生的趨勢,研究人員利用所收集的大數據建立起了一套模型,該模型的模擬結果顯示2100年後地球將會出現最高的海平面。
圖片上傳處理中...
除此之外,他們還建立了一個全球生產總值的資料庫,同樣通過模擬發現2100年全球生產總值受到洪災影響會損失20%以上,這對發達國家來說已經是不小的打擊,對發展中和發展落後國家來說更是沉重一擊。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未來的洪災可能更加頻繁地發生呢?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經存在關於洪災的歷史記錄,其中中國在4000多年前就開始記錄洪災,歐洲也在大約3500年前開始記錄洪災。由於人類文明必須依靠河流、湖泊等水體,因此洪災自古以來一直都困擾著人類,這才有了「大禹治水」的傳說。現代環境研究發現,古人所遇到的洪災多由自然因素引起,與人類活動的關係不大。
但是近500年來人類打開了工業革命的大門,並且不斷通過技術革新對自然資源和環境造成越來越多的負擔,比如人口增長導致人類需要種植更多的糧食,將自然綠地轉化為耕地,最終導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又比如氣候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導致湧入平原的水量更大,全球海平面上升更快。
那麼哪些國家和地區會受到明顯的影響呢?研究論文明確指出中國、法國、德國、印度等國家最容易受到影響,因為這些國家過去洪災發生的次數在全球名列前茅。可以預見的是,如果人類在接下來八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無法想出有效應對洪災的辦法,那麼人類文明將可能接受洪水的「洗禮」,屆時是否會有一艘諾亞方舟帶著人類文明的種子航行下去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