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自然災害讓你印象深刻?遭遇過地震的朋友可能會說是地震,遭遇過颱風的朋友可能會說是颱風,遭遇過洪災的朋友會說是洪災,不管是哪種自然災害,達到一定規模後會對人類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前段時間國內不少地方都出現了洪災,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不少人懷疑近些年來洪災出現的頻率是不是變得更加頻繁了?
確實如此,《科學報告》期刊上在前段時間發表了一篇關於地球未來水文狀況的研究報告,該報告不僅總結了地球過去500年裡遭遇水文災害的情況,還對未來100年的洪災進行預測。預測結果顯示,2100年人類將會因為洪災而損失20%的生產總值,超過3億人會受到洪災的影響。對此人們不禁擔憂起來,是什麼導致洪災更加頻繁?有沒有辦法預防呢?
該研究報告指出,研究人員收集了過去500年裡地球發生洪災的情況,然後利用這些數據作為訓練數據來進行機器學習,從而生成一個人工智慧算法。通過該算法的演變,研究人員發現了2100年地球將會可能發生的洪災情況,並且獲知那個時期的海平面是史上最高的。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計算了洪災對人類經濟發展的影響,發現20%的GDP都會流失。
如果平均每個國家流失20%的GDP,那麼體量越大的國家損失越大,而貧困程度越高的國家將會越貧窮。無論如何,自然災害的頻發對人類的發展產生巨大的阻礙。那麼什麼原因導致地球上出現洪災呢?在古代,導致洪水出現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與人類活動的聯繫並不大。
由於人類需要以江河、湖泊等水體流域為生存基地,自然無法避免地受到因季節變化而導致的洪災,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大禹治水」就是典型的古人與大自然力量抗爭的例子。如果說古代洪災還有大自然來背鍋,那麼近現代洪災乃至未來的洪災人類才是罪魁禍首,為什麼這麼說呢?
引起洪災發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冰川融化。如今氣候變暖已經被人類發現了長達三四十年,這一趨勢還未得到遏制。現在造成的後果就是高山冰川溶解,導致江河中下遊的汛期延長或者江河流量增多,這是導致洪災的直接原因。還有一個直接導致洪災產生的原因就是降水,如果一個地區連續多日遭遇高強度的降雨,那麼很容易引發洪災。
高強度降雨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除了和季風氣候、緯度、海陸位置等有關之外,與氣候變暖也息息相關。總而言之,當下和未來將要發生的洪災,人類需要負很大的責任。此次研究再次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還是任由破壞生態、氣候的行為繼續下去,那麼人類未來的道路將不會光明,恐怕連生存都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