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外星人,這臺世界最大望遠鏡能做點什麼?

2020-11-25 騰訊網

2016年,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射電望遠鏡——中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捕捉到第一束天體射電波。自那時開始,這臺望遠鏡就進行了大量的測試和調試工作,並在2020年一月正式上線運行。在那段時間裡,它同時承擔了多樣的探索任務,包括觀察一百個新的脈衝星。

根據世界科學家團隊和由中國科學院帶領的近期研究表明FAST還有另一個作用:搜尋地外文明計劃!這次研究的作者們強調了FAST可以用於尋找地外文明計劃,這一項目是基於非盈利科學組織Breakthrough Initiative建立。

這個團隊成員包括:中國科學院的FAST團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威本科技大學、Breakthrough Initiatives、尋找外星智慧研究所和眾多大學。由中科院FAST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李菂和中國科學院大學負責這項任務並且他們的研究最近登上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雜誌上。

這是夜空的無線電圖像,由馬克斯 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格林 哈斯拉姆提供

簡單的說,由於FAST望遠鏡龐大的規模,望遠鏡陣列比之前的射電望遠鏡有著更多的優勢。首先,FAST的主表面直徑為500米(1640英尺),最大有效孔徑為300米(984英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比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能觀測到更大的天空區域。

正如李博士通過郵件向《今日宇宙》解釋的那樣:

FAST最主要的優勢在於其收集區域信號的有效性。比起其他望遠鏡,如VLA,Effelsberg,Arecibo,GBT等,FAST形成了一個直徑為300米的拋物線,這是在L-波段(覆蓋著中性氫等)最大的信號收集區。與先進的接受器一起使用,FAST提供了最佳的點源增益,SETI信號就是這樣。

FAST望遠鏡的構想考慮到了SETI研究的可能性。因此,2016年「突破聆聽計劃」(BLI)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NAOC)籤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促進未來的合作,將FAST引入他們的射電望遠鏡網絡。

藝術家對BIL的印象,這是SETI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調查。來源:突破聆聽計劃

作為非盈利研究組織的一部分Breakthrough Initiatives,突破聆聽計劃是一項為期10年,耗費1億美元的項目,旨在進行最靈敏,最全面,最深入的探索,尋找其他星球上的先進生命,這些努力目前依靠三架望遠鏡,包括綠灣射電天文望遠鏡,帕克斯射電望遠鏡和自動行星發現者望遠鏡。

另一個主要優點是FAST配備了19波束焦平面饋電喇叭接受陣列,大大增強了它的視野。與之相比,阿雷西博的7束和帕克斯射電望遠鏡的13束都為SETI的探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並有效的濾除了來自地球射頻的幹擾。

FAST望遠鏡還受益於配備了最新的計算硬體、軟體和網絡,「此外,我們已經成功地測試了一種新的觀測模式,允許同時獲得不同目的的數據」李菂說,「特別是,在所有望遠鏡裡,這是第一次可以記錄脈衝星和氫數據流並進行大規模調查」,同樣的技術可以運用到他和他的同事進行的另一項新的調查叫作「共生射電天文學快速調查」(CRAFTS),這次調查將同時尋找各種射電源,如脈衝星、快速射電爆發(FRBs)、星系和氫。一旦FAST裝備了SETI的儀器,李菂預計該調查能為SEIT(搜索地外文明)提供充足的時間,同時還可以實現其他主要的科學目的。

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和它的四個望遠鏡藝術概念圖,來源:美國宇航局/麻省理工學院

對於FAST將要搜索的內容,小組在研究中也包括了一些想法和建議。正如李博士所指出的那樣,這些將包括對諸如美國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之類的下一代望遠鏡發現的系外行星的調查,以期找到地外通信的證據:

「除了盲尋外,我們還將瞄準TESS行星和仙女座星系。就等效各向同性輻射功率(EIRP)而言,FAST靈敏的足以探測到任何擁有類人技術的TESS行星,即一個擁有比阿雷西沃稍稍強大的雷達的世界。在仙女座的距離內,FAST可以探測到卡爾達肖夫II型或任何更強大的文明。

那麼FAST可以探測到能夠利用整個恆星系能量的先進文明嗎?它可以在尋找其他宇宙無線電源的同時做到這一點嗎?現在聽起來很有希望!同時,突破聆聽(Breakthrough Listen)為期十年的調查還在繼續,並且數據仍在不斷積累。

如果真的有證據表明智慧生命的存在,那麼我們就快找到它了!

作者:universetoday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世界曾經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坍塌,數十年來致力尋找外太空的外星人
    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它數十年來對地外天體的發現宣告結束。這臺望遠鏡此前曾受損,並且即將報廢關閉。12月1日,周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在推特上表示,周一晚上,該望遠鏡的820噸重的儀器平臺脫離了鋼纜,撞破了下面1000英尺(305米)寬的碟形望遠鏡。阿雷西博望遠鏡今日坍塌報廢,它數十年來致力尋找外太空的外星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寫道:「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305米望遠鏡的儀器平臺一夜之間倒塌。沒有人員傷亡報告。
  • 中國製造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 可尋找外星人(圖)
    4月20日,揚子晚報報導了中國正在建造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的消息。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國家預應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正興教授領銜的團隊,承擔著最大望遠鏡施工階段的技術支撐。「最大望遠鏡看起來就像口超級大鍋。」郭正興透露,這口「大鍋」再過4個月就基本成型。
  • 阿雷西博望遠鏡數十年來致力尋找外太空的外星人
    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它數十年來對地外天體的發現宣告結束。這臺望遠鏡此前曾受損,並且即將報廢關閉。12月1日,周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在推特上表示,周一晚上,該望遠鏡的820噸重的儀器平臺脫離了鋼纜,撞破了下面1000英尺(305米)寬的碟形望遠鏡。阿雷西博望遠鏡今日坍塌報廢,它數十年來致力尋找外太空的外星人。
  • ...臺望遠鏡坍塌:曾是世界最大單孔徑望遠鏡 發出「地球最強電波」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日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周二發表聲明稱,當地時間12月1日上午7點55分,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坍塌,結束了它數十年的天文發現之旅。數周前,針對天文臺的一項審查發現,這臺望遠鏡有發生災難性倒塌的危險。如果要對這個巨大的結構進行修復,將會對建築工人構成潛在的致命危險。官方隨後表示,將對該望遠鏡進行拆除。
  • 你想收看外星人電視節目嗎?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正在形成!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正在形成。
  • 世界著名的外星人探測望遠鏡神秘損毀,恐危及尋找外星人行動
    破裂的反射盤據中佛羅裡達大學的一份聲明稱,當地時間周一(8月10日)凌晨2點45分左右,該設施的一根金屬電纜突然斷裂「我們的重點是確保我們工作人員的安全,保護設施和設備,儘快恢復設施的全面運行,這樣它就可以繼續幫助世界各地的科學家。」1963年,阿雷西博望遠鏡開始在波多黎各的一個天然天坑底部正式投入使用。阿雷西博望遠鏡完工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單碟形望遠鏡,直徑達305米。雖然你可能不知道這個望遠鏡的名字,但你可能能認出它的外觀,這要歸功於1997年的電影《超時空接觸》。
  • 中國軍方主導建世界最大望遠鏡 幫助尋找外星人(圖)
    原文配圖: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綜合布線工程完成  據美國CNN網站10月12日報導,中國軍方主導的太空計劃正在建造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中國官媒最近公布了這架即將完工的令人驚嘆的望遠鏡圖片。
  • 阿雷西博望遠鏡今日坍塌報廢,它數十年來致力尋找外太空的外星人
    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它數十年來對地外天體的發現宣告結束。這臺望遠鏡此前曾受損,並且即將報廢關閉。12月1日,周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在推特上表示,周一晚上,該望遠鏡的820噸重的儀器平臺脫離了鋼纜,撞破了下面1000英尺(305米)寬的碟形望遠鏡。
  •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面臨關閉(組圖)
    它就是世界上最大最敏感的單碟射電望遠鏡――阿雷西沃望遠鏡。從高空看去,它就象外星人修建的一個秘密據點。事實上,它的任務是為了尋找銀河系邊緣智能生命的蹤跡。  幾十年來,這個望遠鏡在宇宙的形成和演化方面有許多驚人發現,它的雷達將地球鄰近的行星表面非常詳細地描繪出來。而且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非常準確地跟蹤那些可能撞向地球的小行星的設施。
  • 天天科普 | 中國天眼能找到外星人嗎?它到底能「看」到什麼?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中國天眼究竟是幹什麼的?為何要尋找脈衝星?中國天眼可以「看」到外星人嗎?中國天眼中國天眼(FAST)是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建成啟用之後就一直備受關注,是我國天文領域的重器。
  • 尋找外星人的10種方法,為什麼我們尋找外星人,要以人類為標準?
    2、發射信號源 在地球上,尋找外星人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向宇宙發射無線電波。現在的無線電波每秒鐘能繞地球七圈半,從地球到達月球也不過1秒多鐘的時間。幾十年來,人類向太空發射了不少無線電波形式的簡訊,卻一直沒有得到回應。
  •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重要部件產自鶴壁
    但是在未來,推動人類探索宇宙進程的,也許會是我們中國人:我國一項巨大的科學工程項目有望使這樣的探索向前邁進一步,那就是「天眼」——中國正在建造的世界最大望遠鏡,全稱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如此龐大的一個世界級工程,正是由無數個「中國製造」的精細零件組接而成。而其中,就有「河南製造」的力量。
  • 「中國天眼」探測範圍可達宇宙邊緣 臺媒:或能尋找外星人
    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導 臺媒稱,首位發現脈衝星的天文學家喬瑟琳·貝爾今年早些時候曾參觀位於貴州的「中國天眼」,她期待這座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能發現更多微弱、遙遠、獨特的脈衝星,包括發現圍繞黑洞旋轉的脈衝星。
  • SKA射電望遠鏡是什麼,它能給人類探索宇宙提供什麼「便捷」?
    建成後,SKA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可以說,這是第一臺用於天文觀測的射電望遠鏡。射電望遠鏡的成像過程比光學望遠鏡複雜。它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連續記錄,然後對數據進行處理,得到觀測天空區域的圖像。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科學家堅信「外星人」的存在並堅持不懈地尋找他們。他們還認為,在浩瀚宇宙中尋找智慧生命的最佳途徑就是利用無線電波,因為無線電波以光速傳播,具有高效率、高速度、低成本和實際可行性。1960年,著名的「奧茲瑪計劃」正式啟動。它開啟了人類利用射電望遠鏡尋找地外文明的新篇章,也標誌著「SETI」活動的開始。
  • 利用我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搜索外星人
    2016年,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首次聚光。從那時起,望遠鏡經歷了廣泛的測試和調試,並於2020年1月正式上線。在這段時間裡,它還促成了多項發現,包括近100個新的脈衝星。
  •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中國「天眼」工程 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又被形象的稱作中國「天眼」。據專家介紹,哪怕是遠在百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中國「天眼」也有可能捕捉到,還可能發現高紅移的巨脈澤星系,實現銀河系外第一個甲醇超脈澤的觀測突破;用於搜尋識別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尋找地外文明等等。 中國「天眼」有多大? 沿著FAST的圈梁走了一圈用時43分鐘。「天眼」的「眼眶」是一圈鋼鐵結成的圈梁,登上圈梁往下看,巨大的天坑裡,星羅棋布地排列著一個個「網結」。
  • 世界第二大射電望遠鏡遭嚴重破壞,曾聯繫外星人,具體原因不明
    提到單一口徑射電望遠鏡,你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中國貴州的天眼,這座2016年落成的500米全口徑射電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但在天眼之前,從1963年到2016年,世界最大單口徑望遠鏡的頭銜一直被一個305米口徑的射電望遠鏡「霸佔」,它就是美國位于波多黎各阿雷西沃的阿雷西博天文臺。但昨天(當地時間8月10日),這臺望遠鏡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襲擊,遭遇了嚴重的損壞。
  • 美國發現關鍵點,確定尋找外星人的最佳地點
    這對將來如何讓太空人在月球吃上新鮮蔬菜提出不少挑戰,無土栽培需要安排上。嫦娥五號回來的二十四小時內就解答了我們關於種菜的問題,在此之前的嫦娥四號解答了月背有沒有外星人的問題。很遺憾月背既沒有外星人的基地,也沒有電影《鋼鐵蒼穹》裡面的納粹基地!
  • 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首臺天線出廠
    原標題: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首臺天線出廠   「第一臺天線樣機的成功研製不僅是SKA工程研發的一個重大成果,它還展現了中國智慧,代表了我國持續參與國際大科學工程的決心。」在6日舉行的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首臺天線樣機出廠儀式上,科技部副部長黃衛說。
  • 哈勃望遠鏡25周年 中國建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
    哈勃望遠鏡25周年,中國網友在祝福的同時也有點無奈與羨慕。雖然暫未聽聞中國有往太空發射望遠鏡的計劃,但是世界上最大射電望遠鏡正在貴州黔南州平塘縣大窩凼窪地建設。網友們在羨慕國外的望遠鏡的時候也要相信中國也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