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已至,由於歐美各國疫情出現了大幅反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已決定將原定於11月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旨在推動全球氣候行動的重要峰會——締約方大會第二十六屆會議(COP26)推遲至2021年10月。
而隨著氣候變化對地球及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持續帶來挑戰和壓力,各國政府也在聯合國的倡導下積極推動本國的可持續發展議程並為此付諸努力和行動。中國在今年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將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歐洲,2020年提交的歐盟氣候法案也致力於在205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淨零排放 。
做為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者之一,國際物流行業在碳足跡方面的表現將備受關注。因此,行業必須將環保有機納入到整體業務策略中,並思考如何以科技之力探尋綠色發展之路。
疫情推動外貿和跨境電商迅猛發展,對汙染防治構成新挑戰
國際物流行業是全球最大的汙染源之一,據統計,航空、鐵路、航運、卡車運輸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7%。僅以航運為例,如果將航運業比喻成一個國家,那麼它將是全球第六大溫室氣體汙染國。
2020年的疫情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生活、工作和消費模式,其所帶來的連鎖反應也給環境構成了新的壓力和挑戰。疫情造成的交通不便和社交隔離促使人們紛紛轉向線上購物,推動電子商務於全球迅猛發展。不同於以往的購物旺季集中於雙十一、聖誕、及黑五期間,現在全年都由於疫情而變為電商旺「季」,這其中涉及的跨境及國內的物流運輸及包裝耗材無疑是海量的。
以科技「節能減排」,行業協作和行動刻不容緩
在今年10月份的Flexport年度旗艦客戶峰會Forward20上,Flexport和BCG指出,對整個國際物流行業而言,實現零排放將付出昂貴的成本,且行動越晚,成本越高。預計到203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成本將超過1萬億美元,而到2050年,此成本將增至逾1.4萬億美元。
為助力行業和客戶最大程度降低對環境的影響,Flexport積極將科技應用於可持續發展。10月份,Flexport推出全新的Flexport.org Impact Dashboard (Flexport.org可持續發展影響力面板)。企業用戶只需訪問一個線上平臺,就能快速了解其國際貨運的碳排放數據和趨勢(也支持第三方排放的計算和統計)從而更為精細地管理碳足跡,並參與非盈利機構推出的環保和碳中和項目,高效追溯和管理自身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
藉助這一平臺,企業還可以與消費者分享自身在環境、社會和管治方面的成果,擴大在消費者中的影響力,增強品牌的可信度。利用內置工具和數據,供應鏈用戶可以建立強大的業務案例,在其服務的組織和社區內推動變革。
與此同時,Flexport意識到僅憑一己之力不足以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複雜挑戰,因此近期 Flexport還與科技公司Stripe合作,共同發起了一項新的「碳清除計劃」。通過Stripe開發的工具Stripe Climate, Flexport承諾將其部分收入用於下一代碳清除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通過與Stripe等同樣熱衷為社會帶來積極變革的組織合作,我們希望進一步擴大網絡效應,促進全球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Flexport一直以科技賦能全球貨運,並認為可持續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也同樣應落實到科技上,環保並非業務的補充,而應是業務的戰略組成部分。作為領先的科技企業,Flexport希望持續以科技之力推動行業為環境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推廣
來源: 北國網 | 作者:辛文 | 責編:谷晟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