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網絡情話一套一套的,尤其是最近流行的土味情話,大家都可以隨口調侃,但更多的是被當成玩笑話,不被放在心上。若是看過文人寫的情話,恐怕現在的這些套路情話就算不得什麼了,文辭優美,感情內斂卻又深厚,比如周恩來總理和夫人鄧穎超的情話,.「望你珍攝,吻你萬千」, 「情長紙短,還吻你萬千」,還有錢鍾書和楊絳,「第一次見你的時候,我的心裡已經炸成了煙花,需要用一生來打掃灰爐」……
在文藝青年看來,三毛擁有著世界上最浪漫的愛情,她有彼此都深愛的人,所以才能說出「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沙漠;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落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的動人情話」。撒哈拉沙漠是世界僅次於南極洲的第2大荒漠,氣候條件非常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而如今撒哈拉沙漠充滿了文藝氣息,一部分是得益於三毛的故事。
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在那裡,她和荷西感受到了最美好的愛情,即便物質生活非常貧瘠,但兩人還是能夠苦中作樂,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難以想像,像三毛這樣從小衣食無憂的姑娘竟然能忍受得了撒哈拉沙漠的惡劣,不過她看的是世界名著,學的是詩詞古文和英文,同時還拜了大師學畫,是典型的文藝青年,在他們看來,只要有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一切都是美好的存在。
1974年,三毛和荷西進於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地法院,兩人公證結婚,荷西是戲班人,他們在三毛留學西班牙期間認識,幾年後重逢,三毛的未婚夫已經猝逝,兩人決定不錯過這段緣分,所以毅然決然地結婚了。而為了來到三毛夢中的前世——撒哈拉沙漠,荷西其實放棄了他的潛水夢,兩人在一無所有的沙漠中第一次落腳,三毛卻很高興,而荷西也高興著三毛的高興。
他們找到一處破破爛爛的房子,而且對面還是一個巨大的垃圾場,連最起碼的遮蔽風沙都做不到,沒有車子、房子、錢財,家中擺設非常簡陋,只夠滿足基本生存需求。但兩人都不在意這些,因為他們的愛情是精神大於物質,現代愛情觀認為「沒有麵包的愛情就是一盤散沙」,的確,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愛情很難存在,但對於已經身處沙漠中的三毛和荷西,有情飲水飽,苦中也能作樂。
不過,為了愛情,他們犧牲了很多,三毛用來寫作的手經常會去幹累活兒,比如提著重重的水箱,挨家挨戶地去送水,她還回去外面撿些沒人要的家具和裝飾品,然後和荷西一同改造,讓原本簡陋的房子溫馨充實了不少。
荷西也承擔了家中的生計難題,這就導致兩人無法經常在一起,不過對於他們來說,心時時刻刻貼在一起,對彼此的愛永遠不會被消磨掉,這就夠了。這樣的生活激發了三毛潛藏的寫作才華,在《聯合報》主編的鼓勵下,三毛的許多作品得以被世人看見。
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潛水中意外事件喪生,三毛悲痛欲絕,她唯一的靈魂愛人消失了,只剩她一人孤零零地活在人世間。
1981年,三毛在臺灣定居,在此之前,她已經流浪異國14年了,三毛接著寫作,又順便在文化大學文藝組教課,日子過得平淡乏味,遠沒有之前的苦難激情。後來三毛因為身體原因,大多時間是在家寫作,1991年1月2日,她因病住院,做了開刀手術,可4日清晨,她就在病房中的浴室上吊自殺。
三毛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以前有荷西,所以充滿了愛,後來就誰都沒有了,或許是因為無法忍受這樣的孤寂,三毛才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