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疫情期間 網上實驗教學如何開展?
教學不停頓、要求不降低、質量不減弱
今天,讓我們跟隨曲阜師大老師們的腳步
一起玩轉網上實驗課堂
實驗教學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的關鍵環節,高校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實驗教學。自3月初開始,曲阜師範大學實驗教學與設備管理中心積極組織各相關學院開展線上實驗教學,協調各學院積極利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等線上資源、慕課、視頻直播等多種形式開展了線上實驗教學,既保質保量的開展了實驗教學活動,又賦予了傳統實驗課堂新的內涵,助推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打造線上實驗「金課」
開啟傳統文化時空之門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和「停課不停學」的教學要求,歷史文化學院以成積春教授為首的團隊推出的「孔子『和』思想虛擬仿真實驗」將信息技術引入專業教學,形成了以虛擬仿真實驗「金課」為引領的在線實驗、師生互動、資源共享等為特色的信息化教學新模式。
「孔子『和』思想虛擬仿真實驗」針對學生在學習優秀傳統思想文化過程中所面臨的的概念表達晦澀深奧、內涵表述複雜抽象等問題,採取虛擬仿真技術構建「回到孔子時代、回歸孔子故裡、回溯孔子生活」的歷史情境,實現了「時空穿越」,有效提升了思想文化史的教學效果。實驗創製出涵蓋孔子「和」思想主要內容的十二個場景,在劇情演繹模塊中,以「具象化」「可視化」的方式表現了孔子「和」思想的抽象內容,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識、領悟深刻哲理,深化對「和」思想的認知;在完成基本實驗的基礎上,學生利用創作編輯模塊,創意編輯新劇情,教師將學生創作的優秀作品選入項目拓展資源庫,使實驗內容不斷充實完善。通過項目的整體實施,既能使學生準確把握孔子「和」思想基本內涵與本質特徵,提高學生的歷史解釋和理解能力,又能實現學以致用,有效訓練學生的文化創意思維與創造創新能力,從而深刻領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和傳承發展的必要性。
目前,實驗已入駐教育部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享平臺,向全國所有高校開放使用。截止目前,累計瀏覽量近萬人,近千人參與並完成實驗,實驗通過率高達97.9%,總體評分4.8,在歷史類項目中名列前茅。2018年以來,實驗還作為「山東省社區教育優秀課程資源」(2019年入選),在曲阜、鄒城等市(縣、區)的村鎮社區進行了推廣,使社區居民獲得了全新的文化體驗,便捷而快樂地接受了優秀傳統文化教育。2019年7月,項目團隊與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暨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孔子學院)達成了合作意向,將開發英文等多國語言版本,成為「網絡孔子學院」的重要教學資源。
線上實驗教學的實踐證明,歷史文化學院以「孔子『和』思想虛擬仿真實驗」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信息化教學新模式特色鮮明、優勢顯著,疫情期間有針對性的調整後,能夠很好的適應在封閉條件下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傳統文化信息化教學的進一步革新提供了寶貴經驗。
知識講精講細 線上線下聯通
生命科學學院邱念偉教授,面對生物學實驗課這種實操性很強的課程,為了更好的完善線上實驗的實操效果,邱教授和老師們充分研討、詳細規劃、精巧設計。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把實驗每一個操作中的細枝末節都進行了詳細介紹,每個實驗至少總結十餘項注意事項,每一個實驗步驟原理、原因和目的深入講解;學生各種實驗習慣都重點強調和糾正;每個器具的使用細節詳細介紹,為了培養學生紮實的實驗基本功,還把這些基本操作錄製成視頻傳給學生可作為永久的學習資料,學生可以反覆學習。在輔導答疑時還系統考察學生學習實驗細節的掌握情況,著重培養學生注意細節這一基本科研素質。不僅如此,為了考核學生是否注意關鍵細節技術,每次實驗課的最後一節,還專門對學生進行一次技術的考核。
一人身兼多能 授課形式豐富
化學與化工學院物理化學教研室主任劉鵬副教授,為了做好線上實驗教學,他首先召集教研室就實驗課程的線上教學面臨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並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制定了詳細的線上實驗課程方案。儘管實驗課採用的是線上教學形式,但是為了做到「線上與線下等效」,同時加強實驗過程教學環節的講授,劉老師展示了自己開展線上實驗教學的「十八般武藝」:在實驗開課前,要求所有同學通過QQ群提交課程的預習報告圖片;利用雨課堂對實驗原理及實驗步驟進行講解;理論部分講解結束後,又將精心錄製的實驗課視頻放到了QQ群共享,讓同學仔細觀看模擬操作;又申請了MLabs虛擬仿真實驗平臺作讓學生進行虛擬仿真實驗;最後還不忘鼓勵學生返校後繼續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際動手操作。
日常注重積累 用時厚積薄發
物理工程學院的鄭萌萌副教授,在教育部開展2017-2020年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規劃後,就對線上實驗教學產生濃厚興趣,近幾年,積極參加了學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疫情發生後,為更好的完成線上實驗教學,先後查閱了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物理實驗專項工作委員會收集和匯總的多家高校的線上實驗教學方案,還參加了4月25日的全國高等學校大學物理實驗課程育人教學標準線上研討會,同時還向其他高校優秀教師學習在線實驗教學的經驗。正是由於有了前期豐富的積累,鄭老師在線上實驗教學過程中如魚得水,在虛擬實驗平臺選擇、實驗項目選取、實驗原理、演示實驗講解等方面水到渠成,為方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鄭老師都精心進行了知識儲備。通過綜合使用各類教學平臺和工具,高質量開展了線上實驗教學活動,得到學生良好的教學反饋,既完善了自己的實驗教學技能,又提高了實驗教學效果。
全民線上教學是「疫情」下給全體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共同課題,線上實驗教學工作如期進行中。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除了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在幫助學生理解實驗原理、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學會獨立完成實驗操作、掌握各種數據處理的技能以及做好實驗總結之外,還要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與科學研究素養。
創新線上實驗教學方法
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工學院閆少敏老師,面對線上實驗教學面臨著交流互動難、實驗效果反饋難、實驗操作能力提高難等諸多困難,不懼挑戰,迎難而上,通過多環節、多方法、多形式相融合的線上實驗教學方式,努力提高了線上實驗教學的質量。在線上實驗教學過程中,閆老師特別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實時學時狀態,緊緊圍繞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這個核心,採用多種途徑與方法,根據不同的情況,對學生進行線上指導,有的用使用文字交流、有的需要與學生面對面視頻指導、有的利用遠程連線操作,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對學生進行仔細認真的指導,讓每個學生切實感受到「停課不停學,隔屏不隔心」。
來源 | 實驗教學與設備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