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股市動態分析 | 發布時間: | 2009年08月18日 10:56 | 作者: | 魏薇;蒲湘玥 |
裴繼偉--深圳道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這位從《股市動態分析》走出的私募基金經理人,如今在管理著兩個陽光私募產品。 有人說,做投資做到最後就是在研究哲學。作為一名專業的基金管理人,裴繼偉也是這樣。他信奉道家學說,認為老子的道家思想博大精深,諳合股道,所以把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取名"道合",寓意公司、員工以及客戶是一個志同道合的團隊,在永無止境地探索投資之"道"。 記者:作為公司的主要投資決策者,你如何把關整個團隊的投資風格和價值取向? 裴繼偉:我把整個團隊的投資體系的核心歸納為"遵循價值、注重策略、道法自然"。投資對象的選擇一定要遵循價值投資,在策略方面我們要注重趨勢投資,投資心態方面要始終保持追求複利增長為主的平和心態,做到道法自然。 記者:你覺得價值投資和趨勢投資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嗎?很多純粹的價值投資者都是很不屑提"趨勢"二字。 裴繼偉:很多人認為價值投資與趨勢投資作為兩大門派相互對立,其實這是缺乏實踐經驗和片面認知的結果。譬如在做價值投資分析時,買點和賣點的判斷仍然是最難確定,於是有人乾脆就以"長期持有"應對,完全不考慮趨勢的變化,在估值顯著偏高時仍然持股,最後可能會陷於自我矛盾的尷尬之中。我們的經驗是:當市場估值在不斷下降且變得相對有吸引的時候,採取價值分析與趨勢投資並重的策略,前者幫助我們找出有估值吸引力的股票,後者幫助我們制訂建倉計劃。而當市場估值偏高時,我們側重於主要以價值標準來衡量尋找有足夠安全邊際的公司。實在找不到,寧願空倉觀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通過嚴格的趨勢決策系統來判斷趨勢結束的止損點。而這套系統一定是要適合自己的,是建立在自己長期的經驗教訓和對市場理解基礎上的,不能照搬所謂大師、權威的單一的判斷標準。因為每個人或團隊的風險偏好、投資風格都可能不同。 記者:除了投資風格之外,你還有哪些心得? 裴繼偉:明明白白地知道到底什麼是複利,複利的魅力在哪裡,這樣才能有一個好的心態,特別是耐心。現在的很多投資者都很浮躁,一進市場動輒就想資產翻幾倍,要漲停板。欲速則不達。其實,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與長遠的投資計劃,複利會使你走向真正的成功。愛因斯坦曾說過:"複利比原子彈更有威力",就是指長期不間斷地投資具有巨大的威力。一個普通的投資者很可能通過長期投資複利增長的方式成為百萬富翁。假設一個30歲的上班族,投資1萬元,每年翻一番(這個也不是很簡單),到40歲時,就能成為千萬富翁了。又比如客戶委託的100萬元信託單位,假定我們每年賺25%,二十年就可以變成8700萬。很多人都沒有真正算明白這個帳。 記者:複利如此神奇,為什麼一般的投資者卻難以真正接受呢? 裴繼偉:就是"浮躁"二字使然。正所謂大道至簡,複利增長是"大道",需要的是耐心與堅持。投資是一門藝術,心態對投資結果很重要。譬如你在打高爾夫球或你在演奏樂曲時,儘管你很熟悉動作要領或樂章指法什麼的,但如果你心浮氣燥,肯定表現不好,事後會很懊惱。投資心態好與不好,不是跟別人比,是跟你自己比,但又不能苛求自己。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是神,不可能總超越市場。要根據自己的條件制訂寬鬆的收益預期,等於就有了好的心態,成功了一半。大家都知道巴菲特就靠平均每年收益25%左右的收益水平,五十幾年堅持下來就坐擁幾百億美元身家。要做到長期複利增長最難的其實就在於長期保持平和的心態,克服貪婪與恐懼。有十年以上投資經驗的人可能會理解,這個市場不是比誰賺得多,而是比誰活得久。另外,只有永遠敬畏市場才可能持續獲得財富。"本金猶如一,守住本金,長期複利增長,可一本萬利"。就象巴菲特所說的"充分把握儘量不要賠錢"的投資原則。這也是他多年的經驗之談。 記者:怎麼做到"不賠錢"? 裴繼偉:就是保證你每一筆投資的確定性。不確定,不下手。 記者:那你是怎麼做到增加投資的確定性的? 裴繼偉:理性投資的根本原則就是通過專業的分析,挖掘出被市場低估的股票進行長期投資,實現收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對所要投資的公司進行全面徹底地分析,特別是財務報表的分析。 記者:在財務報表的分析上,你能說得具體一點嗎? 裴繼偉:在做基本面分析的過程中,道合相對關注的幾個財務指標是:淨資產收益率(ROE)。ROE越高,說明公司運用股東的資本所取得的回報越高。根據杜邦財務分析系統,淨資產收益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產周轉率*財務槓桿。因此,在做財務分析時,重點關注毛利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和資產負債率等幾個指標。例如,貴州茅臺連續多年來保持很高的淨資產收益率,高ROE的主要驅動因素是產品的毛利率高達80%以上且呈不斷提高之勢,由此獲得了30-50%的銷售淨利率;蘇寧電器作為連鎖商業企業,近年來的毛利率僅為15%左右,但總資產周轉率達到3以上,由此也創造了很高的ROE;而中集集團在其發展歷史上,一直通過採用適當的財務槓桿經營,在一個普通的製造行業中,也為股東創造了相當高的ROE。 圍繞淨資產收益率做了上述研究之後,還要關注現金流的情況。在現金流量的分析中,對經營活動產生影響的現金流量的分析是一個重點,主要通過每年和連續幾年的經營性現金流跟淨利潤進行比較,以確認公司通過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的能力。 最後是對股票的估值。估值的方法有多種,包括現金流折現法、市盈率法、市淨率法、市銷率法、PEG法、資產或資源價值重估法等等,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使用相對應的估值方法。如:未來的自由現金流較為明確、可預測性較高的公司可採用現金流折現法進行估值,業績較平穩的公司適用於市盈率法,周期性較強、業績彈性大的公司可使用市淨率法或市銷率法,高成長性公司可採用PEG法進行估值,象資產的重置價值或者資源、礦山的重估價值發生明顯的變化者,則可採用價值重估的估值方法。 記者:剛才談到了很多投資方面的心得,包括策略、方法和心態。那具體回到我們的市場,你認為接下來的三、四季度市場會怎麼運行? 裴繼偉:對於接下來的行情,我保持謹慎樂觀,流動性八月起趨於衰減、資金供求負向失衡、股市上半年的漲幅已經基本反映宏觀基本面。股市八月份後將進入寬幅震蕩調整階段,調整下限看到滬指2850點附近。現在是股市休養生息的階段,不排除明後年市場還是有機會創新高。下半年穩健的投資者可關注安全邊際較高的消費等防禦性板塊,包括食品、百貨等漲幅不大的品種。也可以進一步關注有資產注入、整體上市的品種。年內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幅度已經不小,多數股價已透支商品價格階段性上漲,後市能帶來超預期的肯定是大股東行業資源豐富、有整體上市預期的公司,獲得資產重估的機會和空間仍然很大。就中長線而言,仍然堅持看好通脹資源類股這一主線。美聯儲超額印幣有如打開潘多拉魔盒,很多不可想像的事情正在或將會發生。或許,三年、五年後我們會在資本市場中看得更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