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開啟解凍模式?寒潮頻發的原因 幫你找到了

2021-01-12 浙江日報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亞麗

數九寒天以來,冷空氣的配合度極高,已有兩次全國性寒潮天氣過程,不愧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光。

2021年的首場強冷空氣,已經打造出「冰上走」的隆冬景象,大家都在「朋友圈」欣賞過它的「作品」了吧!西湖掛冰稜,錢塘江結冰......紛紛呈現出三九天裡的極度嚴寒!

目前,寒潮影響趨於結束,昨天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回升。不過,相比跨年寒潮的來去匆匆,這次冷空氣明顯是個「慢性子」,從7號開始算,「冰凍模式」的設置日期長達5天左右,大家還是要繼續做好防範工作。

從去年底到現在,寒潮一波接一波。1月6日,北京還出現-19.6℃的低溫,這是1966年以後的最低數字。

冷冰冰的數字和冷到骨髓裡的感覺,讓人不覺產生這樣的懷疑——說好的全球變暖呢?

事實上,這些寒潮的原因,恰恰源於全球變暖。

天氣現象的成因非常複雜,但從理論上講,兩次寒潮背後,都有北極冰蓋融化導致極地冷渦南移的關鍵影響。

冰蓋減少會造成大氣環流的異常,重要表現包括向極溫度梯度減弱(因為北極自己的氣溫上升了),大陸上空緯向西風減弱,西伯利亞高壓增強等等,而後者對中國冬季氣候來說至關重要。

極地渦旋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它是大氣高層的緊密旋轉氣流。漩渦可以將極地溫度極低且密度較大的空氣,一直通向上空的平流層,就像無形的彈力繩「束縛」著冷空氣,把冷空氣限制在北極地區。

而一旦極地渦旋偏弱,留出的空間就會被較為溫暖的氣團北上佔據。簡而言之,就是北極氣團就會被擠出來,擠到到更靠南的地方。

2020年秋天,北極海冰出現了有觀測以來第二少的情況,極地渦旋大大減弱,約束力更差,冷空氣走向混亂的現象也就更明顯了。

一般極地冷空氣南下通常兩個走向,歐亞或北美。去年底至今,冷空氣輪到了偏向歐亞地區,而歐亞大陸冬季溫暖氣候主要由北大西洋吹向大陸的暖溼氣流維持,西風的減弱又導致南北向的氣流運動缺少阻塞,有利於冷空氣的南侵,這就是今年中國出現強寒潮的背景。

再者,發生於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對這個尤其寒冷的冬季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020年10月末,世界氣象組織便宣告了一次中等到強級別的拉尼娜現象形成,這次的拉尼娜現象延續到了2021年,並在冬季迎來了峰值。

這次拉尼娜現象對我國南方的影響較大,降低了持續性雨雪冰凍的可能性,但是也影響了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和強度,導致南方難以阻擋冷空氣的南下。

可以說,北方極地渦旋減弱和南方拉尼娜現象盛期的兩個因素互相影響,導致2021年開局全國範圍的降溫。

了解了寒潮形成的原因,大家應該還比較關注何時啟動「解凍」模式吧!

好消息來了:12日開始,最低氣溫紛紛逃脫「冰窟窿」,最高氣溫成功爬至兩位數!而且升溫的號角一天比一天吹得響,有些地方的最高氣溫甚至要衝20℃!

熬過了今天,本周可以說是隆冬裡的「高光」時刻了,好天氣配上兩位數的氣溫,好感度滿分!

不過,到了16日,又會有冷空氣前來攪局,建議大家及時關注!

來看今天的天氣:

今天:全省晴到多雲。

明天:全省晴到少雲。

今天早晨最低溫度:山區:零下4℃到零下6℃,有嚴重冰凍;浙南和東南沿海地區:零度左右,局部有薄冰;其它地區:零下1℃到零下3℃,有冰凍。

今天白天最高溫度:浙南和東南沿海地區:9-11℃;其它地區:6-8℃。

相關焦點

  • 寒潮的原因,找到了!
    急凍模式下的五大湖(2019-1-27)(圖片:NASA)▼所以這次全國都很冷,零度以上的省份已經不多了當然,北方則進入了北極模式(圖片:中國氣象局 https://weather.cma.cn/)▼就像前年川普幸災樂禍地表示美國的寒潮證偽了全球變暖的奇葩思路一樣,依靠常識判斷,可能會得出與實際情況相反的結論。對大部分人來說遙遠極地發生的事情如同火星一般遙遠和無所謂雖然這其實與你息息相關,雖然其尺度遠比你想像要大(可以放大圖片康康細節,圖片:shutterstock)▼
  • 跨年寒潮已成定局!廣東即將開啟速凍模式!元旦期間江門天氣是……
    跨年寒潮已成定局!廣東即將開啟速凍模式!彭偉宗 攝但你以為元旦也能溫暖度過?No!No!No!傳說中的「歲末極寒」即將降臨!▼廣東省氣象局將寒潮標準定義為:受北方冷空氣侵襲,致使當地日平均氣溫在24小時內急劇下降8℃或其以上(或48小時內降溫10℃或其以上),同時過程最低氣溫低於或等於5℃,定義為一次寒潮過程。
  • 最強寒潮致多地開啟速凍模式 長江以南大雪紛飛
    新華社發  昨日,江蘇連雲港,受低氣溫影響,沿海久違的大面積凌絮壯景今冬首現海濱。大寒時節寒潮南下也比較頻繁。寒潮和強冷空氣通常會帶來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公眾出行要注意防寒保暖。  焦點 1  降溫「禍首」系北極渦旋  最近幾天,在全國多地領略強烈「冰凍感」的同時,有關「世紀寒潮」將襲擊我國的消息也不斷蔓延。  本次寒潮影響範圍到底多大?
  • 全球變暖北半球為何寒潮頻發?專家:北極快速增溫,冷空氣得以長驅南下
    來源標題:全球變暖北半球為何寒潮頻發?看專家解讀! 專家認為,北半球寒潮頻繁南下恰與全球變暖有關。「正常情況下,西風帶可牢牢圈住極地地區的冷空氣。全球變暖使北極溫度升高,『圍欄』西風帶不再牢固;發展盛期的拉尼娜現象,使赤道中東部太平洋海溫變冷。
  • 「穿衣戴帽」「關窗保暖」「溫柔解凍」 寒潮天氣用水設施也要防凍
    2021/1/7 13:20:42   來源:東營網       自6日開始,一場寒潮天氣影響我市
  • 寒潮再襲長三角:氣溫「大跳水」多城開啟「冰凍模式」
    6日起,兇猛寒潮裹挾大風強勢「入侵」,長三角多地氣溫將「大跳水」,在「雙重暴擊」中開啟「冰凍模式」。2021年1月5日,是小寒節氣,受強冷空氣影響,江蘇省揚州市氣溫驟降,最低氣溫降至零下3攝氏度,市民紛紛「全副武裝」抵禦寒冷。
  • 寒潮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識局
    歡迎來北極(阿拉斯加北極鎮,非真正的北極)體驗一下全球變暖▼極端天氣現象的成因很多,很難一概而論,眾多條件還會互相影響,這就導致真實原因往往無法直觀感受到,甚至與直覺完全相悖。就說今年的寒冬,其實恰恰部分源於全球變暖,是不是很反常識?極地渦旋的作用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前年冬天美國人也被凍壞了。
  • 今日開啟「冰箱遊」第四天!回暖究竟是哪天?下周氣溫要衝擊20度!
    數九寒天以來冷空氣的配合度極高,已有兩次全國性寒潮天氣過程,不愧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光。(圖片來源於朋友圈)眼下,氣溫雖已熬過最低谷,但是「解凍」可不是一蹴而就的,相比跨年寒潮的來去匆匆,這次冷空氣明顯是個「慢性子」,從7號開始算,
  • 管學軍解析車企公關危機頻發的深層次原因
    中國汽車市場在疫情中全球率先啟動,銷量最先從負轉正,但車企的日子仍然艱難,今年各企業的危機公關事件頻發。在不斷變化的媒體環境中,傳統的傳播理論受到了哪些挑戰?汽車企業應如何應對頻發的公關事件?為此,紫荊網記者訪問了資深媒體人、選車網總裁管學軍。管學軍表示,近些年來,網際網路發展非常快,企業所面臨的媒體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凍土解凍釋放千萬年前的病毒,會開啟新的一場大流行嗎?
    正在解凍的永凍層 圖據英國《獨立報》2020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也是極地地區「非常極端」的一年。野火肆虐,凍土層解凍,海上的冰和冰川正在消失。6月下旬,西伯利亞小鎮上揚斯克的溫度達到破紀錄的38攝氏度。變化正在以遠超出科學家們預期的速度到來。那些原以為是幾十年後出現的情況正在發生。
  • 至少47人死亡,美國出現「致命寒潮」的原因找到了
    ▼得州已進入重大災難狀態▲美國得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態 造成「致命寒潮」的極地渦旋到底是啥? 新京報動新聞出品 ID:xjbdxw  2021年2月,美國多州遭遇極端寒潮的強烈侵襲,其中受災嚴重的得州氣溫再創新低。
  • 極端天氣頻發時代到來 是什麼惹的禍?
    對於不久前歐洲的大雪,英國氣象局首席氣象學家麥卡勒姆和法國氣象臺專家納坦都認為,是大西洋上空出現了大範圍高氣壓,它們阻止了西風東進,留出來的空間便被從北極來的冷空氣佔領,引發大雪寒潮天氣。北半球氣候異常源自北極冷風,而南半球目前則主要受到拉尼娜現象困擾。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與該區域海面持續偏暖的厄爾尼諾現象相對應。
  • 水務集團2401人次全城搶修解凍
    寒潮來襲,水務搶修人員開啟了連軸轉模式。1月8日0時至16時,市水務集團來電受理疑似冰凍來件3133件,共出動搶修2401人次,已達最高負荷。1月8日一早6點半,水務工作人員趙峰就已經在朝暉四區開始了解凍搶修。他原本負責測量,這次也加入到搶修隊伍中。為了方便操作,他採用徒手扒沙的方式,直接將手伸入刺骨的冷水中查看冰凍情況。像這樣的操作,一組隊員一天需要進行30多次。老舊小區外立管大多裸露在室外,因此大量的水錶、水管和龍頭冰凍住的情況都集中在老小區。
  • 寒潮的原因找到了!今年冬天這麼冷,居然是因為全球變暖?
    極端天氣現象的成因很多,很難一概而論,眾多條件還會互相影響,這就導致真實原因往往無法直觀感受到,甚至與直覺完全相悖。就說今年的寒冬,其實恰恰部分源於全球變暖,是不是很反常識?
  • 寒潮橙色預警!第二波「速凍」模式又來了
    上一場寒潮來臨之際,薄雪傾城,氣溫驟降十多度,這讓水錶、水管等供水設施,進入了「速凍」模式,清源華衍水務積極應對,全力做好供水設施防凍與搶修工作,確保了園區小夥伴們在寒潮下正常用水。寒潮雖然來臨但是擋不住「潮購園區」的熱情園區早已開啟2021的華麗篇章
  • 寒潮預警又雙叒來了:冷空氣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這幾天一推門,寒潮裹挾著冷風瞬間讓你急速冷凍連跳帶蹦,上身毛衫棉衫棉毛衫,下身毛褲棉褲棉毛褲,從清晨到日暮 冷得朝朝暮暮,哪敢露出腳踝和頸部。」「0℃的冰點線已經南壓東移,就像青春抵擋不住髮際線。東北-30℃冷到窒息,好像在年底衝業績;華北地區持續降溫,還好有暖氣護體;長三角地區溼冷入骨,只能心疼地抱緊自己…」段子手朱廣權這樣講解「超兇」降溫圖。
  • 阿富汗強烈地震頻發原因
    阿富汗強烈地震頻發的原因:  眾所周知,阿富汗介於帕米爾和伊朗兩大高原之間,境內高山縱橫,山地和高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五分之四,平均海拔高度900米至1200米。屬於世界上最大山系之一的興都庫什山脈從東北伸到西南,橫貫全境,構成了阿富汗的脊背。
  • 河南開啟「速凍」模式……
    "小寒大寒,凍成冰團"今天是小寒節氣早上6點中央氣象臺就發布了2021年首個寒潮預警對於只冷不下雪的情況,你怎麼看?1.三股冷空氣組合出擊先來看看全國本周內,有三股冷空氣「組合出擊」昨天,第一股冷空氣已正式開啟「工作」模式4日至5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江淮等地氣溫普遍下降4~6℃6日至8日第二股冷空氣「發貨」中東部地區氣溫普遍下降6~8℃局地降溫超10℃
  • 冬季關節疼痛頻發 舒力泰出擊讓你健康過暖冬
    秋去冬來寒風刺骨,這是一個關節疼痛風溼骨病頻發的季節,也是關節患者最難熬的季節,近日各大醫院門診骨關節炎患者不少,平均增加約兩成。專家指出,儘管骨關節炎不是凍出來的,但寒冷的刺激會加重骨關節炎的疼痛、腫脹症狀。
  • 極端天氣頻發,我們算了一筆經濟帳
    極端天氣頻發,我們算了一筆經濟帳 華爾街見聞 2019-02-03 20: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