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安全臨界溫度和最適溼度

2020-12-04 農林衛視官方號

一、安全溫度

蜜蜂是變溫動物,單個蜜蜂在靜止狀態下具有和周圍環境相近的溫度,在溫度低於13℃時意蜂便不能飛行,低於7℃時會出現凍僵狀態。溫度高於38℃時幼蟲開始死亡,高於40℃時幼蟲就會全部死亡,蜜蜂就會停止野外採集工作,有的只採水。

蜂巢內有卵蟲和蛹時,溫度一般穩定地保持在33-35℃;沒有蜂兒時溫度變化在14-32℃之間。蜜蜂的蟲蛹對巢溫的變化非常敏感,溫度低於32℃或高於36℃,會使發育期推遲或提早,但羽化的蜜蜂多數是不健康的,特別是翅膀的發育會不健全。春秋兩季,為了保證蜂兒的正常發育和減少工蜂調節巢溫時能量的消耗,對蜂群要特別注意保暖。而在炎熱的夏季則應注意對蜂群進行降溫。

二、適宜溼度

蜂群內最適於蜂兒發育的相對溼度是35-45%;而越冬期最適於蜂團的相對溼度是75-85%。如越冬室溫度過低,空氣過於乾燥,則會使蜂體的水分蒸發加快,蜜蜂就會感到口渴;當空氣過分乾燥時,還會使蜂蜜失水結晶,以至蜜蜂無法取食而餓死。所以,蜂群在乾燥地區越冬時,必須常給巢內(或越冬室)供水,提高溼度,保證安全越冬。(來源吉林蜂研所)

延伸閱讀:

夏秋蜜源減少,子脾保護方法技術,提高蜂群繁殖潛力!

打開蜂箱將巢脾依次提出仔細查看,全面了解蜂群的蜂、子王、脾、蜜、粉和健康與否等情況,在分蜂季節,還要注意自然王臺和分蜂熱現象。

⊙提示:開箱檢查會使蜂巢溫度、溼度變化,影響蜂群正常生活,還易發生盜蜂,又費工、費時。

在繁殖季節,子牌是群勢發展的潛力,在仲春蜂群增殖時期,群勢可達到10天增加1倍的發展速度,在夏季1張蛹脾羽化出的蜜蜂所維持的群勢,僅相當於春季的1.5框蜂,秋季更少,1脾蛹僅相當於春季的1框蜂,這是夏秋成年蜜蜂壽命短的緣故。

檢查子脾可以幫你了解蜂群需不需要「飼餵」因為,夏秋蜜蜂壽命長短,與蜂群在這一時期的營養、群勢和勞動強度等相關,強群、食物充足的蜜蜂壽命長。

(1)檢查時間一般在泌蜜期始末、分蜂期、越冬前後和防治病蟲害時期,選擇氣溫12℃以上的無風晴朗天氣進行。一天當中,泌蜜期要避開蜜蜂出勤高峰時;蜜源缺乏季節在早晚蜜蜂不活動時。

並在框梁上蓋上覆布,勿使糖汁落在箱外;夏天應在早晚,天冷時在中午前後;交尾群應在上午進行;對中蜂宜在午後做全面檢查。

檢查過程中,需要處理的問題應隨手解決,檢查結束時應將巢脾恢復原狀。恢復蜂路時,巢脾與巢脾之間相距10mm左右。最後推上隔板,蓋上副蓋、覆布和箱蓋,然後記錄。翻轉裡可巢脾時,一手向上提巢脾,使框梁與地面垂直,並以上梁為軸轉動180°。

翻轉巢脾的方法,然後兩手放平,使巢脾上梁在下,下梁在上,查看完畢,採用相同的方法翻轉巢脾,放回箱內,再提下脾進行查看。

在熟練的情況下,或無需仔細地觀察卵、幼蟲情況時可不翻轉巢脾,先看面對的一面,然後,將巢脾下緣前伸、頭向前傾看另面,看完放回箱內。

在檢查繼箱群時,首先把箱蓋反放在箱後,用起刮刀的直刃撬開繼箱,使之與隔王板等鬆開,然後,搬起繼箱,橫擱在箱蓋上檢查完巢箱後,把繼箱加上,再檢查繼箱。

來源:蜂業助手

相關焦點

  • 蜜蜂的臨界溫度是多少?怎樣才能防止蜜蜂凍僵,主要問題有2點
    蜜蜂是溫變昆蟲,身體的溫度會隨著環境溫度變化而變。這本來沒什麼,但是蜜蜂卻耐不了高溫,也扛不住低溫。那蜜蜂對溫度的臨界,是多少度呢?怎樣才能防止蜜蜂外出採被凍僵呢?中蜂與意蜂對溫度的臨界中蜂:對溫度的臨界是低溫10度,高溫42度。當氣溫降到7度,便不能出巢活動,因為這樣的低溫,會使中蜂凍僵,無法回巢。當氣溫達到42度時,只有個別蜜蜂能出巢採水回巢。經過實驗,中蜂最多能扛住50度高溫。意蜂:對溫度的臨界是低溫13度,高溫39度。
  • 蜂箱內保持怎樣的溫度、溼度最合適呢?
    拿意蜂來舉例,當氣溫在14度時,不能外出進行採集;在11度時,翅肌呈僵硬狀態;在7度時,足肌凍僵;在0度以下,單個的蜜蜂在短時間內不會死亡,但壽命卻大大減短;氣溫大於40度,蜜蜂會停止一切採集蜜粉活動。當然,蜂群內的溫度與脾上的幼蟲多少有關。
  • 蜜蜂度寒、度夏控制蜂巢採蜜繁蜂氣溫,幫助蜂群繁殖!
    蜜蜂屬於變溫動物,其個體體溫接近氣溫,隨所處環境溫度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改變。例如,工蜂個體安全活動的最低臨界溫度,中蜂為10℃,意蜂為13℃:工蜂活動最適氣溫為15~25℃,蜂王和雄蜂最適飛翔氣溫在20℃以上。另外,蜜蜂卵、幼蟲和蛹生長發育適宜溫度為34-35℃。小資料:早春,在氣溫8℃以上無風晴天,工蜂能夠短時飛翔排洩。
  • 把蘭花的溫度和溼度說得如此透徹,非這篇文章莫屬!
    二、溫度對蘭花生長有什麼影響1、蘭花只有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才能夠生長,溫度對蘭花生長的影響是綜合的,它既可以通過影響光合、呼吸、蒸騰等代謝過程,也可以通過影響有機物的合成和運輸等代謝過程來影響蘭花的生長,還可以直接影響土溫、氣溫,通過影響水肥的吸收和輸導來影響蘭花的生長。
  • 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是多少?
    我想,如果你想讓山茶花在冬天安全的話,只要你做到以下幾點「避免」,就能讓山茶花安全度過整個冬天,來年茁壯成長。首先,避免室內溫度過高然而即使在實行溫度管理的情況下地區,仍有許多花友反映,葉子在自己的茶廠裡很容易變黃,其實,這是由於室內溫度過高造成的。
  • 蝸牛生活環境的溫度和溼度
    在冬眠期間,蝸牛不再攝食,消化液的分泌極為緩慢,處於停止生長的狀態,體重損失大大減少溫度的高低還影響蝸牛的生長和繁殖。隨著溫度的升高,蝸牛的成熟期縮短,繁殖率、產卵率均提高。據報導,英國愛爾蘭農業水產研究所為提高歐洲蝸牛的繁殖速度,對最適生長和繁殖溫度進行了對比研究。
  • 大棚葡萄發芽了,做好這些,不在溼度和溫度之間糾結
    冬至是一年當中光照時長最短的一天,冬至過後雖然光照逐漸增加,但數九寒天的溫度也是一年中最低的,棚友們開始糾結:開風口通風除溼可以很好地防住灰黴病,但棚內溫度將會大幅度下降,這顯然不利於葡萄生長;如果不開風口或者開小風口,通風不夠,棚內溼度大,灰黴自然難以控制,要命的是越打藥溼度越大,所以灰黴經常越打越重;最怕的是接下來的霧霾和陰天,如果連續出現,那將是大棚葡萄無解的災難
  • 溫度低於10攝氏度蜜蜂還外出採蜜,是蜜蜂太積極?當心毀了蜜蜂
    蜜蜂對溫度的忍受範圍實際上,在蜜蜂養殖中我們說蜜蜂如果要能活動,溫度至少要有15攝氏度,但是根據研究數據來看,其實15攝氏度這個溫度已經是蜜蜂開始受凍的一個較高溫度了,相對於10攝氏度來說, 蜜蜂肯定是開始凍僵了的,就算中蜂耐寒能力稍強,在10攝氏度以下中蜂的活動也完全受到了影響。
  • 什麼是臨界溫度?
    我們常在有關書籍和報刊中看到:蒸汽、汽輪機、汽化……這些詞中的「汽」有水旁;而氣球、氧氣、空氣這些詞中的「氣」沒有水旁。這是為什麼,要說明這個問題,還須從物質的臨界溫度談起。要使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可以用加大壓強和降低溫度的方法。但這種方法能否使所有的氣體液化呢,早在19世紀中葉,包括法拉第在內的許多科學家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二氧化碳、氯化氫等氣體相繼在他們的實驗室裡變成液體。但是氧氣、氮氣、氫氣等一直不能被液化。於是,人們不得不把這些「頑固派」稱為「永久氣體」。
  • 養蛇最好溼度和溫度
    蛇的養殖隨著科技的發展非常的成熟,而又經過大量養殖者的證實,目前最好的科學養蛇就是室內養蛇,而室內養蛇最為核心地方就是控制養蛇場內的溼度和溫度,
  • 蜜蜂能夠調控巢內溫、溼度,這是其他昆蟲都不具備的高級生物特性
    蜜蜂的繁殖方式在進化上比傳統的依靠單個雌性繁殖的方式更高一籌,是昆蟲界中最「先進」的繁殖方式。蜂群的巢脾的兩面,營造許多小巢房,這些巢房是供蜂王產卵,卵變成幼蟲,幼蟲或蛹到成蜂的育兒室。因此巢內的哺育區需保持恆定的溫度。同時巢內的相對溼度不低於75%。在非哺育區巢脾的溫度也需要保持在25℃以上。在冬天為了蜂群的生存,群內溫度不能低於14℃。在昆蟲界只有蜜蜂能夠調控巢內溫、溼度,這是其他昆蟲都不具備的高級生物特性。蜂群是用什麼方法來實現溫、溼度調控呢?
  • 城環學院樸世龍團隊研編首幅全球植被光合作用最適溫度空間分布圖
    隨溫度升高,植物葉子的光合作用先升後降,但在生態系統水平上,植被光合作用對溫度的響應仍不明確,且相關研究非常有限。生態系統尺度植被光合作用最適溫度信息缺乏,導致全球植被模型普遍採用葉片最適溫度信息來替代。
  • 溫度和溼度對嫁接成活的影響
    一、溫度嫁接後,砧、穗間形成層的活動和愈傷組織的形成,只有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才能進行。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愈傷組織形成的速度,甚至完全不長出愈傷組織。不同樹種,愈傷組織形成的最適宜溫度也不同。據國內外資料介紹,各種樹木愈傷組織形成所需要的溫度與該樹種萌發所需的溫度呈正比。如物候期早的大櫻桃,所需溫度較物候期晚的柿要低。一般情況下,溫度在15℃以上時,愈傷組織生長很緩慢;在15~20℃時,愈傷組織生長加快;在20~30℃時,愈傷組織生長較快。大部分果樹嫁接後,在25~28℃時愈傷組織生長最快。
  • 有趣的臨界溫度!-氣體滅火漫談
    3、IG541、1G100、IG55、IG01和內貯壓的七氟丙烷系統為什麼可以採用測量壓力的方法檢測氣體洩漏?臨界溫度是能夠使物質由氣相變為液相的最高溫度,我們可以通過加壓的方式使氣態物質液化,但每種物質都有一個特定的溫度,在這個溫度以上,無論多大的壓力,氣態物質都不可能被液化,這個溫度就是臨界溫度。
  • 蜜蜂有哪些生活環境特性?
    蜜蜂養殖在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悠久歷史,也是現代社會許多養蜂人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不光如此,也有很多愛蜂人憑藉其濃厚的興趣飼養蜜蜂,但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作為養蜂人都應該對蜜蜂的生活以及環境有所了解,掌握蜜蜂的生活習性和對養殖環境的要求,這樣不但蜜蜂養得好,也能收穫「甜蜜的事業」,那麼蜜蜂生活環境的特性又有哪些呢
  • 如何提高超導體臨界溫度?
    導電性.這些純金屬(除了鈮和釩外)是屬於第Ⅰ類超導體.這類超導體臨界磁場值只有百在元素周期中,已發現有28種元件素具有超高斯數量級.因此第Ⅰ類超導體的臨界電流是很小的,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沒有超導電性的元素,採用特殊技術後(如加壓或薄膜技術),在一定溫度下出現了超導態.例如,在常壓下為半導體的鍺和矽,矽在120千巴壓力下測得Tc=6.7K,在115千巴壓力下,鍺同樣進入金屬變態,在5.35K變成超導態。
  • 溫度和溼度的控制很重要
    導語:上一期說到多肉植物玉蝶養護的四個要點之一,就是用土問題,現在接著說溫度和溼度的問題。先補充一下關於多肉配土,在顆粒的選擇上除了煤渣以外,可以用火山石代替。不同地區溼度和溫度的問題。關於這個話題,我想南方的朋友再敏感不過了,究竟什麼樣的溼度和溫度才安全呢?
  • 高壓可影響多層超導體臨界溫度
    研究人員認為,有望據此研製出臨界溫度更高的超導體,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8月19日出版的《自然》(Nature)雜誌上。 超導體的導電能力是銅導線的150多倍,為了獲得超導狀態,超導物質必須被降低到相當低的溫度,也就是所謂的臨界溫度,物質的電阻才趨近於零。為此,研發出臨界溫度很高的超導材料一直是物理學家孜孜以求的夢想。
  • 春捂的臨界溫度是多少?
    對兒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春捂」穿衣應下厚上薄  春天防寒要注意好兩頭,照顧好頭頸和雙腳。尤其是老人,若在乍暖還寒的氣溫下,過早摘掉帽子和圍巾,易遭受風寒侵襲,導致傷風感冒加重頸椎病的症狀。
  • 體感溫度是什麼?空氣溼度和體感溫度的關係如何?
    【氣溫、相對溼度與體感溫度的關係】  「體感溫度」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溼度越大,體感溫度和實際溫度差異越大;氣溫越高,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