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法國的《機械心》是去年頗受好評的一部動畫。它的風格略似蒂姆·波頓的《殭屍新娘》、或者亨利·塞利克的《鬼媽媽》,都是童心之餘帶些陰鬱與壓抑。黑色以及哥特元素成為影片最重要的視覺組成,而歡快與明亮的好萊塢動畫體驗則少之又少。
迥異於好萊塢的合家歡動畫,歐洲動畫總會有些特立獨行,就好像阿內·拉魯的《原始星球》、揚·史雲梅耶的停格動畫。他們做動畫更像做藝術,講求風格,講求創作者的自我表達。過度的風格也許很難讓所有觀眾接受,卻又總能招來一群鍾愛此類影片的鐵桿粉絲。這既讓他們無法如好萊塢作品一樣傳播廣泛,卻也是它們的妙處。
《機械心》是一個傷心的故事,小男孩傑克一生下來就被裝上了一顆機械心,從此就必須嚴格遵守「機械心生存三大法則」。如同那顆稍一快轉就要冒煙的機械心,小男孩的生命也始終在危機邊緣。生命的脆弱讓他必須遠離愛情,不過,這卻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
明知不能卻仍要去愛,追逐幸福卻要以生命為代價,讓愛危及生命,這可怕的設定來自法國人馬提亞斯.馬極爾。其實馬提亞斯的身份有很多,他是一名音樂人,曾組建樂隊Dionysos。同時,他也是一名極有想像力的作家,作品風格怪誕、想像力奇特,且擁有一批忠實讀者。《38篇迷你西部故事》、《如今你的世界永遠是黑夜》,單從這些古怪的書名,就多少能看出他作品的風格與獨特。
《機械心》來自馬提亞斯的同名小說,並且由他親自導演、編劇且為男主角配音,連影片的原聲也有他的樂隊Dionysos參與。在其風格影響下,片中有很多奇怪的設定,比如以琴做脊柱的老人,古怪的雙頭女子,滾動的頭顱等待各種稀奇又有趣的東西……影片的人設也儘量誇張,人人都有一顆巨大的頭顱,與身體明顯不成比例。這些有趣的設定為影片帶來獨特的美感,讓觀眾如置身奇妙的異世界,那是想像力的海洋。
有意思的是,這樣一部奇幻動畫,竟然會有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出現其中,那就是梅裡愛。它是《雨果》裡的傳奇老人,更是昔日電影圈的開山祖師,在《機械心》裡,他變成了傑克的好友,與傑克在馬戲團開始了一段奇妙旅程。由於梅裡愛的加入,讓影片出現了很多老電影的元素,或提及、或致敬,帶出不少回憶。其中對《月球旅行記》的引用,估計也會讓很多鍾情電影的觀眾小小心動吧。
歷經磨難的傑克,最後終於可以對心愛的女孩勇敢的表達出愛,代價則是機械心受損,男孩永遠離開這個世界。有人稱其為悲劇結局,不過,換個角度看,這又何嘗不是Happy Ending呢。想要愛,卻也體驗到了愛,這還不夠麼?
最後,送上機械心生存三大法則,一定要忘記哦:
1、不能觸碰機械心的指針。
2、一定要控制好你的情緒。
3、千萬千萬要遠離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