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把月壤帶回地球,這次的月壤不一般,NASA希望分點樣本

2020-11-24 騰訊網

今日凌晨4:35嫦娥5號由長徵5號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成功,目前已經進入預定軌道。

這次任務現在只能說成功了一小部分,因為這次任務需要執行的操作非常多,最終的目的是將月球上的巖石和土壤帶回地球,接下來還有很多挑戰正等待著嫦娥5號。

雖然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平均距離為38萬公裡,但除了自然情況下落在地球上的月球隕石以外,人類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月球任務以來,只有9次任務成功的將月球樣本帶回了地球。

這九次任務分別是NASA的阿波羅計劃,六次載人登月通過人工採集將381公斤的月球樣本帶回地球,還有三次是前蘇聯進行的無人採樣任務,總共將301克樣本帶回了地球。

通過對這些樣本進行分析人類首次確認了月球撞擊說的起源方式,以及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月球演化的過程,太陽系的演化過程,也讓人們對月球正面深色月海的形成有了更多的理解。

但是以往9次的採樣任務的採樣地點都集中在月球正面的中緯度地區,地點太過集中就造成了樣本類型單一;

還有通過對以往樣本的分析得出,這些樣本形成的時間都是在30億年以前。在時間上來說也比較單一,畢竟月球的歷史有45億年。

因此我們只有在月球上的更多地區獲得一些形成時間差異較大的樣本,才能對月球的歷史有更多的理解。

而這次嫦娥5號確定的著陸點就完美的解決了以上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嫦娥5號不扎堆去阿波羅任務地點著陸的原因。

嫦娥5號的著陸點依然在月球正面的深暗色月海,但緯度明顯在高處,具體地點在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地區,這個位置之前沒有任何探測去達到。

而且科學家估計這個地區的巖石樣本形成的時間非常年輕只有大約13億年的歷史,地點和時間的不同可以讓我們對月球的歷史有更充分的了解。

嫦娥5號

嫦娥5號任務是我國無人探月計劃的收官之作,按照大的計劃來看,我國的探月總體分為三大步:無人探測、載人登月、月球基地。

如果嫦娥5號任務成功取回樣本,那麼就標誌了我國無人探測計劃整體的圓滿成功!

無人探測計劃我國也是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了十幾年,在嫦娥5號之前,我們發射了1號、2號軌道飛行器繞月飛行,3號、4號月面軟著陸;

這些探測器的發射都是在為了嫦娥5號今天的成功在鋪路,所以說嫦娥5號是我國航天任務中最為複雜、難度最高的一項任務。

而且嫦娥5號還是我國未來載人登月、以及火星取樣返回的藍圖,如果嫦娥5號成功未來這兩項任務都會順利的按照計劃進行。

那麼嫦娥5號難在哪裡?

這次任務是我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會完成很多第一次,而且在國際上也具有非常高的難度,從前蘇聯3次只取回310克樣本就能知道,月球採樣的困難;

而且在前蘇聯之後再沒有任何國家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因此這次任務的成功,我國將會為未來火星取樣提供先例。

嫦娥5號有四個部分組成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和返回器,總量達到了8噸,以往的嫦娥3號、4號也就3噸多,因此嫦娥5號必須由目前我國有效載荷最大的長徵5號火箭發射;

這枚火箭可以將嫦娥五號直接送往地月轉移軌道,然後火箭末級與探測器分離,嫦娥5號進入環繞月球軌道;

接下來軌道器和返回器(留在月球軌道)與著陸器和上升器(著陸月球表面)分離,著陸器軟著陸以後會在月球上鑽探2米的深度,取樣2公斤的樣本。

然後將樣本封存轉移到上升器,完成以上的操作後,上升器點火與著陸器分離,上升器將樣本帶到月球軌道與停留在月球軌道的軌道器和返回器對接,將樣本轉移到返回器中。

樣本成功轉移以後,上升期就會分離被拋棄,軌道器點火推動返回器進入月地轉移軌道,然後進入繞地軌道,最後返回器與軌道器分離,返回器進入地球大氣層將樣本帶回。

這就是嫦娥5號大致的任務過程,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非常困難,可以看出這次任務分離的次數非常多、任務的模式也非常多,這些過程如果出現一次失誤整個任務都會失敗。

最為重要的是,這次任務將完成4個第一次,風險非常大:

第一次在另外一個星球上鑽探取樣,並且自動封裝樣品。

第一次在另外一個星球上起飛,進入軌道。

第一次在另外一個星球軌道上進行太空飛行器的交會對接。

第一次返回器將以接近11.2km/s的超高速度返回地球。

可以說這次任務其實就是一次沒有載人的載人登月計劃,如果順利完成,載人登月就是我們啥時候想去的問題了。

預計這次任務的時間為23天,也就是下月我們就能見到40年來首次由中國帶回來的月球巖石。

為此NASA還在其推特對我國的嫦娥5號發射的成功發表了一段話,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讓我國分點樣本,分享這次的成果。

原話是這樣的:

通過嫦娥5號,中國開始努力加入美國和前蘇聯獲取月球樣本的行列。我們希望中國與全球科學界分享其數據,以增進我們對月球的了解,就像以往阿波羅計劃和未來的阿爾特彌斯計劃所做的那樣。

不過,NASA一直都是航天項目上禁止與我國進行合作,例如國際空間站就將我國排除在外,不過這並非壞事,這樣更加激烈了我國開始建立自己的空間站。

這次任務所獲得的樣本會保存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國家天文觀測站,是否會給NASA,這不得而知。

相關焦點

  • 外媒:全世界科學家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
    【外媒:全世界科學家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俄科學家希望獲得中國月壤樣本據衛星社11月24日消息,俄羅斯科學院地球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所月球和行星地球化學實驗室主任葉夫根尼·斯柳塔向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羅斯科學家希望從中國同行那裡獲得月壤樣本,但暫時還未就此展開會談。
  • 在中國之前,美國和前蘇聯採集了幾次月壤,又帶回了多少月壤?
    歷時23天,嫦娥五號終於在國人的期盼中帶著月球「特產」——月壤,回到了中華大地。曾經毛主席說過「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願望正一步步的實現。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從月球上帶回月壤的國家,並且中國在探月工程的「三部走」——繞、落、回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有啥用,為啥要部分存放在湖南?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本次的任務目標是帶回約兩千克月壤。而帶回來的月壤部分將會保存在湖南。那麼,月壤到底有什麼用?它跟地球土壤有什麼不一樣嗎?
  • 俄國科學家率先表態:希望獲得中國月壤!俄媒:中國尚未做出決定
    到目前為止,全球是俄羅斯科學家率先公開表態希望獲得。馬上就擁有2000克月壤的中國遇上了幸福的煩惱:俄羅斯給不給,美國的「人情」要不要還?還有誰?嫦娥五號從發射至今一切順利,中國實現了探測器首次地外天體起飛,並實現了人類的第一次月軌交會對接,現在嫦娥五號擇機返回地球。
  • 渴望「嫦五」月壤樣本,美媒:美國專家都知道希望渺茫
    渴望「嫦五」月壤樣本,美媒:美國專家都知道希望渺茫儘管有很多陰謀論,但美國曾在1969年登上月球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隨著美國登月的成功,美國又多次發射阿波羅號的飛船,從月球上帶回382公斤的月壤樣本和世界分享。
  • 中國把「月壤」帶回地球,對全球來說意味著什麼?美俄都坐不住了
    而前後歷經近一個月的時間,嫦娥五號終於返回地球,引得各界莫大關注。值得重視的是,在嫦娥五號的成功完成任務的情況下,中國終於把「月壤」帶回了地球,當真是了不起。那麼,這樣的結果對於全球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只能說,如此意義,美俄都瞬間坐不住了!
  • 俄羅斯科學家:全球科研人員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
    俄羅斯科學家:全球科研人員都想得到中國取回的月壤樣本近日,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運輸下,嫦娥五號順利升空,並且計劃會帶回2千克的月壤樣本回到地球供科學研究。得知消息的美國宇航局也開始「陰陽怪氣」地表示,希望中國能像美國一樣,向全世界分享探月工程的數據。
  • 月壤一定得給美國?關鍵時刻中國直接把話挑明,NASA回應不出意料
    中國在很多領域都開始趕超美國,在航天領域自然也不例外,在美國航空航天局碌碌無為的時候,中國的嫦娥五號成功登陸月球,帶回了月壤樣本。但是隨著時間過去,NASA在經費上的問題使得美國探月計劃遲遲沒有新的進展,反倒是曾經被美國用1g月壤羞辱的中國在探月計劃上實現了突破,嫦娥五號成功從月球帶回了月壤。嫦娥五號不僅宣告了中國航天技術不若與人,同時還為中國進一步推進探月計劃打下了基礎。
  • 紐約時報:中國把月壤帶回地球,開啟了「太空競賽新時代」
    文章認為,美國正在把中國看成是太空領域的「對手」,已對中國航天實施過長期的打壓,但隨著中國成功帶回月壤、在航天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美國以往的做法可能會招來中國的反擊,雙方的競爭會變得「日益激烈」。 不過文章同時也承認,中國的航天計劃完全沒有受到美國「重返月球」等太空政策口號的幹擾,正在穩步向前推進,中國的航天項目確實是在推動太空探索的進程。
  • 嫦娥五號將帶月壤歸來,無價的月壤,美國卻開價1美元購買
    今天,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在軌將樣品容器轉移至返回器中。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與上升器分離,擇機返回地球。這也是第三個國家將月壤帶回地球,在中國嫦娥五號將帶回月壤的時刻,一克難求,地球上的月壤月巖主要來自美國阿波羅計劃帶回的382千克,蘇聯無人探月帶回的300多克,以及掉落地球的月球隕石。
  • 為何我國帶回的月壤和美國的不一樣?
    嫦娥5號,於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任務後,於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順利帶回1731克月球土壤。但是,實際上嫦娥5號原計劃是採集2000克月球土壤的,為什麼只帶回了1731克呢?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之旅,期待中國分享月壤數據
    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新社)嫦娥五號或將成為月球「挖土第三人」月壤是研究月球的樣本,蘊藏著極大的科學價值。科學家通過研究這些月壤物質,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重要信息。
  • 研究月壤有什麼意義和價值?我們該如何分析月壤同位素?
    與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機養分不同,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無論種菜還是種土豆都不行。但是科學家們發現,長期的太陽風給月壤注入了大量的氦-3,這是一種未來有可能進行熱核聚變發電的清潔能源。
  • 中國實現當初吹的牛X!嫦5帶回月壤2千克,要不要也給美國1克
    ,當時從全國請來了近百名各方面的研究專家,專家們小心地將這塊1克重的月壤分成了兩份,一份進行科學研究,另一份保存起來。,至於月球探測器機動個幾百上千公裡跨區採集啥的,根本不可能。採集的樣本就將填補這部分研究的空白。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美國NASA討要月壤意圖暴露,原因很簡單!
    分成功登陸月球,目前已經進入到採集月球土壤的環節。相關科研人員透露,這次嫦娥五號採集月球土壤的任務總共是2千克,其中1.5千克為月球表面土壤,0.5千克為鑽取地下層土壤。目前嫦娥五號已經安全降落月球,隨後的挖掘月球土壤任務將逐步展開!
  • 俄羅斯要月壤,美國要數據,歐洲來幫忙,「月壤」到底有什麼用?
    眾所周知,中國科技有兩張名片,一張是高鐵,另一張則是航空航天。最近,嫦娥五號的順利發射引發了不小的熱度。時不時得就會刷到相關的報導,本來對於這種專業程度很高的研究,我一般僅僅關注一下結果。
  • 中國採集月壤,向地外星系的研究邁出了重大的一步......
    在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本次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帶回2千克的月壤。如果這次嫦娥五號能成功的從月球表面「抓回」土壤樣本,並帶回地球,那麼科學家們將可能通過對月壤成分的化驗,研究更進一步了解月球的演化歷史,這將對人類太空探索事業是一種巨大的提升。
  • 登月6次的美國,為什麼還要找中國討「月壤」,它自己的呢?
    這份月球土壤樣本將是過去十幾年時間唯一一個「新鮮」的月壤樣本,所以各個國家的科學家和科研機構都對嫦娥五號的探月行動翹首以盼,都眼巴巴的盯著我國的嫦娥五號即將從月球帶回來的土壤,並且他們已經開始向我國有關部門提出申請,請求我們分一點月壤樣本給他們用於科學研究。
  • (俄媒看中國)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期待中國分享月壤數據
    (圖片來源:中新社)嫦娥五號或將成為月球「挖土第三人」月壤是研究月球的樣本,蘊藏著極大的科學價值。俄新社、《共青團真理報》、REGNUM通訊社報導,嫦娥五號執行的中國歷史上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若成功完成,將成為上個世紀70年代末之後,首個將月壤帶回地球的探測器,此前完成這項任務的只有蘇聯和美國。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曾6次登月的美國,為何還和中國討要月壤
    而早在嫦娥五號登月挖土之前,美國就希望中國可以分享月球科學數據,以及月球土壤。為什麼還想要中國嫦娥五號的月壤呢?現在普遍認為克裡普巖是由一個在45億年前撞擊地球的類似火星的物體導致。這次撞擊導致大量的物質流進了地球軌道上,然後形成了月球,大部分的物質在月球中融化,然後形成了巖漿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