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承載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使命的嫦娥五號任務正在穩步開展。從探測器成功落月到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從上升器月面點火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再到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連日來,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的最新動態,表達對中國航天成就的讚嘆和國際航天合作的期待。
-
在中國之前,美國和前蘇聯採集了幾次月壤,又帶回了多少月壤?
此次月壤的收集,不僅僅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航天的能力,更是為下一步中國登月打下堅實基礎。前面我們說過,中國成為第三個帶回月壤的國家,前兩個是美國和前蘇聯,那麼在嫦娥五號之前,人類一共採集過多少月壤呢?採集了幾次月壤呢?今天就讓小潭給大家普及下採集月壤的歷史知識吧。首先,說到探月,我們就不得不說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
-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國際論道)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承載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使命的嫦娥五號任務正在穩步開展。從探測器成功落月到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從上升器月面點火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再到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連日來,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的最新動態,表達對中國航天成就的讚嘆和國際航天合作的期待。
-
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最新動態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承載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使命的嫦娥五號任務正在穩步開展。從探測器成功落月到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從上升器月面點火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再到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連日來,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的最新動態,表達對中國航天成就的讚嘆和國際航天合作的期待。
-
嫦娥5號登月採集月壤,為何引起美國高度緊張?他們在擔心什麼?
嫦娥5號登月採集月壤,為何引起美國高度緊張?他們在擔心什麼?眾所周知,近段時間,中國的探月正進展得如火如荼,現在已經開始了我們的收官之戰。嫦娥5號帶著極其特殊的任務,前往月球去收集月壤了。然而,隨著嫦娥5號的發射成功,美國方面卻越來越緊張了,那麼,它們在緊張什麼呢?
-
「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外媒看中國)
12月3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攜帶月壤進入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多國媒體高度關注這一重大航天工程,認為其成功實施對於航天領域各項研究與國際航天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外媒看中國)_新聞中心_中國網
12月3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攜帶月壤進入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多國媒體高度關注這一重大航天工程,認為其成功實施對於航天領域各項研究與國際航天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之旅,期待中國分享月壤數據
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新社)嫦娥五號或將成為月球「挖土第三人」月壤是研究月球的樣本,蘊藏著極大的科學價值。科學家通過研究這些月壤物質,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重要信息。
-
「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
12月3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攜帶月壤進入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多國媒體高度關注這一重大航天工程,認為其成功實施對於航天領域各項研究與國際航天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
12月3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攜帶月壤進入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多國媒體高度關注這一重大航天工程,認為其成功實施對於航天領域各項研究與國際航天合作具有重要意義。英國《自然》雜誌刊文指出,嫦娥五號提取樣品是自1976年蘇聯成功完成「月球24號」無人探測任務以來的首次採集月球樣品嘗試。
-
(俄媒看中國)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期待中國分享月壤數據
【俄羅斯龍報特約記者春夏編譯報導】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作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俄羅斯(蘇聯)對中國此次航天發射任務十分關注,多家媒體對此進行報導。
-
中國採集的月壤是否會分享給NASA?官方回應
嫦娥五號已經攜帶採集的大約2千克月壤樣本返回地球,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續分析研究也即將即將展開。相信不少人都知道,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當年成功組織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先後帶回了近400千克的月壤、月巖樣品,並於1978年將1克樣品贈予我國。我國科學家也利用這一珍貴的機會,展開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
嫦娥五號攜月壤啟程回家 38萬公裡外的中國紅———頭條——中央...
(國家航天局供圖 國家天文臺提供技術支持) 38萬公裡外,一抹「中國紅」振奮人心。 12月3日23點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壤的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起飛前,國旗展示系統成功在月面打開,這是中國首次在月球展示「織物版」五星紅旗。
-
中國採集的月壤是否會分享給NASA?官方霸氣回應
嫦娥五號已經攜帶採集的大約2千克月壤樣本返回地球,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續分析研究也即將即將展開。相信不少人都知道,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當年成功組織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先後帶回了近400千克的月壤、月巖樣品,並於1978年將1克樣品贈予我國。
-
月壤即月球的土壤,雖然在月球上唾手可得,但是對地球人來說卻蘊藏...
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本次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屆時將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登月六次的白頭鷹,欲求嫦娥5號採集的月壤數據?
呃,不對,是採集月壤。雖然人類對於月球的探索已經持續了幾百年,但至今為止,真正成功採集到月壤的國家也無非就是美國和蘇聯。不說別的,單看這兩個國家,月壤的科研價值及其珍貴程度就可見一斑。雖然我們的月壤還「在路上」,但是申請分享月球樣本,想要共同研究的「小夥伴」們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人群之中,竟然有著航天巨頭——美國NASA。
-
「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_新華報業網
12月3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攜帶月壤進入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多國媒體高度關注這一重大航天工程,認為其成功實施對於航天領域各項研究與國際航天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邁出重要一步,歐洲宇航局高調加入,世界目光再次聚焦
目前,我國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據了解,我國將首次實現在月球表面採集月壤或月巖等材料。這代表著我國登月技術的成熟化,也標誌著我國航天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同時,我國將會成為全球第三個實現取回月球表面材料的國家。
-
美國曾只給中國1克月壤堪比羞辱,今天我們要自己去月亮上採集了!
有了這些月壤樣本,中國就可以盡情研究裡面蘊藏的人類能源革命的未來--氦-3。氦-3主要存在於太陽,通過太陽風注入到月壤中(地球的磁場保護了地球,但同時也擋掉了氦-3)。誰能有充足的月壤,就能夠實驗月壤中提取氦-3的方法,從此掌握人類的未來!
-
美國曾只給中國1克月壤堪比羞辱,今天我們要自己去月亮上採集
有了這些月壤樣本,中國就可以盡情研究裡面蘊藏的人類能源革命的未來氦-3主要存在於太陽,通過太陽風注入到月壤中(地球的磁場保護了地球,但同時也擋掉了氦-3)。其實它是為了驗證地外星球複雜樣本取樣、飛船地外星球起飛、地外星球深空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地月軌道返回等一系列登月返回的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