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國家培養9年的藝術人才,後來卻投入娛樂圈,原因讓人感慨

2021-01-13 騰訊網

遙記得,多年之前,無論是歌手還是演員,從來都是先知作品而後知其人,先知《青花瓷》、《七裡香》而後知周杰倫;先知《江南》、《曹操》而後知林俊傑;先知《唐伯虎點秋香》、《逃學威龍》而後知周星馳;先知《警察故事》、《A計劃》而後知成龍……

那時候,這個圈子還叫做演藝圈,而今卻已經成為了流量當道的娛樂圈,倒是讓人唏噓不已。但即使現在娛樂圈亂象叢生,但其中還是不乏許多有實力的人,而作為被國家培養了9年的崑曲人才——李沁,就是其中之一。

崑曲又名「崑腔」、「崑劇」,是我國最古老的戲劇劇種之一。早在600多年前,崑山地方就已經出現了一種獨特的民俗唱腔,後來在崑山人顧堅草將這些特別的唱腔收納規整,並進行系統而科學的研究之後,創立了崑腔。

崑腔以婉轉、清靈、細膩的特點受到了無數人的喜愛,在當地人的不斷學習、傳承和弘揚之下,很快,崑曲就成為了全國知名的一種戲劇唱腔和劇種。但當時的崑曲還有些單一,聽多了之後就稍顯無趣,因此慢慢的,崑曲在國內的地位下滑了。

在嘉靖年間,大約公元16世紀中期,著名戲曲家魏良輔就對當時已經失去活力的崑曲注入了新的生機。他大膽改革,將當時在國內流行的餘姚腔、弋陽腔等等唱腔都合理融入到崑曲之中,從此,崑曲成為一種富於變化、極其靈動的新戲劇聲腔唱法,而貢獻極高的魏良輔也被封為「崑曲之祖」。

從此,崑曲真正成為了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劇種,上到天子大臣,下到黎民百姓統統都愛聽崑曲,這個情況持續了200多年,直到18世紀末期,鼎鼎大名的京劇出現後,崑曲在國內的統治地位才漸漸失去。

而到了現在,別說崑曲了,就連學京劇的人都變少了很多,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任務了,而李沁就是奮戰在這個事業當中的女孩兒。

李沁出生於1990年,是江蘇省崑山市巴城鎮人,生長環境正是崑曲的發源地。在當地崑曲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下,小小的李沁也愛上了這門傳統戲劇。

2001年,年僅11歲的李沁就進入了巴城鎮石牌中心小學的戲曲興趣班中接受崑曲的學習和基本功的操練。但當時李沁的父母卻並不怎麼支持她的這個興趣,怕影響李沁的學習,李沁是向父母立了「一定不影響學習」的軍令狀才得以安心學習崑曲的。

兩年之後,13歲的李沁就已經小有所成了。2003年,她在「蘇外之夜」專場晚會中一連唱了錫劇《沙家浜》、越劇《梁祝·十八相送》和崑劇《牡丹亭·遊園》,並且以最後的崑劇奪得了第7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金花獎,讓無數的人都看到了這個小姑娘的戲曲實力。

因此,在2004年的時候,李沁就進入了上海戲校之中學習更加專業而系統的崑劇表演藝術,成為了國家重點扶持的崑曲藝術人才。因為在學習過程中十分賣力,李沁後來還被崑劇學院院長蔡正仁選中,成為了整個學院的代表人物。

從2001年到2010年共計9年的時間裡,李沁都一直勤勤懇懇地耕耘在崑曲學習的事業上。可情況在2008年的時候卻發生了變化。當時著名導演李少紅正在為自己的《新紅樓夢》進行選角,機緣巧合之下,李少紅見到了18歲李沁,看到李沁的第一眼,心中就敲定了——薛寶釵這個角色非李沁不可。

當李沁跟父母說起這事的時候,李沁父母是很不願意的,他們認為,既然當年李沁執意選擇了這條路,就應該安安心心地走下去,而且娛樂圈多有亂象,他們實在不願意讓李沁趟這趟渾水。

但李少紅卻跑到了他們家裡,費了好一番唇舌,終於說動了李沁的父母,於是李沁就這麼進入了娛樂圈。2010年,《新紅樓夢》已經播出,立即就引起了全國關注,尤其是李沁那出塵的氣質,更是獲得了觀眾一致的喜歡,李沁一炮而紅。

從此,李沁的片約就沒有斷過,成為了娛樂圈內炙手可熱的新銳演員,但同時,李沁的崑曲事業也就被放到了一邊去了。崑曲的練習其實是個苦工,很多時候都枯燥而乏味,相比娛樂圈裡受萬人追捧,確實顯得黯淡許多。

但無論李沁做出何等選擇,都是她的權利,至少成為演員之後的李沁,在演員事業上做得也相當不錯。只是一提到當年那個還是崑曲才女的李沁時,難免讓人感慨不已。

在現在各種鶯鶯燕燕的衝擊之下,很多傳統文化都慢慢被打入了「冷宮」,但卻恰恰是這些傳統文化保有著我們中華兒女的文化精髓,如果就此消逝,無疑是全體中國人的損失,只願今後能有更多的人能夠走上傳承包括崑曲在內的傳統文化的事業中去吧。

相關焦點

  • 北演影視藝術系 影視傳媒藝術人才的培養基地!
    培養一專多能的實用型人才為核心,實踐項目驅動教學,影視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影視藝術系,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以理論指導實踐。著重開掘和提高學生自身的個性魅力,調動學生的創作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創新能力。影視藝術系影視藝術系是北京演藝專修學院下設二級院系之一。
  • 她是娛樂圈「高冷女神」,6年演5部戲,一個「吻」讓人記她一輩子
    在娛樂圈中,通常想要順利發展,演員們的性格大多都非常開朗活潑健談的,但是冷眉卻在娛樂圈似乎有點格格不入,跟娛樂圈喧囂的環境相比,冷眉似乎格外的顯眼,因為她的高冷,他還被很多人稱為「冷美人」。  而事實證明,性格高冷在娛樂圈中是混不下去的,冷眉僅僅在娛樂圈中僅僅摸爬滾打了6年的時間,就退出了,而且在娛樂圈中6年的時間,僅僅出演了5部作品,但是就是這5部作品,卻讓觀眾記住了她,而且一記住就是一輩子。
  • 她曾是祖國全力培養的天才少女,留學後入籍美國,後來過得如何?
    抗瘧藥物——青蒿素,就是由她帶領團隊在夜以繼日的研究中發現的。青蒿素的出現,可以說能夠挽救數百萬人的性命,所以它可以在醫學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然這樣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只是靠個人或者團隊便能輕鬆得來的,其中更離不開祖國花費大量資源和精力的培養。也因此,他們幸不辱命將豐碩成果用以回報祖國。
  • ATC藝術中心與多家院校達成藝術教育項目合作 培養創新型藝術人才
    ATC藝術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藝術留學作品集指導,藝術留學規劃,國際藝術課程研發和設計行業資源整合,匯集了100+國際知名院校海歸導師、行業優秀藝術家及設計師為師資力量,致力培養學生設計思維及跨學科應用能力,接軌海外院校的教育理念與課程體系,鼓勵並尊重學生的個性及創造力。
  • 北京高校開設奧運專業「三段式」培養複合人才
    李照煦,國家體育館攝影服務處攝影副經理,也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奧運碩士班的學生。他告訴記者:「這次服務奧運會的經歷對個人成長非常有益,我能近距離地觀察到全世界最為優秀、最為敬業的新聞工作者的工作狀態。」奧運會是一項國際性、綜合性的體育賽事。小到一張入場券的設計,大到整個賽事的日程安排,都需要專門人才。
  • 錢學森一生激動過三次 晚年諫言總理憂人才培養
    「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2005年7月29日,溫家寶探望錢學森,錢學森向總理諫言,批評現在的教育體制存在問題。當談到科學創新思維時,他提出科學工作者的藝術修養問題,並希望將二者結合起來。
  • 王詩齡的畫賣十萬、李嫣的畫賣百萬,為何明星愛培養孩子藝術細胞
    皮膚黝黑,有些歐美氣質,王詩齡這個孩子其實並不經常出現在大眾的視線裡,生意頭腦靈活的李湘並沒有讓女兒王詩齡早早地踏進娛樂圈。從李湘日常分享的微博可以看出,她非常重視孩子的個性培養,五一勞動節的時候還會帶著女兒去體驗一下鄉下的生活,甚至帶著女兒去餵小雞。
  • 楊超越落戶上海:把娛樂圈當作人生跳板的人想要獲得的都不只是金錢
    許許多多的人對楊超越到底是什怎麼火的一直抱有深深的疑問。在楊超越的每條新聞評論都是褒貶不一。我們感慨這個時代的包容性,尊重每一個人喜愛明星的不同口味甚至於羨慕楊超越誤打誤撞進入娛樂圈成名的但是今天我們不討論楊超越的事業發展,只討論在公眾輿論背後被忽視的楊超越的野心勃勃。在公眾面前楊超越從來不掩飾自己對金錢的渴望,想買房一直被楊超越掛在嘴上。
  • 喜劇熱催生藝術院校喜劇專業 上戲培養喜劇人才
    喜劇熱催生藝術院校喜劇專業 上戲培養喜劇人才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1月15日14:03 作為全國藝術院校第一方陣成員的上海戲劇學院,今年破天荒地將表演系招生人數增加到75人。要知道,以往大多數年份,表演系招生名額僅為25人,卻吸引三四千名考生進行爭奪。值得關注的是,上戲在砍除了「群眾文化管理」、「聽覺展示」、「劇場技術與管理」等非傳統優勢專業的同時,新增了喜劇專業。  今年,在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的招生簡章中,「戲劇影視-喜劇」首次成為一個新專業。
  • 前任上海交大校長親述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究竟有多難?
    日前,教育部印發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的名單,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共有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和基礎醫學六個基地入選。這個成立於2009年的特殊學院最初定位就是創新拔尖型人才培養實驗特區,創始院長是時任校長、中科院院士張杰。之所以會有如此安排,是因為即便在以創新型人才培養為使命的實驗特區,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也遠非一帆風順。
  • 2020創新人才培養論壇:共建培養智能時代創新人才的完整生態系統
    深圳2020年11月10日 /美通社/ -- 2020年11月8日,東莞松山湖機器人基地迎來了多位教育界大咖,他們在一起眾論未來教育。「未來教育的起跑線-2020創新人才培養論壇」邀請了從創業到大學、中學、小學再到幼兒階段進行大膽探索的十位資深教育者,分享他們的有益實踐和經驗體會,直面家長的焦慮與痛點,暢談創新人才的培養機制。
  • 邢定鈺院士:人才培養就像種莊稼 科學家最缺工作時間
    崔向群  隨著國家對科研投入的迅速增加,不少科技工作者有了「不差錢」的感覺,其中的一些浪費也令人憂心。全國人大江蘇代表團裡的兩位院士建言,反思科研中的亂花錢和精力浪費。  人才培養和幹部培養有不同之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邢定鈺院士昨天表示,眼下各種各樣的人才計劃過多過泛,包括各個部門各個省市各個高校內部,都有各種人才計劃,有些人才計劃實行得非常好,可現在的問題是,各種人才計劃相當於設置很多臺階,把科研人員的注意力吸引到去爬臺階上,導致他們不能安心做科研工作。
  • ...蒙古族禮服製作技藝傳承與創新設計人才培養」作品展 在內蒙古...
    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蒙古族禮服製作技藝傳承與創新設計人才培養」作品展開幕儀式於2019年11月26日上午9點30分在內蒙古美術館隆重舉行。他首先代表內蒙古藝術學院對各位領導、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對各位學員順利完成學業取得豐碩成果表示熱烈的祝賀!孟院長指出:近年來,我校在民族藝術人才培養、民族藝術研究、民族藝術創作與展演方面成果顯著。
  • 「小金唱片」青少年音樂人才培養計劃湖南海選啟動
    2019年,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戴玉強在北京為「小金唱片」青少年音樂人才培養計劃湖南省組委會主任張小華授牌。紅網時刻7月6日訊(通訊員 樂之)7月3日,「小金唱片」青少年音樂人才培養計劃湖南省海選發布說明會在長沙舉行,來自省會長沙的音樂專家、聲樂教師、培訓機構負責人以及學生家長等近100人參加,海選活動即日起開始報名。
  • 娛樂圈最長情的人:李健娶了10歲遇見的人,而他娶了4歲認識的她
    娛樂圈最長情的人:李健娶了10歲遇見的人,而他娶了4歲認識的她娛樂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地方,就連娛樂圈裡的人一個個也都不簡單。雖然有些人在進入娛樂圈之前可能是單純乾淨的,但是進了娛樂圈這個大染缸之後,在大環境的影響之下也會迷失在其中,將自己的初心忘得乾乾淨淨。在娛樂圈裡的明星他們除了事業方面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之外,個人感情問題更是大家最為關注的重點。
  • 她公開嘲諷謝娜吳昕,並揚言:娛樂圈沒人敢惹我!金星:我不是人?
    01李靜從小就是一個性格非常活潑的人,憑藉著那張能說會道的小嘴,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歡,除此之外,在學校的時候,李靜還成為了學校中的「御用主持人」。不管學校中有什麼活動,不用李靜自己報名參加,老師就自動讓她當上了主持人,也正是因為這些,讓李靜喜歡上了主持。
  • 1994-2018年國家傑青本科校友數排名,人才培養能力的比拼!
    最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18年全國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的最終名單。國家傑青這份榮譽是相當高的,其含金量僅次於院士。能夠獲得這份榮譽的科研人員,也通常被稱為是院士候選人。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自1994年成立以來,到2018年共進行了25批,在這25批中共有約4025人獲得了振奮殊榮。由於當前高等教育環境下,本科教育的接受程度最高,同學們的認可度也是最高。小編對歷屆獲獎人員的本科院校進行了統計,得到了這25批國家傑青的本科校友數排名,其詳情如下:通過上圖大家可以看到:在這25批國家傑青獲得者中,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的人數最多,達到了212人。
  • 從學霸到影星,從清華到北大,她憑什麼如此優秀?
    福建省寧德市有這樣一位女孩,她從小的夢想就是考清華和北大。她的父母很有遠見,為了確保她以後能順利考上清華和北大,從小就培養她練習舞蹈。她也很喜歡藝術表演,一直堅持學習舞蹈。沒想到卻因為一釐米之差,讓舞蹈這個特長沒有在進軍清華的路上發揮出特長。
  • 激勵中國數學人才的培養
    第五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京舉行 激勵中國數學人才的培養
  • 雲南藝術學院
    雲南藝術學院始建於1959年,是我國西南地區一所特色鮮明、藝術門類齊全的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建校52年以來,學院為國家,特別是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藝術學院共為社會培養了各類藝術人才7000多名。畢業生包括了漢、回、白、苗、壯、德昂族等20多個民族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