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4日杭州市公安局發布警方通報後,杭州女子來惠利失蹤案基本上已經塵埃落定。眾多網友紛紛唏噓自己猜測之準,也讚嘆警方調查之細,同時,更多的疑慮甚至恐慌開始在人們心頭逐漸升起。
十幾年夫妻恩情抵不過百萬房產,不能滿足要求便被蓄謀殘忍殺害,是財產的誘惑竟大於人性善惡?還是二婚夫妻終不能真心相守?找不到答案的人們在這炎炎夏日裡也感到徹骨寒涼。
在我看來,那些不相匹配的親密關係裡,暗藏著別人看不到的危險。如同深藍色的海面下,隱藏著無數暗礁,隨時可起洶湧波濤,致人滅頂之災。
01經濟上的不平衡,是最重要也是最明顯的誘因
在剛剛發生過的杭州殺妻案中,丈夫許國利殺人分屍的一大動機就是,想要來惠利的回遷房給自己和前妻生的兒子。而來惠利有兩個親生女兒,自然不願將價值百萬的房產給毫無血緣的繼子。
許國利的要求到哪兒去說,也是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許國利軟飯硬吃不成,心起惡念,索性籌謀起繼承遺產的辦法。於是,謀財成為他犯罪的誘因,婚姻關係倒成了一種障眼法,還好天不藏奸,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類似這樣的案子,還有2019年發生的中國孕婦泰國墜崖案,妻子王女士家境較好,而其丈夫俞某賭博負債,試圖殺害妻子從而佔有妻子財產。
這些案件中,可怕的地方在於,當有些丈夫的收入明顯低於妻子,卻並不能在其他方面幫助女人分擔壓力,還幻想著依靠傳統男權婚姻的模式享受自己「大丈夫」的待遇,甚至試圖殺妻謀財。
在中國有研究指出:夫妻雙方收入差異越大,婚姻質量越低;2:1是收入差異的最佳比,是良好婚姻質量的「平衡點」,高於或低於這個比例都會對婚姻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
因為即使在最親密的關係中,也存在著「權力之爭」。當一方的經濟收入超過、甚至遠遠超出另一半時,賺錢更多、擁有相對巨額財產的妻子,很大程度上在這段關係中會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因而,便有極少數丈夫的心理發生了扭曲,想要獲取妻子財產而不得,於陰暗中滋生的險噁心思將人推入罪惡深淵。
02自以為是的智力優越感和確實存在的體力優勢,是形成罪惡的條件
從生物角度講,男性在生理和體力上的優勢是與生俱來的,大部分男性體能都會比女性更強。因而在親密關係中涉及到暴力事件,95%以上都是丈夫對妻子實施的暴力。
溫州女企業家被男友拳擊致死案、不堪家暴的女子被迫跳樓雙下肢截癱、知名美妝博主被男友拖出電梯撞牆暴打時已是第四次家暴……
如此種種,不過是暴露在人們眼前的,而事實上家庭暴力的發生遠比調查數據要高。有超過半數的人仍然認為這都是個人私事「家醜不可外揚」,不知還有多少男性依仗先天具有的體力優勢在對同一屋簷下的女性施暴。
而與簡單粗暴的直接暴力手段相比,更可怕的是另一些人,自覺智商很高、心機深沉,就以為能夠避開法律謀財害命。
在杭州殺妻案中,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幕便是:當記者採訪時,許國利對妻子來惠利的智商予以輕蔑的言論——「按她那個智商,一個人出不去的」。
許國利自以為聰明,試圖將警察和公眾的注意力引導到妻子可能出軌私奔的方向上,卻低估了警察經年查案的能力和群眾擦得雪亮的眼睛。
自接案以來,警方一直在小區內及附近景觀河搜尋,並未按照許國利的思路向車站等可能出走的地方查找,足以證明許國利的自作聰明早被識破。
2018年殺妻騙保案中的天津男子張軼凡,在幾個月的時間裡陸續為妻子密集投保11份,總保額達2676萬,妻子小潔對涉案保單中的偽造籤名毫不知情。
而後,張軼凡帶妻子前往泰國普吉島,特意選了一個位置相對隱秘的私人酒店,在泳池裡將妻子按入水中使其溺亡。
即使這樣「深藏不露的老實人」,依然沒能逃脫法律的制裁,經過警方調查取證,被送上了法庭。
這些預謀犯罪者對他人智商的鄙夷簡直撲面而來,對法律的蔑視更是早已深藏心底。他們對自己的智商似乎無比的自信,無來由的相信自己籌劃的犯罪完美無缺,從而為大筆錢財不惜鋌而走險。
03品行端正、人格健全才是親密關係中保證安全的關鍵因素
上述的所有事件中,家暴或殺妻男均有不同形式的品行性格缺陷或深度不良嗜好,甚至還有違法犯罪記錄。
溫州女企業家鄭女士為沒有穩定職業的男友楊某提供工作和資金,但楊某在生活中開始慢慢暴露出性格裡狂躁的一面,經常暴力毆打鄭女士。死者姐姐介紹,兩個人吵架,有時楊某會直接拿著刀子過來。
最後一次矛盾的發生還是因為錢的問題,當時楊某私下裡購買劣質的設備,把多餘的錢打進了自己的個人帳戶裡,鄭女士發現了公司的帳目混亂,要求楊某退出公司,進而發生爭吵,被楊某擊打頭部致死。
2018年天津男子張軼凡殺妻騙保案發生後,警方調取張軼凡的消費記錄,發現他多次給網絡女主播打賞,每月都有好幾萬;一名女主播口供記錄顯示,張軼凡給其打賞金額高達40多萬元。
同時查出其在塘沽及福州有過開房記錄;還有在福州化妝品專櫃的消費記錄,懷疑張軼凡已有婚內出軌經歷。
2019年中國孕婦泰國墜崖案中的丈夫俞某,平時不喜歡工作,喜歡打遊戲,賭博,在婚前就欠下巨額債務,婚後仍沉迷於賭博和遊戲,要求妻子王女士出錢償還所有債務,遭到拒絕而心生怨恨。
俞某甚至還有多次違法犯罪行為:曾在4天內連續3次實施盜竊和搶劫等不法行為,還曾因經濟糾紛被人告上法庭。
以上種種都明確顯示了,一個品行不端的人,無論平時隱藏掩飾的多麼好,一旦觸及利益,就會引發心中惡念,無底線地傷害親密關係中的另一半。
而有些品性、行為只有在日常相處中細細感受,無論是對情緒的自我控制能力過低,還是對金錢的欲望超乎尋常的強烈,都容易在不相匹配的親密關係中造成難以想像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