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別人倒黴我就高興!」8歲女童語出驚人,背後暗藏危險人格

2021-01-10 騰訊網

文\好孕姐

「要不是我親眼看到,我都不敢相信是我女兒。」

王女士放下水杯,眉宇間都是憂心忡忡,對女兒的擔心溢於言表。現在兒童心理問題已經呈現出多面化,王女士會擔心女兒天生反社會也是理所當然。

根據王女士的描述,她女兒不過8歲,卻出現了三觀不正的心理表現。

那天王女士剛下班,看到女兒在跟隔壁幾個小朋友丟沙包,這是最近孩子們流行的遊戲。然而就在一個碰撞之間,有個小姑娘被撞倒在地,哇哇大哭,其他小朋友都上去扶她,只有王女士的女兒站在一旁唇角露出一絲笑意,明顯從小姑娘的跌倒中感受到了愉悅。

事後,王女士就開始觀察女兒的言行,發現對方經常在別人倒黴的事後幸災樂禍,這讓王女士很焦慮,「我不記得自己把女兒教養成這種人,現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聽完整件事後,心理學家李教授表示了理解,因為孩子言行舉止背後暗藏著危險人格,如不及時糾正,以後可能遭遇更讓人憂心的困境,身邊也無人可依靠。

危險人格的背後成因

缺乏善意

根據李教授的解釋,孩子行為背後暗藏的是一種幸災樂禍心理,這代表孩子的人性深處缺乏善意,喜歡看到別人倒黴。無論對方是自己的朋友,還是與自己無關的人,她總希望看到別人倒黴,並從中獲取虛假的快樂。

在成語解釋中,幸災樂禍的出處是春秋時期勸告晉國時的說法,其中還延伸了後果,便是失道寡助。換算到現代社會,便是孩子會從這種心理中獲得什麼。

在李教授看來,這種孩子將來走上社會後,大多是不受歡迎的。倒不是說她多麼不討人喜歡,而是情商發展有限,很難成為一呼百應的任務。無論在感情上還是在社交活動上,孩子會過分關注負面消息,缺乏對大眾興趣的感應。

舉例來說,大多數人都只對美好有趣的新聞感興趣,而幸災樂禍的孩子可能誤把糟糕的消息當成有趣消息分享給大家,最終只能得到小夥伴的嫌棄。

為人心胸狹窄

如果你家孩子的幸災樂禍只針對特定的人的話,那孩子本身並非是幸災樂禍,而是為人處世相當心胸狹窄,對他人充滿嫉妒心理,只不過大多針對特定對象,比如身邊的人或朋友,對方倒黴會讓孩子開心。而王女士的女兒就屬於這種情況。

經過王女士觀察,同樣是遇上倒黴事,但只有固定的幾個孩子會讓女兒感到高興,而對方的條件大多比她更優越,人氣也比較高。

李教授認為,這種情況就屬於嫉妒心理,屬於小孩子常見的心態。主要是因為長期自我為中心,習慣了被關注,一旦這種關注被人搶奪,孩子就會出現嫉妒心理。可見,王女士平常對女兒太過嬌寵所致,應該及時糾正,不然將來難成大器。

青春期心理自卑

李教授認為,除了天生的幸災樂禍和心胸狹窄外,最危險的人格是這一種:心理自卑,導致想看別人受難的危險心理。

心理學表明,有一種人的自卑是極具危險的,他們從小生活在沼澤裡,先天條件有限,個人資質也一樣平庸,長期生活在不幸之中。換做正常的孩子,會努力改變自己的困境,但心理自卑的孩子不會,他們才能有限,只會想把別人也拉進沼澤裡。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最後的晚餐》裡的猶大,本質想看基督受難而已。

家長如何糾正這種心態

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從根本上戒除戾氣。

說白了,孩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是受父母的影響,要麼過度驕縱,要麼過分苛刻。把握不好教育的鬆緊性,孩子就可能在成長中出岔子。心理健康很重要,還希望家長們能掌握分寸,為孩子提供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環境。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學會心理換位。

在我看來,這種孩子大多是缺乏共情能力,或許是自己曾被他人嘲笑,或是家人未能正確言傳身教,導致孩子從小對陰暗心理更加嚮往。只有學會心理換位,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以後多交朋友,本人才能成為趨光逐善之人。

同時,家長也要多鼓勵誇獎孩子,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話題討論:如果你遇到類似的情況,將會怎麼做呢?】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9歲女童遭猥褻:這個防性侵動畫,現在教給孩子還不算太晚
    2019年7月2日,媒體爆料上市公司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某因猥褻9歲女童遭到逮捕。7月3日下午,上海公安通報警情:王某涉嫌猥褻女童屬實。,對9歲女童實施犯罪,事後付給周某某現金1萬元;被猥褻女童事後向在江蘇的母親打電話哭訴,母親第二天向上海市普陀區警方報案;之後,女童驗傷情,陰道有撕裂傷,構成輕傷。
  • 保護我們的孩子:深挖背後的黑色利益鏈,我國對侵犯女童零容忍!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王大偉指出:侵害幼女的案件,隱案率為1:7,也就是說有一起侵害幼女案被曝光的背後,其實有7起案件未被發現。我們看到的僅僅是巨大冰山的一角。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18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約有1500萬青春期女童曾被強迫性交或者發生其他形式的性行為。其中只有1%的人曾嘗試過尋求專業幫助。
  • 臺灣3歲女童被風箏線纏住 帶上30米高空 慶典現場險釀禍
    小朋友的玩具需要經過嚴格審查,但在使用時若不多加注意,還是會有造成危險的可能性。據英國《太陽報》8月30日消息,中國臺灣一名3歲女童在玩耍時發生了驚險一幕,被風箏帶上30米高空。事故於8月30日星期日發生,當天下午,中國臺灣一海邊小城正在舉行一項慶典,現場將放飛一個巨大的橙色長尾風箏。沒想到一名年僅三歲的女童被纏到了風箏線裡,風箏剛被放飛,小女孩就被風箏帶得瞬間飛上了天,現場聚集了大量人群,當時大傢伙都驚呆了。
  • 有心理學家指出: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特質
    ……心理學上認為,這屬於聖母型人格特徵,心理傾向的一種。人格是心理學上描述一個人穩定的行為特徵、態度傾向的概念。那些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一般具有聖母病,也被稱為「聖母型人格」。他們認為,只有無原則地迎合別人,才能收穫別人的好感與認同,即使內心不是很願意,也難以拒絕。缺陷:這類人往往性格內向,不願意與人交流,顯得社交被動,缺乏足夠的親密關係與社會支持。
  • 驚險2歲女童誤吞15粒磁力珠 胃腸8處穿孔
    黃豆粒大小的磁力珠,在充滿想像力的孩子手中可以拼湊出各種不同形狀。但這種被商家稱為可以開發智力的玩具,其實暗藏危險。近日,南通一名2歲女童就因誤吞磁力珠受盡了折磨。11月20日,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小兒外科成功為一名患兒實施了消化道異物取出術,在其腹中取出了15顆磁力珠、2顆鋼珠以及一枚螺釘。據通大附院小兒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印其友介紹,小女孩欣欣(化名)今年兩歲。
  • 退伍大學生自願捐髓,8歲女童畫賀卡致謝
    退伍大學生自願捐髓,8歲女童畫賀卡致謝 2020-12-12 14:44   澎湃新聞編輯:陳鑫露 實習生:陳雨露 素材來源:我蘇特稿
  • 人類探索之危險人格介紹與特徵,你或你身邊的人是否存在危險人格
    前段時間小祺在網上看到了一篇舊新聞,北大學子弒母案,先給大家簡單講一下,一個北大學霸吳謝宇在2015年7月份的時候在他母親住處將其殺害,而且事後很細心的掩蓋犯罪證據,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被警方抓獲。心理學家認為吳謝宇具有雙重人格或者多重人格,也許就是存在危險人格中的一種,那麼先介紹一下危險人格。危險人格就是因人格問題而導致其對他人或社會具有重複威脅或持續危害的一種人格心理現象。很多驚世駭俗的刑事案件,都是由於罪犯的反社會或者犯罪人格才發生的,他們往往沒有羞恥心,也不會感到害怕,憐憫等情緒,這就是心理學家常說的危險人格。
  • ​火星男孩語出驚人:中國承擔著特定的歷史使命
    天人合一885靈魂升級的人都在關注這個公眾號❀並且置頂了❀火星男孩語出驚人:中國承擔著特定使命>近日,火星男孩再度引起人們關注,他發出驚人預言,稱中國是被神國所選中的國家,未來會有一位保護神在中國出現。
  • 3歲女童開天眼,能看到不在了的人?不是迷信,專家是這麼解釋的
    文|秘籍君 最近閒來無事,我就在網上翻看科教類節目,其中有一期內容引起了我的注意,節目講述了一個3歲女童開天眼的經歷。事情發生了河南駐馬店周邊的一個村落,小女孩才三歲,剛上幼兒園,從出生到現在,一直沒有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地方。
  • 高官獲評「未來科學大獎」的背後的故事
    高級官員也能獲評「未來科學大獎」得百萬美元獎金,小編一語驚人!在今年的「未來科學大獎」頒發揭曉之時,就有這麼一位副省級官員獲此殊榮。官員與科學獎?這一切的背後究竟暗藏著怎樣的秘辛,小編便和各位朋友一起探究一下「未來科學大獎」官員獲獎背後的故事。
  • 8歲女童誤吞30顆鋼珠和磁鐵 互相吸引撕破腸道
    8歲女童誤吞30顆鋼珠和磁鐵 互相吸引撕破腸道 2008年06月04日 08:48 來源:揚子晚報 發表評論   據美國媒體3日報導,今年5月初,8歲女童哈莉·蘭茨在家中玩磁性建築玩具「Magnetix」時,不知為何竟將玩具上的鋼珠和磁鐵誤當成了可以食用的糖果,一個接一個吞下肚去。
  • 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看到的都是表面,看不到的都被海水覆蓋
    (1)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我們平時看到的都是表面行為,而更多的個性化的東西:感受,喜悅,憤怒,恐懼,信念,期待,渴望,自我認定,是隱藏在冰山下的,這是心理治療中的冰山理論。在某個特殊時刻,一個人表現出出人意料的驚人行為時,應用這個理論是非常準確的。
  • 九型人格:危險的發生就是機會的到來,6號的推演能力
    懸崖峭壁上盛開的鮮花,從出生開始就是註定是一場冒險的旅程,對於6號,心裡多是疑惑,那6到底是鍾愛危險還是厭惡危險呢,今天一起走進6號人格,在中國,6號是一個大號,因為中國自古就是中庸之道,低調,謙卑,奉行左右逢源!
  • 兩歲女童誤食劇毒氰化鉀膠囊 至今仍未脫離危險
    兩歲女童誤食劇毒氰化鉀膠囊 至今仍未脫離危險 2008年04月25日 09:30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今晚(4月24日),兩歲的患兒被轉到了青醫附院東院區治療,但仍未脫離危險。  女童誤服「膠囊」中毒   「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今晚6時許,一對夫婦抱著一名小女孩衝進青醫附院東院區急診室,這名女孩面色土灰,口吐白沫,隨後被醫護人員送往搶救室急救。「是吃了劇毒的氰化物,已在當地醫院接受了處理。」
  • 大連13歲行兇男孩父母終於道歉,被害女童母親回應→
    大連13歲行兇男孩父母終於道歉,被害女童母親回應→ 2020-11-06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南通2歲女童誤吞15粒磁力珠、2顆鋼珠、1枚螺釘!
    2020-11-25 20:18:54 來源: 我愛栟茶論壇 舉報
  • 鶴壁14歲少年「倒掛金鉤」,六下20米深井救起3歲女童
    11月30日傍晚,河南鶴壁市一家飯店後門的停車場內,一名3歲女童不慎掉進一口20米深的廢棄機井。公安、消防、救援隊迅速集結,到現場大家都傻了眼——井口狹窄,成年人根本下不去!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被困女童哭聲漸漸微弱!危急時刻,一名14歲的少年挺身而出,6次「倒掛金鉤」下到井裡。
  • 日本少年分裂10種人格,女高中生、6歲孩童隨意切換
    電影《致命ID》為大家展示了多重人格之間爭鬥、殺戮的詭異景象。不少人看後會覺得好奇:多重人格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不同人格彼此之間會有什麼樣的認知?極少人能有自己的身體裡「寄宿」著別人的體驗,多重人格的世界更像是個遙遠而陌生的謎。也因此,在日本一位多重人格的姑娘道出自己的生活「日常」後,迅速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 義大利地震已致250人遇難 8歲女童捨命救妹妹
    中新網8月26日電 據「中央社」25日報導,義大利中部遭強震重創,已經導致250人遇難,救援人員持續搜尋罹難者遺體,但找到生還者的希望漸趨渺茫。與此同時,災區傳出8歲女童英勇捨身救妹的感人事跡。  據報導,小鎮阿馬特裡切災情最為慘重,最新統計顯示有193人喪生。民防機構表示,除了250人罹難,還有多達365人受傷。
  • 杭州殺妻案:那些不匹配的親密關係,暗藏了多少別人看不到的危險
    在我看來,那些不相匹配的親密關係裡,暗藏著別人看不到的危險。如同深藍色的海面下,隱藏著無數暗礁,隨時可起洶湧波濤,致人滅頂之災。溫州女企業家被男友拳擊致死案、不堪家暴的女子被迫跳樓雙下肢截癱、知名美妝博主被男友拖出電梯撞牆暴打時已是第四次家暴……如此種種,不過是暴露在人們眼前的,而事實上家庭暴力的發生遠比調查數據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