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雷陣雨過後,天邊有時就會出現像拱橋形狀的彩虹。由不同顏色組成的彩虹,很是讓我們人類的童年興奮,並由此產生遐想。但是這種美麗的現象是怎樣產生的,人們卻不知道。後來的一些科學家,都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這一現象。比如,笛卡爾在他的《流星學》一書中,就說虹的現象是因為陽光通過水滴的折射,而產生的自然現象,牛頓受到他的啟示,在大學裡曾用三稜鏡做過實驗,發現了光譜裡的紅、黃、綠、藍、紫五色。
現在,天體運行的研究,關於引力平方比關係進行不下去了,牛頓就回過頭來研究起顏料學。他選擇了一個陽光特別充足的日子來做實驗。那天,他取出了上大學時買的三稜鏡,用塊細軟布仔仔細細地擦拭了一遍,然後拉上了窗簾,屋裡頓時暗了下來。他笑了,搖了搖頭,把窗簾稍微拉開一點,留下很細的一條縫,陽光透過這條縫強烈地射了進來,投到地上。這時,牛頓把三稜鏡放到光線的入口處,照在三稜鏡上的陽光因此被折射到對面的牆上,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發生了,牆上出現了生動而明顯的色彩,這種景象實在令牛頓興奮!牛頓又拿出一個三稜鏡,兩個三稜鏡中間有一定的距離。這時情況又不同了,陽光通過第一個稜鏡放出的藍色光線的折射角比紅色光線的要大,綠色的折射角居於其間,而純紅色的光線被第二個稜鏡折射後仍為紅色,藍色的仍為藍色。當將三個以上的稜鏡上下排列時,幾束光線分別投入這些稜鏡,它們經過折射後,每個稜鏡將光折射後展示出上下排列的從紅到紫的光譜,它們是紅、橙、黃、綠、藍、青和深紫,這景象真是太壯觀了。
他興奮地說:「顏色是由它的折射程度不同造成的。」這時,正好妹妹又來叫他吃飯了,一進屋發現大白天拉著窗簾,不解地問哥哥:「又搞什麼名堂?」「你去叫弟弟來,給你們看個新鮮的東西。」妹妹風風火火地去樓下叫弟弟去了。不一會兒,兩個人來到牛頓的房間。這時,牛頓把三稜鏡又依次地排列好。「待會兒,你們看牆上。」牛頓交代了一句,把窗簾拉開一條縫。「快看牆上!」對面牆上出現了七種鮮豔的色彩。「哎呀,太漂亮了!」「簡直就跟彩虹一模一樣啊!」「哥哥,你使了什麼魔法?」弟弟開始注意哥哥的手了。這時,牛頓撤去了三稜鏡,七彩顏色的光帶,就變成了白色光點了。妹妹嚷嚷:「一定是地上的那些東西上糊著彩色紙。」「哥哥給我看看吧,我也學這一手,好表演給村裡別的孩子看!」
牛頓把窗簾唰地拉開,房間一片光亮。「嘿,你們看吧。」弟弟妹妹爭搶著看牛頓手裡的三稜鏡,不過是一個削成三角形的玻璃柱。「喲,真奇怪,並不帶顏色啊!」「肯定這裡面有魔法,對不對?」弟弟望著哥哥問。「它沒有魔法。」「哥哥,這到底是什麼東西?」「這叫三稜鏡。」「可真是個奇怪的玩意兒。」「為什麼把三稜鏡放在光束裡,就會變出來顏色呢?」弟弟很想了解其中的原因。「要說明這個問題,不是一時半會兒說得清的。」「哥哥跟我們說說吧。」妹妹也央求道,她對這一現象感到很新奇。「你的外套是什麼顏色?」牛頓衝著妹妹提問。「紅顏色呀!」「為什麼是紅的?」「它本來就是紅的,這還用問嗎?」「太陽光是白色的,而為什麼外套卻看成是紅的呢?」弟弟搶著說:「如果沒有白光,就跟晚上一樣了,什麼都是黑的。」「可是,木炭在白天仍是黑的。」妹妹說。
牛頓笑了笑,看看妹妹,又看看弟弟說:「你們說得好!」弟弟妹妹受到哥哥的表揚,都很得意。「讓我來告訴你們是怎麼回事,顏色是由光的折射程度不同造成的,白色的光經過折射展示出各種基色,就是紅、黃、綠、藍、紫,而各種基色合在一起又呈現為白色,也就是說白光裡本身就包含著5種基色。」妹妹睜大眼睛搖了搖頭:「我還是不懂,哥哥。」「那麼剛才我的實驗你看清楚了嗎?」「看清楚了。」「第一個三稜鏡和第二個三稜鏡反射到牆上的顏色一樣嗎?」「不一樣。」「這就對了,不同的顏色與不同折射的光線相對應。紫紅或紫色與最大折射的光線相對應,紅色對應的是最小的折射光線,綠色與中間色相對應,然而,藍色落在紫紅與綠色之間,黃色在綠色和紅色之間。因此,光線是越來越折射的。產生這些顏色可依次排列成紅、黃、綠、藍和紫色,與所有和它們次第相連的及中間顏色在一起。」
弟弟妹妹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那麼木炭怎麼是黑的呢?」妹妹始終忘不了白天的黑色。「木炭是把紅、黃、藍所有顏色都吸收了的緣故。沒有光反射出來,就跟黑暗的夜晚一樣,看上去是黑的。」「它是怎麼吸收的。」「我現在也說不好,這僅僅是哥哥的設想,等回到大學裡再做實驗,才能斷定。」根據三稜鏡的這種實驗,後來牛頓對虹現象,也作了解釋:虹的物理原因是光線射到一個水滴表面上之後,經過折射到對面另一點上,其中有一部分又折射到大氣中,另一部分再次反射到水滴表面的其他點上,它再次分為折射和反射光線,有的可在水滴內反射多次後才折射出去。但是,水滴極小,可視為點,只考慮其入射角和出射角,當入射角最大或最小時,出現的光線通常是集中的。不同的最大和最小入射角與不同顏色光線相對應,並顯示出虹的某種色帶,其最內的為虹的藍色帶,最外的為紅色帶,其他的為中間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