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有機蔬菜「種」出綠色...

2021-01-16 海報新聞

來到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軍屯鄉的豐澤農莊,一路上的好風景讓人感到心曠神怡。走進農莊大門,大片大片綠意蔥蘢的蔬菜種植區,更會讓人感受到盎然的生機。農莊負責人暢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身體健康的重視,有機蔬菜深受大家的喜愛並逐漸成了市場的新寵。但是,到底什麼是有機蔬菜?是不是不打農藥、不上化肥就可以稱得上有機蔬菜?

有機蔬菜是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有機生產技術標準生產的蔬菜,即禁止使用任何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和轉基因工程技術,以保證蔬菜具有無汙染、富營養和高品質的特點。有機蔬菜的種植要具備三大條件:空氣、水和土壤。其中,空氣,應該是遠離城市、遠離高速公路、遠離生化企業的清新空氣;水,則是地下200米的巖層滲透水;而土壤則應該是沒有農殘並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農莊負責人介紹,豐澤農莊所處的位置恰巧三個條件都符合,不僅土壤有機質含量遠遠高於全國平均含量、遠離城市與化工企業,更難能可貴的是,該農莊所處的位置地下幾十米處便是巖層,因此農莊灌溉用水全部都是地下巖層滲透水,整個農莊的蔬菜、莊稼都是喝著「礦泉水」長大的。

豐澤農業園的有機香蕉西葫蘆

隨機走進一個正處於收穫期的蔬菜大棚,這個大棚內種的全是茄子,而且品種繁多。有花茄子、紫茄子、長茄子、圓茄子、白茄子、綠茄子……「看這白茄子長得奇怪,但卻是農莊引進的全新作物品種。它著色均勻、光澤度好,果形小,果肉呈白色、肉質緊實,口感鮮美,營養豐富。而且,白茄子外皮還具有藥用價值,可用於祛斑美容、治療風溼關節痛等,因此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大棚裡的工作人員李大姐指著渾身雪白的茄子說。

豐澤農業園的白茄子

更令人稱奇的是,這裡還有平常市面上少見的香蕉西葫蘆、仙丹黃瓜等有機蔬菜。在種植仙丹黃瓜的大棚裡,所有的黃瓜已不是老百姓常見的長條帶刺的模樣,而變成了一個個圓形的、類似於迷你小冬瓜的「神秘存在」。不少前來農莊參觀的遊客都驚奇地說:「怪不得稱它是仙丹黃瓜,原來長的真就像一顆顆大仙丹。」而香蕉西葫蘆的外觀則像極了一個個金黃色的香蕉,是原產美洲的一個新品種,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礦物鹽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以食用嫩果為主,肉質細嫩,味微甜清香,適於生食,也可炒食或用作餡料,其嫩莖也可食用。

豐澤農業園的仙丹黃瓜(右圖)

藉助軍屯鄉政府的扶持政策,豐澤農莊流轉土地10000餘畝,周邊群眾在農莊裡務工,月收入2000-3000元,加上土地流轉租金,比外出務工收入還高,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成為軍屯鄉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豐澤農業園的工人在採摘蔬菜

豐澤農業園蔬菜大棚

相關焦點

  •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酸棗仁正值產新
    【天地網訊】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酸棗仁新貨零星上市,受加工戶積極收購影響,產地鮮棗交易價格升至3.5元/單斤,加工好成本價格為230元左右,而陳貨多已消耗差不多,行情又出現上漲,目前本地機選貨價格為240-245元。
  • 濟寧市汶上縣:佛教文物啟程赴山東博物館展覽
    「盛世佛光——汶上寶相寺塔地宮出土佛教文物展」計劃於6月14日開展,正式與觀眾、遊客見面。目前,山東博物館汶上展廳正在緊張進行布展和調試工作。  2014年適逢寶相寺太子靈蹤塔地宮佛教文物出土20周年。
  • 英烈與山河同在 忠魂與日月同輝 汶上縣兩千軍民公祭英烈
    今日上午,濟寧市政協副主席陳希忠、汶上縣黨、政、軍領導及烈士家屬、軍人家屬、幹部職工、學校師生、駐軍官兵、退役軍人和社會各界代表2000餘人,紛紛到汶上縣烈士陵園舉行2019年烈士公祭活動,共同悼念全縣790餘位革命先烈,弘揚愛國熱情。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梨樹縣:黑土地上綠色路
    7月22日下午,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內,習近平總書記憑欄遠眺。這裡,長勢喜人的玉米一望無邊、綠浪滾滾,十來架無人機進行著噴灑作業。這是7月22日下午,在四平市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地塊,習近平走進玉米地,了解農業科技研發利用、黑土地保護情況。 視頻來源:央視影音  這是5年間習總書記第三次到吉林考察,第一站就走進了全國糧食生產五強縣之一、黑土地保護利用的試驗田——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
  • 山東省濟寧市2021年1月最新擬在建重點工程項目匯總
    據找甲方項目網統計山東省濟寧市2021年1月,累計約有50個擬在建項目陸續發布了最新動態,項目動態清單如下表:1. 濟寧海螺320萬噸石灰石階梯利用新材料項目2. 山東海煉新能源有限公司工程機械車輛潤滑油、工業潤滑油、防凍液(二期)項目3. 山東水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拿地30-40畝項目4.
  • 山東省濟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
    現將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通告如下:一、 濟寧市任城區王建強蔬菜商行銷售的不合格芹菜核查處置情況(一)抽檢基本情況:2020年5月21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商行銷售的芹菜進行了抽樣檢驗,經檢驗,檢驗結論為甲拌磷項目不符合GB 2763-20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 綠色鋪就小康底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作為經濟大省,江蘇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以此為牽引,統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讓綠色成為全面小康的底色。  生態修復——  廠房變綠廊 包袱成財富  「觀音閣下月泉軒,溝深水淺白鷺閒。道盡幕燕大美景,風景獨好故園田。」
  • 山東省濟寧市市場監管局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增進監管推動力
    強化責任落實 全力守護食品安全山東省濟寧市市場監管局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增進監管推動力□ 周 倩 本報記者 朱文達「我們每天對進貨食材全部進行檢驗,食堂食品快速檢測系統能在半小時內檢測出食材的農藥殘留是否超標、是否含有瘦肉精等,不符合要求的食材立即退貨,保證了食材的質量安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編者按: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2020年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開啟「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黑龍江佳木斯市富錦市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春回憶40年來依靠種地擺脫貧困、走向小康的歷程時感慨萬千:「我們農民的小康生活夢想很簡單,種地容易,賣糧也容易,我們合作社的成員們基本實現了!」  通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掃把「扎」出新生活
    在阿西木的家鄉疏附縣託克扎克鎮阿亞格曼幹村,很早以前就開始種植高粱,很多村民扎得一手好掃把。儘管這裡家家戶戶都有扎掃把的傳統,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卻沒有形成優勢產業。  如今,該村把扎掃把做成了產業,小小掃把「扎」出了阿亞格曼幹村村民的小康新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攜手並進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攜手並進奔小康 2020-08-13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關於公布2009年度山東省縣(市、區)廣播電視作品獎獲獎結果的通知
    魯廣協〔2011〕4號  關於公布2009年度山東省  縣(市、區)廣播電視作品獎  獲獎結果的通知各市廣播電視協(學)會,有關縣(市、區)廣播電視臺:  由山東省廣播電視協會主辦的2009年度山東省縣(市、區)廣播電視作品獎已評選結束,評選結果在齊魯網進行了公示,現將結果公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八十七)直灘鎮團結村:村民過上了好日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八十七)直灘鎮團結村:村民過上了好日子 2020-10-09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手機裡的小康生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村裡更多的年輕人開始去城市打拼,期待擁有更美好的生活。在「大哥大」亮相之後沒多久,從城裡回來幾個腰掛尋呼機的青年。各式尋呼機流行了一陣,就被翻蓋的、直板的各種非智慧型手機取代。後來,智慧型手機普及,人們的選擇更加多樣了。手機外觀變化的背後是移動通信的迭代。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咱村裡有漂亮的水衝廁所啦!」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咱村裡有漂亮的水衝廁所啦!」在開魯縣建華鎮常興村,一場「廁所革命」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挖坑、打孔、鋪管道、吊裝化糞池,施工隊每天忙碌在村頭巷尾。半年前,村主任李志成安裝上了坐便器。安裝之初,李志成還擔心屋內會有異味,通過半年的使用,他的疑慮逐漸打消了。李志成說:「現在無論冬夏,還是下雨下雪都可以正常上廁所,非常方便。」
  • 活動招募︱怎樣種出一個陽臺菜園——特色蔬菜新優品種及家庭種植...
    活動招募︱怎樣種出一個陽臺菜園——特色蔬菜新優品種及家庭種植栽培 2020-10-1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浣溪村搭上「成渝」快車 綠色蔬菜送出大山
    據道真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近年來,道真自治縣隆興鎮浣溪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綠色有機為方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育好食用菌、種好生態菜,形成蔬菜產業新格局。時下,天氣已然變冷,但走到浣溪村蔬菜種植壩區,看到的是蔥蔥蘢蘢、綠意盎然的一片片蔬菜地。據種植大戶嚴遠松介紹,他今年種植青口白、羅卜、娃娃菜、包菜等反季節蔬菜,通過技術管理,主打有機綠色,讓消費者吃上放心菜。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滿面愁容變成了一臉笑容
    開欄話: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為全面反映我市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的非凡歷程,展示我市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即日起,營口新聞微信公眾號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欄目,多維度、全方位、多視角展示我市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生動實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長壽之鄉」氣象新
    2020年5月,巴馬順利通過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自治區政府批准巴馬整縣脫貧出列。找水打井,為大石山區「賦能」大石山區缺水少地。對巴馬而言,如果沒有足夠的飲用水資源和建設用地,脫貧任務將很難完成。廣西廳對巴馬的幫扶歷史,可追溯到2011年。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垃圾島」變身綠色...
    不遠處,民宿老闆阿克拜爾 · 尤力瓦斯正在給蔬菜澆水、施肥。  阿克拜爾是「索克滿休閒公社」一家民宿的老闆。為了經營好生意,上半年阿克拜爾的妻子專程去烏魯木齊學習烹飪,夫妻倆還將民族特色融於民宿的裝修中,並新建了室內廚房、衛生間、餐廳。  最近,有個消息讓索克滿村沸騰了:「索克滿休閒公社」申報了國家3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