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責任落實 全力守護食品安全
山東省濟寧市市場監管局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增進監管推動力
□ 周 倩 本報記者 朱文達
「我們每天對進貨食材全部進行檢驗,食堂食品快速檢測系統能在半小時內檢測出食材的農藥殘留是否超標、是否含有瘦肉精等,不符合要求的食材立即退貨,保證了食材的質量安全。採購的所有食材證件齊全、票據清楚。同時規範食材庫房管理,食材存放乾濕分區、生熟分開。」12月2日,中國質量報記者隨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組織的「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採訪團,來到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南張中學學校食堂,該學校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經過更衣、風淋等程序後,記者走進了南張中學食堂。在配餐中心,記者看到一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櫥窗,裡面公示著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制度、食品進貨查驗制度、食品安全等級、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等規章制度和證書證件。食堂還設置了快檢室,可以對食用油、蔬菜等食材進行全面快檢。
「不光學校食堂有『防火牆』,校園周邊食品經營也能『碼』上看。」濟寧市市場監管局局長侯典峰表示,濟寧市把所有學校都納入「智慧監管碼·校園」管理平臺中,學校周邊食品經營店內都張貼著校園智慧監管碼,用手機掃描碼便可查詢到學校信息和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的許可信息、監管信息、網格監管員信息等,實現監管信息「碼」上看。如果發現食品安全隱患,可在線留言或者聯繫監管碼中網格監管員,進行投訴舉報。
據侯典峰介紹,目前,濟寧市市場監管局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全面建立健全市、縣、鄉鎮(街道)三級黨政領導班子食品安全責任體系,著力構建「黨委把方向、政府總協調、部門當骨幹、基層抓治理、共治為基礎」的食品監管工作大格局。連續3年將食品安全工作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每年把食品安全納入為民辦10件實事項目,完善了綜合協調工作機制,「食安濟寧」有了堅強的後盾。按照嚴防、嚴管、嚴控的原則,濟寧市制定《關於建立全市食品安全風險會商機制的實施方案》,建立起食品安全風險排查、風險評估、風險分級、風險處置「四步走」的閉環管理模式。
記者了解到,濟寧市強化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全環節、全領域、全過程監管,打通食品安全「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全市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食品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9%和98%以上。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創新,制定《濟寧市高質量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和濟寧禮饗品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加快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推廣校園智慧監管碼管理平臺,推行「網際網路+明廚亮灶」智慧管理,推進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員、「啄木鳥」等制度落實。
「前段時間,山東省食藥安委正式命名濟寧市為『山東省食品安全市』。下一步,我們將在監管方式創新、提升風險防範能力和基層隊伍建設上下功夫,加強各部門信息通報、聯合執法、行刑銜接、事故處置協調聯動機制,推進『網際網路+智慧監管』,打造食品安全共治格局,全面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侯典峰說。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