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面朝大西洋的地方,有個幾乎完全被沙漠給覆蓋的國家,它的名字叫茅利塔尼亞。然而對於它來說,最悲劇的人生並非是坐擁的土地過於貧瘠,而是鄰國始終認為它屬於自己。
1960年茅利塔尼亞經過多年的奮戰,成功脫離殖民者的統治,成為屹立於世界獨立國家之林的新生兒,然而它剛出「虎穴」就被鄰國摩洛哥給盯上了。
摩洛哥以「歷史淵源」為證據,理直氣壯的向國際社會宣稱自己應該繼承茅利塔尼亞的主權,至於是那段歷史給了摩洛哥這個自信。
我們得把時間扭轉到9世紀的一個非洲土著聯盟,它的名字叫桑哈賈聯盟,主體土著民族是柏柏爾人。起初依靠壟斷中非加納王國和北非貿易的線而大發橫財。
然而也正因這個「橫財」,桑哈賈聯盟引來了「殺身之禍」,作為它金主的加納王國眼紅了它的收入,於是派出重兵進行掠奪。
為了捍衛自己的財富,桑哈賈聯盟上下跟加納王國玩命的死磕,但無奈加納王國兵強馬壯,聯盟「首都」奧達加斯特在一場昏天黑地的殺戮之後淪陷。
加納王國成為今茅利塔尼亞絕大部分土地的主人,直到11世紀中期阿拉伯人的到來。在對加納王國的戰爭中,阿拉伯人巧妙地利用了加納王國和被它徵服的柏爾人不可調節的矛盾。
許以特權的承諾,換取了柏爾人「裡應外合」的行動創造了阿爾穆拉比特王朝,但由於這個國家從一開始就建立在利益之上,很快柏爾人、阿拉伯人就因權力分配沒談好,陷入了無盡的內戰之中。
15—16世紀馬裡帝國、摩洛哥以及葡萄牙人,借著當地的內亂進行了瓜分,沿大西洋地區歸了航海的葡萄牙,內陸北面成為摩洛哥的一部分,南面則是馬裡帝國的疆域。
其中葡萄牙人佔領的地方被歷史學家稱為阿爾金地區,而葡萄牙也並非當地唯一的殖民者,它到達之後西班牙、荷蘭、法國、葡萄牙也曾登陸,並且為了自身的利益,進攻了激烈的地區戰爭,直到1687年法國人才成為最終的贏家,它通過武力打走了包括歐洲同胞在內的所有人,獲得了茅利塔尼亞全境的控制權。
直到1960年11月28日,全世界在二戰的戰後秩序框架的支持下,掀起殖民地獨立運動,茅利塔尼亞得以有機會宣布自己獨立。
然而這個獨立由於歷史上茅利塔尼亞有段時間歸屬於摩洛哥,摩洛哥一直覺得這個鄰居越看越像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