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4000多年前就有文字記載,其中埃及就是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非洲大陸,它猶如巨大的不等邊三角形,南窄北寬,被地中海、紅海、大西洋和印度洋壞繞四周,而非洲大陸共有60個國家。
最年輕的國家當屬南蘇丹,2011年宣布脫離蘇丹成為非洲第54個國家,7月13號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安理會關於南蘇丹加入聯合國的提議,成為聯合國1第193個會員國,8月15號非盟正式接納南蘇丹,而位於非洲西北部的西撒哈拉,1976年獨立,至今只有47個國家承認,因為該地區是個爭議地區,該地區該國不像南蘇丹一樣獲得蘇丹承認跟國際社會普遍承認,西撒哈拉歷史上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在西班牙撤離時,茅利塔尼亞和摩洛哥都宣布對該地擁有領土主權,1979年茅利塔尼亞宣布放棄對西撒哈拉的領土主權訴求,而摩洛哥控制西撒哈拉地區越四分之三的地區,關於西撒哈拉地區為何至今沒有獲得世界多數國家承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非洲獨立浪潮一浪更比一浪高,獨立浪潮興起於北非,1952年納賽爾領導的埃及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英國控制的傀儡政權,建立埃及共和國,1962年阿爾及利亞趕走法蘭西殖民者,宣布獨立,在北非獨立運動的影響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獨立運動逐漸高漲。
15世紀中葉葡萄牙人進入西撒哈拉,19世紀時西班牙人又進入該地區,並於1886年宣布西撒哈拉成為其殖民地,1958年西撒哈拉改為西班牙的海外省。
1973年,「西撒人陣線」宣布成立,誓言要通過武裝鬥爭獲得西撒哈拉獨立,鄰國的阿爾及利亞、茅利塔尼亞和摩洛哥皆反對西班牙統治西撒哈拉地區,三年後西班牙、摩洛哥、茅利塔尼亞三國籤訂《馬德裡協議》,協議規定西班牙將在1976年撤離西撒哈拉,承認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對西撒哈拉擁有領土所有權,在西班牙撤離後,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隨即瓜分西撒哈拉領土,摩洛哥佔領西撒哈拉北部17萬平方千米,茅利塔尼亞佔領南部9萬多平方千米,阿爾及利亞聽到後不幹了,心想著咱們趕走西班牙殖民者統治西撒哈拉地區不就是帶領非洲兄弟建立自己的國家,怎麼你倆趁西班牙撤離後,反而瓜分西撒哈拉地區領土。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1976年2月7日,在阿爾及利亞支持下西撒人陣線宣布成立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西撒哈拉人民陣線與摩、毛兩國不斷發生武裝衝突,1978年茅利塔尼亞國內發生政變,軍人推翻了執政長達18年的達達赫總統,1980年茅利塔尼亞宣布承認西撒哈拉並放棄對其領土主權要求,退出西撒戰爭,而摩洛哥趁茅利塔尼亞撤出西撒南部真空地帶,佔領了茅利塔尼亞撤出的南部地區,與西撒哈拉一直對立,非洲統一組織和聯合國出面斡旋,1991年聯合國一致通過決議批准聯合國秘書長關於西撒哈拉公民投票修正案,9月6號宣布正式停火,結束了長達16年的軍事衝突,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設立聯合國西撒特派團,來監督雙方執行停火協議以及讓西撒哈拉人決定該地區的未來地位的公民投票。
然而至今關於西撒哈拉問題多次會談均沒有實質性進展,原因是西撒哈拉衝突雙方拒絕將對方提議作為未來談判的唯一基礎,西撒哈拉有關方對西撒哈拉地區地位至今爭論不休,以至爆發武裝衝突,西撒人民陣線和摩洛哥各自控制區域有著天差地別。
摩洛哥控制區域,在西撒哈拉設立4個省,建立了健全行政機構和地方議會管理,而摩洛哥十幾個政黨在控制區積極活動,摩洛哥還對控制區投資了10億多美元,大興木土建立城市,在首府阿尤恩修建了哈桑二世國際機場,由2萬餘人的小城鎮發展成擁有13萬人的現代化城市摩洛哥在西撒哈拉駐軍15萬,磷酸鹽礦藏豐富,僅布克拉的藏量即達17億噸。摩洛哥控制區建有現代化的磷酸鹽開採場,1976年發生戰爭後,磷酸鹽生產陷於停頓,1979年恢復生產。此外,還有鉀、銅、石油、鐵、鋅等資源。
阿尤恩城市
西撒人民陣線控制區域,以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名義將西撒哈拉分為5大行政區,由於實際控制範圍只有20%,且都屬於自然條件差,夾雜在摩洛哥、茅利塔尼亞、阿爾及利亞交界的狹窄地帶,首都還設在西撒哈拉難民營裡,難民總數約15萬西撒人民陣線每年接受聯合國難民署提供的援助約350萬美元。
目前承認西撒哈拉的國家來自非洲、亞洲、美洲,歐洲沒有一個國家承認,截止目前共有53個國家承認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西撒國外交部於2010.11.24宣布「不再接受北朝鮮的外交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