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非洲窮國野心勃勃,曾強迫清朝籤訂不平等條約,還想在中國駐軍

2020-12-06 評史

晚清時期,中國官場誰最忙?

肯定不是老佛爺,也不是各位中堂大人,而是咱們的大清外交官,這老哥幾個不是在籤條約,就是在去籤條約的路上。晚清時期,中國籤了無數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歐洲列強幾乎輪流和中國發生關係。

可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個非洲國家,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非洲弱國,一個非洲窮國,都曾經強迫滿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甚至還想在中國駐軍,這個國家就是剛果(金)。

這個事情意不意外?驚不驚喜?可是這僅在我們後人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確確實實發生了,這個條約全稱就是中剛天津專章!

不過這也符合咱大清朝雖遠必賠的人設!不過這個條約,貌似是中國政府和剛果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但是其實其實質是李鴻章和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兩個老頭籤的約。

首先整個條約的籤約過程都是李鴻章一個人在操作,滿清政府慈禧太后都沒有參與,條約要生效,必須經過清政府和慈禧太后的點頭同意才行。結果,這個條約被老佛爺控制下的大清政府給否決了,壓根就沒有同意!所以這個條約,滿清政府根本就不承認。

那麼為什麼剛果和滿清政府籤條約,比利時國王還要插一腳呢?這事說來就話長了,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完成,各個國家野心暴漲,在全世界掀起了一陣刮分殖民地的熱潮。比利時雖然小,但是國王的野心卻很大,他們也決定在這股熱潮中分一杯羹。

野心勃勃的利奧波德二世決定向剛果河附近派出軍隊,建立屬於比利時的殖民地。可是沒想到他的建議,也和李鴻章籤的條約一樣,被比利時的議會給否了。利奧波德二世,人狠話不多,咱們自己幹!

於是國王出錢僱傭了軍隊,就這麼唱著軍歌,吃著巧克力,到了剛果河建立了據點。可是此時利奧波德二世遺憾地發現,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隻蜻蜓就是高盧雄雞法蘭西,他們已經將三色旗插在了剛果河的西岸。

比利時國王一看法國人,咱惹不起,二話不說掉頭派遣軍隊跑到東岸,插上了旗幟,聲稱剛果河東岸屬於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請注意這裡的措辭,這裡不屬於比利時王國,而是屬於比利時國王,一字之差,千差萬別!

利奧波德二世派遣軍的這種做法,惹毛了法國人,咱們德國人打不過,國旗和德國一個色的比利時,咱還打得過。就在這兩個歐洲殖民者即將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時候,老牌殖民者葡萄牙人站了出來。

葡萄牙說早在15世紀葡萄牙人就在這裡建立了據點,剛果河流域應該是葡萄牙人的據點。真可惜,此時的葡萄牙人早已經衰落,已經不是當年的世界帝國,根本沒有辦法和新興的小弟法國爭鋒。

但是葡萄牙人很聰明,懂得合縱連橫,找來了世界最大攪屎棍記錄保持者,拉偏架世界冠軍,資深不靠譜裁判英國人,葡萄牙人表示,只要老大哥幫助自己搞定剛果河,剛果河就是女王殿下的後花園,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免費接待。

作為歐洲抬槓冠軍,英國人一看有便宜可佔,果斷出手表示支持葡萄牙。這會兒老法和利奧波德這倆老夥計慌了,法國人決定和利奧波德合作,這回找來了德國和美國,這一下子力量的天平又發生了變化。

法國和德國湊一塊是英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於是他們立即慫了,於是,德國首相俾斯麥出來提出咱們歐洲還是應該以和為貴,年輕人應該耗子尾汁!

於是一場和平的勝利的大會在柏林召開,由於幾大國各懷鬼胎,他們見不得同樣是大國的法國獨佔剛果,就搞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剛果河的東岸成立剛果自由國,元首是利奧波德二世,剛果自由國成為了利奧波德二世的私人財產,當然在名義上,他也是個獨立的國家。

可是佔了這塊地盤之後,利奧波德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黑奴貿易後遺症,大量的黑奴被販賣,使得該地區的勞動力極為匱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把目標投向了遠方的大清朝。

1887年,利奧波德二世以個人名義派遣使者到達中國,同時,比利時政府也為他背書,希望招募華工到剛果。結果滿清政府非常硬氣的回絕了,理由是剛果和咱們沒有條約關係。

可是利奧波德二世並不放棄,派遣餘式爾代表剛果自由國來中國勾兌,這位老兄花了無數心機之後,在天津和李鴻章籤訂的條約,內容規定中國與各國所籤訂的條約規定之人身財產與審理案件的權利剛果也得享有,第二條中國人民可以隨意遷往剛果。

可是沒想到的是,一向牢牢堅守雖遠必賠flag的滿清政府難得硬氣了一回,把李鴻章和他們籤訂的條約回絕了,利奧波德二世的美夢徹底破產!

所以說剛果確實和我國籤訂過不平等條約,但是所幸的是咱們政府沒有認可,條約也就沒有生效。

相關焦點

  • 非洲一國家曾與清朝籤訂不平等條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曾有一個非洲國家與清政府籤訂不平等的條約,甚至還想在清朝駐軍,說起來是不是很可笑,畢竟非洲從15世紀開始被殖民,一直到20世紀末才正式拜託殖民的枷鎖,不過卻有此事,那非洲國家與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剛果金當年強迫清朝籤署不平等條約,還要駐軍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非洲窮國,在19世紀末,大清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時候,曾經讓中國政府跟它籤下不平等條約,還想在中國駐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剛果(金)地處非洲,距離歐洲較遠,所以在19世紀中期以前,當列強在全世界大肆發展殖民地的時候,它得以倖免,因為列強還不知道有剛果(金)這個地方。
  • 剛果(金)為何會成為唯一與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的非洲國家
    《南京條約》作為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籤訂的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開啟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序幕。《南京條約》籤訂後列強紛至沓來與清政府陸續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自1842年《南京條約》籤訂到1912年清朝滅亡的72年間清政府同外國政府或外商、國際組織籤訂了各種不平等條約、契約、協約和合約一共1175件。
  • 清朝成為殖民地後,不敢稱自己為「大清」,曾偷偷換了3次名字!
    隨著辛亥革命的成功,我國人民終於推翻了腐朽的清朝統治,結束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在這段歷史裡,清朝統治者的懦弱表現,不斷刷新了我們的三觀,可謂是沒有最慫只有更慫!但是在我國歷史上其實有很多年代是強盛的,比如漢朝,統治者們自稱為大漢,將外族入侵者打的屁滾尿流;又比如唐朝,統治者們自稱大唐,那時候萬國來朝的場景直到現在還歷歷在目;即使是少數民族蒙古族統治的元朝,那也是曾經有機會統一歐亞大陸的強大王朝。那麼,清朝統治者們一般自稱是什麼?
  • 部編版八上歷史《不平等條約》表格匯總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籤訂的不平等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籤訂的不平等條約
  • 此島曾是中國最大島嶼,足以改變世界格局,如今已屬於外國!
    此島曾是中國最大島嶼,足以改變世界格局,如今已屬於外國!文/歷史小掌門每個國家都非常需要的戰略部署,就是太平洋出海口,足以改變世界格局的存在。但是早些年的中國,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當時主要是受清朝閉關鎖國的影響,再加上戰亂連連,哪裡顧得上出海口的重要,所以,即便在明朝時期有鄭和下西洋,中國也完全沒有意識到出海口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但是,曾經真的有一塊屬於中國的土地,原本是可以做出海口的,這個地方叫「庫頁島」,此島曾是中國最大島嶼,面積比兩個臺灣還大,如今已屬於外國。俄羅斯稱為「薩哈林島」,但這個名字也是俄羅斯音譯滿語而來的。
  • 滿清的罪惡:此人籤訂此條約主動喪失1000萬領土,開了割地的先河
    在尼布楚會議上,清朝代表曾提出以勒拿河至北冰洋為界的第一方案,繼而讓步提出第二方案,即以外興安嶺的北支(諾斯山)直至亞洲大陸最東北的沒入大海深處的諾斯海岬(即楚科奇半島)為界。但最後因為談判的清朝代表的能力問題以及要平叛準噶爾的叛亂等原因希望與俄國保持和平而再次讓步放棄了第二方案和這幾百萬平方公裡土地,連以貝加爾湖為界的第三方案也放棄了。
  • 為何印度始終覺得比中國強大?還宣稱3次打敗中國,這是為什麼?
    實力不強,野心勃勃。多次「騷擾」我國邊境,似乎在他們世界裡,他們的國家才是最強大那個,小編坐在屏幕前,似乎都忍不住給笑了,最近寫的都是關於印度,並不是小編污衊人家,而是印度太奇葩了。來說說印度始終覺得自己比中國強大的原因吧。讀過歷史都知道。在19世紀,英國對印度進行殖民統治。使得印度成了英國的殖民地,在1840年近代史。有一次鴉片戰爭。
  • 「香港是中國領土,為什麼不能駐軍!」鄧小平罕見發火
    周南曾以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身份就香港問題與英國代表團進行談判,他回憶說當時小平同志召開了一次小型會議,最後做了這樣的決策:香港問題的解決,一定要收回整個香港地區;不只是新界的租期到了要收回,不能續租,而且過去兩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及《北京條約》)所謂永久割讓的九龍、香港(島),也要同時收回。
  • 中國已經如此強大,為何還會有國家在我國駐軍?駐點還就在北京?
    中國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曾受外國欺負,美國、英國等國來割據我國的國土,用武器逼迫我們籤訂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隨著中國的不斷探索,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新中國成立了,在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的經濟水平、科技水平飛速上升,現在我們的「拳頭」硬了,我們再也不是以前的小國家,再也沒有國家來欺壓中國了。可是為什麼中國還有著唯一一支外國軍隊駐紮呢?他們的駐點在我國首都北京,雖然不被許持槍也不許穿制服,但還是會讓大家疑惑為何我們會為美軍開啟先例?
  • 此國曾100次請求併入中國,即使被印度吞併,前3小時還升五星紅旗
    其實在歷史上早在西漢時期的時候,主動依附我們的藩屬國就有多達50個之多,即便是在實力衰微的清朝。仍然有19個藩屬國尋求著我們國家的庇護。為什麼在歷史上有這麼多國家都主動尋求我們的庇護呢?很多朝代中,我國對於藩屬國都是非常好的,採用懷柔政策,成為我們的藩屬國他們所付出的代價可忽略不計,然而獲得的回報卻很大。
  • 康熙為何在清朝鼎盛時期,放棄貝加爾湖?3大原因令人佩服
    最後一點就是:清朝在康熙時期雖然軍力上達到了鼎盛,但政治上還不是十分穩定,畢竟入主中原僅僅百年,內部還有很多不穩定因素存在。 在中國古代,一直有著「四海昇平」之說,說起它的由來,是因為古代中國確實有著東、西、南、北,四大海域,只是與現在人們印象裡的四海有些許不同。
  • 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第一次鴉片戰爭,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文丨老金聊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第一次鴉片戰爭是英國在1840年至1842年對中國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最終結果以中英雙方籤訂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而中國也對英國的入口貨要抽20%的高稅率,使英國大為不滿。為此英國開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而鴉片貿易給也他們帶來了驚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長期優勢。其鴉片輸入嚴重敗壞了社會風尚,還破壞了當時的社會生產力,造成東南沿海地區的工商業蕭條和衰落。
  • 清朝的海關,為什麼要由外國人把持?
    讓洋人來管理中國海關事務,對於清政府來說是無奈的選擇,因為受不平等條約的壓迫,清政府辦海關,必須要「邀請外國人幫辦」;另外,清政府四大海關,早已經千瘡百孔、腐爛透頂。要想海關高效率運轉,提供持續不斷的稅金,給處於內憂外患中的晚清「續命」,只能聘請外國人!
  • 印度最重要的一個邦,歷史上曾是中國忠誠屬國,清朝為何將其白白送人
    清朝官方稱錫金為「哲孟雄」,國王叫「孟哲雄部長」。相傳錫金王室源於吐蕃,第一代國王蓬楚·納姆加爾是吐蕃國王赤松德贊的後裔。錫金因此與西藏一直保持著密切聯繫。第三代錫金國王即位時還未成年,王室連年內訌,鄰國不丹趁虛而入。西藏僧人將其接到拉薩撫養,成年後又送回錫金為王。至此,錫金正式成為西藏附屬。
  • 北方冬天那麼冷,清朝乞丐是如何挺過去不被凍死的?多虧了雞毛房
    在清朝乾隆時期曾有過這樣有一首民謠:「公公糊燈籠,婆婆撥牙蟲,兒子做傭工,媳婦做裁縫,一家無閒口,5261還是一樣窮。」民謠通俗易通,描述的是一家四口,兢兢業業的工作,沒有一個吃閒飯的,然而還是擺脫不了貧窮的命運,乾隆時期是「康雍乾」盛世發展到最頂峰的一段時期,民生依舊如此疾苦,由此可見在清末時期是一個怎樣的景象。
  • 曾是中國第一大島的庫頁島,面積為臺灣2倍,清朝時脫離至今未歸
    前言中國的地理版圖見證了中國曆朝歷代的興衰歷史,晚清時期清政府的腐朽無能不僅讓我們國家的金錢大量流失,我國的國土面積也隨著清政府籤訂的各種條約逐漸減小。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領導人盡力收回了曾經失去的香港和澳門,但是至今還有臺灣島和庫頁島沒有投入祖國的懷抱。
  • 歐洲一強國佔領中國一塊土地,回歸後成首富,此國卻淪為二流國家
    葡萄牙是一個窮國,卻在反對阿拉伯佔領的鬥爭中,最早建立集權制的民族國家,這就使它有了擴張的動能。葡萄牙要推銷國內的葡萄酒、橄欖油等商品,改變它在西歐國際貿易中的不利地位,最迫切需要的是黃金。歐洲的金礦很少,黃金供應嚴重依賴非洲,當時主要靠從西非穿過撒哈拉沙漠的商隊運來。要取得撒哈拉以南某個地方的黃金,或者奪取北非的一些貿易中心,或者直接與撒哈拉以南的黃金產地建立聯繫。對此,葡萄牙有天然的地理優勢。
  • 蘇聯解體到現在,俄羅斯還給中國多少領土?你也許不相信
    蘇聯解體到現在,俄羅斯還給中國多少領土?你也許不相信學過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我們祖國曾遭受過多次侵略,籤訂了各種不平等條約,不僅賠償了大量的白銀,還失去了很大面積的領土。侵佔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就是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