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名不見經傳,被貶後登上嶽陽樓寫下一首詞,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2020-12-08 騰訊網

嶽陽樓是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位於湖南岳陽,與洞庭湖遙遙相望,自古便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的美譽。

唐宋很多人文人都曾在此留下不朽詩文,例如杜甫晚年所寫的《登嶽陽樓》,一句「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氣象萬千,妙絕千古。

還有範仲淹應好友滕子京之邀所寫的《嶽陽樓記》,雖未親臨,卻寫盡嶽陽樓之壯觀,洞庭湖水之浩渺,堪稱千古絕唱。

今天要講的這首詞也是關於嶽陽樓的,作者名不見經傳,但這首詞曾一度天下傳唱,被誤認為是蘇軾的作品。

張舜民生卒年不詳,大概稍晚於蘇軾。

他善書畫,工詩詞,可惜留下來的作品並不多。

他的詞作風格和蘇軾相近,所以有些作品曾被誤認為蘇軾所作,這首《賣花聲》便是如此。

說來他和蘇軾也算有些淵源,他是陳師道的姐夫,而眾所周知,陳師道是「蘇門六君子」之一。

蘇軾去世後,他還曾寫過一首悼念詩,「石與人俱貶,人亡石尚存」,抒發了無限的哀悼之情。

這首《賣花聲》是他被貶郴州(湖南)時途徑嶽陽樓所寫。

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曾言「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深秋時節,遷客騷人匯聚之地,詞人的心境可想而知。

詞的上半闋從洞庭葉落寫起,營造了一種闊大又蒼涼的意境,正符合詞人此時的心情。

「木葉下君山」,讓人想起了屈原在《湘夫人》中所寫的「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很唯美也很悲傷。

再聯想一下詞人的處境,漂泊異鄉,無所歸依,就像那飄零的落葉,又添了幾分悲涼。

「空水漫漫」,突出了洞庭湖水的浩渺,也暗含了幾分前途漫漫之意。

所以雖然這兩句的意境很開闊,但是基調還是悲涼的。

接下來幾句描寫的是樓內宴會的情況。

詞人南下郴州不是出於自願,而是被貶謫,可想而知宴會上的氣氛不會太熱烈,連歌女也斂起了笑容。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原本王維的《渭城曲》是送別宴會上必唱的曲目,李清照在和姊妹離別時,也曾「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然而詞人這裡卻說「休唱陽關」,這是為何呢?

這就涉及到他此次被貶的原因,他曾隨高遵裕出徵西夏,然而卻因對方嫉妒賢能,貽誤戰機,導致西徵失敗。

後來他曾作詩嘲諷,「白骨似沙沙似雪,將軍休上望鄉臺」,因此被政敵抓住了把柄,上書彈劾,被貶為監郴州酒稅。

他不但無法再出陽關,反而要南下郴州,心中的愁苦可想而知,他不想在宴會上聽《陽關曲》也是情有可原的。

下半闋描寫的是詞人登高所見之景,以及由此引發的情感。

過片一句「醉袖撫危欄」是承接上半闋的「斟酒」而來,詞人帶著醉意,扶著高樓上的欄杆,仰望天空,只見天高日遠,白雲悠悠。

這裡的「天淡雲閒」和上闋的「空水漫漫」相呼應,意境蒼涼雄闊。

「何人此路得生還」,一個問句劈空而來,不僅是詞人的自身感慨,更是千年來無數遭遇貶謫之文人的心聲。

柳宗元病逝貶所柳州,王翰卒於貶謫途中,而蘇軾雖然等到了大赦,卻在北歸途中與世長辭。

千百年來,被貶南行,得以生還的的遷客寥寥無幾,所以詞人才會有此感嘆。

最後詞人以一句「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作結,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對京都的留戀,當然他並不是貪慕榮華富貴,這裡表現的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家國之思,就像範仲淹所言「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全詞於跌宕起伏中,表現了詞人遭遇後複雜而深沉的情感,沉鬱悲壯,扣人心弦,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不知你認為這首詞寫的如何?歡迎一起來討論。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就點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最後一句被改成很多首歌
    蘇軾出生於書香世家,並且他本人也聰明過人,能力突出,很早就進入了仕途之中,因此行文大多慷慨激昂。只不過,蘇軾的仕途也並不是完全順心,有些時候難免也會低落之情,並留下了一些經典作品。比如蘇軾在被貶黃州之時,便感受到了人生的孤獨和無助,並因此而寫下了一首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詞,只是開篇14字便扣人心弦!
    蘇軾的經典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便是蘇軾差知密州時,思念弟弟所作。烏臺詩案發生後,蘇軾更是在獄中寫下了「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的感人名句。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便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眾多詩詞中的一首詞。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八月,蘇軾由定州貶往惠州。途經江西虔州的時候,蘇軾登上鬱孤臺,夜宿造口。
  • 知名作家張一一叫板範仲淹,寫下《新嶽陽樓記》,你認為水平如何
    範仲淹的先祖是唐朝宰相範履冰,而他的曾祖、祖父以及父親都曾在吳越做過官,涿郡人趙匡胤建立宋朝後,範仲淹的父親範墉便追隨吳越王歸降了大宋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詞,全篇借用了別人8首詩,卻一氣呵成
    我們從熟讀經典中能夠讀出遣詞造句的巧妙,收集妙語佳詞,將熟悉各種語感之後,或許就能發揮出一篇令人驚豔的絕佳作品。開「文章再創作」先河的不是別人,正是宋代豪放派詞人,著名的文學家,蘇軾。他才思泉湧,作品眾多,對於那些古人的經典詩詞喜愛有加,於是就提出來了「隱括詞」這一做法。
  • 林俊傑因喜歡童話故事,寫下一首歌成為神曲,網友,mv拖後腿了
    林俊傑因喜歡童話故事,寫下一首歌成為神曲,網友,mv拖後腿了林俊傑因喜歡童話故事,寫下一首歌成為神曲,網友,mv拖後腿了   對於大家來說,心中都有自己最喜歡的童話故事,尤其是小時候都會看動畫片, 或者是買很多童話書來看。因為明星人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有自己喜歡的東西。
  • 納蘭性德在妻子逝世後,寫下一首感人的詞,開篇第一句震撼人心!
    一段感人的愛情總是會令人念念不忘,這也正是愛情所帶給我們最深情的感動,畢竟對於每個人來說,那都是希望自己可以擁有一段美好的愛情,可是有的時候愛情它又是如此地脆弱,即使是當我們有了愛情之後,可是又會有各種各樣的變故,從而也使得愛情最終會成為人生中的遺憾,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代的文人孜孜不倦地描寫愛情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為什麼說這首詞是一首「雲雨詞」,讀起來讓人臉紅呢,很顯然在詞的上半闕蘇軾先是誇獎自己的妻子就像是姑射山上的仙女,甚至要比仙女還美,而且妻子的美並不是源自華麗的衣服,即使身穿樸素也是一種生活美。很多人都喜歡讀蘇軾的詞,認為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因為他的詩詞中包含了一種對生活的態度和對人生的灑脫,讓人能夠在逆境中找尋到希望和力量。但最讓我佩服的還是蘇軾的真性情、灑脫,蘇軾的一生不是在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可以說是仕途坎坷,但是蘇軾在逆境中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是多了一些解脫和超越。
  • 蘇東坡雨中寫下一首詞,僅僅4句話成千古名篇,林語堂讚嘆不已
    他這一生,得意時可以是皇帝的助手,失意時可以是酒仙,一生鉛華洗盡,返樸歸真,歷盡世間百態,歸來仍清澈如水。他一生寫下的佳作無數,後世讀者更是各有喜愛。餘秋雨先生就曾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中說過,他最喜歡的文學家是蘇東坡,最喜歡的作品是蘇東坡貶謫黃州時寫下的一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我雖無法評價蘇軾先生,但我卻敢對蘇軾先生的詩詞點評一二。
  •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如果蘇東坡肯娶我的話,我一定立馬答應。他不知道,能成為世上第一個閱讀蘇東坡詩文的人,能一天到晚聽到蘇東坡談笑風生的人,該是怎樣的幸福!像蘇東坡這樣詩文書畫和人品道德都趨於完美都富於魅力者實在也是鳳毛麟角,對於蘇子詩文,用什麼樣的溢美之詞都覺得不為過。
  • 《嶽陽樓記》是範仲淹貶為鄧州知州所作,至今還有借鑑和教育意義
    範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革新家,在他任參知政事時,推行「慶曆新政」。因受到保守派的打擊而失敗,被貶為鄧州知州。本文就寫在被貶之後。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扼要敘述重修嶽陽樓的經過和作記的緣由。作者說明本文是應朋友滕子京的請求而作。滕子京和範仲淹是同年進士,和範仲淹政見相同,私情深厚。
  • 小石潭記、嶽陽樓記、記承天寺夜遊:被貶文人的三種人生境界
    這句話比較生僻,翻譯過來就是:自從我成為罪人,被貶到永州後,心中一直憂懼不安。這是柳宗元起初的鮮明心態。等到過了一段時間,朝廷好像沒有更重的責罰,他開始慢慢由恐懼轉為低落、悽苦、迷茫。衣帶漸寬終不悔第二境之《嶽陽樓記》:範仲淹的堅定「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句出自北宋流行歌曲作詞人柳永,這位人生失意的浪子,將自己投身到了煙花柳巷,所寫之詞,多為兒女情長。
  • 範仲淹寫下了著名的《嶽陽樓記》,但沒有到過洞庭湖,是真的嗎?
    由此可見,這篇大名鼎鼎的《嶽陽樓記》是滕子京在巴陵郡重修嶽陽樓後囑託範仲淹而作的。而滕子京又是何許人也?他怎麼就能找上範仲淹呢?這得從《宋史》中找找答案。據《宋史》記載,滕子京名宗諒,子京是他的字,與範仲淹同一年考中進士。範仲淹對他的才華稱讚有加。後來因御史中丞王拱辰彈劾他有貪汙等行為,被貶官至嶽州,即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所稱的巴陵郡。這才有了他重修嶽陽樓的事情。
  • 《嶽陽樓記》為何不提嶽陽樓?不成想還有這樣的意思!
    平時多有往來,在好友的推薦下,滕子京到西北邊境任職,沒過多久,就因經濟問題而被貶到嶽州,到任後為了顯示政績,第二年就主持重修了嶽陽樓,六月完工後滕子京想請範仲淹寫文以記其事,遂親擬一封《求記書》,並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圖》,讓他在寫作時能有個參考,順便還給他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懇請讓他無論如何寫一篇文字,想藉以傳世揚名,範仲淹不負好友重託,於九月十五日寫出了這篇文章。
  • 沒有範仲淹就沒有嶽陽樓!文字非出於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顏延之作為第一個有記載的吟詠嶽陽樓的文人墨客,也給後人帶出了一個問題,嶽陽樓之稱呼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嶽陽樓之名始於範仲淹嗎,如若不是,又在何時。就像嶽陽樓修建起自何年何月一樣自古爭論不休,嶽陽樓名來自哪朝哪代、誰人筆下,至今難以定論。
  • 範仲淹作《嶽陽樓記》時到過嶽陽樓嗎
    範仲淹的千古名篇《嶽陽樓記》,描述了嶽陽樓和洞庭湖優美的自然風光,而其中所抒發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境界,成為無數仁人志士畢生努力追求的目標。自此之後,嶽陽樓便名冠天下,使人們無不嚮往之。但是誰又能想到,寫下這篇奇文,為人們介紹和宣傳嶽陽樓的范文正公,自己當時卻還沒親臨過煥然一新的嶽陽樓。這又是為什麼呢?
  • 極目臨風嶽陽樓 浮光躍金洞庭波
    一看到這段文字,大家都知道這是宋代大文豪範仲淹的千古名篇《嶽陽樓記》。論初衷,此文只是範仲淹撫慰遭貶摯友滕子京的比心之作,但讀及此文的人人,無不為文中憂國憂民、先公後私、先天下後自己的甘苦憂樂情懷所感動。之初,嶽陽樓只是三國時期東吳都督魯肅操練水軍的指揮塔,號稱「閱軍樓」。
  • 範仲淹是怎麼寫出《嶽陽樓記》的
    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很多人都以為是他在遊覽嶽陽樓之後,才寫下這膾炙人口的名篇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範仲淹壓根兒未曾到過嶽陽樓。一個和嶽陽沒有一點關係的他,為什麼能夠寫出如此的經典之作呢?
  • 千古經典《嶽陽樓記》中的8句詩,勝過雞湯無數!
    十年寒窗,學詩讀文絕對是所有課程中,最令人難以忘懷的享受課。依稀記得,初中語文老師教我們背誦《出師表》時,動情地說:「當你們在三十歲,四十歲,甚至耄耋之年,提起《出師表》,依舊能倒背如流的話……那麼,我想我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