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樓記》為何不提嶽陽樓?不成想還有這樣的意思!

2020-12-06 真歷史為鑑

《嶽陽樓記》為何不提嶽陽樓,?不成想還有這樣的意思!

初高中時我們已經學過並且背誦過不少名篇,每學一篇老師都會讓我們提前預習,上課時也都為我們做過詳細的介紹,小編相信大家肯定沒忘記文學家範仲淹的名篇。其名句代代傳頌,名垂史冊,顧名思義,嶽陽樓記應該主要記述的是這座名樓,可是仔細看看這一名篇,嶽陽樓狀貌的文字很少,而借物詠懷言志的語句更多,一代文章巨公為何採取這種寫法,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一起看看它背後的原因。

說起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範先生沒有到過嶽陽,更別說見過嶽陽樓了,但是他採取了避實就虛的春秋筆法,仔細看看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我們就會發現其中的深意。

範仲淹和好友滕子京為同榜進士。平時多有往來,在好友的推薦下,滕子京到西北邊境任職,沒過多久,就因經濟問題而被貶到嶽州,到任後為了顯示政績,第二年就主持重修了嶽陽樓,六月完工後滕子京想請範仲淹寫文以記其事,遂親擬一封《求記書》,並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圖》,讓他在寫作時能有個參考,順便還給他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懇請讓他無論如何寫一篇文字,想藉以傳世揚名,範仲淹不負好友重託,於九月十五日寫出了這篇文章。

小編也不清楚那幅圖畫得如何,對於沒有見過嶽陽樓的範仲淹來說,要想不讓人看出破綻的完成一篇記述嶽陽樓的文章,並非一件易事,但是以他的能力參考有關的詩文,寫一篇應景式的文章又是輕而易舉,但是範仲淹畢竟不同於常人,他沒有敷衍賽責,而是另闢蹊徑寫了一篇類師似賦的抒情散文,對於重修後的嶽陽樓,他只寫了14個字,「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真是惜墨如金,不多一筆。

對於登樓後的感受,也只用「前人之述備矣」六個字一帶而過,這種看似言之無物而實則回味無窮的散文筆法,也只有範仲淹才能巧妙為之,顯然這篇嶽陽樓記不是平庸繁雜的說明文,也不是遊山玩水式的寄情遊記,而是大大超越山水樓觀的目及之境。將大自然的晦明變化和人生的沉浮不定緊密結合起來,把一般性的「覽物之情」轉換到縱議理想、暢論抱負方面,一下擴大了文章境界,令人眼前一亮。

這所以這樣寫這篇文章,是因為範仲淹當時正在鄧州做官,為了寫一篇應酬文章,不可能親自去看新修的嶽陽樓,於是採取了「討巧」的辦法寫了這樣一篇文不對題的作品,全篇看似閒筆漫述,實際字字句句皆有用意。

範仲淹是一個有遠大人生抱負的一代名臣,他從小就有志向,歐陽修稱讚他不貪圖富貴,心繫天下。他也常和自己說要以天下以己任。少時家庭貧困他隨母改嫁,歷盡艱辛,養成了憤世嫉俗,敢於擔當的優秀品質,當秀才時就有著和常人不一樣的眼光和志向,進入仕途之後就敢言聞名,他與包拯同朝為官,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宋仁宗是朝廷倚重的股肱之臣,朱熹說他是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仁宗皇帝還聽從了他的建議,例如主張改革官制、減輕百姓徭役、多重視農商等。實行了一些改革,史稱慶曆新政,因觸動保守派利益而半途夭折,範仲淹也被貶為河東、陝西四路宣撫使。

其友人滕子京也是個不甘平庸、富有進取心的官員。他支持慶曆新政,因而屢遭底徙,慶曆三年,在涇州知府任上被人誣陷,罪名是「費工錢十六萬貫」而後被降之嶽州,這件事情對他的打擊很大,為此鬧起了思想情緒。到嶽州後憤鬱滿懷,牢騷滿腹。慶幸的是他沒有自甘墜毀,不久即勃發了勵精圖治的雄心,做了很多好事,這在嶽陽歷史上很有影響,受到了人們的讚譽和愛戴,同時還他重修了嶽陽樓,這座名樓又一次獲得新生,並於樓北建燕公樓,專祀張說,在建設期間,他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難,如資金、人力、技術等,其中艱辛困惑難以道及。

範仲淹十分了解他,聞知他「憤鬱頗見辭色」,非常擔憂,恰好收到了他的《求記書》,就利用這個送上門來的機會精心寫了這篇文章,他委婉的規勸這位老朋友要有博大的胸襟,這其實不僅用來勸誡好友也是用來自勉,這是他寫作的主旨,所以題在寫樓很少寫樓,最主要的用意就在這裡。

這種本來顯而易見的文體矛盾為何難以讓人察覺,為何歷代很少有人提出異議,就在於他高超的寫作技巧,首先,他不露痕跡的掩蓋起自己沒有見過嶽陽樓的事實,繞不過去時,就用「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短短一句就給人帶來了豐富的想像餘地,讓人覺得無可挑剔,另一方面大力倡導「先憂後樂「的儒家仁愛思想,這正是眾多官員們所缺乏的,無數百姓所期盼的地方,容易引起官民雙方共鳴,自覺不自覺的把欣賞的重點轉移到借物抒情的精彩議論上面,而這種議論又是字字珠璣,句句精彩,歷經千年而光輝難泯,所以能夠長久經得起人們的品評,非文章大家不能如此,這正是它的奧秘所在。

不知道大家現在是否清楚的知道了呢?有疑問可以說出來一起交流哦,我國的名篇很多,在空餘時間品讀,小編相信對於身心的發展是很有益處的。

相關焦點

  • 範仲淹作《嶽陽樓記》時到過嶽陽樓嗎
    範仲淹的千古名篇《嶽陽樓記》,描述了嶽陽樓和洞庭湖優美的自然風光,而其中所抒發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境界,成為無數仁人志士畢生努力追求的目標。自此之後,嶽陽樓便名冠天下,使人們無不嚮往之。但是誰又能想到,寫下這篇奇文,為人們介紹和宣傳嶽陽樓的范文正公,自己當時卻還沒親臨過煥然一新的嶽陽樓。這又是為什麼呢?
  • 《嶽陽樓記》不是看圖作文,範仲淹到過嶽陽和洞庭湖,登過嶽陽樓
    還有韓愈、劉禹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都在嶽陽樓留下了動人的詩篇,不過在眾多的古人詩文中,最出名的是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 《嶽陽樓記》是在什麼情況下寫出來的?範仲淹沒有登過嶽陽樓?
    由此可見,範仲淹寫作《嶽陽樓記》的時候,他本人並不在嶽陽,不在景觀現場。那麼當時範仲淹在哪裡呢?在鄧州。有人甚至說範仲淹一生根本就沒有登過嶽陽樓,沒有見過洞庭湖。人不在嶽陽樓的現場,甚至從來沒有登過嶽陽樓,卻可以寫出膾炙人口的《嶽陽樓記》,可以把洞庭湖寫得有聲有色,憑什麼呢?僅僅是憑作家的才華和靈感嗎?
  • 高中語文 嶽陽樓記作品賞析
    高中語文 嶽陽樓記作品賞析《嶽陽樓記》是我們高中語文的必背篇目,裡面有很多經典的詩句,並且這些詩句也竟然出現在考試的古詩詞默寫中,為了高中同學們能更好的理解此篇文章,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篇文章的作品賞析。作品原文《嶽陽樓記》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 範仲淹為何沒有到過嶽陽樓,卻能寫出《嶽陽樓記》?
    上過中學的同學沒有人會不熟悉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因為文章裡的兩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古詩文默寫中的常考句子。你可以記不住這篇文章的其它內容,但你必須記住這兩句話。雖然我中學時候學習並不好,但對這兩句印象也很深刻。
  • 距離嶽陽樓800裡之遠的花洲書院,和《嶽陽樓記》有什麼關係
    如今提起嶽陽樓,人們就會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臣範仲淹和他的千古名篇《嶽陽樓記》,很少會有人想到文中提到的功不可沒的滕子京。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嶽陽樓記》不同於《滕王閣序》等現場定製的文章,範仲淹不僅不在現場,很可能都沒有去過嶽陽樓。
  • 範仲淹是怎麼寫出《嶽陽樓記》的
    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很多人都以為是他在遊覽嶽陽樓之後,才寫下這膾炙人口的名篇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範仲淹壓根兒未曾到過嶽陽樓。一個和嶽陽沒有一點關係的他,為什麼能夠寫出如此的經典之作呢?
  • 君子範仲淹與《嶽陽樓記》的喜憂
    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思想境界高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均出自這篇300餘字古文中,不愧為千古名篇。
  • 範仲淹寫下了著名的《嶽陽樓記》,但沒有到過洞庭湖,是真的嗎?
    重修嶽陽樓後,滕子京就給範仲淹寫了一封信,請他為嶽陽樓作記。這封信就是《與範經略求記書》。滕子京在信中交代自己請範仲淹為嶽陽樓作記的原因時說道:竊以為天下郡國,非有山水環異者不為勝,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文字非出於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 範仲淹《嶽陽樓記》與老子《道德經》的淵源
    名篇《嶽陽樓記》,借作記之機,規勸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文融記敘、寫景、抒情、議論為一體,動靜相生,思想境界崇高,成為雜記中的創新,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 《嶽陽樓記》那麼牛,卻有人說範仲淹不該寫它,他們的說法有理嗎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公元1046年,面對內憂外患的北宋,範仲淹寫下了《嶽陽樓記》。此文一出,論辭藻誰比得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論境界,誰比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範仲淹一次嶽陽樓都沒去過,他是怎樣寫出名篇《嶽陽樓記》的?
    高中時在教科書裡讀到《嶽陽樓記》時,深深被範仲淹的文筆和理想折服,那時候還在想,他一定是在嶽陽樓呆了很久,才能寫出這樣深刻的文章。後來才得知,原來範仲淹終其一生,從沒到過嶽陽樓,因此他對於嶽陽樓景色的生動描寫很是令人詫異。這篇《嶽陽樓記》,是範仲淹受好友滕子京之託而作。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
  • 《嶽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再加上還有幾天就要開學離家,還沒到告別的時候可一想到又有五個月見不到爸媽就覺得難受,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我上火了,牙齦腫痛吃不下飯。爸爸知道我上火的原因竟然笑了,他說:「你呀你還是年齡小,你說這些能算什麼大事?反正都考完了咱們就盡人事,聽天命,就算不過還能咋的?
  • 初中文言文翻譯《嶽陽樓記》
    嶽陽樓記(宋範仲淹)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 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情境默寫:《嶽陽樓記》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情境默寫:《嶽陽樓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嶽陽樓記》中從空間上形容湖面上的廣闊浩渺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2.《嶽陽樓記》中時間上表現景象的千變萬化的句子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3.
  • 王羲之《嶽陽樓記》欣賞
    今天書思給大家分享集王羲之書法《嶽陽樓記》,單字精彩,氣韻流暢,通篇錯落有致,跌宕起伏,堪稱出色佳作。請大家收藏好,可供臨摹。以此為基,沒準能寫出自己的神採!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 蜜多時,
  • 2021中考語文文言文複習卷《嶽陽樓記》
    一、《嶽陽樓記》 範仲淹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 由《嶽陽樓記》看範仲淹的寬廣胸懷和遠大抱負
    自古以來,亭臺樓閣等建築一向以文傳名,比如,滕王閣靠了王勃的序,黃鶴樓倚仗李白、崔顥的詩,「醉翁之意不在酒」,歐陽修一篇短章成就小亭子的大名氣。同樣,嶽陽樓也因為範仲淹的記而聞名遐邇。《嶽陽樓記》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流傳千古,依然讓人百讀不厭,歷久彌香。這篇曠世雄文寫就的背景是範仲淹為了應好友之邀而作。
  • 落日來登嶽陽樓.「原創」
    我們一行攝影大神已經來到湖南洞庭湖邊嶽陽樓腳下。它不僅僅是一座樓,而是一個古建築群,始建漢代。入口大門上四個大字「巴陵勝狀」。嶽陽城腳下是八百裡洞庭湖,北鄰滾滾長江。「巴陵勝狀」什麼意思?李老師有點蒙圈。「嶽陽古稱巴陵,巴陵美好形狀的意思」我純屬即興理解。
  • 領讀中國朗誦者王雅珍誦讀《嶽陽樓記》
    我是領讀中國朗誦者王雅珍,我為大家誦讀的是《嶽陽樓記》。《嶽陽樓記》王雅珍00:0004:18領讀人:王雅珍姓名:王雅珍 單位:廈門火炬高新區稅務局嶽陽樓記作者:範仲淹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