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0.999無限循環是否等於1?數學危機因此誕生

2020-11-26 量子探索

「數學」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中國古代數學著作《孫子算經》中認為「數學是天地萬物最根本的東西」,也有人認為數學是「科學之王」。仔細思考一下就可以發現,大部分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學科都是以數學為基礎的,大部分成果都需要數學計算來證實,在大數據的工業化社會,人類的社會就是建立在數字之上!

早在古希臘時代,數學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公元前5世紀,數學發展迎來了第一次「數學危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畢達哥拉斯悖論」,隨著希巴斯發現了第一個無理數,解決了這個問題,人類的數學基礎再次發展。

「數學危機」在人類的歷史上發生了三次,其實數學危機叫做「數學革命」可能會更加恰當一些, 因為「數學危機」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當時的數學理論不夠全面, 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自然就會產生危機。

目前歷史上一共發生了三次數學危機,第一次數學危機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沒有無理數的概念,因此一個問題的出現引發了人們的恐懼,也顛覆了當時的理論,在當時的數學界,話語權最大的學派是「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認為「萬物皆數」,數學是萬物的本源。

這個學派的人們認為「一切數均可表示成整數或整數之比」

在「畢達哥拉斯學派」有一個人叫做希巴斯,他突發奇想,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邊長為1的正方形其對角線長度是多少呢?」,這個數字用整數和分數都無法表示,希巴斯創造了一個新數√2(根號二)用來表示這個數值。

或許你認為,希巴斯的這個發現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對於當時的希臘人來說,這個發現直接動搖了他們的世界觀,因為當時「畢達哥拉斯學派」是最主流的觀點,而「畢達哥拉斯學派」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學派,而是一個集合「宗教」「政治」「學術」為一體的組織,對全社會有巨大的影響力。

希巴斯的發現引發了當時人們的認知危機,但是也促進了數學的發展,而第二次數學危機要更加的有趣,也更容易引起我們的思考。

第二次「數學危機」

第二次數學危機的開端也發生在古希臘,但是直到十七世紀伴隨著微積分的出現在被世人知曉。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芝諾的烏龜」這個悖論,筆者在其他文章中也有描述,這裡就不多做講解。

「芝諾的烏龜」是一個很奇怪的悖論,我們明明知道它是錯誤的,但是如果你沒有微積分的相關知識,又無法去反駁這個悖論,可以說這個問題困擾了人們很多年,但是在牛頓和萊布尼茲創立了微積分後,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答。

在微積分被當時的人類廣泛運用的時候,一個問題出現了,「無限小量」是否等於0 ?牛頓和萊布尼茲都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那麼什麼是「無限小量」呢?

首先我們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0.9999……無限循環是否可以等於1?

從數學的角度來看,0.999的無限循環不能等於1,但是在實際生活的運用中,0.999的無限循環就是等於1,比如,有質量的物體的運動速度是無法實現光速的,我們只能去無限接近光速,在接近光速的過程中,物體的質量會趨於無限大。

接近光速的過程就等於0.999的無限循環,雖然我們無法實現光速,但是在接近光速的過程中會無限趨於光速,因此在實際生活中,0.999的無限循環和1的實際意義相同。

牛頓和萊布尼茲為了解釋這個問題,引入了這樣一個概念「無窮小量」,比如,0.9999的無限循環和1之間的差距就是一個「無窮小量」,可以說,無窮小量無限接近於0,第二次數學危機就因為這個問題而誕生。

無窮小量是否等於0和0.999的無限循環是否等於1,這兩個問題其實相同,自相矛盾引發了第二次數學危機,牛頓本人對無窮小量的概念進行了多次的解釋,但是每次都無法真正地解決這個問題。

仔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其實十分有趣,數學是科學的基礎,但是實際生活和計算是有一定差距的,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當時的人們對這個問題感到疑惑的原因,在半個世界的時間內,學術界都對這個問題爭論不休。

之所以會發生第二次數學危機,並且還是因為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原因就是當時的數學不夠嚴謹直觀,只強調形式上的計算,不去思考計算的基礎,對於無窮小量的概念尚不明確的情況下就進行微分計算。

1821年,柯西引入了「極限」的概念去解釋無限小量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第二次數學危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而第三次數學危機是「羅素悖論」,直到今天也沒有被很好的解決,也就是說我們仍然在第三次數學危機中,「完美的理論」並不存在,任何理論都需要不斷完善才能一直迸發出生命了,人類的數學就是這樣在一次次「危機」中發展前進!

相關焦點

  • 一個經典的數學疑問?0.99999循環是否等於1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數學疑問,那就是0.99999循環是否等於1,這是一個經典的數學問題,就目前主流的科學來說,對這個問題早就有了定論,但是不少網友認為對這個問題感興趣,所以今天來談談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問這兩個數是否相等,從直覺上來看,0.999999循環肯定<1,因為0.99999循環是無限趨近於1,但是趨近於1就表示一直無法達到1,既然沒達到1就證明肯定比1小,這也非常符合我們的常識。不過目前主流數學家依然認為0.99999循環和1是相等的。為啥會有這個定論呢?
  • 1和0.9的無限循環哪個大?簡單的數學題曾引發人類數學危機!
    1和0.9的無限循環哪個大?學過高等數學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求極限的問題:毫無疑問,0.9的無限循環就等於1。然而學物理的我並不這麼認為,在我看來:0.9的無限循環就是0.9的無限循環,可以無限接近於1,但是並不等於1,它們之間有著本質性的區別。這是客觀性所決定的,這一點點的區別決定著是科學還是謬誤。
  • 0.999……真的等於1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0.999...=1?0.999…是否等於1?這個問題的背後是不同數學體系間的碰撞。又因為m大於0.99而小於1,則m的小數形式應該是以0.99開頭的。通過這樣一步步推演,我們證明m的小數形式必然是0.999…。因此,m等於兩個數中較小的那個。這是不合邏輯的,因為兩個不相等的數的平均值不可能等於其中任何一個。因此,最初的假設0.999…<1是錯的。
  • 0.999...等於1嗎?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問題:0.999…無限多個9,它是等於1還是小於1呢?
  • 顛覆你的數學認知:0.9…等於1?無窮小大於0?
    確實,橫跨十七、十八世紀的第二次數學危機,爆發的原因就是人們意識到數學上對「無窮小」這個概念並沒有一個嚴謹的定義。後來在柯西等數學家的努力下,無窮小終於紮下了嚴密的邏輯根基。這裡不去從嚴格的數學形式上討論無窮小,但藉助於1-0.999…,我們將更直觀地理解無窮小的奇妙性質,及它與0的區別。
  • 對0.999……=1的探討以及實數相等的研究
    相信許多人對0.999999等於1這個問題都不陌生,大部分人的證明方法是1/3=0.3循環,所以1/3×3=0.999999=1,然而在第一步1/3=0.333333就已經出錯。因為在證明0.9循環等於1之前,無法證明0.3循環等於1/3.
  • 搞錯了,0.9的循環是等於1,但不是恆等於1
    0.999……無限循環等於1嗎?這是非常老的一道題,相信絕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先說筆者的答案:等於1,但不恆等於1。等於1很好證明。令X=0.999……,10倍的X即10X=9.999……。10X-X=9X,也等於9.999……-0.999……=9。由此可得9X=9,X=1,所以0.999……=1。
  • 0.999…=1?數學中最讓人迷惑的等式
    額,0.999……怎麼可能等於1呢?算什麼大秘密。。。小表弟告訴我,這個問題是他和同學一起想的,已經可以證明了呢。看完表弟的證明,我也有點懵,看起來好有道理的樣子,難道0.99……真的等於1?看著小表弟渴望得到」權威」認定的眼神,我決定好好研究一下這個問題究竟是怎麼回事,0.999……和1到底是不是相等,如果不相等的話,0.999……和1之間的數是多少呢?一查才發現,這個問題曾經是學術界中出了名的爭論熱點問題。大家的證明方法也是各式各樣:由於1/3=0.333...
  • 在數學界,"1"的地位都可以被替代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無聊而又有點小兒科的問題,它曾被評為"最受歡迎的運動"。記得數與數怎麼比大小嗎?我們先比整數部分,如果整數部分不相等,那麼無論小數點後有多少位都不影響他們之間的大小變化。0.999的無限循環從第一輪的比較開始就註定會敗給1。
  • 如何看待關於1與0.999……的大小爭論?
    無限循環小學0.99999....與1嚴格相等這個問題並不能用初等數學的方法來理解,我下面舉幾個常見的初等方法無懈可擊,對不對?但是我要說的是這三種方法只能幫助你直觀理解,但並不能把它們當成1=0.999.....的嚴格證明.為什麼呢?
  • 知否| 1為什麼等於0.99999...|未知量|數學|原理|等式_網易科技
    這其實是一個被反覆提起的數學問題,尤其是在中國各大網絡社區中。接下來的問題是:這個等式為什麼成立?在什麼情況下能成立?如何證明它?首先,我們來看看網上流傳的三種證明法。最簡單的三種……數學家威廉士·拜爾在《How Mathematicians Think》中評價這個證明:「0.999... 既可以代表把無限個分數加起來的過程,也可以代表這個過程的結果。許多學生僅僅把0.999... 看作一個過程,但是1是一個數,過程怎麼會等於一個數呢?這就是數學中的二義性?他們並沒有發現其實這個無限的過程可以理解成一個數。
  • 0.9的無限循環和1比,誰更大?答案出乎意料
    0.9的無限循環和1比,誰更大?初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是不是會下意識地說1更大一點呢?但是實際上,這個看起來蠻合乎情理的答案,卻受到了數學家們的質疑。因為在很多數學家的邏輯裡,0.9的無限循環並不小於1,它等於1。
  • 一道難倒眾多數學家的簡單問題,涉及宇宙萬物、至今無解
    昨天在小夥伴們的群裡討論了一道數學題,1和0.9的無限循環哪個大?學過高等數學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求極限的問題:毫無疑問,0.9的無限循環就等於1。在物理學中,由於0.9不能無限循環,因此0.9的循環和1擁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意義,它們是不相等的,0.9的循環小於1。二、有質量的物質的運動速度不能達到光速高中物理課上,我們都接觸過狹義相對論中的洛倫茲協變公式。
  • 誕生272年後,這個看似簡單的數學問題終求得閉式解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例子來了解二者的區別:設公式 x^2 − 2 = 0,可以得出近似數值解 x = 1.4142,但這並不準確,無法等同於精確解 x = √2。1894 年,這個問題在《美國數學月刊》第一期中再次出現,並被改寫為最初的「籬笆內吃草問題」。這被分類為「內部問題」。Ullisch 認為內部問題比外部問題難度更大。
  • 十個0.1加起來 等於0.9999999999999999?
    人們通常不會懷疑計算機在數學計算上的結果,畢竟,如果連數都算不對,那還叫什麼「計算機」啦?其實,有個簡單的題目就能讓計算機算錯,不信我們試試看。2本身就是一個質數,無法分解質因數了,因此在二進位中,如果要用有限小數來表示一個分數的值,那麼這個分數的分母一定只能包含2這一個質因數,換句話說,分母必須為2的冪(2、4、8、16、32……)。好了,我們回頭看看開頭的題目:0.1換算成分數就是1/10,而1/10的分母是10,10並不是2的冪,因此,在二進位中並不能用有限小數來表示1/10這個值。
  • 自然數之和等於-1/12有何含義?隱藏在卡西米爾效應中的無窮大
    媽咪說:知識就是力量今天來回答很多同學的一個疑問,就是全體自然數之和為什麼等於-1/12啊?
  • 一個簡單易懂,卻可能沒有答案的數學問題
    這個問題說起來很簡單,理解起來也很容易,從f(n)的表達式來看,它的運算規則一目了然:對於任何正整數,如果數字是偶數,則將其除以2;如果數字是奇數,則讓其乘以3,再加1,再除以2;一遍一遍地重複這個過程,直到得到1,然後開始陷入一個循環。
  • 世界數學史上的三次數學危機
    為了滿足這些簡單的度量需要,就要用到分數。於是,如果定義有理數為兩個整數的商,那麼由於有理數系包括所有的整數和分數,所以對於進行實際量度是足夠的。 有理數有一種簡單的幾何解釋。在一條水平直線上,標出一段線段作為單位長,如果令它的定端點和右端點分別表示數0和1,則可用這條直線上的間隔為單位長的點的集合來表示整數,正整數在0的右邊,負整數在0的左邊。
  • 第一次數學危機是什麼?天才是怎麼被扼殺的?這就是學霸的意義!
    有理數分為三類,這三類分別是:第一類——叫整數,比如1,2,3,...這些數叫整數第二類——叫有限小數,比如0.5,0.25,0.5它可以表示成1/2,所以它就是一個有理數。0.25它可以表示成1:4,你看它也是一個有理數,對吧!第三類——叫無限但是是循環小數,這個也是有理數,比如0.3三的循環那麼這個數就可以把他表示成1/3。再比如說0.806806806……這個806循環,你怎麼表示?方法是這樣的,把它寫成806/999就可以了。
  • 數學史上的三次數學危機
    有理數有一種簡單的幾何解釋。在一條水平直線上,標出一段線段作為單位長,如果令它的定端點和右端點分別表示數0和1,則可用這條直線上的間隔為單位長的點的集合來表示整數,正整數在0的右邊,負整數在0的左邊。以q為分母的分數,可以用每一單位間隔分為q等分的點表示。於是,每一個有理數都對應著直線上的一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