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城商行」)在中國的發展歷史不過短短25年,卻以服務地方、服務中小企業為特色,迅速成長為中國金融體系的「生力軍」,成為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伴隨著中國經濟下行的新常態,以及中國金融改革的深入,城商行也亟需通過創新和變革,走出一條自己的突圍之路。
1997年12月成立的嘉興銀行,見證了中國城商行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嘉興銀行也以參與者的角色,不斷通過轉型升級,在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謀求新一輪的發展,逆風而行。
根據最新數據,截至到2020年10月末,嘉興銀行總資產1042.99億元,較年初增長29.37%;各項存貸款餘額分別為760.6億元和540億元,較年初分別增長37.75%和27.53%。 在今年的特殊情況下,該行主要經營指標均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增速均在浙江省城商行中名列前茅;且該行撥備覆蓋率達421.80%,目前撥備充足。
可以說,嘉興銀行的轉型突圍之路,是在穩固基本盤的基礎上起步的,雖然沒有成為「領路人」,但卻具備了更多的後發優勢。
順勢而為 在本土精耕細作
1997年,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彼時的嘉興,也在宏觀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緊抓發展機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當年的12月22日,以嘉興市原3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和6家農村信用合作社為基礎,由嘉興市人民政府發起,地方財政、企業和居民投資入股,依法設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嘉興城市合作銀行正式成立,當時的嘉興銀行,是嘉興市第一家具有法人資格的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是當地最大的地方法人銀行。1998年6月,更名為嘉興市商業銀行,2009年12月更名為嘉興銀行。
作為城商行,嘉興銀行的定位十分明確,那就是深耕本土,在成立初期就確立了「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百姓」的市場定位,堅守「嘉興人自己的銀行」,根植嘉興、服務嘉興。
深耕本土的定位,讓嘉興銀行在本地布局上進一步精耕細作,也將銀行的發展帶入了第二階段——縣域服務。2002年12月,嘉興銀行首家縣域支行——海寧支行開業,隨後平湖、桐鄉、嘉善、海鹽支行相繼開業, 2008年,嘉興銀行在嘉興全轄實現了機構全覆蓋。在加快存貸款規模增長的同時,業務也實現了新跨越。
有了嘉興全轄區的布點保障後,嘉興銀行也在謀求跨區域發展,2011年以來,嘉興銀行先後在湖州、紹興、金華設立了三家異地分行,在金華浦江和安徽歙縣主發起成立兩家村鎮銀行。事實上,也是在這一時期,中國的城商行步入了發展「快車道」,2014年,全國城商行實現利潤1859.46億元,為行業發展之初的43倍,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在量上有長足的進步,城商行在質上也有跨越式的發展,2014年,我國進入全球前1000家排名之列的111家銀行中,有67家為城商行,進入前500的城商行達26家。
與此同時,城商行之間的競爭也愈加激烈,為了尋求差異化的發展,嘉興銀行也隨之步入了發展的第四階段——重心下沉。2009年以來,嘉興銀行已設立了9家新市鎮支行、10家小微企業專營支行。2016年11月,首家社區銀行——海寧荊山社區支行成立,目前,嘉興銀行已開設了24家社區支行。
銳意改革 科技附能
從1995年第一家城商行的成立,到2015年,二十年的時間裡,中國城商行抓住了市場紅利,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粗放式發展到精細化管理的轉變,成長為中國普惠金融的生力軍。中國的城商行成功化解了地方金融風險,積極支持了地方經濟,完善了現代商業銀行體系,活躍了金融市場,探索了我國銀行改革和發展的路徑。
有學者表示,我國金融改革的推進,給商業銀行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衝擊,利率市場化、經濟下行、網際網路金融的影響較為突出,但對於城商行而言,由於機制靈活、「船小好調頭」,更能發揮區域性的競爭優勢,實現改革目標,比如在內部體制機制改革和產品風險控制上。
顯然,嘉興銀行也看到了改革的勢頭,從2015年開始,嘉興銀行啟動了市場化改革,全力推進用人機制、薪酬體系、考核激勵、盈利模式等一系列改革。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2020年,確立了打造成為一家「長三角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卓越城市商業銀行」的戰略定位。
一家卓越的銀行需要具備完善的公司治理、科學的戰略規劃、特色的服務品牌、卓越的創新能力、領先的科技建設、優秀的人才隊伍、獨特的企業文化、有擔當的社會責任等因素,這也是嘉興銀行所要做到的。
為此,嘉興銀行規劃了「五大跑道」:做特科技金融,為高質量發展「增色」;做深政銀合作,為高質量發展「助力」;做優銀企合作,為高質量發展「蓄能」;做精零售業務,為高質量發展「強基」;做細便捷高效的服務,為高質量發展「保駕」。
其中,科技金融成為嘉興銀行在五大跑道中首當其衝,科技、數位化也成為了嘉興銀行此次轉型升級的核心。嘉興銀行行長林斌坦言,嘉興銀行目前的業務偏傳統,下一步需要依靠金融科技來實現轉型發展。據介紹,目前,該行在新一代核心系統建設上投入達2.4億元,預計在明年5月完成上線。
他認為,嘉興銀行既不能走像阿里、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或工商銀行、浦發銀行這樣的大銀行的「硬科技」之路,也不能走像招行這樣在純零售、場景應用的「供應鏈金融之路」,嘉興銀行需要在二者之間找到產品和應用層之間的融合之道。
對於嘉興銀行這樣的城商行來說,任何轉型戰略的提出必須以務實為前提,換句話說,所有轉型規劃,只有落實出項目,才是有效的,「才能不輸今天,有條件追求明天」。因此,「務實」也成為了嘉興銀行的品牌本質和基礎。
轉型升級 遇見未來
從做「嘉興人自己的銀行」到「長三角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卓越城市商業銀行」,二十多年來,嘉興銀行的戰略定位變化,彰顯了公司在發展過程中的蛻變。
行長林斌表示,嘉興處在長三角的核心區域,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推動了嘉興銀行轉型升級的速度,給予了嘉興銀行實現「變道超車」的賽道,而2021年建黨百年的契機,也賦予了嘉興這個有著紅色基因的地區更多的機會,為嘉興銀行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動能。
不難想像,依託長三角的區域優勢和轉型升級帶來的新機遇,嘉興銀行未來將迸發出讓市場驚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