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不知道從哪天起,電子菸忽然就成為投資創業的熱門行業,不少人擠破腦袋的往裡闖,最著名的就是剛剛從手機行業敗下陣來的羅永浩老師和他的001號員工朱蕭木,兩人不約而同的進入了電子菸行業。
其實不光是羅永浩他們,國內的整個電子菸行業都處在過熱狀態下。有媒體統計,2019年上半年,電子菸行業融資事件共13起,融資總額或將達到10億元。
在這樣的狀態下,不知道還有沒有人會冷靜看待電子菸這個產品,今天新消費實驗室就針對電子菸和傳統香菸的危害性,做一個直觀的對比。
為了了解長時間吸菸的危害性,我們設計了一個並不精確但是比較直觀的實驗:用抽氣機作為呼吸系統,用玻璃罩和棉球代表我們的肺,看看在連續抽菸20包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
我們首先進行的是連續抽傳統香菸20包的測試。
經過將近5個多小時的持續測試,終於熬過了這段煙霧繚繞的時間,被煙燻就不提了,期間還差點被別人誤認為失火,所以奉勸大家這種測試千萬別學,就算學也一定不要在室內……
不過這五個小時忍耐還是有結果的,20包煙用這個系統抽完之後,明顯看的出來抽菸的恐怖性了。
首先瓶身連接抽風機的軟管上已經滿滿都是煙焦油了;
其次,瓶內的棉球早已不復開始的顏色,焦黃一片,和最開始的棉球對比非常明顯;
最後瓶身內側當然早就是積滿煙油汙垢。
由此不難想像,大量抽菸究竟能給我們的身體帶來怎樣的傷害了。
接下來我們繼續測試電子菸會有什麼表現,首先在電子菸的選擇上,我們隨機選擇了市面上銷量較高的一款,其次為了和20包傳統香菸對比,我們選擇了相當於20包香菸的2管煙油進行測試。
和傳統香菸一樣,電子菸也經歷了超長的測試時間,由於電子菸要不停的停下來充電,不停的添加煙油,而且為了防止過熱還不能連續不斷的使用,所以整個測試花費了比傳統香菸20包更長的時間。
不過好在電子菸並不像傳統紙菸那麼煙霧繚繞的嗆人,所以即便時間長一點也還能接受。
最終電子菸測試的結果還是比較符合常理的,直觀上看,在抽了相當於紙菸20包的電子菸之後,玻璃瓶和瓶內的棉球看起來還是變化沒有那麼巨大的。
不過變化雖然不大,棉球還是有少許變色,由此看來電子菸也並不是完全無害的。
所以經過以上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電子菸確實相對傳統紙菸在安全性上要強不少,但是也並沒有完全做到無害。
對資深菸民來講,電子菸追求的無危害性其實並不能吸引他們,畢竟如果追求無害乾脆不吸菸不是更省事。
但對於不吸菸的人來講,千萬不要因為電子菸危害性小就去嘗試,因為即便危害性再小也是存在的,各位,珍愛生命,遠離香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