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救援隊:泰國山洞救援,我們義不容辭

2021-01-09 中國軍網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記參與泰國山洞救援的中國民間救援隊

新華社記者明大軍 陳家寶 李欣瑩

在連續6小時的水下救援工作後,中國的洞穴潛水專家譚曉龍拖著疲憊的腳步走出泰國清萊的一處山洞。一路走來,泰國民眾拖著長長泰國腔、用中文向他道出一聲聲「謝謝」。

疲憊的他心懷滿足,展顏而笑。

他身後的這個山洞困住了12名年齡在11至16歲之間的少年足球運動員和1名教練。他們在6月23日入洞探險後失蹤,在包括兩支中國救援隊在內的泰國國內外多支救援力量近十天的營救下,被發現全部倖存。目前救援隊伍正抓緊努力,爭取將他們早點解救出來。

譚曉龍是北京平瀾基金會洞穴救援隊隊員,該隊由5名中國洞潛專家組成。他們6月29日抵達救援現場後就一直堅守在洞內參與救援。最近幾天他們與美國、澳大利亞的同行300多人一道,正在夜以繼日地向洞內運輸營救物資。

2日深夜,當前方傳來找到失聯人員的消息時,譚曉龍內心充滿喜悅和激動。但狂喜後,他迅速冷靜下來,控制情緒,設想下一步救援方案、為救援指揮中心提供中國救援隊的想法和方案。

他說:「將所有孩子們平安救出,是我們所有救援人員目前奮鬥的目標,我們正在為這一目標制訂最周密的方案,做最細緻的準備。」

中國救援隊的另一位洞潛繩索救援專家龔暉4日進洞協助救援隊進行轉運繩索系統的技術改進。連續9小時的爬山、潛水、繩索安裝工作後,膝蓋被亂石劃傷、雙手泡得發皺的他,在微信朋友圈裡寫道:「面對生命,永不言棄。」

龔暉說,在洞內,他估算每天從自己手中運送過的裝備物資超過兩噸。比起詳述自己所做的,他更感動於各方的努力:「各國的救援隊伍相互照顧、幫助、鼓勵,即便語言不通也能達成默契。」

平瀾基金會救援隊隊長王英頡告訴記者,此次參與救援的中國專家均為自由職業的志願者。他說,中國潛水專家中許多人在泰國學習過潛水技術,也用這些技術幫助過許多人。他說:「這次能用在泰國學到的技術回饋泰國,也是他們的榮幸。」

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首批搜救專家在泰中文化促進委員會主席披尼·扎祿頌巴的邀請下,作為中國民間救援隊來到泰國參與本次救援。中國駐泰國大使館、駐清邁總領館為救援隊提供了大力協助。中資企業福田汽車為中國救援隊提供救援用車和後勤支援。

泰國總理巴育在被困人員被發現的當天晚上發表講話,感謝國際救援組織的幫助。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3日也對國際救援人員表示感謝。

另一支由5人組成的中國民間救援隊伍北京綠舟應急救援促進中心,6月30日到達救援現場。為迎接他們的到來,泰國救援指揮部升起了中國國旗,奏響了中國國歌。

隊長王林說:「當中國國歌奏響的那一刻,我們的血液沸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次參與救援,我們義不容辭。」

緊張的救援仍在進行中。營地內,各國救援專家用英文、中文、泰文交流著。泥濘山路間、黑暗洞穴內,那些晝夜不息的身影以行動書寫對生命的尊重。

(新華社泰國清萊7月5日電)

相關焦點

  • 中國救援海嘯大劫難(組圖)
    「中國總理是惟一一位用自己乘坐的專機給我們運來救災物資的外國領導人」,印度尼西亞外交部官員拉赫瑪·普拉莫諾6日在雅加達會議中心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總理的舉動令我們深為感動。」  穿著棉褲棉鞋抵達斯裡蘭卡  28日凌晨1時許,38歲的郭迅抵達斯裡蘭卡時身上還穿著棉褲棉鞋,而當地氣溫達到了30多攝氏度。
  • 廣州日報數字報-粵民間救援隊鄱陽抗洪: 「民間救援力量越來越受...
    除了消防官兵、解放軍戰士等救援力量參與抗洪搶險,還有不少民間救援隊自發組織前往災區救援,來自廣東佛山的藍天救援支援協會就是其中一支。7月13日中午,佛山藍天救援支援協會會長萬雯輝召集7名隊員和她一起前往鄱陽縣幫助當地災民。如今已回到佛山的萬雯輝和其他幾位隊員向記者講述了他們抗洪救災的故事。
  • 泰國巖洞救援背後的GIS
    在泰國政府及世界各國救援隊的共同努力下,歷經18天,泰國清萊府巖洞被困12名「野豬」少年足球隊員及教練均被救出。6月23日下午,清萊一所學校足球隊的12名11-16歲少年結束訓練後,在教練帶領下進入森林公園洞穴群探險。不料突降暴雨,引發的洪水堵死了洞穴的每個入口,足球隊員和他們的教練與外界完全失去了聯繫。
  • 洛陽神鷹救援隊,10年公益救援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波 神鷹救援隊供圖2018年是洛陽市神鷹救援隊做公益救援的第10個年頭。這支隸屬於洛陽市紅十字會的民間隊伍,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一支民間專業救援隊。這10年,是民間公益組織的「黃金10年」。同樣,洛陽市神鷹救援隊也從起初鬆散的志願者團隊到職業化的社會組織,各項救援事務也步入正軌,但仍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大河報記者梳理出洛陽市神鷹救援隊前世今生,請讀者看看這支民間救援力量的10年公益救援路。
  • 藍天救援隊 我們身邊的超級英雄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劉暢細心的德州市民會發現,連日來朋友圈中刷屏的尋人、救援等啟事中,都有一支名叫「藍天救援隊」組織的身影。統一身著藍色制服,危難時刻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為做好事自掏腰包,隊伍卻愈加壯大,由最初的20人增加至200餘人,自2017年至今已執行救援任務近300起,這就是德州的藍天救援隊。
  • 汶川地震新加坡救援隊隊員:讓愛川流不息(圖)
    昨日,「中國·四川省感謝新加坡社會各界援助5·12地震災區」見面會在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金廳隆重舉行。當新方參會人員步入會場時,一個非常熟悉的國際友人面孔映入了眼帘——他就是在大地震發生後第4天就趕到重災區什邡市紅白鎮,參與救援的新加坡救援隊、新加坡民防部隊第四民防團司令黃浩泉中校。
  • 【泰國溶洞救援】受困點空氣含氧量僅13%左右 被困人員面臨危險
    6日凌晨,一名泰國潛水員在救援過程中因缺氧窒息死亡。而在受困點的泰國12名少年足球運動員、1名教練和4名現場陪護的救援人員,也將因為缺氧面臨危險。請看央視記者昨晚從現場發回的報導。央視記者 陳林聰:目前,溶洞裡受困的這13名少年足球隊隊員和教練員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只有13%左右。
  • 田鑄宇:民間救援不應在狹縫中生存
    藍天救援隊趕到景區門口時,卻被拒絕入內。景區相關負責人的解釋是,森林防火期外人禁止入內。而一名警官認為「怕人太多導致現場混亂。」(《新京報》10月9日)首先我們不能否認,兩位負責任的解釋的正確性。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人的生命出現危險。那麼在生命面前,到底是防火重要,還是怕秩序亂重要?反過來說,只要能救人性命,難道森林防火和維持秩序不能退一步?
  • 香港救援隊伍繼續在泰國搜尋在海嘯中失蹤港人
    中新社香港一月二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派往泰國的救援隊伍二日繼續搜尋失蹤港人
  • 大慶市藍天救援隊凌晨一點鐘的救援
    10月27日凌晨1時許,大慶市藍天救援隊大慶藍天救援隊出動8名救援人員攜帶救援裝備前往救援現場。事故現場位於大慶市北一快速路讓胡路方曉附近路段路邊一深水坑,現場的警方和藍天救援隊員偵查發現深水坑內露出一截不明顯的車尾部,探明得知水坑最深處達三四米深。
  • "阜寧風災"救援一線:藍天救援隊巾幗不讓鬚眉
    藍天救援的隊員在搬運救災物資 是鍾寅攝 人民網鹽城6月27日電 (姚媛、是鍾寅)江蘇鹽城「6.23風災」共造成846人受傷,截至25日下午4時,確認死亡人數99人。目前,救援工作正轉向對受災群眾的安置。 據了解,23日發生災情後,阜寧縣本地的消防官兵第一時間攜帶救援設備趕赴現場。他們徒步近6公裡深入道路被阻的陳良鎮,發現一名女子被困在坍塌的房屋內,所幸靠近浴缸避險才僥倖生還。消防隊員根據現場情況,徒手對廢墟上的雜物進行清理,在騰出救援空間後將被困女子轉移,並用擔架送往醫院救治。
  • 亳州市張永軍:退休職工自費發起渦陽公益救援隊 6年救援600餘次...
    事跡簡介:張永軍2013年組織成立的渦陽縣公益救援隊從最初的5個人發展到現在的30餘人,是全國9958應急救援協作平臺渦陽唯一救援隊,每年在省內外組織水上打撈、水上救援、抗洪搶險等救援活動達「傻子」,不圖名、不圖利,花光自家積蓄成立公益救援隊,免費開展水上救援活動。
  • 泰國溶洞搜救:天氣惡劣救援暫停 外界質疑營救方式
    中新網7月7日電綜合報導,泰國清萊府少年足球隊成員和教練仍被困溶洞內,泰國官方7日消息稱,由於山洞內含氧量低及天降暴雨,搜救行動暫停。此外,一名救援者此前在運送氧氣瓶的過程中不幸遇難,反映出潛水救援行動極為危險,外界開始質疑這種營救方式是否可行。
  • 藍天救援搜救犬培訓即將全面開啟
    藍天救援應急協調中心  媒體平臺圖文編輯:商洪濤| 圖片設計:張麗 | 文字校對:李大海藍天救援隊是中國民間專業、獨立的公益應急救援機構,成立於2007年,中文名:藍天救援,英文全稱:BLUE SKY RESCUE(英文縮寫為BSR)。
  • 南安市豐州志願者協會荒野召喚義務應急救援隊正式成立
    ­  9日上午,南安市豐州志願者協會荒野召喚義務應急救援隊正式成立,豐州也成為荒野召喚義務應急救援隊的泉州總部。­  當天,豐州鎮政府門口異常熱鬧,近百輛4驅越野車駛入,停靠在鎮區街道兩旁。這百輛越野車是荒野召喚義務應急救援隊的救援車輛。在紅色隊服的隊員中,一名皮膚黝黑的外國人格外引人注目,他有個響亮的名字——「火雞」。
  • 汶川地震後成立 深圳這支救援隊十年救了800多人
    深圳公益救援隊的前身是深圳山地救援隊,由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發起於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地震後;2009年,經深圳體育局批覆,正式成立了深圳市第一支志願者救援制服團隊。深圳公益救援隊定位為政府應急救援系統的輔助、補充、後備力量,所有隊員均為志願者,所有救援行動公益免費。
  • 濟南章丘抗擊疫情,有一支雷霆應急救援隊在行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展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疫情前線激戰正酣,全國緊急動員,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堅持「人道主義救援」原則的章丘雷霆應急救援隊刁鎮分隊也在想方設法做貢獻。孔慶峰,章丘雷霆應急救援隊刁鎮分隊隊長,一個土生土長的刁鎮人,當他得知許多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戶外檢查辛苦,需要口罩、消毒水等防護用具的時候,他積極踐行章丘雷霆應急救援隊「盡己之力、拒絕冷漠」的口號與初心,調動各方資源,人力、物力、財力齊上陣,全力支援一線。
  • ...救援隊 看見長城 NetTouch 休閒觀念 休閒旅遊 休閒時代 休閒...
    ,民間救援隊開啟了一個戶外運動組織的公益之旅;一次失敗的救援,讓他們反思自己的定位。民間救援隊該向何處去?」  從那時開始,每次接到綠野救援隊24小時的救援電話,出動,還是不出動,都成了一場考驗海貓的經驗、智力和情感的煎熬。
  • 2019年7月26日臨沂特戰救援隊授旗儀式順利完成。
    特戰救援隊是一家純公益民間救援組織,由海軍特種部隊退役軍人秦一傑組建於2012年。授旗儀式中總隊長秦一傑授予賈小莉同志為臨沂特戰救援隊隊長,趙袁月為籌備秘書長。一經成立深受眾多退伍軍人、無線電愛好者、各行業工作者的重視和支持並積極加入到臨沂特戰救援隊。
  • 東明縣閃電救援隊年會隆重舉行
    2020年1月5日,東明縣閃電救援年會在小城大廚一號大廳隆重舉行。開幕儀式上,主持人介紹了出席本次年會的單位與嘉賓有:東明縣委宣傳部、共青團東明縣委、應急管理局、民政局等,還有閃電救援隊隊員、媒體記者、愛心企業代表等到場參加,在現場播放了閃電救援的宣傳片。現場還為大家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節目,李金育老師為大家帶來一首《愛的奉獻》,本次年會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