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要成真了?這三個人用意念一起玩俄羅斯方塊

2021-01-10 愛範兒

用意念玩多人遊戲,可能要成真了。

最近,華盛頓大學與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學者宣布,他們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多人非入侵式、腦間直接協作腦機接口系統(Multi-Person Brain-to-Brain Interface for Direct Collaboration Between Brains)。

按照他們的說法,這個系統可以讓三個人直接通過大腦意念進行交流協作,即使他們分別處於獨立的空間裡。

這個界面名為 BrainNet,原理是這樣的:

兩個人屬於「發送者」(Sender),另外一個人是「接收者」(Receiver)。

在這場清奇的俄羅斯方塊遊戲中,接收者是三者中唯一一個可以控制下落方塊的玩家,但他並不能看到遊戲的畫面。

兩個發送者可以看到遊戲的畫面,但他們兩個並不能控制方塊落在哪裡。

發送者需要觀察每一個方塊,並且回答接收者的問題:這個方塊是否需要旋轉?

發送者的決策,通過非入侵式的腦機接口傳遞給一個接收器,然後這個接收器會集成兩個發送者的決定,再傳給接收者。

意念傳輸的過程主要通過腦電圖(EEG)來讀取大腦的活動,以及通過腦刺激(TMS)將意識傳遞給接收者。

雖然 BrainNet 目前只是一個相當於 demo 的研究成果,但也為我們展示了在非入侵式的前提下,大腦意識直接交互協作,共同完成一個任務的場景。

這樣一種信息交換的方式,類似現實中的社交溝通,可以說,BrainNet 向我們展示了腦機接口時代一個「大腦社交網絡」的雛形。

就在今年 6 月上旬,卡內基梅隆大學與明尼蘇達大學的學者宣布已經成功研發出一種非入侵式,讓試驗者能夠用意念控制機械臂連續、快速運動的腦機接口。

腦機接口(BCI,Brain Computer Interface)的相關研究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了,至今超過 30 年。

腦機接口技術主要是從大腦等神經中樞中提取特定的生物電信號,依據現有的認知神經科學理論進行解碼,在與外部系統建立聯繫和溝通。可以讓人與機器之間的協作達到「人機合一」的境界。

隨著硬體的進步, 以及機器學習等技術的應用,腦機接口的相關成果開始以不同的形式呈現。

比如加州大學在今年 4 月發布的研究,他們所開發的腦機接口系統可以將腦活動轉化為語音,腦袋裡的意念不用自己動嘴說,可以藉助機器合成的語音表達出來。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學生對外展示了他們設計的一個裝置 AlterEgo。這個裝置主要由計算機和可穿戴設備組成,可穿戴的部分貼合嘴邊的臉頰,接收下頜神經肌肉等發音部位的生物電信號,再將這些電信號轉化為計算機能夠識別的信號。

在科幻電影中神奇的意念交流、控制場景,正因為腦機接口技術的進步而成為現實。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方塊》要拍科幻電影三部曲
    《俄羅斯方塊》要拍科幻電影三部曲 電影海報    1905電影網訊 據外媒報導,電影《俄羅斯方塊》已經籌備8000萬美元資金,由中美合作拍攝,要拍成科幻題材的大電影
  • 楊瀾夫婦投資「俄羅斯方塊」拍電影
    曾經人們以為俄羅斯方塊被改編成電影,和新華字典一樣純屬無稽之談,沒想到如今笑談竟然成真,還要拍成集科幻、動作、驚悚於一身的史詩級大片。更令小娛沒有想到的是,電影背後的投資方是知名媒體人楊瀾和丈夫吳徵共同創立的陽光七星媒體集團旗下的七星娛樂。
  • 俄羅斯方塊將拍電影?!
    時光網訊 《憤怒的小鳥》上映在即,遊戲公司任天堂也宣布要將角色搬上大屏幕,據悉,經典懷舊復古電子遊戲俄羅斯方塊大電影目前也已經正在籌備中了!這似乎進一步證明了任何一個熱門IP都能被拍成電影。  事實上早在2014年外媒就曾報導過俄羅斯方塊將要拍成電影的相關消息,後不了了之,但目前看來片方已將該項目落實並籌到了資金。據悉,俄羅斯方塊大電影項目將由中美聯合投資8000萬美元,資方是Threshold Global Studios,該公司由Bruno Wu與製片人Larry Kasanoff新晉成立。
  • 《俄羅斯方塊》將拍電影 方塊當演員?
    俄羅斯方塊這款小遊戲可謂家喻戶曉,相信它是每個遊戲玩家心中的經典之作。它現在年歲已高,可偏偏有人想把它這把老骨頭再拎出來show一下。這不,Threshold環球影業想要把《俄羅斯方塊》拍成電影,作為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影片預算8000萬美元。
  • 《俄羅斯方塊》將改編真人電影
    遊戲改編電影,對玩家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但如果告訴你對象是俄羅斯方塊,相信大家的感覺還是會相當複雜。Threshold娛樂公司宣布,他們將把《俄羅斯方塊》正式搬上銀幕,打造出一部科幻電影。消息一傳出立刻引發轟動,而大家最好奇的自然是電影要如何改編,總不可能真的讓觀眾看兩個小時的方塊下落——而Threshold娛樂公司也早料想到會有此疑問,他們承諾這將會是一部「史詩級科幻大片」,主角依然是人而不是方塊。
  • 周末玩什麼:值得看,更值得聽的《俄羅斯方塊效應》
    「包裝」,但合在一起構成的「俄羅斯方塊效應」,才是遊戲的「體驗」。在此,我謹代表個人鄭重推薦《俄羅斯方塊效應》——這或許是目前最棒的俄羅斯方塊單機版本。但如果想玩對戰,希望和朋友本地同屏或在線聯機,那麼還是選擇Switch版《噗喲噗喲俄羅斯方塊》,不要猶豫。
  • 「俄羅斯方塊」電影項目引關注 據說要拍創業片
    電影網報導 自從2014年傳出那個著名的俄羅斯方塊遊戲要拍電影後,這個項目就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當然不少人是抱著獵奇的態度,想看看這個益智遊戲能被改編成什麼鬼。  最新的消息是,原本打算拍「史詩科幻片」(難以腦補)的片方決定實際一點,把它變成了一部講述俄羅斯方塊遊戲是如何煉成的,以及圍繞它的那些版權官司的故事。比如這款遊戲的創作者帕基特諾夫一直到1996年為止,都未因為遊戲獲得一分利潤,再比如任天堂和Tengen之間那場持續到1993年版權糾紛。  總體而言,就是一個講述這款創作者帕基特諾夫和這款遊戲的故事。
  • 這部《太空救援》是俄羅斯科幻電影的臉面
    這個周末,有一部俄羅斯的科幻喜劇片《最後的勇士》,將在中國大陸的院線上映。說起科幻大片,人們習慣性的,還是覺得美國的拍得比較好,無論是從特效,還是故事情節的緊張程度、三觀來看,都是比較高水平的。而俄羅斯的科幻電影,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
  • 「俄羅斯方塊」要拍個電影 據說還是部創業片
    自從2014年傳出那個著名的俄羅斯方塊遊戲要拍電影後,這個項目就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當然不少人是抱著獵奇的態度,想看看這個益智遊戲能被改編成什麼鬼。
  • 蛋蛋Taron Egerton將主演《俄羅斯方塊》大電影!
    近日,據外媒報導,蛋蛋Taron Egerton將參演《俄羅斯方塊》大電影,扮演日本遊戲公司BPS總裁亨克·羅傑斯——他是把《俄羅斯方塊》帶向全球的關鍵人物。
  • 道茨的意念抽象:馬列維奇黑方塊之後……
    他從1980年代起開始研究馬列維奇,潛心研究畢卡索、康定斯基、羅斯科等,也是在1980年代這一階段創作了最早的一批意念抽象繪畫作品,但是他並沒有急於發表,不可思議的是,道茨一直在默默地耕耘,孤獨地研究,歷經三十年,道茨才慢慢開始發表與展出作品,很快引起了世界性的關注。
  • 2020俄羅斯科幻神作《異界》:是苟且平淡真實,還是亡命曇花再綻
    該電影依然保持俄羅斯科幻電影一貫的另類詭異、腦洞全開、恢宏氣勢的風格,還包含對人生、夢想與現實的多重思考。是一部有顏值有內涵的科幻神作。應該說,俄羅斯科幻電影更具奇幻色彩,而在合理性上不是太過講究。這就是俄羅斯科幻電影構思奇特、場景好看,卻總有三分遺憾。以好萊塢科幻電影為例,往往是在嚴謹科學假設基礎上虛構英雄戰勝邪惡拯救世界的故事。
  • 小時候玩「俄羅斯方塊」,我愛上了高考數學的「幾何」!
    然而對於小編這種被媽媽的掃帚管得很嚴的孩子就很少有機會去那些地方了,只能在家玩點下面這個俄羅斯方塊。其實這個遊戲是很有意思的:剛開始的時候,你感覺就算玩一輩子,自己也不會把方塊堆到頂上去啊!可是,就在那不經意間我們就「化攻擊為防守」了。而且那種突然的衰退讓我們措手不及,這可能和方塊的幾何分布規律以及下落的速度有很大的關係。
  • 腦機接口將成真?未來戰場或能用意念決勝千裡之外
    「腦機接口」技術或讓「讀心術」成為現實——  未來戰場如何「腦洞大開」  ■張小敏 許玥凡  還記得科幻電影如今,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正積極開展「腦機接口」相關領域技術研發,《經濟學人》雜誌還重點介紹了通過「意念」控制機器的方法,標誌著這種「心靈感應」正在從想像變成現實。  從「善解人意」  到「腦控」成真  近日,美國國防部牽頭投資的多個研究項目,主要致力於開發高解析度腦神經接口。
  • 原子的連接方式,居然和俄羅斯方塊「異曲同工」?
    那會就只有紅白機,還有小的電子遊戲機,點開之後就是很簡單的音樂,能夠玩一些非常簡單的磚塊遊戲,還有「俄羅斯方塊」之類的。我就特別喜歡玩「俄羅斯方塊」,所以35歲的時候,我還在玩「俄羅斯方塊」,只不過手上的機器換了,我換成了「任天堂」的NS。打開之後,我發現它也可以玩,而且模式和現在流行的「吃雞」很像。玩了兩天,我還拿到了冠軍。
  • 空間劃分不是玩俄羅斯方塊 3個超棒的過道設計案例
    空間劃分不是玩俄羅斯方塊 3個超棒的過道設計案例  【收納,利用走道空間規劃書牆】  小編的話:  走道空間相當寬敞,在有餘裕的前提下設計師將書牆規劃在此。空間劃分不是玩俄羅斯方塊 3個超棒的過道設計案例  【天花板格柵有延伸空間感的視覺效果】  小編的話:  越大坪數的房子在空間配置上越要妥善規畫,以免流於空洞,本案北歐風的定調提供了明亮與舒適,而半開放式的格柵、玻璃等設計則是讓空間性連貫
  • 「意念控制」從科幻走向應用 大腦會被控制嗎
    新華社上海11月30日電 題:「意念控制」從科幻走向實際應用,我們的大腦會被控制嗎?【新華社「新華視點」】 記者 王琳琳、馬曉澄、孫飛用意念指揮檯燈、無人機甚至小白鼠運動,不用目測就能判斷一個人注意力是否集中,癱瘓病人動動腦子就能依靠機器重新站立……這些似乎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場景,如今部分已經成為現實。在美國,馬斯克創立腦機交互公司;扎克伯格成立項目組研發意念高速打字;幾天前
  • 過年逃避長輩拷問利器《魔法氣泡 俄羅斯方塊2》微評測
    測評作者 · 旗鼓相當的對手瑪麗醫生和Tetris俄羅斯方塊是我小時候玩過最多的FC遊戲。這並非是我寫這篇評測想不到一個合適的開場白,而是真的,因為大人們只玩這個。《魔法氣泡 特趣思 俄羅斯方塊2》將這兩款益智遊戲的常青樹結合在一起,遊戲質量自然不用多說,但在2021年它是否還足夠有趣這個問題就很難講了。
  • 《噗呦噗呦VS俄羅斯方塊》評測 完美的派對遊戲!
    多人互懟是本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就像遊戲名所彰顯的那樣,《PTs》將世界上最偉大的消除類遊戲「俄羅斯方塊」和其最優秀的後輩之一「噗呦噗呦」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並提供了絢麗的舞臺,使得兩撥玩家可以愉快的玩在一起,一爭高下
  • 撒貝寧節目中用「意念」控制王力宏 別驚訝,未來你也能
    12月18日,央視《挑戰不可能》節目中,來自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和計算機學院的師生共同完成了用腦電波操控小白鼠走迷宮。不禁讓人心裡一震,電影《阿凡達》中男主人公通過頭髮與阿凡達星人腦電波交流,真的可以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