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茨的意念抽象:馬列維奇黑方塊之後……

2020-12-05 藝術中國

展覽標題:

PSY ART of Dozhd: After Malevich’s Black Square

展覽藝術家: 謝爾蓋·道茨(Sergey Dozhd)

策展人:黃梅博士

Curator: Dr. Mei Huang

主辦: 今日美術館

地點:今日美術館

展期:2015年6月19日- 6月30日

講座:顛覆之後 - 自由藝術潛入內在世界

「Free Art Slipping Into the Inner World. PSY ART」.

講座地點:中央美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

時間:6月23日,周二

講座策劃人: 黃梅博士

講座人:俄羅斯藝術科學院院士 謝爾蓋.道茨(Sergey Dozhd)

特邀嘉賓:依維娜·馬列維奇(Iwona Malevich)(馬列維奇侄孫女,藝術史學者)、邵大箴

特邀學術主持:王春辰

馬列維奇的作品《黑方塊》1915年展出,宣告了其至上主義的誕生,至上主義作為一種藝術運動,同時也宣告了具象繪畫作為唯一繪畫構成的終結,這是一種對繪畫的顛覆,是前所未有的革命與創新。2015,整整一百年過去了,無數的藝術家沿著抽象這條藝術之路探索前行,當代甚至有藝術批評家也曾指出了抽象的沒落以及幾何抽象即將死亡。

俄羅斯當代藝術家,俄羅斯藝術科學院院士道茨(http://www.psy-abstr.com)(1965年出生)藝術孤旅三十年,是一位獨行者,甚至另類,他沒有追隨歐美當代藝術的主流形式和方向,也沒有追隨當時被西方極度推捧的俄羅斯政治波普,而是從俄羅斯前衛藝術的傳統出發,堅守對於藝術的執著。他從1980年代起開始研究馬列維奇,潛心研究畢卡索、康定斯基、羅斯科等,也是在1980年代這一階段創作了最早的一批意念抽象繪畫作品,但是他並沒有急於發表,不可思議的是,道茨一直在默默地耕耘,孤獨地研究,歷經三十年,道茨才慢慢開始發表與展出作品,很快引起了世界性的關注。 2012年道茨所著《意念抽象:拓展抽象空間》("PSY Abstraction: Expanding the Space of Abstraction")專著出版。至此,他在創作與理論兩方面完整地創立了自己的「意念抽象藝術(Psy Art)」。作品形式涵蓋素描,繪畫,裝置,影像,攝影,道茨的作品在俄羅斯、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等國展出之後,由國際自由策展人黃梅博士策劃,第一次以個展的形式登陸中國。展覽「道茨的意念抽象 - 馬列維奇黑方塊之後......」將於2015年6月19日- 6月30日在今日美術館舉行。

藝術家為中央美院帶來講座:顛覆之後 - 自由藝術潛入內在世界。

並特邀嘉賓與學子,業界同仁分享,研討。

策展背景

1915年馬列維奇的作品《黑方塊》第一次被展出,他宣告了幾何抽象至上主義的誕生,整整一百年過去了,無數的藝術家沿著這條藝術之路探索前行。

本展覽主要展出俄羅斯藝術學院院士謝爾蓋•道茨(1965年出生)的作品。 謝爾蓋.道茨藝術孤旅三十年,創立了自己的意念抽象藝術(Psy Art)。道茨的作品在俄羅斯、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等國展出之後,第一次以個展的形式登陸中國。展覽「道茨的意念抽象 - 馬列維奇黑方塊之後......」將於2015年6月18日- 7月2日在今日美術館舉行。策展人黃梅博士曾經應邀觀看道茨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院的個展。

2015也是馬列維奇去世80周年,俄羅斯以及世界將舉行一系列的活動,道茨在中國的展覽可以看作是紀念馬列維奇活動的另一種形式,馬列維奇的侄孫女Iwona Malewicz 女士非常欣賞道茨的意念抽象藝術探索,她正在努力促成馬列維奇原作屆時能與道茨的作品同時展出,展開現場對話,Iwona 女士也在準備親自來中國參加展覽開幕式,朗誦馬列維奇的詩作並零距離地講述馬列維奇的藝術故事。

結合展覽將舉辦專題報告會,介紹前蘇聯50 、60、70年代的非官方地下藝術,以及80年代之後受西方強烈影響的政治波普,並與中國的做比較。以及介紹俄羅斯當下藝術的發展,引發討論。

世界學者專家對謝爾蓋•道茨作品的評論

迪特爾•隆特(Dieter Ronte,前德國波恩國家美術館館長):道茨完全接受了挑戰,他在自己的藝術作品和文章中融入思考,並冒險闖入這個萬花筒般豐富絢爛的空間維度中。他的抽象意念——顯然不是具象的——開闢了精神的秘境,類似於在威廉•布萊克或新藝術運動的作品中所看到的懷有靈性的穿插和點綴。現實中無法尋覓的排列組合在時空的維度中翩翩起舞,朦朧地透射到畫布上。

安德瑞•迪倫道夫(著名雕塑家):謝爾蓋•道茨稱之為意識和宗教的著名繪畫,其光線與構成在極少主義的方向上已達到極致,最終呈現出的是雕塑般的圖像。雖然可以從多個角度對其進行解釋,但作品本身絕對是完善的美。

娜塔莉亞•索科爾尼科娃(博士,莫斯科肖洛霍夫人文大學藝術系主任):意念抽象繪畫的發展與抽象藝術之間有著元層面上的聯繫。

尤裡•科切夫林(博士):謝爾蓋•道茨的意念抽象藝術就像樹木的年輪,其圖形並非是為了指向中心,而是十分具體的,就像對時間的模糊隱喻一般,形成一種連續的和諧。

胡伯特•休姆(著名德國抽象畫家,他設計了巴伐利亞國家芭蕾舞團的建築,作品收藏於慕尼黑美術館):謝爾蓋,你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你破壞了抽象原來的樣貌,在你之後,抽象將會變得不同。

吉爾伯特•拉斯基(作家、藝術批評家、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學院哲學名譽教授):謝爾蓋•道茨記錄了靈魂、直覺和思想極為複雜的動向。其作品的形式由精神所主導。

凱薩琳•拉斯基(蓬皮杜藝術中心著名藝術批評家):謝爾蓋•道茨的意念抽象藝術是一個極有發展希望的藝術領域。

在俄羅斯當代藝術家中,謝爾蓋•道茨是頗為獨特甚至另類的一位藝術家,他的藝術並沒有追隨歐美當代藝術的主流形式和方向,而是從俄羅斯前衛藝術的傳統出發,堅守對於藝術的執著,潛心探索抽象藝術的發展方向和理論建構。

道茨的藝術成就主要集中在對抽象藝術形式和理論的探索方面,而在這一點上,最為獨特的地方就在於他是對20世紀初俄羅斯前衛藝術傳統的延續和再發展。20世紀前二十年的俄國前衛藝術運動在現代主義藝術發展史上本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無論是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還是塔特林的「構成主義」,都是現代主義藝術探索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但進入30年代之後,其現代主義藝術的發展由於國內特殊的政治環境而被迫中斷了,儘管從50年代開始,蘇聯的前衛藝術也開始緩慢發展,但這些「地下前衛」卻總是多少帶有意識形態對抗的因素,是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形成的對蘇聯官方藝術的對抗,比如60年代出現的蘇聯政治波普(Sots-Art)就是這樣的典型,而對於此後逐漸興起的觀念藝術(如:莫斯科觀念主義運動)而言,不僅這種意識形態對抗的因素依然存在,而且無論是從形式還是觀念來看也更多的也是在歐美當代藝術的話語體系之中形成的,但是這種藝術狀況卻與20世紀初的俄國前衛藝術傳統並無明顯聯繫。與上述普遍流行的當代藝術狀況不同的是,謝爾蓋•道茨則試圖再度回到俄國前衛的傳統之中,重拾被歷史所中斷的俄國現代主義前衛的探索成果,從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思想出發,做出了進一步的推進。

謝爾蓋•道茨(Sergey Dozhd)

藝術家簡介

謝爾蓋•道茨(Sergey Dozhd)

 1965年生於俄羅斯莫斯科,現在居住在莫斯科。

近年個展/群展 摘選

個展 2015年:波蘭華沙皇宮賓館馬列維奇廳(1927年馬列維奇曾在此舉辦展覽)

2014年: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

2014年:俄羅斯藝術博物館(MoRA)

2014年:比弗爾廳畫廊(加拿大多倫多)

2013年:柏林俄羅斯大使館(德國柏林)

群展

2015年:莫斯科當代藝術雙年展

2014年:切爾西藝術熱(美國紐約)

2014年:艾拉爾塔畫廊,俄羅斯館(美國紐約)

2014年:紐約軍械庫藝術周的紐約視界展(美國紐約)

2013年: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海灘俄羅斯館&邁阿密精品展(美國邁阿密)

2013年:平行藝術,環城大道購物廊藝術空間(奧地利維也納)

2013年:第五屆莫斯科當代藝術雙年展(俄羅斯莫斯科)

http://www.psy-abstr.ru http://www.psy-abstr.com獲得有關藝術家的俄、法、英、德四種語言詳細資料

art.china.cn 獲得中文有關藝術家更多資料

策展人簡介

黃梅女士出生於中國,中國著名北京大學畢業,美學大師李澤厚先生碩士, 1997年獲得德國法蘭克福大學藝術教育博士。在德國生活二十餘年。

她曾策劃「同行-德中當代藝術展」(2009)、「窮盡-德國新表現主義及展洲國際2013邀請展」(Neo-Expressionism -Zhan Zhou International 2013 Invitational Exhibition)、「東方抽象與西方具象」(2015,「Oriental Abstraction VS Western Figuration」) 等多個大型或者深度的美術國際對話展覽。

她著有《德國美術教育》(2000),是《展覽實踐手冊》( 2011, 「Handbuch zur Ausstellungspraxis von A-Z」)等美術專著譯者,同時也是小說《結婚話語權》作者。

謝爾蓋·道茨部分作品欣賞:

暗抽象十字架 布面油畫 100_70cm 2012

暗抽象十字架 裝置 320_240_160cm 2013

抽象的恐懼 布面油畫 122_76cm 2014

抽象建造者 草圖 29.7_21.6cm 2013

分裂的黑方塊 布面油畫 100_100cm 2013

偏位抽象 布面油畫 140_100cm 2012

樹生時空連續統(抽象版) 布面油畫 100_70cm 2015

思想之影 布面油畫 180.2_26.2cm 2015

無意識之峰 草圖 42_29.7cm 2012

先知的十字架 布面油畫 100_70cm 2014

相關焦點

  • 這三個人用意念一起玩俄羅斯方塊
    用意念玩多人遊戲,可能要成真了。按照他們的說法,這個系統可以讓三個人直接通過大腦意念進行交流協作,即使他們分別處於獨立的空間裡。這個界面名為 BrainNet,原理是這樣的:兩個人屬於「發送者」(Sender),另外一個人是「接收者」(Receiver)。在這場清奇的俄羅斯方塊遊戲中,接收者是三者中唯一一個可以控制下落方塊的玩家,但他並不能看到遊戲的畫面。
  • 白底上的黑色方塊【藝術賞析】
    輻射主義在抽象道路上的探索,導致了一種純粹而徹底的抽象藝術--至上主義的誕生。【名稱】白底上的黑色方塊【類別】鉛筆素描 、 名畫【年代】1913年【作者】馬列維奇【屬地】 聖彼得堡俄羅斯國立博物館藏在現代繪畫史上,馬列維奇是第一位創作純粹幾何圖形的抽象畫家。他生於基輔,童年在烏克蘭度過。他曾就讀於基輔美術學校,1904年進入莫斯科繪畫、雕塑、建築學校學習。
  • 意念操控不再是夢:我國腦語者晶片新突破,用意念打字成現實
    用意念操控事物,相信這點不少人在玄幻小說中都曾見過。也有不少人幻想過自己可以用意念操控事物。如今這將不再是夢,近日天津大學傳出好消息:實驗人員可成功用意念來進行打字。在天津大學的實驗室中,一塊布滿符號與字符的電腦屏幕上,黑色的方塊不斷地閃爍著。而這一切就是一位帶著電極帽的實驗人員在用意念操控電腦打字,他無需使用自己的雙手,通過自己的意念就可以將字符輸入到指定的區域中。而在實驗室之外,這樣的隔空打字比賽已經開始在賽場角逐。
  • 盤點三位最愛畫方塊的藝術家
    康定斯基的方塊。「方塊斯基」其實沒畫過純方塊。月16日(新曆)出生於俄羅斯的畫家和美術理論家,與蒙德裡安和馬列維奇一起被認為是抽象藝術的先驅。後來,方塊越來越少了。——不,其實「更多方塊」是至上主義晚期的作品,引入了更多的色彩。與具象圖案和簡單抽象相比,馬列維奇傾向於選擇最簡單的形式,如方塊。他不斷探索著形體、色彩與空間的關係——「無物象的世界」。
  • 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
    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藝術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藝術中心的轉移,抽象藝術的出現,顛覆了觀眾以往對古典主義繪畫的認知。馬列維奇第一次將他的至上主義作品帶到觀眾面前,是一場名為0.10的展覽,他的幾何抽象,不同於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也和蒙德裡安式的幾何抽象不同,他的至上主義繪畫風格被稱為純粹幾何抽象。
  • 桑火堯:方塊疊加22載,仿佛若有光
    桑火堯說,江南的「水墨」氣候可以讓自己筆下的方塊慢慢暈染,慢慢伸展,就像是燒瓷一樣,在出窯前你並不知道它會變成什麼樣。於是,他筆下的水墨方塊,如波光粼粼的水面,又如瓷器的冰裂紋,溫潤、輕柔,「天青色等煙雨」描繪的畫面,大抵就是如此吧。  1998年開始,桑火堯筆下開始出現了那些令他著迷的方塊。
  • 機器學習實現了腦機語言翻譯,那距離「意念交流」還有多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腦極體(ID:unity007),作者:海怪在《三體》當中,大劉為三體文明設計了一種「思考即說話」的意念交流方式。在嚴酷的三體環境下,三體人正是依靠這種高效無誤的意念交流方式,實現了知識的無障礙共享、理性決策的高度統一,才能創造出如此高度發達的文明成果和整齊劃一的社會體制。
  •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現「意念」的神秘力量!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意念」的神秘力量。現在整個時空的信息量非常大,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意念」的秘密,可惜少有人清晰的知息「意念」的內涵,人們唯一的共同點是深知「意念」的超級力量。意念看不見摸不著,非常抽象,對於「眼見為實」的人類來說怎麼理解都欠缺,只能略描述。
  • 藝術眼·深度 兩個中國藝術家的黑色方塊冒險
    作者:邱文寶 /Voon Pow Bartlett 翻譯:姚青黑色方塊的冒險:抽象藝術與社會1915-2015,白教堂美術館現場照,2015,圖片來源:白教堂美術館,倫敦。黑色方塊的冒險:抽象藝術與社會1915-2015,於2015年1月15日在倫敦白教堂美術館(Whitechapel Gallery)對公眾開放。
  • 100年前馬列維奇畫了個黑方塊 後來他成了藝術大師
    原標題:100年前馬列維奇畫了個黑方塊 後來他成了藝術大師 但是,在現代繪畫史上,馬列維奇是第一位創作純粹幾何圖形的抽象畫家。   此次展覽最重要的部分是關於馬列維奇的年表,這是迄今世界上關於馬列維奇的最全面的年表,由此可以窺見藝術家一生的成就。   方振寧向記者介紹,馬列維奇是20世紀初抽象藝術的開拓者之一、俄國先鋒派藝術的標誌性人物。「他的畫作,在今天的俄羅斯被視為不可移動的『國寶』,珍藏於國家博物館裡。」
  • 桑火堯:畫了22年方塊,他在絹本上突破了時間和空間
    它們深淺不一,從筆墨技法來看抽象朦朧混沌;但在構成的空間上,包含著東方繪畫獨有的哲學意蘊:老莊的虛無、空靈、靜和之境。這種氣質也和亞洲藝術中心一直追求的「東方美學」線索不謀而合。畫廊北京空間的負責人李宜霖透露,早年在群展中看過桑火堯的作品便印象深刻,對藝術家觀察了多年之後,欣喜地發現他一直在不斷推進自己的創作。於是在今年,這個計劃中的展覽終於促成了。
  • 一百萬美元的黑色方塊
    冬宮 | 大師傳系列0001 | 鑑賞時長5分鐘一個簡單的黑色方塊怎麼威脅蘇聯帝國它如何載入藝術歷史,與大師名作齊名但是我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被戲稱為3歲小孩皆可隨手塗鴉的《白底上的黑色方塊》1915    |   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畫如其名,就是一個全部塗黑的正方形他的作者則是至上藝術的奠基人——馬列維奇對於這樣一幅畫作,爭議自然是如影隨形
  • 人工眼球之後,又有一項技術獲突破!"意念打字"不再是夢?
    因為,我國在"意念打字"這一技術上有了新的突破。"這樣科幻的畫面只能存在於電影中時,"意念打字"已經成為了現實。這項技術就是"意念打字",由此研發出來的大指令集高速無創腦機接口打字系統。依託這個系統,使用者只需頭戴腦電帽,雙眼盯著電腦屏幕,就能用意念打字。前幾天香港科大才剛傳出已經設計出首個人工眼球,並且可以媲美人眼的消息,這次一項可解萬千人煩惱的新技術又被推出,依靠科技為人們生活帶來了這麼大的便利,令人欣喜。
  • 方塊地毯優點 方塊地毯怎麼清潔
    地面我們一般都是用瓷磚和木質地板來裝飾的,但是近兩年不管是去朋友辦公室還是家裡都會發現現在地面裝飾不是使用瓷磚等地板了,都是使用一塊塊小塊的正方形地毯來裝飾,這些就是方塊地毯,那麼方塊地毯優點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會使用它來替代瓷磚呢?我們來看看。
  • 日籤|名畫每日一籤《白底上的黑色方塊》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
    有這麼一位畫家,他的作品讓我們看過之後會說:這就是藝術?!!他的作品在我們看來簡單到不知道該怎麼說,《黑色的圓》,《白色上的白色》,《起飛的飛機》這些作品也許你可以去網絡上搜索一下,我就不放圖了保持一絲神秘,給你一個讓你大吃一驚的機會,當然如果你看過這篇介紹後再去搜索也會效果更好,這是一個讓我覺得無比神奇的俄國畫家,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他的大名哦!
  • 「意念」打字成現實,國產「腦語者」晶片獲突破
    在天津大學的實驗室裡,實驗員用「意念」進行「隔空打字」在天津大學某實驗室內,一塊布滿字符和符號的屏幕上,黑色方塊頻繁閃爍。一名男生佩戴著布滿靈敏電極的黑色腦電極帽,緊盯屏幕,在無需雙手操作的情況下,通過「意念」「隔空打字」,將字符輸入指定區域。實驗室外,「隔空打字」的速度角逐,已在賽場上演。
  • 小央美美術:彼埃·蒙德裡安,荷蘭畫家,以表現抽象精神為目的
    蒙德裡安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與德士堡等創立了「風格派」,提倡自己的藝術「新造型主義」。他還認為藝術應根本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現抽象精神為目的,追求人與神統一的絕對境界,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純粹抽象」。
  • 方舟方塊世界等級怎麼提升 方舟方塊世界快速升級攻略
    導 讀 方舟方塊世界等級對玩家來說也是很重要,因為等級的提升可以解鎖很多功能。
  • SCP-1125問答方塊,遇到事情不要慌,先扔個方塊問一下
    SCP-1125問答方塊的外表SCP-1125問答方塊的外表是一堆獨立包裝的方塊,方塊為六面體,上面印有回答用語,這些SCP-1125問答方塊的材質是松木構成的,表面被加工過進行了染色和防磨損處理。SCP-1125問答方塊上面的文字是由碳粉構成的,同時還印有Factory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