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

2020-12-04 腦洞看古今

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藝術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藝術中心的轉移,抽象藝術的出現,顛覆了觀眾以往對古典主義繪畫的認知。此時的俄國,響應西方世界的號召,在國內佔主導地位的以列賓等人為首的巡迴畫派退出舞臺,前衛藝術的風格與形式也愈見豐富。當時的前衛藝術主要以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為代表,透過奧地利藝術批評家阿洛伊斯·李格爾提出的藝術意志和「世界感」的概念,集中到馬列維奇至上主義風格時期,從而窺視這一代表風格形成的背景原因、相關理論研究,以及繪畫中的「世界感」。

馬列維奇第一次將他的至上主義作品帶到觀眾面前,是一場名為0.10的展覽,他的幾何抽象,不同於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也和蒙德裡安式的幾何抽象不同,他的至上主義繪畫風格被稱為純粹幾何抽象。根據對李格爾藝術意志的理解,藝術家的繪畫風格與藝術家的世界觀和情感表達方式息息相關,這裡以純粹這個形容詞來定義,可見人們心中理所當然的藝術觀並沒有成為馬列維奇的束縛,取而代之的是他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因此,純粹幾何抽象又稱為純粹感情至上。

簡單地模仿自然,是相對容易的事,而要以抽象的線條或結構將生活中的人或物的形象表現於平面之上,以此產生新的視覺效果,則是藝術家「世界感」發展的結果,如馬列維奇的作品《Black Circle》,在這幅作品中,顯而易見的是一張純白色的地面上繪有一個黑色的圓圈。

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主張,要把藝術從一切社會學的或唯物主義的聯繫中「解放」出來,去尋找一種新的象徵符號。這其中所謂新的象徵符號便是馬列維奇筆下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以及這三種符號的排列組合,在他那裡,白底象徵著純粹,紅方塊象徵著革命,而黑圓圈則象徵著永無止境。

黑色十字架、白底上的黑色方塊和紅色的方塊,看起來好像是從早期的農民服裝中複製出來的。白色帆布上的方塊圖形,刻意的凹凸不平的邊緣,使繪畫仿佛產生振動,除了像烏克蘭剛剛犁過的黑土領域,也像黑夜一樣暗示了什麼,馬列維奇自己會給出抽象的、至上主義的「文本」:廣泛的平原擁抱周圍的一切。

藝術家確實摧毀了地平線上的環,但他留下了這個強大無盡的世界的感覺。最後,他能夠離開這個城市,走向這個國家,進入他童年的寧靜空間。這些畫面偏離現實的精確度,接近立體未來主義和原始主義的美學,與未來的創新風格相呼應,便有了專屬於他的標誌——至上主義。

對於烏克蘭人來說,很容易理解馬列維奇如何從黑紅十字刺繡的無處不在以及原始白色村屋和灰泥壁爐和引人注目的直線外牆衍生出自己的本質。馬列維奇在他的自傳中詳細描述了他對村莊手工藝品和簡單房子的裝飾的運用。他在烏克蘭的童年經歷為他1910年代的農民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終達到了至上主義的純粹幾何學。

1935年馬列維奇逝世後,他的繪畫精神繼續在世界各地的後現代主義傾向中徘徊,同時也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極簡藝術中得到認證。每一個時代都擁有受特定世界觀支配的「藝術意志」,每一位藝術家都有專屬自己的「世界感」,有各自的審美理想與審美標準,我們可能會不喜歡某個時代或某位藝術家的繪畫作品,但我們不應忽視作品背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小央美美術:烏克蘭至上主義倡導者、幾何抽象派畫家,馬列維奇
    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是俄國烏克蘭至上主義倡導者、幾何抽象派畫家。1912年在驢尾巴展覽會上陳列的《手足病醫生在浴室》、《玩紙牌的人》,又具有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的特色。還曾參與起草俄國未來主義藝術家宣言。十月革命後參加左翼美術家聯盟。1930年以嫌疑犯被捕入獄,後獲釋。
  • 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繪畫欣賞
    文:原創圖:網絡馬列維奇,俄羅斯畫家,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全名為卡濟米爾謝韋裡諾維奇馬列維奇,1878年2月11日出生于波蘭基輔的一個貧困家庭,據說爸爸媽媽都有波蘭血統。1912年,俄國畫家馬列維奇創立了至上主義畫派,標誌著傳統繪畫時代的終結。所謂至上主義,又稱絕對主義,強調情感抽象的至高無上的理性,反對傳統的物象具象化傳達。
  •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馬列維奇是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驅和俄國至上主義的鼻祖,本文梳理了其至上主義繪畫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他的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形成經歷了早期作品的印象派面貌、中期作品的立體主義及未來主義的特徵、直至最後形成「白底上的黑方塊」這樣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
  • 繪畫史上的巨匠馬列維奇,論抽象他應排行前三!
    (1878——1935),是俄國烏克蘭至上主義倡導者、幾何抽象派畫家。還曾參與起草俄國未來主義藝術家宣言。十月革命後參加左翼美術家聯盟。1930年以嫌疑犯被捕入獄,後獲釋。馬列維奇從接受嚴謹的西方藝術美學的教育開始,後和康定斯基、蒙德裡安成一起成為早年幾何抽象主義的先鋒,最終以樸實而抽象的幾何形體,以及晚期的黑白或亮麗色彩的具體幾何形體,創立這個幾乎只有他一個人獨舞的至上主義藝術舞臺。「模仿性的藝術必須被摧毀,就如同消滅帝國主義軍隊一樣。」
  • 日籤|名畫每日一籤《白底上的黑色方塊》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
    有這麼一位畫家,他的作品讓我們看過之後會說:這就是藝術?!!他的作品在我們看來簡單到不知道該怎麼說,《黑色的圓》,《白色上的白色》,《起飛的飛機》這些作品也許你可以去網絡上搜索一下,我就不放圖了保持一絲神秘,給你一個讓你大吃一驚的機會,當然如果你看過這篇介紹後再去搜索也會效果更好,這是一個讓我覺得無比神奇的俄國畫家,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他的大名哦!
  • 100年前馬列維奇畫了個黑方塊 後來他成了藝術大師
    報考專業藝術學校兩次落榜   對於如今繪畫中的幾何圖形,你可能覺得很平常。但是,在現代繪畫史上,馬列維奇是第一位創作純粹幾何圖形的抽象畫家。   此次展覽最重要的部分是關於馬列維奇的年表,這是迄今世界上關於馬列維奇的最全面的年表,由此可以窺見藝術家一生的成就。
  • 馬列維奇——第一個畫白紙的人,即使身後空無一人我也將勇往直前
    俄國畫家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曾參與起草俄國未來主義藝術家宣言。十月革命後參加左翼美術家聯盟。1935 年 5月15日卒於列寧格勒 (今聖彼得堡 )。
  •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構圖》成最貴俄羅斯藝術品
    其中,卡濟米爾·馬列維奇《至上主義構圖》以諮詢價形式上拍,6000萬美元起拍,7600萬美元落槌,加佣金最終85,812,500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537,510,313元,創其作品世界拍賣紀錄,也是最貴的俄羅斯藝術品。
  • 關於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追溯
    馬列維奇在零形式中易容,從零走向創作,即走向至上主義,走向新的繪畫形式即無對象的創作。作品《白上白》的問世標誌著至上主義走向極致,而之前對他不同時期至上主義繪畫作品風格的探索,此作品意義得到進一步升華。這種更為單純和理性的幾何式抽象繪畫對抽象藝術,乃至現代的藝術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 馬列維奇:我的畫作不僅僅屬於地球
    他從小接受嚴謹的西方藝術美學的教育,後和康定斯基、蒙德裡安一起成為早年幾何抽象主義的先鋒,最終以樸實而抽象的幾何形體,以及晚期的黑白或亮麗色彩的具體幾何形體,創立這個幾乎只有他一個人獨舞的至上主義藝術舞臺。   馬列維奇最初醞釀出至上派的概念時,決意在作品中取消所有對世界具體事物的指示和描摹。他為觀眾呈示的是一種全新的圖像語言,並認為這種語言包含了 「建構世界(圖景)的完整體系。
  • 馬列維奇 | 對方表示不想跟你講話,並向你扔了一個正方塊!
    其實當時馬列維奇在經濟上非常拮据,創作時用的材料很劣質,基本上就一支鉛筆吧…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卻留下了不朽的俄國繪畫先鋒派畫作,黑色方形正寓意著馬列維奇挑戰俄國傳統的決心。佩服老馬,給老馬點讚。
  • 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
    他就是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一位女子正在欣賞馬列維奇的《黑方塊》《黑色正方形》《頭戴梳子的女孩》《馬爾法和萬卡》《一個女人的肖像》左圖為《伐木工》,右圖為《收割黑麥》《至上主義構圖:紅黑方塊》,1903年馬列維奇作品《Boulevard》馬列維奇作品《讀報的女人》馬列維奇作品《Repos.
  • 道茨的意念抽象:馬列維奇黑方塊之後……
    2015,整整一百年過去了,無數的藝術家沿著抽象這條藝術之路探索前行,當代甚至有藝術批評家也曾指出了抽象的沒落以及幾何抽象即將死亡。策展背景1915年馬列維奇的作品《黑方塊》第一次被展出,他宣告了幾何抽象至上主義的誕生,整整一百年過去了,無數的藝術家沿著這條藝術之路探索前行。本展覽主要展出俄羅斯藝術學院院士謝爾蓋•道茨(1965年出生)的作品。 謝爾蓋.道茨藝術孤旅三十年,創立了自己的意念抽象藝術(Psy Art)。
  • 馬列維奇:你真的看懂我的黑方塊了嗎?
    從 1912 年到 1913 年,馬列維奇大多採用立體未來主義風格,將綜合立體主義和義大利未來主義的基本元素相結合,對空間中的人物進行了動態的幾何解構。1915 年,馬列維奇發表了《從立體主義到至上主義的宣言》,徹底摒棄了繪畫中的具象元素,轉向純粹的抽象,奠定了至上主義的基礎。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
  • 從點線面到立體派,藝術大師為何都偏愛著幾何菱形
    作為現代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實踐和理論先驅的康定斯基,他的抽象畫重在表現內心和本質的感情,畫作中的點、線、面也有獨特的看法,而大量的點與線連接的構圖中形成了獨特的菱形,隱藏在他畫中的菱形,讓畫面的構圖看著更微妙。
  • 馬列維奇文獻展亮相川美 發布馬列維奇最全面年表
    本次展覽是關於20世紀初俄國先鋒派藝術家卡濟米爾·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 ,1879-1935) 生平及創作的學術展覽。這次展覽是去年在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設計藝術研究中心ADA畫廊首次舉辦馬列維奇的學術研究展之後的巡迴展,展覽最重要的部分是發表了關於馬列維奇的年表,這是國際馬列維奇研究中至今為止最為全面的年表。
  • 20世紀的藝術-至上主義-卡西米爾·馬列維奇
    俄國藝術家卡西米爾·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在立體派的基礎上發展出一種純粹抽象的藝術形式, 表達了革命性的藝術理念。最初, 馬列維奇受到立體主義的影響, 但是他的至上主義在抽象道路上越走越遠, 直到完全擺脫了和現實世界的聯繫。
  • 像馬列維奇那樣看懂至上主義
    後來,一位名叫卡濟米爾·謝韋裡諾維奇·馬列維奇(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充滿激情的俄羅斯人開始了他對藝術最純粹形式的探索。超越一切藝術的東西,過去和未來。這將導致「純粹的感覺或知覺在繪畫藝術中的至高無上」,至上主義誕生了。
  • 聚會 馬列維奇
    聚會 / 1908/ 水彩 / 23.8 x 30.2 cm 這幅畫是馬列維奇求學時期的作品,所以畫風並沒有後期明顯的至上主義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