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史上的巨匠馬列維奇,論抽象他應排行前三!

2020-12-05 文眼看世界

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



(1878——1935),是俄國烏克蘭至上主義倡導者、幾何抽象派畫家。1912年在驢尾巴展覽會上陳列的《手足病醫生在浴室》,又具有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的特色。還曾參與起草俄國未來主義藝術家宣言。十月革命後參加左翼美術家聯盟。1930年以嫌疑犯被捕入獄,後獲釋。

馬列維奇從接受嚴謹的西方藝術美學的教育開始,後和康定斯基、蒙德裡安成一起成為早年幾何抽象主義的先鋒,最終以樸實而抽象的幾何形體,以及晚期的黑白或亮麗色彩的具體幾何形體,創立這個幾乎只有他一個人獨舞的至上主義藝術舞臺。「模仿性的藝術必須被摧毀,就如同消滅帝國主義軍隊一樣。」這就是他鏗鏘有力的表白。

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思想影響了塔特林的結構主義和羅德琴柯的非客觀主義,並通過李西茨基傳人德國,對包浩斯的設計教學產生影響。20年代初,蘇聯文藝界對非寫實藝術不再包容和接受,馬列維奇只得終止其對抽象藝術的探求,而以教學謀生。1927年,他唯一的一本理論著作《非客觀的世界》在德國出版。1935年,他在貧困和默默無聞中離開人世。

馬列維奇首創了幾何形繪畫,留存於世的那些作品在這麼多年以後,仍以它的單純簡約而令人驚訝。他稱得上是二十世紀抽象繪畫的偉大先驅。他一生以其謎一般的作品,為20世紀的藝術界勾勒出了另一片璀璨的星空,預示了從達達主義到後來的極簡主義等多種藝術運動時代的來臨。他為藝術開闢了無限廣闊的前景,任由後來者遨遊與徜徉。

哲學詩畫認為他應該和波洛克、鮑德裡安一起,被稱為抽象畫歷史上的三大巨匠。

這位天才畫家的作品如何呢?一起來通過哲學詩畫為你整理的來品鑑下。











相關焦點

  • 關於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追溯
    關於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追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馬列維奇在思考著整個社會變革的根源。他為此將貢獻一種遵從自然之法的藝術形式,給全球的動蕩帶來秩序。馬列維奇在零形式中易容,從零走向創作,即走向至上主義,走向新的繪畫形式即無對象的創作。作品《白上白》的問世標誌著至上主義走向極致,而之前對他不同時期至上主義繪畫作品風格的探索,此作品意義得到進一步升華。這種更為單純和理性的幾何式抽象繪畫對抽象藝術,乃至現代的藝術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 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繪畫欣賞
    文:原創圖:網絡馬列維奇,俄羅斯畫家,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全名為卡濟米爾謝韋裡諾維奇馬列維奇,1878年2月11日出生于波蘭基輔的一個貧困家庭,據說爸爸媽媽都有波蘭血統。1912年,俄國畫家馬列維奇創立了至上主義畫派,標誌著傳統繪畫時代的終結。所謂至上主義,又稱絕對主義,強調情感抽象的至高無上的理性,反對傳統的物象具象化傳達。
  • 馬列維奇文獻展亮相川美 發布馬列維奇最全面年表
    我本身也是藝術家,喜歡極簡主義風格,越研究越覺得馬列維奇是鼻祖,因此研究了他27年,覺得他對於中國的藝術也有很重要的啟發作用。」新媒體藝術系系主任張小濤在接受藝術中國採訪時認為:「本次展覽通過藝術史上的至上主義代表人物馬列維奇這一個點,來了解至上主義,來作為線索將眼光延長,有助於學生理解整個20世紀藝術史與思想史的脈絡,從而對於自己的創作得到啟發。本次展覽極富學術性,很切合四川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系的教學工作。」
  • 100年前馬列維奇畫了個黑方塊 後來他成了藝術大師
    此次展覽由國內著名獨立策展人方振寧策展,展覽以圖文方式完整呈現了一代藝術大師、20世紀初俄國先鋒派代表藝術家卡濟米爾·馬列維奇的生平及創作成就。   馬列維奇究竟是誰?他有怎樣的藝術成就?他的作品對後來的藝術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 聚會 馬列維奇
    其中有趣的是一個小便男人的身影,反映了馬列維奇對模仿的喜愛,這小便的男人是向馬奈的著名主題致敬,這種添加使繪畫具有一定的幽默感。1904年其父去世,馬列維奇移居莫斯科,其後6年於莫斯科繪畫雕塑建築學院學習。1911年他與弗拉基米爾·塔特林一起參加聖彼得堡的年輕人聯盟舉辦的第二場展覽會,當時馬列維奇自稱他的畫風屬於「立體-未來主義」式。1913年他為俄羅斯歌劇徵服太陽設計了舞臺,而這一歌劇後來廣受讚譽。1915年馬列維奇開始發展他的至上主義藝術,並發表了名為《從立體主義到至上主義》的文章。
  • 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
    他獨自前往莫斯科求學,兩次報考繪畫建築雕塑學校卻兩次落榜!他首創了幾何形繪畫,是備受敬佩的「至上主義」流派的先驅者,可這個流派卻只有他一個人!他的理論體系曾一度走向巔峰,卻遭到了國內輿論界的強烈抨擊被捕入獄!他就是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
  • 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
    馬列維奇第一次將他的至上主義作品帶到觀眾面前,是一場名為0.10的展覽,他的幾何抽象,不同於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也和蒙德裡安式的幾何抽象不同,他的至上主義繪畫風格被稱為純粹幾何抽象。根據對李格爾藝術意志的理解,藝術家的繪畫風格與藝術家的世界觀和情感表達方式息息相關,這裡以純粹這個形容詞來定義,可見人們心中理所當然的藝術觀並沒有成為馬列維奇的束縛,取而代之的是他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因此,純粹幾何抽象又稱為純粹感情至上。
  • 馬列維奇:我的畫作不僅僅屬於地球
    有限的色彩   馬列維奇在此將色彩精簡到只有三個原色,外加黑和白。這些顏色包含了深、淺、中三個色調。他運用黑和白來構建核圖調圖心圖像,再加入紅、黃、藍來調 劑和突出主體,使之在畫面空間中轉向。中間色調的加入使得黑白對比不至於太突兀而高色度值的紅色則將黃色整合進圖像中。白色的運用讓畫家得以強調突出幾何 圖形的用色和輪廓邊緣。
  • 歐洲繪畫藝術的巔峰級巨匠,至高無上的巴洛克繪畫大師——魯本斯
    魯本斯作品《瑪爾斯和瑞亞·西爾維亞》彼得·保爾·魯本斯是德國十七世紀弗蘭德斯最傑出的畫家,他將宏偉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和尼德蘭典型的民族藝術融為一體,是繼文藝復興的諸位大師之後,為歐洲近代繪畫開闢道路的巨匠之一。
  •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構圖》成最貴俄羅斯藝術品
    71.1 cm. 1916年作   在現代繪畫史上,馬列維奇是第一位創作純粹幾何圖形的抽象畫家。他生於基輔,童年在烏克蘭度過。他曾就讀於基輔美術學校,1904年進入莫斯科繪畫、雕塑、建築學校學習。在繪畫上,他在嘗試了後印象主義和野獸主義風格之後,形成"農民馬列維奇"風格。後來,他又轉向立體主義,畫面形象愈加趨於幾何化,色彩鮮明且對比強烈。這種畫風,與他以後至上主義的幾何抽象構圖具有某種內在聯繫。
  • 20世紀的藝術-至上主義-卡西米爾·馬列維奇
    觀眾們在這幅畫前紛紛嘆息,「我們所鍾愛的一切都失去了……我們面前,除了一個白底上的黑方塊以外一無所有!」不過在馬列維奇看來,畫中所呈現的並非是一個空洞的方形。它的空無一物恰恰是它的充實之處;它孕育著豐富的意義。他認為,觀眾之所以對該畫難以接受,是因為傳統繪畫使大眾習慣於那些自然物像的再現的作品,而沒有理解藝術品的真正價值。
  • 小央美美術:烏克蘭至上主義倡導者、幾何抽象派畫家,馬列維奇
    十月革命後,馬列維奇和另一位俄國畫家--抽象主義繪畫的創始人康定斯基同在蘇聯的「И30」工作。他們作畫,搞雕塑,還搞設計與舞臺美術。在工作中,他們聯繫現代的機械文明,開始探索自己將要發動的大規模造型活動,這就是「構成主義」新觀念的起端。十月革命前,俄國的美術界受到西方現代派運動的啟迪,在藝術探索上表現得非常活躍。如拉裡奧諾夫在實驗「光輻射主義」,馬列維奇在創造「至上主義」等等。
  •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馬列維奇是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驅和俄國至上主義的鼻祖,本文梳理了其至上主義繪畫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他的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形成經歷了早期作品的印象派面貌、中期作品的立體主義及未來主義的特徵、直至最後形成「白底上的黑方塊」這樣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
  • 馬列維奇:你真的看懂我的黑方塊了嗎?
    由於家境貧寒,年少的馬列維奇,作為童工,也在這裡和父親一起工作。當馬列維奇告訴母親自己想成為一位藝術家時,母親含著淚告訴他,儘管沒得到家人的支持,馬列維奇還是在 12 歲時就拿起了畫筆。懷揣著藝術之夢,從 1895 年(17 歲)基輔藝術學校開始,馬列維奇輾轉了多所學校。1904 年,馬列維奇前往莫斯科,就讀於斯特羅加諾夫藝術學院,在伊萬·雷貝格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繪畫。
  • 像馬列維奇那樣看懂至上主義
    後來,一位名叫卡濟米爾·謝韋裡諾維奇·馬列維奇(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充滿激情的俄羅斯人開始了他對藝術最純粹形式的探索。超越一切藝術的東西,過去和未來。這將導致「純粹的感覺或知覺在繪畫藝術中的至高無上」,至上主義誕生了。
  • 馬列維奇——第一個畫白紙的人,即使身後空無一人我也將勇往直前
    馬列維奇作為抽象藝術的先驅,對於抽象藝術,達達主義等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今天作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至上主義藝術,馬列維奇是至上主義藝術的創始人,卻也是這個流派唯一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常常由毫無章法的幾何形體構成,如果你覺得蒙德裡安的作品很奇怪,那你可能太年輕了,這位大哥的作品更加的讓人不解,不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都沒人能從他的作品中了解他的靈魂,但這並沒有成為他的阻礙
  • 冷靜的實驗狂人——從馬列維奇到康定斯基
    (2)作為俄羅斯與傳統決裂後的第一個非具象畫派,輻射主義最初源於對真實物體的分析與解構,在綜合了未來主義、立體主義與奧菲主義(Orphism)的視覺經驗與繪畫語言後,逐步向著純粹的抽象演進。這種嘗試直接啟發了馬列維奇(Kasimir Malevich)和他的至上主義。
  • 日籤|名畫每日一籤《白底上的黑色方塊》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
    有這麼一位畫家,他的作品讓我們看過之後會說:這就是藝術?!!他的作品在我們看來簡單到不知道該怎麼說,《黑色的圓》,《白色上的白色》,《起飛的飛機》這些作品也許你可以去網絡上搜索一下,我就不放圖了保持一絲神秘,給你一個讓你大吃一驚的機會,當然如果你看過這篇介紹後再去搜索也會效果更好,這是一個讓我覺得無比神奇的俄國畫家,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他的大名哦!
  • 藝術——馬列維奇的《黑方塊》有什麼哲學意義?
    毫無疑問,這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畫作之一——卡西米爾·馬列維奇的「黑方塊」。 1913年,當馬列維奇為歌劇《戰勝太陽》作畫時,他第一次看到了一個黑色的正方形。 馬列維奇用黑方塊的構圖表示吸取了我們人類自身的熱量,從而宣稱人類的創造力超過了自然的力量。 馬列維奇喜歡這個黑色方塊的形狀,他稱這個形狀為終極元素。
  • 馬列維奇 | 對方表示不想跟你講話,並向你扔了一個正方塊!
    他獨自前往莫斯科求學,兩次報考繪畫建築雕塑學校卻兩次落榜!  他首創了幾何形繪畫,是備受敬佩的「至上主義」流派的先驅者,可這個流派卻只有他一個人!  他的理論體系曾一度走向巔峰,卻遭到了國內輿論界的強烈抨擊被捕入獄!  他就是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