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繪畫欣賞

2020-12-04 文藝之美

文:原創

圖:網絡

馬列維奇,俄羅斯畫家,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全名為卡濟米爾謝韋裡諾維奇馬列維奇,1878年2月11日出生于波蘭基輔的一個貧困家庭,據說爸爸媽媽都有波蘭血統。

1912年,俄國畫家馬列維奇創立了至上主義畫派,標誌著傳統繪畫時代的終結。

所謂至上主義,又稱絕對主義,強調情感抽象的至高無上的理性,反對傳統的物象具象化傳達。

1915年,馬列維奇在彼得格勒的「0,10」展覽上展出了一幅名為《白底上的黑色方塊》的抽象繪畫,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遭到當時藝術評論家們的反對。

整幅畫以白紙為底,只畫了一個構圖非常飽滿的黑色方塊。馬列維奇認為,只有純粹平面的幾何圖形才能完全表達他心中的情感。

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風格繪畫是將早期立體民族風情中的民族意象風格抽離,只依靠幾何形狀進行創作。像我們所熟悉的立體主義繪畫代表人物夏加爾的作品《我和我的村莊》就是將所有具像幾何化,並運用分解重組、顛倒、置換等技巧創作而成。作品中的立體幾何形象繁多,具有奇特形式的美感。

而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作品,卻是一種最單純、最簡單的形色結合,完全拋棄了傳統繪畫複雜的形色,也摒棄了立體幾何主義的具像立體。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的繪畫作品給人的印象,就如同當今生活中的極簡主義。它們追求線條、塊面、色彩等的極簡主義,給人一種簡約、明快、幹練的美感。

相關焦點

  •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馬列維奇是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驅和俄國至上主義的鼻祖,本文梳理了其至上主義繪畫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他的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形成經歷了早期作品的印象派面貌、中期作品的立體主義及未來主義的特徵、直至最後形成「白底上的黑方塊」這樣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
  • 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
    他獨自前往莫斯科求學,兩次報考繪畫建築雕塑學校卻兩次落榜!他首創了幾何形繪畫,是備受敬佩的「至上主義」流派的先驅者,可這個流派卻只有他一個人!他的理論體系曾一度走向巔峰,卻遭到了國內輿論界的強烈抨擊被捕入獄!他就是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
  • 小央美美術:烏克蘭至上主義倡導者、幾何抽象派畫家,馬列維奇
    遵照他的遺願,馬列維奇的骨灰被埋在涅姆齊諾夫卡村的一棵橡樹下。二戰把這一切都毀掉了,蘇聯也長期不提及馬列維奇,一直到了1988年,列寧格勒的俄羅斯博物館才為他舉辦了紀念展,在涅姆齊諾夫卡村也為他新建了紀念碑,墓碑的設計重現了馬列維奇喜愛的至上主義正方形。
  • 關於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追溯
    關於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追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馬列維奇在思考著整個社會變革的根源。他為此將貢獻一種遵從自然之法的藝術形式,給全球的動蕩帶來秩序。馬列維奇在零形式中易容,從零走向創作,即走向至上主義,走向新的繪畫形式即無對象的創作。作品《白上白》的問世標誌著至上主義走向極致,而之前對他不同時期至上主義繪畫作品風格的探索,此作品意義得到進一步升華。這種更為單純和理性的幾何式抽象繪畫對抽象藝術,乃至現代的藝術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 像馬列維奇那樣看懂至上主義
    在至上主義之前,藝術運動始終沿著流動的軌跡向前發展。沒有任何運動被認為是終點。後來,一位名叫卡濟米爾·謝韋裡諾維奇·馬列維奇(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充滿激情的俄羅斯人開始了他對藝術最純粹形式的探索。超越一切藝術的東西,過去和未來。
  •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構圖》成最貴俄羅斯藝術品
    創紀錄的馬列維奇《至上主義構圖》成最貴俄羅斯藝術品   繼「洛克菲勒」世紀拍賣52.8億元收槌後,紐約時間2018年5月15日晚,佳士得紐約20世紀藝術周「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登場,本場共37件精品上拍。
  • 20世紀的藝術-至上主義-卡西米爾·馬列維奇
    《至上主義構圖》1916年 馬列維奇紐約時間2018年5月15日晚,佳士得紐約20世紀藝術周 「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本場共37件精品上拍。其中,卡西米爾·馬列維奇《至上主義構圖》以諮詢價形式上拍,6000萬美元起拍,7600萬美元落槌,加佣金最終85,812,500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537,510,313元,創造了最貴的俄羅斯藝術品的記錄。
  • 聚會 馬列維奇
    其中有趣的是一個小便男人的身影,反映了馬列維奇對模仿的喜愛,這小便的男人是向馬奈的著名主題致敬,這種添加使繪畫具有一定的幽默感。 來看看馬列維奇的作品和至上主義是什麼吧( ▽` ) 卡濟米爾·馬列維奇 Kazimir Malevich 至上主義創始人
  • 黑方塊的至上主義
    這個黑方塊,現在珍藏在聖彼得堡的俄羅斯博物館。這黑方塊的作者是馬列維奇,全名是:卡濟米爾·謝韋裡諾維奇·馬列維奇 KAS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這可是近110年來繪畫界響噹噹的人物,大咖!和另一位俄羅斯藝術家——康定斯基,兩人並稱抽象繪畫的創始鼻祖。
  • 馬列維奇:我的畫作不僅僅屬於地球
    )   卡西米爾·馬列維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參與起草俄羅斯未來主義藝術家宣言。至上主義是傳統繪畫時代終結的標誌,而整個至上主義藝術團體中幾乎只有他一個人。   「如果想成為真正的畫家,那麼畫家必須拋棄主題與物象 」   從1910年開始,馬列維奇的藝術與俄羅斯前衛藝術一脈相承。他在俄羅斯詩人柯來伯尼科夫的影響下創造了不合邏輯的畫,即「理性之外」的「跨越理 性」的繪畫。與具象圖案和簡單抽象相比,馬列維奇傾向於選擇最簡單的形式,如方塊。
  • 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
    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藝術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藝術中心的轉移,抽象藝術的出現,顛覆了觀眾以往對古典主義繪畫的認知。當時的前衛藝術主要以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為代表,透過奧地利藝術批評家阿洛伊斯·李格爾提出的藝術意志和「世界感」的概念,集中到馬列維奇至上主義風格時期,從而窺視這一代表風格形成的背景原因、相關理論研究,以及繪畫中的「世界感」。
  • 馬列維奇文獻展亮相川美 發布馬列維奇最全面年表
    卡濟米爾·謝韋裡諾維奇·馬列維奇(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年2月23日誕生在基輔。是俄國至上主義倡導者、構成主義、幾何抽象派畫家,代表作《飛機起飛》、《青色三角形與黑色長方形》、《白底上的黑色方塊》、《白色上的白色》等。1904年到莫斯科後連續三年,馬列維奇都沒能通過考試,始終進不去這所令人嚮往的全俄最好的美術學院莫斯科繪畫雕塑建築學院。
  • 繪畫史上的巨匠馬列維奇,論抽象他應排行前三!
    (1878——1935),是俄國烏克蘭至上主義倡導者、幾何抽象派畫家。馬列維奇從接受嚴謹的西方藝術美學的教育開始,後和康定斯基、蒙德裡安成一起成為早年幾何抽象主義的先鋒,最終以樸實而抽象的幾何形體,以及晚期的黑白或亮麗色彩的具體幾何形體,創立這個幾乎只有他一個人獨舞的至上主義藝術舞臺。「模仿性的藝術必須被摧毀,就如同消滅帝國主義軍隊一樣。」這就是他鏗鏘有力的表白。
  • 日籤|名畫每日一籤《白底上的黑色方塊》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
    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 1878--1935),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馬列維奇一生以其謎一般的作品,為20世紀的藝術界勾勒出了另一片璀璨的星空,預示了從達達主義到後來的極簡主義等多種藝術運動時代的來臨。他為藝術開闢了無限廣闊的前景,任由後來者遨遊與徜徉。
  • 馬列維奇——第一個畫白紙的人,即使身後空無一人我也將勇往直前
    俄國畫家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馬列維奇作為抽象藝術的先驅,對於抽象藝術,達達主義等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今天作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至上主義藝術,馬列維奇是至上主義藝術的創始人,卻也是這個流派唯一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常常由毫無章法的幾何形體構成,如果你覺得蒙德裡安的作品很奇怪,那你可能太年輕了,這位大哥的作品更加的讓人不解,不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都沒人能從他的作品中了解他的靈魂,但這並沒有成為他的阻礙
  • 100年前馬列維奇畫了個黑方塊 後來他成了藝術大師
    報考專業藝術學校兩次落榜   對於如今繪畫中的幾何圖形,你可能覺得很平常。但是,在現代繪畫史上,馬列維奇是第一位創作純粹幾何圖形的抽象畫家。   此次展覽最重要的部分是關於馬列維奇的年表,這是迄今世界上關於馬列維奇的最全面的年表,由此可以窺見藝術家一生的成就。
  • 馬列維奇 | 對方表示不想跟你講話,並向你扔了一個正方塊!
    他獨自前往莫斯科求學,兩次報考繪畫建築雕塑學校卻兩次落榜!  他首創了幾何形繪畫,是備受敬佩的「至上主義」流派的先驅者,可這個流派卻只有他一個人!  (主人公馬列維奇自畫像鎮樓!)
  • 俄羅斯畫家謝爾蓋·道茨:用藝術透視心靈科學
    原標題:俄羅斯畫家謝爾蓋·道茨:用藝術透視心靈科學  新華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程雲傑 趙葳)受老子「大方無隅」的思想啟發,俄羅斯藝術科學院院士謝爾蓋·道茨在2013年創作了一幅名叫《局部缺刻黑方塊》的畫作,該作品19日在北京舉辦的其個人畫展中亮相。
  • 馬列維奇:你真的看懂我的黑方塊了嗎?
    1915 年,馬列維奇發表了《從立體主義到至上主義的宣言》,徹底摒棄了繪畫中的具象元素,轉向純粹的抽象,奠定了至上主義的基礎。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在這本書裡,他試圖將至上主義的理論原則應用於新的國家秩序,鼓勵將前衛藝術用於為國家和人民服務。1920 年代初,蘇聯的政治氛圍對從事抽象藝術的藝術家來說,一天比一天艱難。馬列維奇在堅持對抽象藝術的探求之外,不得不以教學謀生。
  • 冷靜的實驗狂人——從馬列維奇到康定斯基
    文/ 中國美術館 楊子2012年7月5日,由德國駐華大使館和中國美術館聯合主辦的「從馬列維奇到康定斯基——歐洲構成主義」展覽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82幅繪畫,雕塑,拼貼畫,水彩畫和素描作品,以及58份宣言,藝術家撰寫的書籍,以及早期的展覽畫冊和詩集,這些作品記錄了上世紀先鋒藝術的各個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