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電子創新網張國斌
今天,2020全球移動寬帶論壇在上海召開,來自運營商、5G行業用戶代表數百人參加了大會,從大會發言來看,隨著5G R16版本的凍結,5G應用日益成熟,正加速向行業滲透,未來一兩年,5G行業應用將迎來爆發,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在大會發言指出,今年5G模塊會降低到80美元左右,而明年5G模塊價格將降到40美元左右,引爆5G行業應用。
他在今天的大會上做了「跨越商業裂谷,共創5G新價值」進行了主題發言。在演講中,他指出目前5G網絡建設在全球進入了快車道。全球已經有106張商用網絡,5G終端也超過了400款。在全球5G發展過程中,中國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已部署超過60萬基站,覆蓋300多個城市,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實現1.6億連接。中國有全球最好的5G網絡。作為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速度更快。比如在上海,能夠體驗到千兆以上的下行速率,是4G的10~20倍。
「社會對5G的期待從來都不只在消費者領域,大家期待的是5G能夠改變社會,為社會創造更多新價值,這樣的改變正在各行各業發生。」胡厚崑呼籲:「創新往往沒有現成的嚮導,我們要在場景中找到剛需,通過滿足需求錘鍊能力,靠能力提升定位,攜手生態夥伴,一起開拓5G新價值。
他指出5G在今年的抗擊疫情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華為和運營商一起僅用了72個小時,就建立了覆蓋整個醫院的5G網絡。有了5G連接,遠程會診、遠程B超,多功能的醫療機器人就可以得到應用,這為疫情的防治提供重要支撐。
在寧波智慧港口,5G也在發揮巨大作用,過去,龍門吊的司機需要爬到20多米高的操控室,連續工作8個小時。工作期間,他們需要長時間低頭,一直盯著看腳下的貨櫃,兩手進行操作。一個班次就要8小時,下來後腰酸脖子痛,頭暈目眩,頸椎病,腰椎病是普遍的職業病。
而現在,在5G的使能下,寧波港成功地實現了對龍門吊的遠程控制。今天,司機可以坐在空調辦公室中遠程操控,高清攝像頭把貨櫃的準確位置,呈現在顯示器上,操作員操控吊機,把貨櫃穩穩地落在了卡車上。
龍門吊遠程操控使裝卸效率提高了20%,規模使用後可以使得綜合人力成本下降50%以上,同時大大提高了港口無人化水平,達到更高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司機的工作條件改善了,職業病減少了,招司機更容易了。
胡厚崑表示5G在行業的應用不只是在港口,從鋼鐵到電網,從礦山到製造,5G已經應用到更多行業。我們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在中國5G已經使能20多個行業,創新項目合計超過5000個,運營商的商用5G服務合同超過1000個。
5G如何跟行業結合?
不過他也指出,5G在行業應用中也有很多挑戰。
要解決5G行業應用他提出四點解決辦法:
1、從場景中找到剛需
只有深入到不同的應用場景,找到一些標準,對這些需求進行篩選,才能找到真正值得大力投入的剛需。
華為提出從四個標準來選擇剛需:技術相關性,商業潛力,產業鏈成熟度和企業的標準化程度。
技術相關性指的是在特定的應用場景下,5G較其它連接技術,是不是最優的選擇。比如在港口龍門吊遠程控制場景,光纖無法滿足龍門吊移動性的要求,同時改造的成本很高。WiFi可以滿足一定範圍內的移動性要求,但是沒有辦法滿足高清視頻回傳需要的上行大帶寬要求。而5G可以解決所有這些問題,因此在這樣的場景下,就是能夠充分發揮5G技術優勢滿足剛需。
商業潛力指的是特定的場景帶來的需求,能不能在不同的行業大規模的複製,以及能不能圍繞這些應用的場景,形成對各方都有利的商業模式,鼓勵大家持續投入。
在有比較成熟的行業集成能力和應用開發商的行業裡,5G作為一種關鍵的連接能力,能夠簡便、快速嵌入,更有利於5G技術快速推廣。
可標準化的程度在場景和需求篩選中很容易忽略,但非常重要。對於標準化程度高的行業和場景,5G技術更容易得到事半功倍的推廣效果。比如說,港口行業已經有了成熟的企業標準,今年年底,華為與客戶及合作夥伴共同制定的智慧港口通信企標將會發布。有了標準的保障,5G技術在其他各個港口使用和推廣,就非常容易了。
2、網絡要能適應不同應用場景
網絡是5G業務的根本。但是面對ToB與ToC不同的需求,網絡所要滿足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網絡設備及網絡的「規、建、維、優」能力,需匹配行業多元化的場景需求,這需要製造商和運營商一起,深入行業實際,持續創新。
3、5G行業終端要多種類,成本更低
他指出5G行業應用的發展,終端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不能成為瓶頸。要解決終端生態繁榮的問題,一方面要增加模組的種類,另一方面是降低模組的價格。
他表示自首款5G模組發布至今,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全球已有20多家供應商,提供了超過60款5G模組,140多款行業終端,包括5G AGV、5G攝像頭、5G 無人機以及5G巡檢機器人等。他強調當前市場上有1400多款4G模組,隨著5G的應用規模越來越大,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5G模組數量很快將達到甚至超過4G模組的水平。
降低成本也是豐富5G終端生態的關鍵。這張圖預測了5G模組價格曲線,未來會持續降低。今年雙十一中國移動向市場提供了799元人民幣的5G模組,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華為預測,到2020年底,5G模組價格將降低到80美元左右,到2022年底進一步降低到40美元左右。
4、5G ToB需要新能力
他指出5G ToB不僅僅是賣連接,事實上,越來越多的5G ToB已經與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需求結合在了一起。5G是連接手段,但ToB的數位化轉型需要關注應用和架構。因此,要從企業用戶的視角看5G ToB的能力問題,而不能只從運營商提供連接的視角看問題。
從行業視角來看,5G ToB需要提供一個以5G核心連接能力,自下而上包含了底層連接與通信,中間的雲,上層的多種行業應用的架構,這種架構要能夠實現CT、IT、OT的融合。
要實現這樣的架構,要求新的能力,包括:提供連接的能力,這方面運營商正在努力,而且可以做得比較好;雲的運營能力,行業應用的開發能力,還有端到端的集成能力,後三種能力亟待加強。
他指出,在發展5G ToB的過程中,運營商可以有多重角色選擇:可以聚焦在連接能力,扮演好連接提供商的角色;也可以在連接之上,發展雲的能力,甚至集成的能力,成為連接+雲+集成的服務商。但不同的角色對能力要求是不一樣的,華為願意積極幫助有意願的運營商進行轉型。
他指出,未來十年,5G將在各行各業發揮更大價值,我們將迎來又一個黃金髮展期。從今天走向未來的這條路上,我們還要克服很多困難,每向前一步都意味著做出改變。但是,越難的事情越值得去做,成功了,帶來的價值也更大。華為願意與運營商、企業客戶和行業夥伴一起,攜手並進,勇於探索、大膽思考、積極行動、開放合作,實現共贏,共同走向未來。
運營商的布局
GSMA總幹事Mats Granryd在視頻演講中指出5G在全球發展迅速,目前全球已經有106個5G網絡,GSMA預測5G在發達國家滲透率會較高,到2025年,全球5G滲透率會達到20%!不過新興市場滲透率可能要低一些。
中國移動市場部總經理張東表示2019年是5G元年,2020是新基建元年,從這次抗擊疫情看,數位化的基礎作用非常大,我國數字經濟的「三橫五縱」促進了社會創新與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因此,中移動實施了「5G+」計劃,推進5G商用。
目前,在網絡方面,中國移動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和部分重點縣城,提前完成建設任務。基於2.6GHz、4.9GHz兩個頻段
共計200M帶寬,以及後續700MHz頻段合作,可以為客戶提供5G最佳體驗,基於下行200M帶寬載波聚合,實測速率達到3.2Gbps以上。此外,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SA網絡,擁有35萬SA基站,在337城市具備SA商用能力。
在終端方面,中國移動一直致力於與產業一起加快5G終端的普及,推動5G能夠迅速的進入千家萬戶。倡導並且成立了5G終端先行者產業聯盟,攜手136家產業合作夥伴共建5G終端繁榮生態。截至目前,已經推出了20餘款5G晶片,五大品牌覆蓋了高中低全價位段。推動並支持多模多屏多形態,推出139款5G手機,5G手機價格已經突破了千元門檻;推出了200多款5G行業終端,覆蓋了智慧工廠、智慧校園、智慧醫院等15個重點細分行業,並正在推動近百個行業應用的落地。
在應用方面,中國移動亦充分發揮5G技術特點,面向個人推出新看法、新聽法、新玩法、新拍法、新用法的「五新」應用。面向行業,聯合華為等合作夥伴加快推進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亦推出了一系列的成功案例,包括智慧港口、智慧礦山、智慧醫療等。
中國聯通5G共建共享工作組組長苗守野在發言中指出5G應用蓬勃發展,行業數位化需求巨大。中國聯通下一步目標:以高品質5G服務大眾和行業,主要從極簡網絡、極致體驗、極智服務三個方面打造高品質目標網。
極簡網絡方面,主要是實現網絡瘦身,對於中國聯通而言,是2G到5G是四世同堂的局面,運營的壓力很大,所以需要簡化。具體來看,首先是縮減網絡制式,中國聯通一直在努力推動2G網絡退網,今年基本上可以實現240個左右本地網2G退網,明年爭取所有的2G網平穩退出,同時逐漸降低3G網絡厚度,打造成薄3G網絡。其次是網絡架構的極簡,中國聯通積極推動NSA向SA的升級,完成5G和4G數據業務方面的解耦,呼籲和各界夥伴一起抓緊推動VoNR的成熟,實現4G和5G在運營方面的解耦,通稿網絡解耦,為未來的行業用戶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第三是站點極簡,在5G網絡部署過程當中,通過網絡的極簡做到了基站、機房的減半,通過單纖雙向等基礎應用,做到光纖數量的減半等。
極致體驗方面,實現零時延、零拖拽,提高用戶的感知。中國聯通正在努力打造極致體驗,通過和中國電信共建共享的方式,發揮天然的頻譜資源優勢,真正實現1+1大於2的效應,實現網絡規模、覆蓋、速率翻倍、容量翻倍。在頻譜選擇上,不僅是在3.5GHz,在2.1GHz上也在共建共享,通過雙頻5G戰略,最大效能的發揮網絡的頻譜效應。通過2.1G+3.5G的FDD和TDD雙組網,實現用戶體驗4-5倍的提升,同時也可以實現深度覆蓋7-9dB的提升,針對大型場館、熱點場景,首次把Massive MIMO引入到室內,實現3-4倍的提升。
極智服務方面,苗守野認為,5G高品質的網絡是基礎,中國聯通提出了5G+ABC端到端網絡建設發展路線。5G技術和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相結合,確保各種技術驅動的應用能夠有機高效的整合,最終為公眾用戶帶來更豐富的體驗,也催生5G在行業裡的各種場景。
面對差異化的用戶訴求,中國聯通聯合各行業進行探索,孵化場景化的方案。比如新媒體直播平臺,世界桌球比賽,用戶實現自由角度進行超高清的觀看體驗。山西聯通智慧煤礦,滿足了上行速率的解決方案和高清視頻的監控,通過高清視頻進行採煤量評估的同時,對礦內的安全生產也做了很好的監控。
韓國率先在全球實現了5G商用,LG Uplus網絡部常務副總裁Kim Dae Hee今日在MBBF上分享5G運營的經驗,截至今年9月,累計有200多萬用戶加入了LG Uplus的5G網絡;部署5G後,每月人均流量較LTE時代的11.7BG實現了三倍增長,至30.6GB;用戶ARPU值也提升了37%之多,推動運營商在經濟逆行的情況下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的提升。
他在發言中分享城,影響戶外網絡質量的三大關鍵因素一是網絡規劃、二是設備的性能和功能、三是優化。在華為支持下,通過一系列創新快速穩步推進,比如今年在局部地區通過AI+日常優化自動系統提升了10%左右的網速,明年將向全國推廣。室內網絡受疫情影響用戶流量激增,變得與戶外網絡同樣重要。LG Uplus與華為合作創新LampSite,明年將會部署更多的LampSite以提升室內網絡性能。
羅蘭貝格全球管理委員會聯席總裁戴璞發表了《5G激發新價值,加速數位化轉型》主題演講。戴璞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數位化融入我們的日常,而這是由大量在利用數位化技術的企業在背後支撐。實際上,新冠疫情也向我們證明了數位化的實用性及必要性。
不過戴璞同時強調,數位化實施極具挑戰,成功率實際非常低。目前位置,海量數位化投資因未能實現目標而被浪費。5G的出現減輕了這一現象,例如,無人機將做為強有力的數位化工具應用於個別行業,而5G能夠顯著挖掘其潛力。最好,戴璞稱,5G有望在2035年驅動12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約佔全球產值的4.6%。此外,5G賦能的數位化應用將有潛力使許多服務和社會福利更加普遍化,為了釋放這些應用的潛在價值,需要多方的共同合作
5G行業用戶的需求
中日醫院醫院發展處處長,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主任盧清君分享了5G與醫療結合的案例,他表示,移動網際網路增進了醫療健康業與網際網路的緊密結合程度,行業將其定義為「網際網路+醫療」模式,包括遠程醫療、網際網路診療和網際網路醫院,通過這種業務模式增加中國醫療健康業的服務能力。
盧清君稱,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率先進行5G應用,建立了相關的省級、市級、縣級的協同中心和協同機制。目前,全國已經有500家醫院開通了5G網絡,中日醫院是全國醫院中是率先開通三家運營商5G網絡的醫院,並且已經開始使用5G網絡開展相關的智慧醫療應用。
遠程醫療的技術支撐關鍵是確定性通信網絡的支撐,網際網路的通信質量和信息安全成為重要關注點。5G的高通量、大連接、低時延解決了過去4G時代醫療和網絡互聯中的很多瓶頸問題,滿足了網際網路醫療對網絡的需求。隨著智慧醫療在5G網絡上的深入融合,遠程醫療的應用實踐將進一步提升。
「我們希望把這些應用通過網際網路輻射到各個基層去,直接達到鄉村醫生、社區醫生,更好的服務每個家庭,甚至是醫養結合機構。這就需要在全國範圍內,至少在醫療領域建立統一的網絡通訊標準,同時更需要統一的低時延、高通量、技術規範和技術模式,這樣才有可能使新技術深入到下沉去,開展分級診療。」 盧清君指出。
據介紹,中日友好醫院利用5G環境進行了諸多遠程醫療嘗試,在起初的實踐中,觀察到各級醫療機構之前的5G網絡質量不統一,通信速率和時延等性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經過與運營商共同查找原因、測試評估,發現5G網絡組網存在很大差異,行業亟需一套統一性能的裝備標準,亟需結合醫療健康行業應用特點,面向醫療行業的5G標準體系制定、實施和應用,規範針對醫療行業的5G技術結構和內容,滿足醫療應用對網絡性能的需要。」盧清君說。
盧清君強調:「從目前的行業發展來看,我國5G醫療健康的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在頂層架構、系統設計和落地模式上還需要不斷完善,有待於在於信息產業、醫療設備的生產廠商和醫院醫務工作者共同推進行業的發展,希望大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真正推動產業發展,推動健康中國夢的順利實施和落地。」
5G行業應用開啟一個黃金十年
在今天的2020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發表了題為《最大化無線網絡價值,迎接5G黃金十年》的主題演講,為即將引爆的5G行業畫上點睛之筆。丁耘指出,未來十年將是全球5G產業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整個產業鏈需要堅定信念,建設好5G網絡,利用好5G網絡,共創共享產業價值。
他指出,當前5G網絡已經成熟。全球已經有110+張5G商用網絡,覆蓋了全球70%以上的GDP。5G終端生態的發展速度也遠超預期。中國每月5G智慧型手機的銷售量超千萬臺,千元5G手機在今年已提前出現。預計5G用戶數即將迎來新一輪的高速增長。
他指出為了最大化網絡價值,加速5G商用成功,需要通過建設5G精品網,讓更多用戶選擇5G網絡,讓更多用戶喜愛使用5G網絡。
他指出無線網絡的價值與網絡覆蓋和用戶體驗成正比,與網絡TCO成反比。良好的網絡覆蓋使手機隨時隨地接入5G服務,極致體驗讓用戶數據下載不等待,視頻不抖動,優化網絡TCO降低運營成本,達成華為建設5G精品網絡的目標。
第一,通過5G全場景覆蓋方案,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接入5G網絡,且保持信號穩定。在室外,TDD和FDD融合建網,利用TDD大帶寬優勢在城區提供連續覆蓋,利用FDD頻段低的優勢在郊區場景提供廣覆蓋;在密集城區,宏站和微站立體組網,快速低成本實現密集城區5G網絡的忙盲雙補;在樓宇內,室外和室內協同部署,滿足體育館、辦公樓、商場等場景的網絡覆蓋需求。
第二,手機駐留5G網絡之後,需要通過全頻段設備多天線演進、
4G/5G協同建設等方案,優化聯接體驗,保障用戶一致性體驗。在阿根廷,我們與運營商在700MHz低頻4T4R網改,使單個小區的容量提高了40%,用戶體驗翻倍。在中國,我們與運營商在C-Band和2.6GHz部署64T64R,多用戶測試下單小區最大容量達到5.7Gbps。
第三,華為率先提出極簡站點的概念,通過設備全室外部署,減少天面/站點/機房的租金,降低網絡TCO。在俄羅斯,我們與運營商一起打造SuperBlade極簡站點,使單站模塊數量由25個減少到了13個,減少了50%的站點TCO。現在,SuperBlade方案已在俄羅斯商用超過5000個基站,累計為運營商節省上億美金的投資。
在能耗方面,華為通過分層分級的節能方案,保障KPI穩定的前提下,為無線網絡深度節能。目前,這一方案在中國已商用20萬站,每站每天節省1.5度電,每年可累計節省1億度電。
他認為5GtoB藍海市場已起航,除個人業務外,行業市場將成為運營商收入新的增長點。經過一年來的探索,5G應用邊界不斷擴展,5GtoB藍海市場已起航。諸多行業應用正從樣板房走向商品房,初步具備了規模複製的能力。在中國,已有5000+商用創新項目正在實施落地。在山西陽泉煤礦,通過井下534米的5G網絡對採煤機進行遠程控制,減少一半以上的井下工作人員;在浙江寧波港口,實現龍門吊遠程控制,提高4倍工作效率;在美的微波爐生產線,實現PLC集中雲化部署,降低15%的生產綜合成本。
他指出面向行業客戶,孵化新能力是最大化網絡價值的關鍵,應對行業差異化需求,不斷提高網絡聯接性能,跨行業合作構築行業朋友圈,催熟行業生態,通過平臺構建降低應用部署成本,提高運維運營效率,才能在行業市場最大化網絡價值。
針對行業客戶的差異化需求,需要構築5G行業應用的基礎網絡能力。首先,許多行業應用需要將現場圖像視頻實時回傳至近端,對上行速率有較高的需求。華為提出超級上行解決方案,最大可以帶來4倍的上行體驗提升。
其次,構築高可靠性網絡服務的能力。在工廠場景,通過多鏈路備份的方式,確保聯接不中斷,生產不停工。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做到5個9甚至6個9的可靠性。
最後,也需要有靈活組網方案,去適配不同的行業應用。通過公網優先級配置的方式,滿足道路橋梁巡檢類應用的需求,通過網絡切片的5G公專混合網絡架構,滿足媒體直播等行業的需求,通過部署MEC和專用5G站點,為行業用戶提供公網專用服務。
他指出5G行業應用發展不僅僅是運營商的事情,需要全產業鏈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將電信行業與其他行業相融合,才能實現快速規模複製。千行百業正在通過落地3GPP積極融入5G。在R16/R17版本中將不斷完善廣播功能,在R18版本中將定義5G智能電網體系架構,研究5G在遠程控制、遠程保護等服務。5G技術也在積極進入行業標準。近日,我們已啟動5G醫療衛生行業標準研究,規範5G醫療產業發展,促進5G醫療應用的創新。
此外,運營商需要提高行業「規-建-維-優-營」的端到端能力。面向行業用戶,運維思路需要從「Best Effort」,轉變為以業務SLA需求為中心,實現基於業務SLA的智能規劃,基於行業需求的按需開通,基於故障預測的主動運維,提高網絡運維效率。
他強調,電信行業還需要提供統一的業務運營平臺,根據不同的角色定位決定不同的能力邊界。作為網絡運營商,將5G能力以API接口形式集成在雲平臺上,讓行業客戶更易使用5G網絡;作為雲服務商,提供面向行業應用開發者的應用使能中心,以及面向行業用戶的行業應用市場;作為系統集成商,通過整合資源提供行業解決方案的諮詢、設計、交付、集成驗證,實現價值最大化。
他表示華為會面向個人用戶建設精品5G網絡,面向行業客戶孵化5G新能力,與產業鏈各方、行業夥伴一起,最大化網絡價值,迎接5G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