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疲勞和壓力,別人不懂 AI 懂

2020-11-30 健康界

晚上好,打工人。今天的工,打完了嗎?


最近,「打工人」的梗突然在一夜之間爆火,全網都在「打工人」,也不知道工人犯了什麼錯,要被大家打。



不過「打工人」段子的流行,讓廣大勞動人民得到了更多關注。上班族的壓力到底有多大呢?現在,AI 系統可能比本人都了解得更清楚。



事實上,一個個調侃「打工人」的段子,看起來無奈中透露著辛酸,辛酸中透露著難過,但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些充滿辛酸的自嘲背後,更是上班族們對於工作中面臨的重重壓力和焦慮的緩解。


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上班族都面臨著工作上的「高壓」,加班已是家常便飯,這也往往讓人疲勞不堪。

摘自《2020 年智康健康問卷調研》,來源:智聯招聘


研究表明,在疲勞、超負荷狀態下工作,出現失誤的概率也會明顯增加。尤其在醫療、交通、需要輪班之類的工作中。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隸屬於美國國防部)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 AI 系統,旨在感知人的認知疲勞,以及決定何時幹擾其表現。同時,該系統還會提出幹預措施的建議,以幫助個人及時恢復清醒,防止造成傷害。


林肯實驗室研究員 Megan Blackwell說:「縱觀歷史,我們發現人為失誤會導致不幸,錯失良機,有時甚至造成災難性後果。我們正想辦法使用技術來監測疲勞或認知超負荷。比如,這個人是否太過專注?句話說,他們是不是快精疲力盡了呢?如果能用技術實時監測的話,就可以在事故發生之前進行幹預。



該實驗室數十年來的一項研究,就是利用技術「讀取」一個人的認知或情緒狀態。


收集生物特徵數據(比如說視頻和音頻),並用算法處理這些數據。研究人員發現了各種心理和神經行為狀況的生物標記,而且,這些生物標記已被用於訓練模型,以準確估計一個人的心態。


大腦持續較久或高強度勞動時

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不敏捷等各種狀況


在目前這項最新研究中,該團隊將把他們的生物標誌物研究,應用於人工智慧系統,可以分析個人的認知狀態,包括一個人的疲勞、壓力或超負荷的感覺。


該系統將使用來自生理數據的生物標誌物,如聲音和面部記錄、心率、腦電圖和大腦活動的光學指標以及眼球運動來獲得這些信息。



 認知模型:監控生理輸入,識別意識偏差 


林肯實驗室神經行為生物標誌物研究負責人 Thomas Quatieri 介紹,建立該系統,首先是建立一個個體的認知模型。


「認知模型將整合生理輸入,並監控這些輸入,以觀察當一個人執行特定的令人疲憊的任務時,這些輸入是如何變化的。通過這個過程,系統可以建立活動模式,並了解一個人的基本認知狀態,比如聽覺和視覺注意力以及反應時間。」


一旦建立了這個個性化的基線,系統就可以開始識別偏差,並預測這些偏差是否會導致錯誤或不良的後果。


林肯實驗室國土保護和空中交通管制部門的主要工作人員 William Streilein 說:「人是十分複雜的,我們會對壓力或疲勞進行自然補償。而我們目前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個系統,能夠預測什麼時候這種偏差不會被補償,並且只在那時進行幹預。」


疲勞駕駛是高速交通事故的主要成因

司機往往因認知偏差未能及時補償而造成這一行為


 及時幹預:如果喝咖啡不行,就上直流電刺激 


系統檢測出過疲勞或壓力過大的情況後,會提供兩種幹預措施。


一種是,建議做出一些微小調整,比如讓員工喝咖啡,改變照明強度,呼吸新鮮空氣等;或者建議將任務交給機器或其他同事。


AI 系統會在必要時發出疲勞警告


而另一種幹預措施較為強烈,會使用經顱直流電刺激。這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大腦神經調控手段,使用電極來刺激大腦,使其部分性能得以恢復。而且,研究顯示,該方法能比咖啡因更有效地對抗疲勞,而且副作用更小。



目前看來,這一系統將被應用在作戰航空領域。比如,AI 系統可以為失去意識或身體能力的戰鬥機飛行員做出 「彈射救生決定」。


除了這一領域外,這一技術還可以用在其他工作環境較為危險、苛刻的場景中,比如空中交通管制、作戰行動、災難響應或緊急醫療相關的工作。


如今,林肯實驗室的研究團隊仍在進一步開發這項技術,接下來的一年將集中於收集數據來訓練他們的算法。


Thomas Quatieri 介紹說,「我們將在短期內研究一組基礎的功能,同時系統仍是個性化的,它可以廣泛部署,就像 Siri 一樣能夠通用,但是又能快速適應每個人。」


畫外音:然鵝,我疲不疲勞,還需要 AI 來檢測嗎?


資料來源:

https://news.mit.edu/2020/stressed-job-ai-teammate-may-know-how-help-1026


相關焦點

  • 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2020-12-18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工人、凡爾賽文學……2020年網絡十大熱詞,不懂你就OUT了
    【打工人、凡爾賽文學……2020年網絡十大熱詞,不懂你就OUT了!】2020年即將過去,那些刷屏網絡的熱詞,你成功get到哪個呢?打工人、凡爾賽文學……你知道它們的含義和出處嗎?川網為你們盤點2020年最新十大網絡熱詞,這些網絡熱詞隨拿隨用。
  • 打工人的難言之痛,微信表情包和騰訊文檔都懂
    有網友深情地說,新的表情包是打工人專用表情包。嘆氣、裂開、苦澀、翻白眼,還要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對老闆「666」。所以說,做一名打工人上人真是太不容易了!只要是最近打開的文檔,都能查看和編輯,連網後會將斷網時編輯的內容自動同步到雲端。一些來不及看的文件,還能手動緩存文檔到本地,絕對不耽誤打工人打工。
  • 打工人是什麼梗 打工人的心酸和無奈心情說說 朋友圈打工人語錄
    打工人一詞的爆紅,是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 高樓的金碧輝煌不屬於自己,公司的一系列成就和Title不屬於自己, 發現自己在脫離平臺所帶來的符號和標籤後,仍是底層無產者的本質。 打工語錄介紹: 1.認認真真上班,這根本不叫賺錢,這是勞動換取報酬;只有偷懶,在上班的時候划水摸魚,你才從你老闆那賺到了錢。 早安,打工人!
  • 二次元肥宅的勝利,AI看不懂漫畫
    近日,馬裡蘭大學的一位教授的一項研究,發現AI根本看不懂漫畫。知道這件事的二次元肥宅,不禁發出了槓鈴般的笑聲。連漫畫都看不懂,還想替代人類,控制世界?不存在的。要知道,漫畫是由一系列的畫格構成的,不同的創作者、不同的漫畫之間的繪畫風格、語言風格和排版風格等都會存在極大的差異。我們在看漫畫的時候,可以結合上下圖,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get到作者的點,能夠懂作者所用的梗。
  • 檢查數據表明 杭州人疲勞指數和壓力指數在下降
    近日,記者在杭州市七醫院一堂醫護人員的教育課上,就見到這臺專門用來檢測壓力的機器,只要短短三分鐘的時間,就能顯示出被測者的壓力指數、疲勞指數、抗壓能力等相關數據。   據悉,杭州已經有兩家醫療機構在臨床上運用該儀器。昨天,記者分別去了南京軍區杭州療養院和邵逸夫醫院了解使用情況。
  • 請回答1988娃娃魚:現在的孩子們啊,只懂求根公式,不懂人生
    一句話點明了媽媽這個人物在整個家庭的核心地位,他不懂英語,不懂數學,但他懂得家庭冷暖,懂得父母在這個家庭位置。和狗煥德善在公交車上他對德善如果說娃娃魚對親情有獨特感觸,那對愛情,見解也非常獨特。用娃娃魚的話來說,德善是既不懂求根公式,也不懂人生。他是劇中惟一一個和德善沒有感情糾葛的人,可是一度我認為兩個人非常配。
  • 那些「懂業務」的員工,升職速度是別人的10倍
    他們是最棒的業務能手,他們從來都不想成為管理者,但不得不決定變成管理者,因為別人不能像他做得一樣好。我們在蘋果公司也經歷過這個階段,我們覺得自己是個大公司了,需要找一些管理者,完全沒有用,大多數是笨蛋。他們知道如何做管理,但根本不知道如何做業務。」好的管理者不僅會管理,還要懂業務,他能夠把自己的經驗賦能給團隊,並且激發和成就團隊成員。
  • 打工人的下廚神器 米家智能電壓力鍋2.5L體驗
    在去年很多簡單好上手的廚房電器得到了用戶的青睞,比如電烤箱、多功能鍋、壓力鍋等等,大家感受著油鹽柴米醬醋茶帶來的簡單而樸素的樂趣。前些日小米眾籌了一款米家智能電壓力鍋2.5L,一個鍋可以實現燜燉煲煮等多種功能,並且連接米家APP後還能在手機查看菜譜,再加上九檔壓力調節,可以說是懶人做飯神器了。
  • 總是成為別人的「情緒垃圾桶」|5個方法幫你緩解「共情疲勞」
    後來我發現有這個問題的不止我一個人,比如前幾天一個讀者的留言:不管是給別人說話還是聽別人說話,都會自動站在對方的角度幫他考慮很多問題。經常被影響,覺得很無力、心好累。這樣時間一長,我就不想跟人有太多接觸,總想一個人待著,但又怕讓別人覺得我冷漠。我該怎麼辦?你也會這樣嗎?總是不自覺地捲入別人的情緒漩渦,感到無力、疲憊和深深的挫敗。
  • 維修工:不懂這些技巧,車壞了怪不得別人
    現在買車的人很多,但對汽車了解能夠真正懂的人沒有幾個,就比如說平常簡單的保養,大家都要去專門的維修店,而真正懂車的人自己就可以進行保養,進行嚴格的檢查,看一下自己的愛車有沒有出現問題,甚至是一些新手小白,就連添加玻璃水這麼簡單的操作都不懂其中的注意細節。
  • 新「血汗工廠」網際網路大廠,和流水線上的打工人
    以前的領導反覆告訴我,我能力不如別人,他們要的是複合型人才。」從大廠辭職後,由於抑鬱症「工傷」發作而剛剛去醫院看病的小思,反思著自己那段時間不正常的打雞血狀態——在急於證明自己的焦慮和剛剛入職的亢奮中,她每天主動加班到12點下班,朋友圈裡除了工作還是工作,顧不上健身,化妝,休閒娛樂。
  • 手勢:人類近親也不懂, 狗狗究竟懂不懂
    寵物狗和收容犬只的差異使得作者更進一步實驗,試圖以能否在收容犬隻身上建立行為機制,也就是能否透過訓練、強化讓收容犬只理解手勢,去了解究竟狗天生在演進過程就有理解人類手勢的能力一段簡單的實驗,經歷了黑猩猩不懂、狗懂、狼居然也懂、狗疑似先天不懂的過程,深深吸引作者去探索狗狗未知的世界。
  • 打工人的出處是哪裡? 我們都是打工人是什麼意思
    打工人的出處是哪裡?「只要我夠努力,老闆一定會過上他想要的生活。早安打工人!」「打工可能會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下午好打工人!」最近在社交媒體中突然流行起「打工人」語錄和表情包,這些表達各異的圖片和文字都傳達了一個信息:大家都是打工仔,為老闆賺錢、為生計奔波是自己的宿命。由於寫實中還帶著一絲苦中作樂,這個網絡流行語迅速引起了廣大網友共鳴,因此儘管不像別的營銷事件有網絡推手,打工人這個梗還是在社交媒體流行起來。打工人表情包。
  • 德系新當家SUV 打工人新利器就是它
    有網友表示:自嘲為打工人,是因為平凡的自己還有不凡的追求,在壓力中還保持著堅強,雖然人在打工,但卻不卑不亢。也有人說:自嘲為「打工人」,因為工作中難免有無奈和心酸,以此給自己打氣。他們扛著工作的壓力和家庭的責任,面對困難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懷揣美好憧憬,用努力和汗水去創造未來。「打工人」是不折不扣的社會中堅力量,是工作建設中的擔當者、實幹家。
  • 百度APP百度沸點正式發布2020年度流行語 打工人等上榜
    今日,百度APP百度沸點正式發布了2020年度流行語,它們分別是:集美、一起爬山嗎、u1s1、九漏魚、爺青回、上海名媛、打工人、突擊式盡孝、七... 今日,百度APP百度沸點正式發布了2020年度流行語,它們分別是:集美、一起爬山嗎、u1s1、九漏魚、爺青回、上海名媛、打工人、突擊式盡孝、七夕蛤蟆和深藏blue。集美:出自網絡主播「迷人的郭老師」,因其「姐妹」發音近似「集美」,被網友沿用。
  • 最近流行的打工人,是什麼梗?
    打工人首先小編教大家這個詞該如何斷句這裡的打工人應該理解成打工的人應該不會有人理解成打一頓工人吧?說「打工」,就像是帶著美好的憧憬,用努力和汗水去創造未來早安!打工人們!# 2 #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但卻不敢遲到,因為遲到要扣錢。早安!打工人。
  • 成年人的壓力,看看吹了8年閒風的神秘洞人是如何化解?
    你肯定會說打工的,打工人很辛苦的,起早貪黑,任勞任怨,想要賺錢必須得要付出勞動的,長期的心理壓力可能會一觸即發。相信大家肯定刷到過這樣的視頻,地鐵站裡,一名西裝革履的男子醉酒了躺在了牆角,崩潰大哭,引來了好多圍觀。
  • 你學英語「懂」的只是中文,「不懂」英語:lip service什麼意思?
    你學的英語「懂」的只是中文,「不懂」英語:lip service什麼意思?首先牢記這句話:用中文「懂」英語絕不等於「學會了」英語。用中文「學」英語的「初衷」可能是「為了用」:跟老外用。而不是只是為了用中文「懂」這句英語什麼意思。可是,現實就是如此「骨感」:只用中文「學來」的這些英語再地道再實用,基本也沒有機會「等到那個鬼佬」來跟我「用」。
  • 晚安語錄:懂你的人不用你說,不懂的人何必解釋
    別人心裡你什麼樣子,大多時候早就確定好了,無論做多少努力,最後也只會淪為佐證他想法的證據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不要問別人好不好看,喜歡勝過所有道理,原則抵不過我樂意。別人的看法無法左右事物的結果,卻往往會左右你我的看法。無需在意別人的看法,畢竟太陽不會理會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