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2021-01-15 澎湃新聞
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2020-12-18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文章轉載自《上海大眾衛生報》

作者為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醫師蓋雲

亞健康指的是機體功能下降,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疲勞。亞健康狀態不及時糾正,大多會進展到慢性疲勞症候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發病率在10%~25%之間,傾向於腦力勞動者,以大中城市為主,年齡多在20~40歲之間。目前,很多學齡期孩子、家庭主婦也會出現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

該病在1988年由美國疾控中心提出,以乏力、疲勞、睡眠質量差,以及一些軀體疼痛症狀為主。臨床常見患者有自卑、緊張、不滿的情緒,以及低熱、汗出、怕冷、全身酸痛、入睡困難、睡後不解疲勞等症狀。上述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才能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中醫把慢性疲勞症候群歸為「虛勞」範疇,《黃帝內經》與《金匱要略》中都有對該病的論述,明代《理虛元鑑》是一部虛勞專著。古代中醫認為,虛勞的發病與外感、境遇、醫藥、痘疹和病後有關。現代中醫認為,該病是五臟氣化功能失常、臟腑功能下降、不能維持人體各項生理活動和社會活動的疾病。病因與情志失常和生活不健康有關。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慢性疲勞患者經歷過以下3件事:第一件事是自己默默地抗著,有些人熬到最後,真的就好了;第二件事是不停地服用各種補藥和保健品;第三件事是輪翻去各大醫院接受檢查。其實這些事情都能夠避免。

筆者認為,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就診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和各項實驗室檢查指標的關係可以概括為「其實你不懂我的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這句話。

正確診治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第一步就是要排除有疲勞症狀的疾病,如心衰、貧血、帕金森病、骨質疏鬆、消耗性疾病、退行性骨病、慢性腎功能衰竭、各種營養物質缺乏、呼吸暫停症候群、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等。

在治療上,可採用中醫綜合治療,主要包括情志療法、膳食療法、運動療法、辨證治療和中醫適宜技術。

中醫在對該病的診治過程中,會先判別患者的證型,常辨證為虛、實兩種證型。虛證以氣虛證為主,兼夾其他虛證,多見舌質淡、苔薄白,脈力弱。實證以溼熱瘀阻證為主,兼夾其他實證,多見舌質紅、苔黃厚,脈弦滑、力強。

膳食療法:根據患者的體質,給予不同食物推薦。虛證患者應適當加強營養,可食用山藥、百合、蓮子、血糯米、核桃仁和黑芝麻等;實證患者以清淡飲食為主,可食用絲瓜、薏苡仁等。

運動療法:虛證患者可以選擇慢走,實證患者可以做有氧運動。

中醫適宜技術:督脈治療技術,包含推拿、正筋、正脊、督脈炙、藥泥透藥、穴位敷貼、刮痧療法和抗疲勞巴布劑等。

需要提醒的是,只有守「常」,體質才能「平和」。所謂「常」,就是正常,保證正常的作息和飲食,順應天地自然規律。保持堅韌向上、樂觀豁達的心態,做事情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享有一個健康的人生才是最大的財富。

原標題:《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總是很累?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健康日曆
    但如果你在第二天起床後,仍然疲憊不堪,並且這種「起床後很累的」情況持續半年以上,那就要注意一下了,有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勞症候群」。 也許你是第一次聽說慢性疲勞症候群,確實它在生活當中並不常見。但實際上,在近十幾年中,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人數卻在不停的增加。
  • 睡多久都疲勞?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
    談到疲勞與「慢性疲勞症候群」,湖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陳其華說,疲勞既可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現之一。一般生理性疲勞可在較短時間內自行消失,若疲勞感經常出現或持續時間較長,則可發展到亞健康狀態甚至成為某些疾病的症狀。如何判斷「慢性疲勞症候群」?
  • 白天不懂夜的黑,月亮白天怎麼會出現呢?
    白天不懂夜的黑,月亮白天怎麼會出現呢01小時候看電視劇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包拯這個角色,他剛正不阿,專殺壞人。看他去審壞人的時候覺得特別解氣,但是我一直好奇為什麼他額頭上是月亮的形象呢,今天破案了,哈哈哈。
  • 當媽後,莫名疲累,怎麼休息都不管用,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嗎?
    文|福林媽咪有一種「累」,叫慢性疲勞症候群……我的朋友前幾天在群裡甩了一個連結,是關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百度百科,她說自己可能得了這個病,而且沒有特效藥。我也是第一次了解到這個病,但我自己看的都開始對號入座了。
  • 假如沒有黑夜,一天24小時都是白天
    你永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那英這首曾經傳遍大街小巷的歌曲中,主人公是戀愛中的兩位男女,他們各自「等在原地,把彼此站成兩個世界」,於是,悲傷襲上心頭
  • 實地探訪香港蘭桂坊:在這裡體會白天不懂夜的黑(組圖)
    其實我從來不是港片的追星族,不過即便如此,那些名字依舊十分熟悉。中環、旺角、廟街、油麻地、半山扶梯……一路上,有意無意看到很多警署、法院,我開玩笑說,我們可以發一個香港警署一日遊了。  蘭桂坊的白天,散盡紙醉金迷,卻依舊看得到各種視覺衝擊強烈的場景。在這裡,你才能體會到,什麼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 白天不懂夜的黑--尼亞加拉大瀑布遊記
    因為從華盛頓到尼亞加拉大瀑布的路程開車大約需要8-9個小時,我們當時想著不要疲勞駕駛,所以打算一路開過去,路上有旅館就隨便將就一夜的,但是開到半途吃晚飯的時候,覺得時間應該夠我們直接開到尼亞加拉大瀑布了,所以就在休息區晚餐的時候,在同事推薦的專門訂當晚特價酒店的Hotel tonight軟體裡下單了一個酒店,折換成人民幣大概是600多元一晚,訂房的時候,我們的定位是在美國,但是訂房的時候,看到的城市信息是
  • 童年創傷易致成年慢性疲勞
    美國《普通精神病學文獻》(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月5日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童年時受到創傷,包括性虐待、情感虐待及忽視的成年人患慢性疲勞症候群(CFS)的風險比正常人高6倍
  • 儀器「測」疲勞 有望治未病
    ●文/圖 南方日報記者 宋芾慢性疲勞易被誤診疲勞是人的一種主觀感受,事實上,人體不論做什麼,只要時間夠長,大腦皮質就會由興奮狀態轉入抑制狀態,從而感到疲勞。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年輕人高強度的工作背後,伴隨而來的還有睡眠不足、焦慮、三餐不定時、營養單一、缺少運動等。許多人在經過夜晚休息後,白天身體仍感到疲乏無力。
  • 結構主義不懂我傷悲,像混沌理論不懂夜的黑
    巴特認為,不應當從視覺設計的觀點來看待大眾文化,而應該認識到大眾文化揭示了當代社會潛在的框架結構。他力圖從設計的世界裡推導出圖像與形式的意義,試圖理解左右社會的一種框架結構,他將設計看作是一系列可以進行形式分析的文化符號,表現出新的符號學特徵。
  • 你時常身體感覺疲憊,打不起精神?你就可能是慢性疲勞受害者
    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報告指出,有多達91%的慢性疲勞患者都沒有被診斷出來,直至到七十歲都很有可能患病,平均患病年齡在33歲,女生比男生容易得到。如果長期有壓力的話容易得到。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一種致命的疾病,跟普通的你覺得很累不一樣,如果休息一下就好,那種就是普通疲勞。如果這種症狀持續超過六個月以上,你怎麼休息都無法恢復精神,你就有可能有慢性疲勞症候群。
  • PNAS:鼠白血病病毒(MLV)相關病毒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發病原因
    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輸血醫學部,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細胞與基因療法部等處的研究人員破解了慢性疲勞綜合症的可能發病機理,這種疾病雖然之前發現是由細菌感染導致,但是其發病機理至今未知。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同期PNAS也配發了相關的評論性文章。領導這一研究的是著名的血液學專家Harvey J.
  • 你的黑夜是我的白天丨時差症候群
    原創 華山感染 華山感染 收錄於話題#旅行醫學3個你的黑夜是我的白天旅行醫學之如何克服時差旅行 華山感染旅行醫學小陳是一家跨國企業的部門經理,由於工作關係如果旅行者選擇了向東飛行的航線,生物鐘向後延,旅行者在當地時間常常會出現「晚上睡不著,白天起不了」的情況。如果是往西飛行的航線,更容易出現早醒或者睡眠時間不規律的情況,但由於向西飛行時一天的時間變長,旅行者有了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調整,因此,往西飛行更容易實現與當地時間同步。
  • 慢性疲勞是隱形殺手
    根據在一項「慢性疲勞症候群」有關症狀的調查中,出現疲勞乏力者高達100%,腰酸背痛佔54%,精力下降佔52%。「疲勞」成為現代人健康的頭號大敵,也是潛伏在人體內部的「隱形殺手」。應配合注意日常作息維持,可配合如穴道按摩等養生保健工作,幫助保養。  「慢性疲勞症候群」有過勞現象者,早期常表現睡眠不佳、食慾減退、頭昏無力、睏倦或容易激動及工作效率下降。
  • 打仗你懂夜的黑嗎?
    韓立建 攝打仗要懂夜的黑——從第79集團軍一組教練員手記管窺夜戰夜訓新氣象新變化■解放軍報記者 劉建偉 特約記者 海 洋 通訊員 劉 磊習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提高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這一重要論述,為我軍實戰化訓練進一步明確了方向。現代戰爭,首戰可能就是夜戰。
  • "累"出來的慢性疲勞病
    如果從職業來看,電腦軟體設計師、醫護人員、生活不規律的人是比較容易罹患的一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又稱為「肌肉痛性中樞神經炎」,最早發現於英國七十年代末,安妮公主及已故的黛安娜王妃都曾罹患過此病,因此又有「皇室疾病」之稱,由於患者多為中、上階層人士,又稱為「單身貴族流行感冒」,而隨著社會進步,愈來愈多的中產階級上班族長期為找不出病因的疲勞所苦。
  • 還記得藍湛彈的《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嗎?他更該修習的是讀眼術
    前言前世——藍湛:魏嬰,你不懂我的心。魏嬰:藍湛,你和我都不懂我的心。來生——藍湛:幸好。魏嬰:……(不愧是金豬)《陳情令》24集有這麼一幕:淡雅別致的靜室中,身穿奶白色飛肩廣袖長袍的藍湛在彈奏一首曲子,正是童安格的《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一聽名字便知,此時的藍湛外表雖英姿颯爽,內心卻是柔腸百結。
  • 對抗慢性疲勞 吃對食物讓你元氣滿滿
    工作時間延長、睡眠時間減少、飲食不規律,常常使人感到身心疲憊,長此以往,慢性疲勞就容易出現。除了常常感覺疲勞虛弱外,有慢性疲勞的人還可出現頭痛、肌肉關節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亞健康問題。  疲勞不適持續6個月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專家表示,臨床上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指標有二。
  • 沒人懂自己的傷感句子,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你明知道我一直都是假裝堅強,你卻還要一次一次戳我的傷。2. 避免失望的最好辦法,就是不寄希望於任何人、任何事。期待,是所有心痛的根源,心不動,則不痛。3. 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闖不進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裡。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 舌頭像被燙過,還有精神症狀,當心灼口症候群
    舌頭生病,最常見的病症是灼口症候群,這種病,歸口腔科管。灼口症候群,是1種慢性頑固性疼痛病症,最早於19世紀被描述;20世紀,被稱為舌痛症,後來又改稱為舌灼痛;2004年,國際疼痛協會將這種病症正式命名為灼口症候群,也稱為舌感覺異常、口腔不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