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鼠白血病病毒(MLV)相關病毒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發病原因

2020-11-25 生物谷

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輸血醫學部,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細胞與基因療法部等處的研究人員破解了慢性疲勞綜合症的可能發病機理,這種疾病雖然之前發現是由細菌感染導致,但是其發病機理至今未知。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同期PNAS也配發了相關的評論性文章。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著名的血液學專家Harvey J. Alter,這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B肝病毒的發現者之一,他曾利用凝膠擴散技術,用曾多次接受輸血患者(如血友病、白血病患者)的血液樣本與世界各地收集來的血液樣本進行反應,發現了一種神秘的蛋白,並命名為澳大利亞抗原(Aa),也就是我們熟知的HBsAg,即B型肝炎表面抗原。

而在最新的文章中,Alter教授與其他同事從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的外周血單核細胞中提取的DNA,發現稱為鼠白血病病毒(MLV)相關病毒可能是這一病症的發病原因。

慢性疲勞綜合症又稱雅痞症、慢性伯基特淋巴瘤病毒(EBV)、慢性類單核白血球增多症等等,其症狀包括發燒、喉嚨痛、淋巴結腫大、極度疲勞、失去食慾等。這些症狀與感冒及其他病毒感染相似,因此容易誤判。

這種以免疫和神經病症狀為特點的慢性疲勞綜合症是一種病因未知的使人衰弱的疾病。儘管微生物感染已經被認為是引發它的因素,迄今科學家尚未把任何一種原因與這種疾病明確地聯繫在一起。

研究人員分析了從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的外周血單核細胞中提取的DNA,結果發現在37位患者的32位中發現了鼠白血病病毒(MLV)樣病毒基因序列。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發現表明了需要進一步研究從而確定鼠白血病病毒(MLV)相關病毒是否在其他患者人群中發現,以及這些病毒是否起到了引發這種疾病的作用。

另外一個方面,這篇文章也引發了有關評審、接受和發表論文所遵循的程序的討論,同期PNAS也發表了社論。據稱這篇文章在接受的時候,由於考慮到了與另外一篇文章的結果相衝突,因此作者主要要求延期發表。

另外一篇文章發表在《Retrovirology》雜誌上,文章證明慢性疲勞綜合症和病毒XMRV沒有關係,這與PNAS這篇文章結果相反,之後Alter教授等人修改了論文,但是仍然堅持認為找到了XMRV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組的證據,不過作用也在文章中註明了這一結果需要進一步研究之類的話語。(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文出處:

PNAS 10.1073/pnas.1006901107

Detection of MLV-related virus gene sequences in blood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nd healthy blood donors

Shyh-Ching Lo a , 1 , Natalia Pripuzova a , Bingjie Li a , Anthony L. Komaroff b , Guo-Chiuan Hung a , Richard Wang c , and Harvey J. Alter c , 1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is a serious systemic illness of unknown cause. A recent study identified DNA from a xenotropic murine leukemia virus-related virus (XMRV)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from 68 of 101 patients (67%) by nested PCR, as compared with 8 of 218 (3.7%) healthy controls. However, four subsequent reports failed to detect any murine leukemia virus (MLV)-related virus gene sequences in blood of CFS patients. We examined 41 PBMC-derived DNA samples from 37 patients meeting accept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CFS and found MLV-like virus gag gene sequences in 32 of 37 (86.5%) compared with only 3 of 44 (6.8%) healthy volunteer blood donors. No evidence of mouse DNA contamination was detected in the PCR assay system or the clinical samples. Seven of 8 gag-positive patients tested again positive in a sample obtained nearly 15 y later. In contrast to the reported findings of near-genetic identity of all XMRVs, we identified a genetically diverse group of MLV-related viruses. The gag and env sequences from CFS patients wer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ose of polytropic mouse endogenous retroviruses than to those of XMRVs and were even less closely related to those of ecotropic MLVs.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ame strong association with MLV-related viruses is found in other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FS, whether these viruses play a causa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FS, and whether they represent a threat to the blood supply.

相關焦點

  • 睡多久都疲勞?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
    生理性疲勞莫驚慌疲勞是一個常見的症狀,健康人群亦時有發生。對於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有4個方面:一是現代人工作強度大;二是平素身體體質狀況不是很好或有基礎疾病;三是應急或遇緊急的突發事件,如升學考試等,也會引發疲勞;四是季節因素影響,如在冬春之交、夏秋之交容易疲勞。
  • 急性白血病怎麼引起的 急性白血病有哪些表現
    逆轉錄病毒的感染也可致源瘤基因激活成為惡性轉變的基因,導致靶細胞惡變。進入體內的病毒基因即使不含有v-onc如果改變了基因的正常功能,也有可能引起白血病。人類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數十年歷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細胞白血病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
  • 急性白血病是怎麼引起的 白血病的看護常識
    每個疾病的發病原因都有一些總結性的幾大點,而白血病也是同樣的。下面我們就先來看一下產生白血病的原因都有哪些。臨床資料共同認為影響白血病發病的因素有:遺傳因素、放射因素、化學因素、病毒感染等。(1)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和某些白血病發病有關。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佔8.1%,而對照組僅0.5%。近親結婚人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病率比期望值30倍。
  • PNAS:重大突破!科學家在蝙蝠機體中發現白血病病毒的史前祖先
    圖片來源:www.phys.org2017年3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格拉斯哥大學和捷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在蝙蝠的基因組中發現了引發罕見類型白血病的病毒家族的古老
  • 白血病的病因?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早已證實C型RNA腫瘤病毒或稱逆轉錄病毒是哺乳類動物如小鼠,貓,牛,綿羊和靈長類動物自發性白血病的病因,這種病毒能通過內生的逆轉錄酶按照RNA順序合成DNA的複製品,即前病毒,當其插入宿主的染色體DNA中後可誘發惡變。
  • 貓慢性肝炎和肝細胞癌可能和貓肝病毒DCH有關
    Pesavento等人的研究推論:貓肝病毒(DCH)與慢性肝炎和肝細胞癌的發病有密切關係。僅2015年,超過85萬人死於由B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慢性肝炎和肝細胞癌(HCC)。儘管靈長類、嚙齒類動物的肝病毒可導致包括慢性肝炎和肝細胞癌在內的肝臟疾病,但目前肝臟疾病的發病機制仍不完全清楚。
  • 醫學知識科普:急性髓系白血病病因、發病率、相關症狀
    有兩種理論可以解釋男性發病率略高的原因:職業接觸化學致癌物和男性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發病率較高。暴露與白血病發病之間的間隔很長(長達10-30年). 農藥接觸也與某些形式的AML有關。隨著工業化和汙染的增加,發展中國家的AML發病率開始上升。 染髮劑、吸菸和非離子輻射也可能增加患白血病的風險。
  • 病毒也致癌,10種與病毒感染相關的癌症,你都了解嗎?
    專家指出,只有那些長期存活在體內的病毒才有致癌的風險,致癌的病毒都是那些潛伏期很長的病毒品種。#百裡挑一#多年以來,人們就在很多癌症組織中發現了病毒感染的跡象,這些癌症包括了肝癌、宮頸癌、皮膚癌、前列腺瘤、乳腺癌、大腸癌、肺癌、兒童腦瘤、白血病、淋巴瘤等。病毒感染是否就是這些癌症發病的原因?還是因為癌症患者抵抗力差、更易被病毒感染?醫學專家們也是各有各的觀點。
  •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健康日曆
    也許你是第一次聽說慢性疲勞症候群,確實它在生活當中並不常見。但實際上,在近十幾年中,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人數卻在不停的增加。 一旦患上這種疾病,會產生疲勞、無力、易怒、記憶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狀。 那什麼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如何預防——即日常如何緩解疲勞呢? 什麼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 白血病是什麼 這些原因會導致白血病
    白血病按起病的緩急可分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細胞分化停滯在早期階段,以原始及早幼細胞為主,疾病發展迅速,病程數月。慢性白血病細胞分化較好,以幼稚或成熟細胞為主,發展緩慢,病程數年。但白血病不是直接遺傳,而是間接遺傳,稱易感性遺傳,即在同一環境下,那些遺傳體質易受某些因素影響的人才容易誘發白血病。4、病毒因素RNA病毒在鼠、貓、雞和牛等動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經肯定,這類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屬於T細胞型。
  • 血小板數量減少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有關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的特徵,是血液中血小板數量少。血小板減少發生在血小板早期被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原因有兩種,要麼是一些抗血小板的自身抗體引起的,要麼是一些免疫性複合血小板膜導致血小板被巨噬細胞吸收。血小板短暫的生命是一種自身免疫機制的結果。在ITP患者的血液循環中,血小板的壽命會大大縮短,平均存活時間從2~3天減少到幾分鐘。
  • 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慢性疲勞症候群發病率在10%~25%之間,傾向於腦力勞動者,以大中城市為主,年齡多在20~40歲之間。目前,很多學齡期孩子、家庭主婦也會出現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該病在1988年由美國疾控中心提出,以乏力、疲勞、睡眠質量差,以及一些軀體疼痛症狀為主。臨床常見患者有自卑、緊張、不滿的情緒,以及低熱、汗出、怕冷、全身酸痛、入睡困難、睡後不解疲勞等症狀。上述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才能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 邢卉春:影響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臨床結局的宿主因素
    有些患者可自發HBeAg、HBsAg的清除或血清學轉換,也有一些患者會進展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或發生原發性肝癌而危及生命。資料顯示圍產期(1歲以內)或1~5歲兒童感染HBV者分別約有90%和20%~30%的發展成慢性HBV感染,而5歲以後或健康成人感染者分別僅有5%~10%和1%會發展為慢性HBV感染。圍產期感染HBV的高慢性化率,可能與此時機體針對HBV的免疫力尚不完善有關。也可能是胎兒在宮內接觸了經過胎盤屏障的HBV相關蛋白如HBsAg、HBeAg等。
  • "累"出來的慢性疲勞病
    疲勞成了現代人無法避免的宿命,但可別以為「累」只是一時的反應,日積月累的疲勞,也可能累出一身病。   美國聯邦疾病管制局(CDC)最新出爐的統計指出,全美至少有一百萬人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並且人數持續增加中;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人數,是男性的四倍。
  • PNAS:發現蝙蝠中的一種新型逆轉錄病毒不僅感染蝙蝠細胞,也能感染...
    圖片來自PNAS, doi:10.1073/pnas.1915400117。這項研究揭示澳大利亞蝙蝠和亞洲蝙蝠是與考拉逆轉錄病毒(koala retrovirus, KoRV)存在非常密切親緣關係的多種γ逆轉錄病毒的攜帶者。
  • 童年創傷易致成年慢性疲勞
    美國《普通精神病學文獻》(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月5日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童年時受到創傷,包括性虐待、情感虐待及忽視的成年人患慢性疲勞症候群(CFS)的風險比正常人高6倍
  •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經口為主要傳播途徑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是傳單的主要原因。經口親密接觸是其主要的傳播途徑,如接吻等。該病在全世界各地均有發生,經常呈現散發性。可能會引起流行。並且該病全年都可以發病,以以晚秋初春為多。根據調查顯示全球百,全球超過95%的成人曾經感染過eb病毒。大約有25%~75%的原發性一筆病毒感染患者最終可表現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 非洲豬瘟的發病特點,潛伏期及各種環境下病毒存活時長
    非洲豬瘟的發病特點1、病原學1.1 分類及形態結構非洲豬瘟病毒屬於非洲豬瘟病毒科, 非洲豬瘟病毒屬成員,其病毒粒子直徑為175-215nm,呈20面體對稱,基因組全長170-190kb的雙股DNA病毒。
  • 蟲草素與病毒
    人們比較熟悉的由病毒引起的人類疾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唇皰疹、肝炎、麻疹、愛滋病、非典型肺炎以及癌症等。眾多的學者發現,蟲草素具有較強的抗病毒作用,如蟲草素能抗肝炎病毒、抗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對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I型的侵入及其反轉錄酶的活性也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還能抑制腦炎病毒的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