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也致癌,10種與病毒感染相關的癌症,你都了解嗎?

2021-01-07 跟著喬妹做營養

早在8年前,英國的《每日郵報》就曾報導稱:有多達40%的癌症與病毒感染有關,包括了許多大家熟知的各種實體腫瘤和血液腫瘤。相關研究的科學家指出,這一發現為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癌症帶來了新的希望。一般來講,病毒只有侵入活體細胞,才能存活並複製更多的病毒。這一過程往往會殺死宿主的細胞,因此這些被感染的細胞是不會癌變的。專家指出,只有那些長期存活在體內的病毒才有致癌的風險,致癌的病毒都是那些潛伏期很長的病毒品種。#百裡挑一#

多年以來,人們就在很多癌症組織中發現了病毒感染的跡象,這些癌症包括了肝癌、宮頸癌、皮膚癌、前列腺瘤、乳腺癌、大腸癌、肺癌、兒童腦瘤、白血病、淋巴瘤等。病毒感染是否就是這些癌症發病的原因?還是因為癌症患者抵抗力差、更易被病毒感染?醫學專家們也是各有各的觀點。目前比較明確的,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癌症,大致只有以下十種:

1、肝癌

中國一直是肝癌發病的大國,這與中國人的B肝病毒感染率高居不下有關;在西方,肝癌的發病率也很高,他們感染的主要是C肝病毒。隨著接種B肝疫苗和C肝疫苗的普及,無論國內還是國外,肝癌的發病率都有所下降,而肝癌的主要發病原因已經轉變為酒精肝和脂肪肝了。

2、宮頸癌

宮頸癌的發病,與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有著直接的關係,約70%的宮頸癌與HPV-16和HPV-18這兩種病毒有關;接種了HPV疫苗之後,宮頸癌的發病率有望得到顯著地降低。

3、肛門癌

由於位置的原因,肛門周圍的皮膚和上皮組織也容易受到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的侵襲,造成某些高危人群的肛門癌發病風險上升。

4、外陰癌

發病原因類似於肛門癌,也與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有關,特別是那些患有相關婦科疾病的患者。

5、咽喉癌

咽喉癌也與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有關;研究表明,注射HPV疫苗也能預防高危人群咽喉癌的發生。

6、伯基特淋巴瘤

這種特殊類型的淋巴瘤,與感染了人類皰疹病毒4型(EB病毒)密切相關,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

7、霍奇金淋巴瘤

人類皰疹病毒4型(EB病毒)會襲擾我們的淋巴系統,影響淋巴細胞的凋亡,導致了約50%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的發生。

8、鼻咽癌

經常吃醃製食物和不新鮮的食物,是導致鼻咽癌的主要原因;鼻咽癌的發病,也與患者感染了人類皰疹病毒4型(EB病毒)有關,特別是那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9、白血病

研究發現,一部分患者的白血病與感染了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1型(HTLV-1)有關;這種病毒是通過血液傳播的,可以通過靜脈注射傳播,特別是在共用針頭的時候。

10、卡波西肉瘤

這是一種與愛滋病相關的惡性腫瘤,與感染了愛滋病病毒(HIV)密切相關。

在我們的生活中,病毒可謂無處不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病毒感染與某些癌症的發病有關。殺滅病毒沒有特效藥,主要靠我們自身的免疫力。有可能接觸到這些病毒的高危人群,接種疫苗是預防的最佳手段。

相關焦點

  • 病毒是如何致癌的?這7種病毒,你必須了解
    點擊查看 病毒與癌症,似乎關係不大,但有幾種致癌病毒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例如,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可導致宮頸癌和其他幾種癌症。C型肝炎會導致肝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 能引起癌症的7種病毒,必須了解!
    病毒與癌症,似乎關係不大,但有幾種致癌病毒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例如,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可導致宮頸癌和其他幾種癌症。C型肝炎會導致肝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認識並了解它們,學會保護自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10種癌症多是病毒引起的
    病毒不僅會讓你疼痛、咳嗽、流鼻涕。一些「腫瘤病毒」還會導致癌症。美國「MSN健康生活網」最新載文,刊出美國休斯敦衛理公會醫院腫瘤病專家安吉爾·羅德裡格茲博士等多位專家總結出的「病毒導致的10種癌症及相關建議」。  1.人類乳頭瘤病毒與咽喉癌。
  • 美國NIH :首次列出5種致癌病毒
    這種份新的報告加入5種新的病毒到這個名單---包括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即迄今為止發現的首批致癌病毒之一,另外還加入被用來製造金屬合金和充電電池的鈷元素,以及工業溶劑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 TCE)。
  • 與病毒有關的癌症 哪些習慣導致癌症
    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飲食也是出現了多樣化,並且生活習慣也是千奇百怪,那您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癌症與病毒有關嗎?您知道生活中哪些習慣導致癌症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如何遠離癌症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啊。
  • 20%的癌症都是由細菌、病毒引起的!警惕這5類病毒,別讓它們成為...
    癌症的高發率和高死亡率,讓我們在生活中談「癌」色變,很大部分的恐懼來源於我們對癌症的不了解,科學認識後,你會發現癌症並沒那麼可怕,能防也能治……據國際抗癌聯盟數據顯示:全球每年被確診罹癌病例達1200萬人,而這其中約20%的病例歸因於病毒或細菌感染!
  • 47歲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身體出現18種病毒變異
    最近每天都有新增的確診病例,更讓人擔心的是這些病毒會出現變異,也可能使辛苦研發的疫苗不那麼管用。癌症患者是在新冠疫情下影響比較大的群體,不只是治療、購藥等受阻,還有患者經過長期治療後免疫系統功能的下降。而免疫系統是人體對抗病毒的主要武器。一次感染,出現了18種病毒變異如果被確診為新冠患者,患者只能被隔離治療。
  • 病毒的DNA測序,以期開發下一代癌症疫苗
    通常,98%的宮頸癌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引起,而HPV疫苗可以預防HPV感染,使宮頸癌發病率降低約71%。此外,研究表明約20%-40%的人類癌症由細菌和病毒引起,了解並鑑定哪些細菌和病毒會導致癌症,這對預防癌症意義深遠。
  • eb病毒能治療好嗎 如何預防EB病毒感染
    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於eb病毒感染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EB病毒又稱人類皰疹病毒,是一種皰疹病毒。它主要感染人類口咽部的上皮細胞和B淋巴細胞。那麼,eb病毒能治療好嗎?eb病毒怎麼預防?下面來了解一下吧。eb病毒能治療好嗎可以治好的放心吧!可能要住院治療,我寶寶住院十天就出院了。
  • 感染新冠病毒後癌症神奇消失?是新冠病毒的作用嗎?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難道是新冠病毒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嗎?還是說新冠病毒克制了癌症?(圖片來源:美國疾病與控制中心(CDC)) 在經過漫長的資料收集後,Coley一共找出了47名患者,這47位癌症患者都在沒有接受其他治療的情況下自愈,而他們身上都有著一個驚人的相同之處:患者在癌症前後都曾有過細菌感染的情況。 這就回到了第一個問題上面:為什麼患者出現感染後,癌症會消失呢?
  • 許多癌症由細菌、病毒引起 這5種更要當心
    談「癌」色變,癌症的高發率和高死亡率讓人恐懼。根據國際抗癌聯盟數據指出:全球每年被確診罹癌病例達1200萬人,其中約20%的病例歸因於病毒或細菌感染。 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因此更要重視因感染而引發的癌症。
  • 感染HPV有助抵禦皮膚癌 病毒中也有抗癌「友軍」
    與癌症的鬥爭,人類不再孤軍奮戰。只不過這一次,「友軍」是病毒。美國著名的麻省總醫院腫瘤免疫中心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幫助人類抗衡癌症的「神隊友」。在近期發表於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的一篇文章中,他們表示,發現一些低風險的人乳頭瘤病毒(HPV)在間接保護人們免受皮膚癌的侵害。研究者介紹:「這是首次在實驗模型和人體中發現,常見病毒可能對健康有益,並且這種益處與癌症防護有關。」
  • 比起「新冠」,這4種病毒不僅擅長偽裝,還可能致癌
    因為一旦感染,對應的腫瘤發生率要比健康人高得多,且部分病毒比「新冠」更擅長偽裝,感染後不易被察覺。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CIRC)一項報告顯示,世界上1/6的癌症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
  • 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5大致癌因素,大部分可避免
    即使不用列出數據,很多人也知道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身邊患癌的人越來越多。 你一定也想過:為什麼現在得癌症的人會這麼多?國外也是這樣嗎? 下面,我們通過真實的數據來說話,告訴你中國癌症的人數、因素和防癌3大真相。。
  • 病毒有可能感染病毒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在地球上每一個活著的生物都有可能感染病毒,從動植物細菌到單細胞的古生菌都如此。 那麼什麼是病毒?那麼病毒能感染另一種病毒嗎?好吧,就目前來看檔案好像是不能,病毒是簡單的亞顯微寄生蟲,它比細菌要小100倍,沒有新陳代謝或蛋白質的。轉錄和複製它們和殭屍差不多,靠其他生物續命,因此,如果病毒都無法讓自身存活。它們又如何繁殖下一代呢?
  • 這9 種癌症都與 HPV 感染有關 你知道嗎?
    吸菸通過對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的抑制作用增加 HPV 感染的風險,並且有研究證明吸菸可以增加 HPV 感染的發生,影響持續性感染和病毒載量;3. 教育與社會經濟地位的提高可以降低危險性行為的發生、推後初次性行為年齡、減少性伴侶、維持良好的性衛生習慣、享受穩定的醫療保險並進行定期體檢等,均有利於降低 HPV 感染機會;4.
  • 中國人常見的23種致癌因素,避開了每年可減少100萬人死亡!
    ①防控好23種致癌因素每年100萬成人可避免癌症這份研究使用了中國大陸31個省2014年成人癌症死亡率數據,共納入了23種被國際癌症研究署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確定的常見致癌因素。研究結果顯示:在20歲及以上成人中,每年有103.6萬人死於上述23種致癌因素引起的各種癌症,佔全部20歲及以上癌症死亡人數(約為229萬人)的45.2%。換句話說,只要防控好這23種致癌因素,中國每年超過100萬人可避免死於癌症。①具男性和女性的主要致癌因素排序不同。
  • 如果自帶反轉錄酶的病毒感染過你,你是否可以接種mRNA新冠疫苗?
    反轉病毒科包括三個亞科,該科所有病毒成員都自帶反轉錄酶。被HIV病毒感染過的人,全球有3530萬,中國在2018年時可能就超過了80萬。被HTLV病毒感染過的人,全球有1000到2000萬。筆者沒有查到中國感染HTLV的人數。根據對貴陽血樣的檢測,大約0.053%的獻血人感染過HTLV病毒。HIV和HTLV都是RNA病毒。
  • 科學家揭示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感染並擴散的分子機制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Vir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策略,或有望阻斷一種高傳染性病毒在澳大利亞中部偏遠地區的傳播,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在社區成年人中的感染率超過了40%,HTLV-1是科學家們發現的首個人類癌症病毒,其會誘發白血病和淋巴瘤。
  • Science:新冠病毒食蟹猴感染模型建立
    《科學》上發表了題為「Feasibility of blood testing combined with PET-CT to screen for cancer and guide intervention」的相關論文,發現血液檢測與PET-CT篩查結合可用於早期發現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