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重大突破!科學家在蝙蝠機體中發現白血病病毒的史前祖先

2020-12-01 生物谷

圖片來源:www.phys.org

2017年3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格拉斯哥大學和捷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在蝙蝠的基因組中發現了引發罕見類型白血病的病毒家族的古老DNA痕跡,這或許就填補了研究者關於逆轉錄病毒化石記錄研究的關鍵缺口,研究者表示,這些病毒生活在距今2000萬至4500萬年前。

本文研究首次發現了確鑿的證據,即δ逆轉錄病毒家族在哺乳動物中有著真實的古代起源,相關研究結果也為闡明這些病毒的特性,以及幫助研究人員深入理解該病毒引發疾病的機制提供了一定線索。δ逆轉錄病毒家族包括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感染這種病毒的患者為1500萬至2000萬,而且該病毒會引發一種罕見類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然而在英國這種病毒感染非常罕見,而且很多攜帶該病毒的個體都不會患病。

長期以來研究者一直認為從史前開始δ逆轉錄病毒就已經開始感染人類了,然而由於這些病毒並沒有化石記錄,因此對其起源的深入研究一直是一個較大的謎題;研究者Robert Gifford表示,發現該病毒的序列就填補了逆轉錄病毒化石記錄的主要缺口,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手段來校準δ逆轉錄病毒和其宿主之間相互作用的時間表。

更為重要的是,本文研究還能夠被當做一種工具來理解哺乳動物如何通過不斷進化來應對病毒所帶來的威脅,理解該病毒的歷史也能夠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現在和將來人類和動物被該病毒影響的機制;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彎曲翼蝠機體的基因組中鑑別出了δ逆轉錄病毒的殘留物,而且這些序列能夠被整合到一系列遠親的物種中,這就表明該病毒或許起源於2000-4500萬年前。

如今研究者正在進行聯合研究來對這種序列的特性進行分析,他們發現了該病毒的罕見特性,而且這種特性在現代的δ逆轉錄病毒中也存在,而這種特點或許就能夠定義數百萬年的δ逆轉錄病毒,這也就表明在某種程度上其對於生物學研究也非常關鍵。逆轉錄病毒的化石記錄由來自古老逆轉錄病毒的DNA序列組成,同時其在動物的基因組中也被會保存起來;近些年來,對這些序列的研究結果也揭示了不同逆轉錄病毒群體出人意料的古老起源,而這些研究結果都將幫助科學家們理解逆轉錄病毒和哺乳動物之間長期的進化軍備競賽。(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 APP.

原始出處:

Robert Gifford,et al. Discovery of an endogenous Deltaretrovirus in the genome of long-fingered bats (Chiroptera: Miniopteridae), PNAS (2017). DOI: 10.1073/pnas.1621224114

相關焦點

  • PNAS:發現蝙蝠中的一種新型逆轉錄病毒不僅感染蝙蝠細胞,也能感染...
    他們還發現了逆轉錄病毒家族中的一個新成員,這是第一種發現在蝙蝠體內循環的具有傳染性的逆轉錄病毒。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4月13日在線發表在PNA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nfectious KoRV-related retroviruses circulating in Australian bats」。論文通訊作者為CSIRO高級實驗科學家Mary Tachedjian。
  • 蝙蝠身上有許多病毒,為什麼蝙蝠不會死亡?
    科學家發現,讓蝙蝠成為毒蠱而不死的關鍵在於: 蝙蝠抑制炎症的能力[1]。 人類染上病毒後,免疫系統對抗感染的第一步反應就是炎症反應,發燒是其典型症狀。雖然炎症反應在適當控制時有助於對抗感染,但也有證據表明它促進了傳染病造成的損傷,也推動了衰老和年齡相關性疾病。
  • 讓人聞風喪膽的蝙蝠,祖先到底是誰?科學家發現可怕的化石!
    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又讓中國人對傳染病有了新的認識,在最近幾十年的世界歷史當中,我們經歷的傳染病暴發事件絕對不止非典和新型冠狀病毒,像1994年澳大利亞爆發的亨德拉病毒,馬來西亞爆發的尼帕病毒,非洲地區的伊波拉病毒等等,然而這些病毒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的,而病毒宿主都和蝙蝠有關。
  • 病毒來源浮出水面?與穿山甲無關,與蝙蝠病毒祖先相同
    最近,這一事件有了新進展,新冠病毒不僅和蝙蝠有著聯繫,而且新冠病毒譜系可能在之前的幾十年內就已經在蝙蝠中進行傳播了。這一研究報告,在短時間內又吸引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新冠病毒與蝙蝠病毒同祖先如果想要在深層次對病毒的的演化歷史進行清晰的了解研究,就目前情況而言,其實是很難做到的。
  • 科學家發現古生物化石,來自1.25億年前,或是蝙蝠的祖先!
    今年疫情的出現,讓蝙蝠成為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作為一種晝伏夜出的生物,它的身上攜帶著多種病毒,看到它人們避之不及。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只有充分的了解蝙蝠,才能戰爭蝙蝠身上的病毒。其中的研究,也包括蝙蝠的祖先。
  • 為什麼蝙蝠身藏近百種病毒?科學家:為了會飛而付出的代價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會飛的生物,一隻蝙蝠的身體中,至少可以攜帶近百種病毒,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病毒:伊波拉、SARS、狂犬病毒等等。那麼,蝙蝠是如何做到身藏上百種病毒,自己卻絲毫沒事,反而讓自然界中很多動物都感到害怕的「毒蠱」呢?科學家認為,這或許是因為蝙蝠為了學會飛行,所付出的代價。
  • 蝙蝠祖先是誰?科學家在內蒙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謎團終被揭開
    而蝙蝠是目前哺乳動物中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獸類,不過蝙蝠也是多種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數十種病毒,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表明,部分無花果只有通過果蝠(最大的蝙蝠,現被懷疑是伊波拉病毒宿主)或鳥類胃的消化才會發芽。
  • 研究發現蝙蝠為什麼在不生病的情況下成為病毒的載體
    蝙蝠是許多人畜共患病病毒的宿主,包括SARS-CoV、MERS-CoV、伊波拉病毒,以及--很可能--SARS-CoV-2,這是本次大流行背後的病原體。然而,蝙蝠耐受致病病毒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現在,來自新加坡杜克-努斯醫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分子機制
  • PNAS:科學家發現海藻病毒或可影響機體的心智能力
    2014年11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相比健康個體而言,咽喉存在藻類病毒的個體或許更難以完成智力的鍛鍊,這種病毒名為刺胞蟲小球藻病毒1(ATCV-1,Acanthocystis turfacea Chlorella virus),研究顯示其可以限制小鼠的認知能力。
  • 南極發現史前病毒:人類撞見病毒的境況為什麼很殘忍?
    001.現代地球上的繽紛多彩生物和琳琅滿目的物種,包括人類自己,當今社會竟然在地球上存在著病毒肆虐,大量吞噬人們的生命。我們是不是面對古老的病毒應該思考這樣的問題:難道有些病毒現在才始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類自己是第一次接觸?例如被科學家在南極史前冰川下面發現的病毒。
  • 新冠病毒譜系或已在蝙蝠中傳播數十年
    近日,《自然》子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了一篇探討新冠病毒起源的論文,提出新冠病毒可能在約40年至70年前就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了。這一發現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SARS-CoV-2)的病毒譜系可能已經在蝙蝠中傳播了數十年。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新冠疫情剛出現的時候,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關於蝙蝠的信息,例如《一篇蝙蝠的自述》、蝙蝠各種照片等等,因為專家們認為新冠病毒的天然寄主很可能就是蝙蝠。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蝙蝠借著這次疫情的機會再次得到了人類的了解,人們不僅了解到這種生物的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還知道它們為什麼能夠攜帶這麼多病毒而安然無恙。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與病毒無關,而與蝙蝠有關,蝙蝠的祖先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最早是由網友在網絡上提出的,為什麼會有人想知道蝙蝠的祖先呢?
  • 【PNAS】蝙蝠是人類病毒的主要來源,但監測工作不該僅限於此
    查看了跨數個哺乳動物和鳥類的最大病毒和宿主數據集後,蘇格蘭的研究人員發現,感染人類的蝙蝠和齧齒動物病毒的數量與這些群體中所含物種的數量成正比。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疾病生態學家丹尼爾·斯特雷克(Daniel Streicker)評價說,這是一個相當合理的數字,可以解那些看似驚人的模式。
  • 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譜系或在蝙蝠中已傳播幾十年
    來源:科技日報國際戰「疫」行動 科技日報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一項最新病毒學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或在40年至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其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經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
  • PNAS:鼠白血病病毒(MLV)相關病毒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發病原因
    Alter,這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B肝病毒的發現者之一,他曾利用凝膠擴散技術,用曾多次接受輸血患者(如血友病、白血病患者)的血液樣本與世界各地收集來的血液樣本進行反應,發現了一種神秘的蛋白,並命名為澳大利亞抗原(Aa),也就是我們熟知的HBsAg,即B型肝炎表面抗原。
  • 科學家揭示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感染並擴散的分子機制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Vir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策略,或有望阻斷一種高傳染性病毒在澳大利亞中部偏遠地區的傳播,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在社區成年人中的感染率超過了40%,HTLV-1是科學家們發現的首個人類癌症病毒,其會誘發白血病和淋巴瘤。
  • 科學研究發現,新冠病毒40至70年前分化自蝙蝠病毒
    作者:馮麗妃新冠病毒可能在40-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這一發現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經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相關研究結果7月28日在線發表於《自然—微生物學》。了解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一直有難度,因為已知冠狀病毒會重組(不同病毒之間交換遺傳物質),而且病毒的小的基因組亞區可能具有不同的祖先起源。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40至70年前分化自蝙蝠病毒
    作者:馮麗妃新冠病毒可能在40-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這一發現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經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相關研究結果7月28日在線發表於《自然—微生物學》。了解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一直有難度,因為已知冠狀病毒會重組(不同病毒之間交換遺傳物質),而且病毒的小的基因組亞區可能具有不同的祖先起源。
  • 科學家在內蒙古發現一塊化石,形狀「詭異」,或能找到蝙蝠的祖先
    這塊化石的「出生地」在甘肅,所以被稱為「甘肅鳥」,甘肅鳥距今有1.2億年的歷史,它的結構特徵和現代的鳥類十分相似,科學家通過比對發現蝙蝠是哺乳類動物,是地球上唯一一種能夠飛行的哺乳類動物,很多人都非常好奇蝙蝠的祖先是誰呢?科學家在內蒙古考古的時候,發現了一塊哺乳類動物的化石,這塊化石與甘肅鳥的化石相比,年齡更為久遠,還要早100年左右,而且從這個化石分析來看,當時蝙蝠的祖先已經逐漸具備了短暫的滑行能力,科學家將這種生物稱為「遠古翔獸」,並且表示這很有可能就是蝙蝠的祖先。
  • 蝙蝠的祖先究竟是誰?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
    蝙蝠的祖先究竟是誰?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它的外表看起來就像是長了翅膀的老鼠,體型嬌小,很容易被人誤認為是鳥類,其實不知道的是,它是一種哺乳動物,它不單單會飛,直接被歸結為鳥群中去,一直以來人類對蝙蝠的祖先都感到非常的好奇,很多生物學家也進行一番研究,那麼蝙蝠的祖先到底是什麼呢?蝙蝠的祖先究竟是誰?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蝙蝠並非老鼠進化而來,也並不是翼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