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測」疲勞 有望治未病

2021-01-14 南方新聞網

如今的年輕人,即使迷茫,也多半無法停下向前奔跑的腳步,房貸、車貸、奶粉錢,還有對美好物質生活的嚮往追求,每一項都可以成為加班的理由。

近幾年,關於年輕人猝死的報導不斷,人們在覺得疲憊的同時,又多了一份焦慮。「這與幾十年前的日本很像」,汕頭大學精神衛生中心實驗室主任張瀚迪醫生說,日本進入經濟發達階段較早,上個世紀80年代「過勞死」頻發,也因此最早開展有關研究。

近日,在與日本合作開展慢性疲勞相關的科研4年後,汕大精衛中心正式引進疲勞檢測儀,計劃明年初開設疲勞門診。這樣的話,每位年輕人口中的「累成狗」究竟是生理性疲勞,還是病理性疲勞,很快就可以揭曉答案。

●文/圖 南方日報記者 宋芾

慢性疲勞易被誤診

疲勞是人的一種主觀感受,事實上,人體不論做什麼,只要時間夠長,大腦皮質就會由興奮狀態轉入抑制狀態,從而感到疲勞。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年輕人高強度的工作背後,伴隨而來的還有睡眠不足、焦慮、三餐不定時、營養單一、缺少運動等。許多人在經過夜晚休息後,白天身體仍感到疲乏無力。

與發熱相似,疲勞是身體的預警機制在發出警報。疲勞既可能是健康人所表現出來的正常生理現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信號。

生理性疲勞,是指人在身體過度勞累、高強度運動、體力透支、長時間精神緊張、缺乏睡眠等狀況下,所表現出來的疲乏無力、睏倦、精神不振等正常生理現象,經過休息即可恢復。而病理性疲勞則指即使休息也無法恢復,並伴有失眠等症狀的病理現象,提示身體可能受到某種疾病的侵犯。

在排除其他疾病因素的情況下,一個人的疲勞如果持續6個月或者以上,同時出現以下多種症狀,如: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咽痛、淋巴結痛、頭痛、肌肉酸痛、關節疼痛、睡眠後精力不能恢復,體力或腦力勞動後連續24小時身體不適等,就基本可判定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由於我國醫學對慢性疲勞疾病相關的現代科學研究起步較晚,一方面,當患者出現有關症狀時不知該往何處求醫問藥,有相當一部分人會選用中醫進行調理;另一方面,慢性疲勞的症狀不具特異性,臨床醫生普遍不甚了解,被漏診或誤診為神經衰弱、更年期症候群、內分泌失調、神經官能症等的機率非常高,貽誤治療。

將開發建立慢性疲勞資料庫

據悉,自2015年起,汕頭大學精神衛生中心與日本理化研究所合作,在我國開展慢性疲勞疾病相關的科學研究。日前,汕大精衛中心正式引進疲勞檢測儀及檢測軟體,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計劃於明年年初在院內開設疲勞門診。

張瀚迪告訴記者,在經濟發達的歐美國家,其對慢性疲勞的關注非常早,目前已建立起相關的資料庫及評估量表。據統計,有40%到50%的被研究者曾感到一般程度的疲勞;5%到10%的人曾感到深度疲勞;而慢性疲勞症候群因採用的診斷標準不同,發病率大約在0.02%-1%。

「比如,什麼程度的疲勞是深度疲勞,如何用一個參考值來量化?這是我們在科研中所面臨的難題,由於該種疾病發病原因不明確,症狀不典型,診斷缺乏統一標準,研究起來面臨諸多難題。」張瀚迪透露,事實上,在我國對疲勞的研究,最早表現為對「亞健康」的研究,從去年起,汕大精衛中心積極與汕頭大學數學系開展合作,計劃開發慢性疲勞的評估與診斷的數學模型,爭取早日建立中國人自己的慢性疲勞資料庫。

談及明年初即將開設的疲勞門診,張瀚迪表示通過疲勞檢測儀器的檢測,結合疲勞測試問卷的採集,最終給出能直觀、客觀反映患者當下疲勞狀態的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疲勞症候群並不只是白領的「專利」,體力勞動者也是「重災區」。張瀚迪說,「我們希望疲勞門診的開設,能起到中醫所提倡的『治未病』的作用。當一個人長時間感到疲憊,又不清楚自己是生理性疲勞,或病理性疲勞,來到門診接受檢測,得出報告後,不論是何種結果,都能給他當下的生活狀態以預警,調整作息、調理心態、合理運動,或是減少工作量等,最終避免最壞的結果『猝死』的發生。」

■記者親測

數據採集後即刻可出報告

出於好奇,記者讓張瀚迪醫生現場演示疲勞檢測儀的使用。

檢測儀器非常小巧,被檢測者需放鬆、閉眼,把雙手食指按在儀器感應處兩分鐘,採集到數據後,在軟體上即刻就可得出檢測報告,「因為日本已建立起完整的疲勞數據模型,目前軟體所設定的參考區間也是來自日本的。接下來,汕大精衛中心將走進學校、企事業單位、武警官兵等,收集不同人群的數據模型。」

由於看不懂其他信息,記者只留意到,張瀚迪醫生測試後在「判定結果」一欄得出「紅色流淚的臉」,註明「要注意」。記者親測,「判定結果」一欄得出一張「橙色的苦臉」,被提醒需「注意」。二人均表示測試結果準確,符合當下的狀態。

■小貼士

拯救生理性疲勞要靠「自律」

「晚上不睡,白天不醒」是當今年輕人的生活寫照。越是熬夜加班工作,工作越做不出來,思維停歇,哈欠連天,工作效率極低,可身體一沾床立刻睡意全無,越玩手機越精神,最終導致睡眠不足,第二天工作沒精打採,到了晚上又繼續惡性循環。

其實,人在疲勞的時候,大腦的血供會受到影響,從而幹擾人的判斷力以及注意力,因此,如果覺得頭腦昏沉,無法集中精力做事,就應該停下來,及時休息。

年輕人應如何應對疲勞?首先,要有適當的鍛鍊,每天下班,都應抽出時間鍛鍊,千萬不能以為疲勞後,「葛優躺」是最好的,適當的鍛鍊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及夜晚睡眠質量。

其次,注意營養補充,日常飲食應少油、少鹽、少糖,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均衡搭配,有不少年輕人長期食用外賣,高油、高鹽、高糖,營養結構單一,不利健康。另外,人體缺水會造成血液黏滯,氧氣攜帶量減少,使機體營養及氧氣供應不足,容易發生疲勞。

最後,注意調整心態,追求完美的同時,也要保持豁達的心態。而對於「晚上不睡,白天不醒」的年輕人,拯救生理性疲勞要靠其個人的「自律」,改掉陋習,儘量把工作在白天上班時間內完成,睡前「丟掉」手機。

相關焦點

  • 治未病理論與精準醫學相容相通
    「但治未病措施要求中醫藥在腫瘤治療上全程參與,而不是在某時段危重時才臨時上陣。」 周岱翰強調。(專訪視頻和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右上角的二維碼關注「健康有約」,留意相關推送。)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方寧、張秋霞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署名除外)治未病不局限於養生 防癌抗癌一樣用得上我國癌症發病近十年來呈上升態勢,每年增加約4%。
  • 治未病,紅外熱像來幫忙--中國數字科技館
    但據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全球性調查結果顯示,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僅佔5%,經醫生檢查、診斷有病的人也只佔20%,7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何謂亞健康?它是人們表現在身心情感方面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健康低質量狀態及其體驗。
  • 6句古語箴言:防之於未萌,治之於未亂
    其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提出「治未病」的重要意義。《素問·刺熱》說:「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提出「治未病」的診斷方法。《靈樞·逆順》:「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 "累"出來的慢性疲勞病
    疲勞成了現代人無法避免的宿命,但可別以為「累」只是一時的反應,日積月累的疲勞,也可能累出一身病。   美國聯邦疾病管制局(CDC)最新出爐的統計指出,全美至少有一百萬人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並且人數持續增加中;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人數,是男性的四倍。
  • 針灸能治哪些病六類疾病試試針灸
    針灸是中醫上的一種療法,那麼針灸能治哪些病?針灸到底有什麼作用?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針灸能治哪些病吧!什麼是針灸?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針法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通常指毫針)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刺入點稱為人體腧穴,簡稱穴位。
  • 帕金森病的中醫辨證治
    根據帕金森病嚴重程度不同應分期治療。初期當從脾腎入手,以健脾化痰為首,以平肝息風治標,以健脾益氣治本;中期以內風之善動、頑痰之善變為特點,治療當豁痰化瘀以治標,滋補肝腎以治本,並依病情配伍平肝息風、育陰潛陽、養血柔肝之品;若中期風證較輕,則注意理氣活血;後期則肝、脾、腎三髒並治,尤重視腎精的虧虛。
  • 無字天書(六)千年隱學,扁鵲長兄治未病的不傳之密
    扁鵲是歷史著名的名醫之一,扁鵲大哥擅長治未來特定時間會得的病,成為上醫。輝哥有幸學習到,獻給全天下人改命。扁鵲答:「長兄善治未病之病,在病情發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也就是我們家人推崇備至。」中兄善治欲病之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裡。
  • 北大博士王福重:中醫是偽科學,根本治不了病,他的理由是什麼?
    回憶起來,關於中藥最有趣的一點就是長者的教誨:吃了藥,必須把藥渣灑在外面的路上,代表把病趕出去,不能倒在自己門口,別人門口也不行。這個風俗不只在農村,在城市裡也一樣,前幾天出門還踩著藥渣。自然我們知道這忌諱只是傳統的迷信,要想真正把藥渣潑路上能帶去病氣,藥走病除,那還要用醫院做什麼。
  • 快速測土配肥儀器
    快速測土配肥儀是為了更好地相互配合測土澆肥技術性而專業產品研發生產製造的一種測土儀器,又稱之為測土儀器或是是測土澆肥儀或是是測土配方儀器設備。快速測土配肥儀土壤有機質是土壤有機質的代表性化學物質,其帶有豐富多彩的植物所必須的營養物質,調整土壤的物理化學特性,是考量土壤營養物質的關鍵指標值。它關鍵來自有機肥料和植物花、莖、枝、葉的腐爛黴變及各種各樣微生物菌種等,基本特徵關鍵為纖維素、木質素、木薯澱粉、糖原、植物油脂和蛋白等,為綠色植物出示豐富多彩的C、H、O、S及營養元素,能夠立即被植物所消化吸收運用。
  • 宣稱能治多種病 近萬元"神奇治療儀"有啥貓膩
    ■反映 老人體驗治療儀場面火爆  「我爸媽最近兩個月,幾乎每天都去一家體驗店體驗一種儀器,說是能淨化血液還能治很多疾病,我怎麼勸都不聽。」11月3日,市民龐先生打來電話反映,他的父母經朋友介紹到平度市區一家「健康體驗店」免費使用一種叫電位治療儀的設備,幾乎天天都去,這幾天還花了8600元錢買回一臺。
  • 測PM2.5的儀器都有哪些?
    所以從需求出發,人們通過各種技術原理,製造了各類能夠檢測、監測PM2.5的儀器,用於針對不同環境的測評,這些儀器通常涉及以下方面: 室外環境相關 測室外環境的PM2.5,通常指的就是測大氣、環境空氣中的PM2.5濃度。
  • 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文章轉載自《上海大眾衛生報》作者為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醫師蓋雲亞健康指的是機體功能下降,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疲勞。
  • 梧州市海綿壓縮疲勞測試儀參數說明
    梧州市海綿壓縮疲勞測試儀參數說明測出海綿、泡沫等材料的壓陷硬度。試驗後可通過軟體繪製壓陷硬度曲線,並能夠對試驗過程中的各種數據進行快速、準確的採集、處理,並可存取、顯示、列印。本儀器符合GB/T10807,同時符合GB/T12825,GB/T18942.1,ISO1997等標準相關要求。
  • 你就可能是慢性疲勞受害者
    但調查人員重啟調查之後發現,只有20%的病患恢復,而那些能恢復的病患就算不照他們的建議也有一半的人也可直接被治好。那些可憐的慢性疲勞患者,因為權力鬥爭遵從指示,結果反而變得更累更虛弱。幾年之後,美國國家科學院報告最後指出,其實對慢性症候群的患者來講,勉強運動防護讓患者更容易累垮。因為人們的不理解,我們叫憂鬱症的人就要想開一點。
  • ...公路兩大安全隱患頑疾宣戰,湖北高速交警推進「治違停、查疲勞...
    今日,記者從省公安廳高速公路警察總隊獲悉,自10月7日湖北高速交警展開「治違停、查疲勞」行動以來,累計查處違法停車9600餘起、疲勞駕駛1500起,並在高速公路上全面鋪開宣傳標語,900多塊LED顯示屏上滾動播放,正在形成嚴管嚴查的堤壩。在路面巡邏執勤的民警看來,違法停車和疲勞駕駛都十分常見,可怕的是,許多駕駛員和乘客對此不以為然,沒有深刻認識到危險程度。
  • 基於聲發射技術的金屬高頻疲勞監測
    但前人一般都是用液壓疲勞試驗機做低頻疲勞試驗[3-6],這主要原因是聲發射檢測儀器非常靈敏,在材料的試驗過程中,易受到試驗機激振及夾具碰撞等因素的幹擾,難以區別真實的裂紋擴展信號和各種噪聲信號。本文嘗試運用聲發射信號處理技術進行金屬材料在電磁激振高頻疲勞下的裂紋擴展研究。
  • 記憶力越好學歷越高,越容易得阿爾茨海默病嗎?既然無法治好,還要不...
    去年底,我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一款網紅新藥正式在國內上市,將調節腸道菌群作為減緩阿爾茨海默病進展的新策略,該藥適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上市後,單盒藥物定價為895元,月費用約3580元(28天計算)。
  • 蘭州市啟動揮發性有機物「夏病冬治」專項行動
    我市啟動揮發性有機物「夏病冬治」專項行動  中國甘肅網12月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 蘭州市開展揮發性有機物「夏病冬治」專項行動
    我市開展揮發性有機物「夏病冬治」專項行動  中國甘肅網12月1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1月30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為持續推進今冬明春揮發性有機物治理
  • 帕金森病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帕金森病能治好嗎?
    因此,對於帕金森病,人們要注意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了解誘因對症治療。帕金森病是怎樣導致的?帕金森病主要是在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的神經退行性病變的疾病。其主要的病理是出現多巴胺神經元變性的壞死,出現神經退行性病變,典型的表現是運動功能受阻,運動的遲緩、肌強直、震顫、姿勢步態異常等。帕金森病能不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