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勞是隱形殺手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慢性疲勞是隱形殺手
2014-08-29 16:16: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馬君豪

  根據在一項「慢性疲勞症候群」有關症狀的調查中,出現疲勞乏力者高達100%,腰酸背痛佔54%,精力下降佔52%。「疲勞」成為現代人健康的頭號大敵,也是潛伏在人體內部的「隱形殺手」。應配合注意日常作息維持,可配合如穴道按摩等養生保健工作,幫助保養。

  「慢性疲勞症候群」有過勞現象者,早期常表現睡眠不佳、食慾減退、頭昏無力、睏倦或容易激動及工作效率下降。進一步發展,患者症狀更加明顯,出現失眠、多汗、體重減少、脈搏加快及血壓升高或降低,甚至出現心肺機能代償不全、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工作中易發生意外損傷等。

  其基本特徵為長時間極度疲勞,休息後不能緩解。病因還不明確,一般多被認為與長期過度勞累,飲食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等精神因素等造成的神經、內分泌、免疫、消化、循環運動等系統的功能紊亂有所相關。

  「慢性疲勞症候群」嚴重者有可能出現猝死,其原因是由於長期勞累過度,不能及時緩解,積勞成疾,過勞猝死。

  高危險群,尤其在50歲以上的年齡,具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背景疾病發生的危險時期;而這一時期有基礎疾病的族群,只要有過度疲勞等誘因,就容易發生猝死等嚴重後果。

  工作疲勞,或熬夜過後,常見頭腦昏昏沉沉,眼睛酸脹不適。可配合按摩相關穴道,達到保養效果。像是可按摩百會穴(頭頂正中),揉風池穴(在頸項後兩側大筋兩旁的凹陷中)和中衝穴(中指末端)。

  另外,幫助消除疲勞、提振精神,也可多用熱水泡腳,搓足心的湧泉穴。(鄭綿綿,文章摘編自臺灣《新生報》)

相關焦點

  • 疲勞,架空輸電線路的隱形殺手
    因此,鑑於疲勞破壞過程的隱蔽性,可以把這種基於累計效應的疲勞現象稱為輸電線路的「隱形殺手」。中國電科院分析了輸電線路疲勞產生的原因和危害,對疲勞的防治措施提出了建議,供線路設計及運行人員參考。什麼是疲勞?疲勞是怎麼產生的?我們人類在長時間運動或工作後,會產生身體的疲乏無力感,這種狀態就是疲勞,它可能使人們失去從事的正常活動或工作的能力。
  • 專家:如何防治健康「殺手」慢性疲勞症候群
    中新網5月10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慢性疲勞症候群
  • 睡多久都疲勞?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
    談到疲勞與「慢性疲勞症候群」,湖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陳其華說,疲勞既可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現之一。一般生理性疲勞可在較短時間內自行消失,若疲勞感經常出現或持續時間較長,則可發展到亞健康狀態甚至成為某些疾病的症狀。如何判斷「慢性疲勞症候群」?
  • "累"出來的慢性疲勞病
    疲勞成了現代人無法避免的宿命,但可別以為「累」只是一時的反應,日積月累的疲勞,也可能累出一身病。   美國聯邦疾病管制局(CDC)最新出爐的統計指出,全美至少有一百萬人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並且人數持續增加中;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人數,是男性的四倍。
  • 科普:慢性疲勞綜合症
    2015年5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一項新的研究可能發現了,慢性疲勞綜合症/肌痛性腦脊髓炎(CFS/ME)的潛在病因。Griffith大學神經免疫和新疾病國家中心(NCNED),它是Queensland新Menzies健康研究所的一部分,這裡的研究人員們發現,一些重要的因子可能引起了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病理症狀。這項研究發現了一些重要受體的遺傳改變,導致了這種疾病的發展,這些受體與免疫和細胞功能有關聯。
  • 你就可能是慢性疲勞受害者
    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報告指出,有多達91%的慢性疲勞患者都沒有被診斷出來,直至到七十歲都很有可能患病,平均患病年齡在33歲,女生比男生容易得到。如果長期有壓力的話容易得到。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一種致命的疾病,跟普通的你覺得很累不一樣,如果休息一下就好,那種就是普通疲勞。如果這種症狀持續超過六個月以上,你怎麼休息都無法恢復精神,你就有可能有慢性疲勞症候群。
  • 童年創傷易致成年慢性疲勞
    美國《普通精神病學文獻》(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月5日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童年時受到創傷,包括性虐待、情感虐待及忽視的成年人患慢性疲勞症候群(CFS)的風險比正常人高6倍
  • 卵圓孔未閉——腦梗死的隱形殺手
    卵圓孔未閉——腦梗死的隱形殺手 2020-09-18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 5個飲食錦囊抗疲勞
    很多人認為,工作太忙太累,只要多休息、睡久一點就恢復。事實上,疲勞經日積月累會形成「慢性疲勞症候群」,不但無法藉著睡眠消除,身體或精神上的勞動也會加速虛弱、肌肉疼痛、記憶力受損、注意力減退、睡眠障礙的速度。   營養師表示,慢性疲勞症候群與發炎體質有關,建議平時多運動,且多攝取5大類食物,可幫助消除疲勞。
  •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健康日曆
    也許你是第一次聽說慢性疲勞症候群,確實它在生活當中並不常見。但實際上,在近十幾年中,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人數卻在不停的增加。 一旦患上這種疾病,會產生疲勞、無力、易怒、記憶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狀。 那什麼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如何預防——即日常如何緩解疲勞呢? 什麼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 對抗慢性疲勞 吃對食物讓你元氣滿滿
    工作時間延長、睡眠時間減少、飲食不規律,常常使人感到身心疲憊,長此以往,慢性疲勞就容易出現。除了常常感覺疲勞虛弱外,有慢性疲勞的人還可出現頭痛、肌肉關節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亞健康問題。  疲勞不適持續6個月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專家表示,臨床上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指標有二。
  • 主動脈夾層——中年人的隱形殺手
    主動脈夾層——中年人的隱形殺手 2021-01-1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室內養花危害健康的「隱形殺手」原來是它!
    室內養花危害健康的「隱形殺手」原來是它! 但是我們也不要忽視了 室內養花過程中危害健康的「隱形殺手」,
  • 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慢性疲勞症候群發病率在10%~25%之間,傾向於腦力勞動者,以大中城市為主,年齡多在20~40歲之間。目前,很多學齡期孩子、家庭主婦也會出現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該病在1988年由美國疾控中心提出,以乏力、疲勞、睡眠質量差,以及一些軀體疼痛症狀為主。臨床常見患者有自卑、緊張、不滿的情緒,以及低熱、汗出、怕冷、全身酸痛、入睡困難、睡後不解疲勞等症狀。上述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才能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 範景翔呂文彬《愛語錄》攜手上海三聯書店 致敬ME/CFS慢性疲勞
    >   中新網上海新聞4月16日電  5月12日全球ME/CFS慢性疲勞關懷日前夕
  • 【環保科普】臭氧:萬裡晴空下的「隱形殺手」
    O3是萬裡晴空下的「隱形殺手
  • PNAS:鼠白血病病毒(MLV)相關病毒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發病原因
    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輸血醫學部,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細胞與基因療法部等處的研究人員破解了慢性疲勞綜合症的可能發病機理,這種疾病雖然之前發現是由細菌感染導致,但是其發病機理至今未知。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同期PNAS也配發了相關的評論性文章。領導這一研究的是著名的血液學專家Harvey J.
  •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上身!
    有些人因疾病而產生慢性疲憊,休息也很難恢復,通常能找出原因。「慢性疲勞症候群」常出現於上班族,泛指6個月以上出現全身肌肉乏力、頭痛、睡眠質量不佳、腸胃不適、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且休息後也無法改善,使活動力大幅降低,影響生活質量。因「慢性疲勞症候群」並無特定或是有效的治療方式,但可以透過基本的呼吸練習來改善長期身心疲憊的狀態。
  • 提防衣服中的「隱形殺手」:偶氮染料
    提防衣服中的「隱形殺手」:偶氮染料 2015-08-25 08:34:59 來源:中國國門時報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 《奇幻科學城》揭北極"隱形殺手" 博士團帶萌娃造水中花園
    原標題:《奇幻科學城》揭秘北極「隱形殺手」 博士團帶萌娃創造水中花園   南極和北極在地球兩端遙遙相望,上期的《奇幻科學城》走進了南極的冰雪世界,即將於周五晚21:15在遼寧衛視播出的最新一期《奇幻科學城》中,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極地氣象研究所副研究員丁明虎教授將繼續擔任神奇大教授,與博士團及孩子王強子帶著神奇萌娃團探索北極,告訴大家為什麼北極熊不能生活在南極,以及北冰洋中的「隱形殺手」又是何方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