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圓孔未閉——腦梗死的隱形殺手

2021-01-18 澎湃新聞
卵圓孔未閉——腦梗死的隱形殺手

2020-09-18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圖片來自網絡)

病情 · 回顧

還記得昨天的【急診室故事】中那位21歲答非所問,讓熊貓醫生一臉懵懂的小夥兒嗎?到底啥情況?

今天,神經內科醫生來解答。「患者來院時偏盲伴失語,考慮腦梗死,幸虧來院及時,我們神經內科醫生立即採取溶栓治療,很快症狀緩解,各類指標恢復。」

腦梗?!

小夥子年紀輕輕,既往即沒有慢性病史,也沒有不良嗜好,怎麼會?

「收入院後,我們給他完善了各項檢查,經顱都卜勒發泡實驗陽性,考慮為卵圓孔未閉所致。」

什麼是卵圓孔未閉?

卵圓孔是左右心之間的一個通道,能使血液在左右心之間分流。胎兒時期,我們的血流循環直接通過卵圓孔由右向左心室流出,新生兒出生時,隨著第一聲啼哭,左心房壓力升高,卵圓孔發生功能性閉合,1年內達到解剖上的閉合,若年齡>3歲的幼兒卵圓孔仍不閉合稱為卵圓孔未閉。卵圓孔未閉是目前成人中最為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異常,在正常人群中約4人中即可檢出1人患有此病。

(圖片來自網絡)

正常情況下左心的壓力較右心高,左心的少量動脈血流入右心,即左向右分流,通常不引起症狀。在右心壓力增高(如咳嗽、憋氣、潛水)時,出現右心的靜脈血流入左心,即右向左分流。右向左分流通常也無症狀,但如右心系統(靜脈系統)的一些物質隨血流進入左心就可產生症狀。

常見靜脈系統的栓子包括

①下肢深靜脈或盆腔靜脈的血栓。

②潛水病或減壓病所致的空氣栓子。

③手術或外傷後形成的脂肪栓子等。

(圖片來自網絡)

研究表明

存在卵圓孔未閉者發生不明原因腦缺血事件的機率顯著高於無卵圓孔未閉者。因此,對於具有不明原因腦缺血發生病史,同時又有卵圓孔未閉、存在右向左分流的患者,應將卵圓孔封堵以絕後患。通常檢查卵圓孔未閉的方法有經胸超聲、經食道超聲、以及經顱都卜勒微泡實驗檢查三種。經胸超聲簡單無創,但檢出率低。經食道超聲為有創檢查,檢查過程要承受痛苦,不易配合檢查。而經食道超聲和經顱都卜勒微泡實驗法的檢出率都相當高,均達95%以上,被稱作檢測卵圓孔未閉的金標準。治療卵圓孔未閉的方法有手術縫補卵圓孔和經導管封堵兩種方法。後者減少了開胸手術、體外循環的痛苦,並且成功率高,有逐漸取代前者的趨勢。

卵圓孔未閉多數都無症狀,即使確診也並不是每一個患者都要治療,如果發現了卵圓孔未閉,可諮詢醫生,只有一部分分流量較大,出現併發症的卵圓孔未閉才考慮手術治療。

相關閱讀

【急診室故事】答非所問,這位年輕人怎麼了?

中山青浦分院

原標題:《卵圓孔未閉——腦梗死的隱形殺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腦梗背後的隱形殺手——卵圓孔未閉
    4月5日,60歲的於先生因頭暈、言語不利、左側肢體無力在德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住院期間曾有頭暈及左側肢體無力發作,經血管CTA檢查未發現明顯的責任血管病變,通過發泡實驗發現卵圓孔未閉,完善經食道超聲證實卵圓孔閉合不良。診斷為腦幹梗死、卵圓孔未閉、高脂血症,腦幹梗死病因是卵圓孔未閉。
  • 卵圓孔未閉是否需要手術?
    {"title":"卵圓孔未閉是否需要手術?"cqcb.com/d/file/health/chronics/2019-04-16/f40b3a83404e0b234b57b80fcf9e9208.png",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1565540", "classid":"1478"} 卵圓孔未閉是否需要手術
  • 新生兒卵圓孔未閉能買保險嗎?
    遇到很多客戶對卵圓孔未閉有擔心和疑惑,是不是卵圓孔未閉就不能買保險啦?卵圓孔未閉是什麼?卵圓孔是胎兒時期心房間的小孔,用來將母親的臍靜脈血輸送左側心腔的通道。卵圓孔大多數胎兒都是在出生之前就閉合了,也有在生後半年或者1年才閉合,所以卵圓孔未閉不等於就是先天性心臟病。若大於3歲的幼兒卵圓孔仍不閉合稱卵圓孔未閉,這是時期的家長應該引起重視。其實成年人中有20%~25%的卵圓孔不完全閉合。卵圓孔未閉是目前成人中最為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異常。
  • ——卵圓孔未閉
    在胎兒時期卵圓孔未閉是普遍現象,出生後,隨著心臟開始自我泵血,不再需要從母親的血液供應中獲得氧氣,一般情況下,在我們出生後1年內卵圓孔就會閉合,但研究表明約有20-25%人群持續保持未閉。心臟上有個小孔會對健康有影響嗎?我心臟有點不舒服是自己的卵圓孔沒閉合嗎?
  • 國壽核保之聲|卵圓孔未閉如何投保?
    小糖糖35周時早產出生,提供的住院病歷中心臟B超提示卵圓孔未閉,大小約為3.5mm,其他無異常發現。二、 認識一下卵圓孔未閉吧卵圓孔是房間隔中部的一個開放區 ,位於胚胎期原發間隔與繼發間隔的交界處。卵圓孔通常由原發間隔的一個薄片所覆蓋。出生前 ,由於血流是從右到左 ,使卵圓孔持續開放。
  • 洛陽一位女子突患腦梗,卻是卵圓孔未閉引起
    7月17日,記者來到河科大一附院景華院區心內科進行採訪,據該科室副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汪硯雨介紹,經過相關檢查,發現李女士並沒有明顯的腦血管病變,經過進一步檢查發現,此次病情的罪魁禍首竟是卵圓孔未閉,「後來該患者轉入心血管內科六病區,為預防再次栓塞,為其進行了卵圓孔未閉封堵術,該患者恢復良好。」汪硯雨說。
  • 卵圓孔未閉可降解封堵器,真的來啦!
    2019年6月4日,在西安交大一附院,張玉順教授手術團隊成功的完成了世界首例「完全可降解卵圓孔未閉封堵器植入術」隨後,全國六家醫院相繼開展了多中心研究,包括中國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
  • 小孩卵圓孔未閉,該如何處理?或許會造成這三方面的危害!
    每一次的檢查結果都是沒有太大異常的,可有一份超聲的檢查報告,卻把曉婷驚出了一身冷汗,報告顯示卵圓孔未閉。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小孩檢查出來卵圓孔未閉該如何處理?什麼是卵圓孔未閉?在每一個人還在胎兒時期時,卵圓孔是沒有閉合的,卵圓孔閉合是在人們出生之後才慢慢地閉合。大概在出生6個月左右時間,房間隔的繼發隔和原發隔就會相互黏連以及融合,形成永久性的房間隔。
  • 張玉順蔣世良朱鮮陽教授領銜推行業「標準」 《卵圓孔未閉相關卒中...
    權威的《心臟雜誌》2021年首期頭條推出《卵圓孔未閉相關卒中預防中國專家指南》。《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的信息顯示,我國總體腦卒中發病風險39.9%,一生中2/5的人罹患腦卒中,腦卒中致死患者已成為我國疾病致死亡第一病因,卵圓孔未閉(PFO) 人群高達27.3%,被很多流行病學研究證實為卒中的一項獨立危險因素。
  • 妙齡女子頭痛難忍竟是卵圓孔未閉惹的禍 毓璜頂醫院心內科成功進行...
    任法新(前排中)團隊討論患者病情任法新仔細詢問了晨晨的病情後,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結果,考慮患者偏頭痛與卵圓孔未閉相關性大,也就是說極有可能有代謝產物及亞臨床栓子通過未閉的卵圓孔刺激三叉神經或進入腦循環,
  • 卵圓孔未閉新版指南出爐,有啥改變?
    時隔5年之後,國內卵圓孔未閉專家指南再次更新。其根本原因在於,2015版的指南針對是原來國外的二項研究結論得出來,針對卵圓孔未閉,單純的卵圓孔未閉封堵術,患者獲益並不是非常突出。原來研究設計的重點在於封堵術後患者是否即刻獲益。忽略了卵圓孔未閉這種特殊疾病的特殊性,患者獲益具有延遲性。
  •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成功為4歲孩子進行動脈導管未閉介入封堵術
    近日,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就成功為一名4歲32斤的動脈導管未閉患兒進行了動脈導管未閉介入封堵術,這是該院實施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以來,手術治療的年齡較小的患兒之一,標誌著該院心血管介入治療水平進一步提升。家住確山縣的洋洋,出生時在當地醫院行心臟彩超檢查發現其卵圓孔未閉。考慮到孩子當時年齡太小,父母便聽從醫生的建議先回家觀察。
  • 綜述|不明原因偏頭痛合併卵圓孔未閉研究進展
    不明原因偏頭痛合併卵圓孔未閉研究進展[J].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2020, 40(8): 679-682. 偏頭痛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原發性頭痛症候群,它是一種複雜的疾病,有反覆發作、搏動性、單側痛等特點,與心血管和腦血管事件的長期風險增加有關,這種效應是由於卒中(缺血和出血熱)和心肌梗死的風險增加所致,部分原因是先兆的存在。
  • 慢性疲勞是隱形殺手
    慢性疲勞是隱形殺手 2014-08-29 16:16: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馬君豪 「疲勞」成為現代人健康的頭號大敵,也是潛伏在人體內部的「隱形殺手」。應配合注意日常作息維持,可配合如穴道按摩等養生保健工作,幫助保養。  「慢性疲勞症候群」有過勞現象者,早期常表現睡眠不佳、食慾減退、頭昏無力、睏倦或容易激動及工作效率下降。
  • 主動脈夾層——中年人的隱形殺手
    主動脈夾層——中年人的隱形殺手 2021-01-1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