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越南科學技術研究院(VAST)在首都河內舉行了一場「為遠洋捕撈海產品保鮮服務的海水製冰機科研成果發布會」,這是越南科學技術研究院(VAST)經過18個月的努力,成功研發海水製冰機,被越南科學技術協會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在此前,漁民出海捕魚,總要讓在海上捕獲的海產品能實現船上進行保鮮,為了實現保鮮目的,漁船在出海之前就必須要準備好大量的淡水製成的冰塊,或者在船上裝有足夠的淡水,以便在保鮮冰塊用完時在船上臨時製備。萬一準備不夠充分,還不得不專門靠岸進行補給。
這樣傳統的淡水冰有至少以下幾個缺點:從岸上運輸淡水冰所需要消耗的燃料費;從岸上開到打魚地點路途當中因溶化而損耗的冰塊;傳統淡水碎冰有鋒利的稜角,有時候會劃破海鮮的皮肉,影響銷售價格;傳統淡水碎冰不能完全將海鮮包裹住,容易存在空隙,影響到保鮮效果。
一般一噸淡水冰價格為人民幣150元左右,一般一艘漁船用冰量在3萬至4萬元人民幣之間,如果是遠洋捕撈的大漁船,一年的用冰價值有20萬元之多。前不久,就有美國和加拿大公司研發和生產海水製冰機,但價格昂貴。中國於2015年開始研製,於去年(2017年)成功研製出售價在10幾萬元的海水製冰機;越南於2016年底開始研製,也很快成功研製了出來。
海水製冰機加工出來的冰不是咱們傳統意義上的傳統的大冰塊,而是一種溫度在零下3度至零下4度的流態冰,實際上是一種冰水混合物。因為可以流動,所以可以將海鮮完全包裹住,除了迅速降溫之外,還不對海鮮表面進行任何劃傷,確保海鮮的品質。
越南科學技術研究院(VAST)研製的海水製冰機,還能調節冰水混合物當中冰的含量,冰水含量比例從25%至95%不等都可以調節。另外,技術人員還加上顯示器,顯示製冰機運行時間、製冰量、製冰所需的燃料量等等指標,讓使用者使用時能一目了然。
越南國土雖然不大,但卻是海產品養殖、捕撈和出口大國,所以海水製冰機的研製有著非常重要而深遠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海水製冰機製造出來之後,已經在漁船上實際應用。儘管目前越南研製的海水製冰機功率還有限,以後擴展研究之後,如果能製造出功率更大、製冷效率更高的海水製冰機,有可能可以出口到日本或歐盟市場。
長期堅持原創相當不容易,如您認為小編寫得好,請您在文章的右下方點個讚、右上角點擊轉發,或者小額打個賞以資鼓勁,更多精彩不斷為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