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 越南成功研製海水製冰機 對海洋捕撈業意義重大

2021-02-12 越南參考

今天,越南科學技術研究院(VAST)在首都河內舉行了一場「為遠洋捕撈海產品保鮮服務的海水製冰機科研成果發布會」,這是越南科學技術研究院(VAST)經過18個月的努力,成功研發海水製冰機,被越南科學技術協會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在此前,漁民出海捕魚,總要讓在海上捕獲的海產品能實現船上進行保鮮,為了實現保鮮目的,漁船在出海之前就必須要準備好大量的淡水製成的冰塊,或者在船上裝有足夠的淡水,以便在保鮮冰塊用完時在船上臨時製備。萬一準備不夠充分,還不得不專門靠岸進行補給。

 

這樣傳統的淡水冰有至少以下幾個缺點:從岸上運輸淡水冰所需要消耗的燃料費;從岸上開到打魚地點路途當中因溶化而損耗的冰塊;傳統淡水碎冰有鋒利的稜角,有時候會劃破海鮮的皮肉,影響銷售價格;傳統淡水碎冰不能完全將海鮮包裹住,容易存在空隙,影響到保鮮效果。

 

一般一噸淡水冰價格為人民幣150元左右,一般一艘漁船用冰量在3萬至4萬元人民幣之間,如果是遠洋捕撈的大漁船,一年的用冰價值有20萬元之多。前不久,就有美國和加拿大公司研發和生產海水製冰機,但價格昂貴。中國於2015年開始研製,於去年(2017年)成功研製出售價在10幾萬元的海水製冰機;越南於2016年底開始研製,也很快成功研製了出來。

 

海水製冰機加工出來的冰不是咱們傳統意義上的傳統的大冰塊,而是一種溫度在零下3度至零下4度的流態冰,實際上是一種冰水混合物。因為可以流動,所以可以將海鮮完全包裹住,除了迅速降溫之外,還不對海鮮表面進行任何劃傷,確保海鮮的品質。

 

越南科學技術研究院(VAST)研製的海水製冰機,還能調節冰水混合物當中冰的含量,冰水含量比例從25%至95%不等都可以調節。另外,技術人員還加上顯示器,顯示製冰機運行時間、製冰量、製冰所需的燃料量等等指標,讓使用者使用時能一目了然。

越南國土雖然不大,但卻是海產品養殖、捕撈和出口大國,所以海水製冰機的研製有著非常重要而深遠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海水製冰機製造出來之後,已經在漁船上實際應用。儘管目前越南研製的海水製冰機功率還有限,以後擴展研究之後,如果能製造出功率更大、製冷效率更高的海水製冰機,有可能可以出口到日本或歐盟市場。

 

長期堅持原創相當不容易,如您認為小編寫得好,請您在文章的右下方點個讚、右上角點擊轉發,或者小額打個賞以資鼓勁,更多精彩不斷為您推送。

相關焦點

  • [供方]海鮮產品冷藏運輸保鮮設備製冰機片冰機廠家價格
    其優點是:1、製冰效率高,冷量損失小:自動片冰機採用最新式的立式內螺旋刀切冰式蒸發器,製冰時由冰桶內部的分水裝置將水均勻的分灑至冰桶內壁快速結冰,結冰成型後由螺旋冰刀切冰落下,使蒸發器表面得到了允分利用,提高了製冰機的效率。2、冰片質量好,乾燥不粘結:自動片冰機的立式蒸發器製取的片冰厚度為1—2毫米乾燥的不規則鱗片狀冰,流動性好。3、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
  • 製冰機工作原理及操作原理
    製冰機是一種將水通過蒸發器由製冷系統製冷劑冷卻後生成冰的制冷機械設備。現代生活藝術中經常會用到製冰機,但是很多人對它並不了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製冰機的工作原理及操作原理。
  • 大麻哈魚南移海水養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與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發的大麻哈魚海水養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實驗表明大麻哈魚的海水階段人工養殖方式已經實現,這為下一步進行規模化養殖、探討最終實現養成技術、建立我國太平洋鮭魚生態增養殖自主研發產業體系構架奠定了基礎。 大麻哈魚(又名「秋鮭」)是我國珍稀名貴魚類,是黑龍江特產魚類之一。黑龍江所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獲得大麻哈魚人工繁殖成功,並在90年代以綏芬河人工增殖放流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 用海水製冰不可能 椰城食用冰大都合格[圖]
    製冰廠:不可能用海水製冰  對於有報導說某些廠商為了減少成本,提高利潤,利用海甸溪裡的水來製冰的說法,海口某製冰廠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不可能的。他說,海甸溪海口段已與海水混合,海水裡面富含鹽分,在同樣的環境裡,比淡水更難結冰。
  • 出冰神器——德國CASO卡梭家用製冰機體驗報告
    不過,目前大多數家庭都是用冰箱+冰格的模式「製冰」,這種方式不僅製冰效率緩慢,而且冰塊完全不夠用。  對於像我這樣愛喝冰飲、重度消耗冰塊的人,家裡怎能少了製冰機呢?德國高端廚電品牌CASO卡梭推出了一款家用製冰機,可以輕鬆快速地製冰,讓你盡情享受各種飲品與冰塊交織的美妙滋味。
  • 重大突破!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正在加劇,首臺晶圓切割機研製成功
    不僅如此,現在國產半導體領域再次傳出新消息,中國長城科技集團官方宣布歷時一年聯合攻關,我國第一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已於5月8日研製成功,填補國內空白,並實現了最佳光波和切割工藝,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遼漁製冰工常年工作在冰點以下卻滿頭是汗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來到了遼漁集團冷凍廠,見識了可能是中國最大的製冰車間,認識了這樣一群常年工作在冰點以下的人們——製冰工。  鹽水製冰,獨特的製冰法  製冰車間是在一棟廠房的3樓,推開厚厚的保溫鐵門,房梁上吊裝的軌道式起重機把近2000平米的巨大車間分成幾個區域,而對應的下面就是6個巨大的製冰池,池中一排排的鐵桶,有的可以看出已經結冰,但是並沒有想像中冷庫中的寒冷,針對記者的疑問車間主任老王說,他們的製冰與我們家中在冰箱冷凍室做冰塊的原理不同,並不使用冷凍機直接製冰
  • 中國載人潛水器成功挑戰海洋最深處,意義重大
    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已經不是難事,時至今日,我國研發的各種探索裝備不僅能夠登陸月球背面,還能夠下潛至海洋幾千米以下的海底,此前,我國自主研發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刷新了作業類載人潛水器新的世界紀錄,近日,我國的另一款載人潛水器再次創下了新的世界紀錄。
  • 霍州天馳實驗室顆粒子彈頭製冰機雪花顆粒冰形品牌排行
    霍州天馳實驗室顆粒子彈頭製冰機雪花顆粒冰形品牌排行製冰過程 機器通電功能開關置於「製冰」此時控制器的箱體開關「CURTAIN」指示燈亮,首先水泵和排水電磁閥先通電45秒(排水時間設定為45秒)排除水槽中殘存的水,以保證製冰的水新鮮乾淨,在排水期間熱氣閥也通電,45秒後壓縮機啟動同時啟動冷凝風扇(冷凝風扇和壓縮機使用同一接觸器控制在冷凝風扇的主迴路中串入一個壓力開關作為冷凝風扇的啟停控制當冷
  • 我國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空天飛機又取得重大突破
    戍天九思原創第347期 2020年9月21日,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航天六院十二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題為《十年艱難求索路一飛沖天震九霄——我所研製的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筆者戍天九思認為,這是我國9月4日至6日成功發射並回收空天飛機之後又一舉世關注的重大突破!標誌著中國正加速進入屬於自己的空天飛機時代!
  • 研發海洋潮流能技術 獲重大突破
    林東團隊研發的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成功實現發電併網,為人類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清潔能源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科學路徑,屬於新能源領域世界級重大突破。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浙江日報、浙江衛視、香港衛視、大公報等四十餘家中央、省、市各級媒體紛紛大篇幅報導了LHD項目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國際同行高度關注,海洋潮流能技術強國——英國駐廣州領事館投資領事連連嘆服。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義大利等海洋能技術強國的研究機構、公司紛紛前來觀摩交流。
  • 重大突破-「奮鬥者」號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自主研製,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萬米載人深潛器「奮鬥者」號順利在馬裡亞納海溝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 過度捕撈和海洋汙染成舟山漁場的最大敵人
    1987年起,國家開始對海洋捕撈漁船船數和功率數實行總量控制(簡稱「雙控」)。1999年、2000年農業部分別實施了海洋捕撈「零增長」和「負增長」政策。根據現行漁業政策,要從事海洋捕撈業,必需同時具有《漁業船舶檢驗證書》、《漁業船舶登記證書》和《漁業捕撈許可證》,三證不全則是「三無」漁船。
  • 青島實現潮流能發電將迎來海洋能開發新局面
    近日,由中國海洋大學研製的我國首臺100千瓦潮流能發電裝置被成功投放到了黃島區齋堂島海域,據了解,這臺裝置突破了潮流能開發方面的關鍵技術,使得發電裝置能夠不再受海水流速限制,能夠適應不同海域。這標誌著我市在潮流能開發領域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同時,也意味我國在海洋能開發領域將打開新局面。
  • 碧水源在海水淡化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9月7日,從青島市董家口經濟區官網獲悉,創業板上市公司碧水源下屬企業,青島水務碧水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預中標山東省青島市董家口經濟區10萬噸/日海水淡化
  • LD泵浦全固態瓦級連續藍光雷射器研製獲突破
    中科院物理所張治國研究員及其研究小組,經過多年系統研究, 研製成功我國首臺LD泵浦全固態瓦級連續 藍光(473nm)雷射器,獲得了雷射器連續藍光 (473nm) 雷射單邊輸出超過1W的實驗結果,使我國在LD泵浦全固 態瓦級連續藍光(473nm)雷射器研究方面獲得重要突破,成為繼德國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公開報導研製成功
  • 2009年全國海洋宣傳日主場活動在廣東珠海舉行
    本屆海博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海洋事業成就展,主要內容是沿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重大海洋事業成就、富有地方特色的海洋綜合管理經驗和當地海洋發展規劃;第二部分是海博會,主要邀請國內外各級政府海洋管理部門、涉海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以及海洋油氣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電力業、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化工業、海洋礦業、海水利用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工程建築業、海洋漁業、濱海旅遊業、海洋鹽業等主要涉海行業參加
  • 中國海洋經濟發展趨勢及產業規劃思路
    海洋經濟是開發利用海洋的各類產業及相關經濟活動的總和。主要涉及的海洋產業及海洋相關產業包括海洋漁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油氣業、海洋鹽業和鹽化工業、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業、海洋可再生能源業、海水利用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旅遊業、海洋文化產業、涉海金融服務業、海洋公共服務業等。
  • 海洋暖化和過度捕撈致魚類甲基汞含量增加
    雖然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海水中的毒素濃度已經有所下降,但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生態學研究指出,海洋暖化以及過度捕撈導致的食性轉變,可能會使部分人類可食用魚類體內的甲基汞(MeHg)含量增加。海產品是許多人的重要營養來源,但魚類也是神經毒素甲基汞暴露的一大來源。
  • 四類海洋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但我國海洋電力產業發展歷史較短,存在多頭管理、項目投資和運營成本高、研發力量分散、政策措施不到位等問題,亟待從優化產業布局,加大海洋波浪能、溫差能、鹽差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力度,系統規劃技術開發體系,加強政策扶持等方面實現突破。